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共享快递包装设计及回收模式研究

2022-10-23陈丽莉

美与时代·上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路径大数据

摘  要:随着快递业呈“爆发式”发展,快递包装引发的环保、资源浪費、信息安全等问题日趋凸显,共享快递包装无疑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方向。大数据背景下共享快递包装设计及回收模式研究通过分析国内外现有共享快递包装的优势与缺陷,提出共享快递包装需遵循环保性、共享性与便捷性原则,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信息识别设计三个方面着手,构建共享快递包装的回收模式,最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智能共享;快递包装设计;设计痛点;新路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快递包装设计研究”(19C0292)研究成果。

随着快递业呈“爆发式”发展,快递包装引发的环保、资源浪费、信息安全等问题日趋凸显。基于这些问题,加强共享快递包装设计的创新力度以及构建系统的回收模式已迫在眉睫。

大数据背景下,共享快递包装因共享经济而应运而生。所谓共享经济,亦称分享经济,是指利用当下先进信息技术对海量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分析并分享,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创造价值最大化的服务形态,包括需求方、供给方和共享经济平台三大主体[1]。而共享快递包装正是建立在这一经济基础之上,主要以现代化的包装技术和信息共享平台作为支撑,在物流过程中循环使用,节约资源并利用智能传感器、RFID、GIS、GPS等技术进行数据采集、定位追踪、信息查询、身份识别,使快递包装实现可控。可见,共享快递包装的本质是最大化提高快递包装的使用频率,使快递包装单次成本达到最低值,资源利用实现最大值。其具有共享性、可循环性、安全性等特点,与传统意义上的包装有着本质区别。

一、共享快递包装现状分析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20年行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指出,邮政业要力争实施“9792”工程,即降低胶带封装比例90%、快递商品不进行二次包装比例70%、物流中转袋使用率90%、增加2万个具备标准快递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的邮政快递网点[2]。同时,国家还出台了《快递封装用品(第1部分):封套(GB/T16606.1-2009)》等相关标准,旨在推动快递包装朝环保、共享、高效方向发展[3]。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各大快递企业和科研院校陆续进行共享快递包装设计,主要体现在共享快递盒的设计与推广,并取得一定成效[4]。如2017年苏宁物流和灰度环保科技联合推出的共享快递盒(如图1),其采用可降解材料PP材质,轻而坚固,可折叠,化学性能稳定,麦秆纤维材质的环保封箱扣,100%回收再循环使用,大幅度降低了成本,但需缓冲材料以固定内容物。又如2018年顺丰科技秉承环保理念推出的“丰BOX终端循环包装箱”[5](如图2),其采用PP(聚丙烯)+牛津布组合材质,内容物使用魔术贴绑带固定,开启方式则使用拉链取代以往的胶带,可循环使用上百次,并运用二维码追踪技术达到防盗目的,但商家和消费者因其单次使用成本过高而致使用受限。再如由湖南大学设计的京东共享快递盒2.0版本,共设计三种不同尺寸,采用标准化造型,可灵活组合,减少使用缓冲材料,回收时可折叠,且将智能技术运用到快递盒上,但在保护内容物安全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在物流过程中易被开启。以上三种共享快递盒虽较传统快递盒有质的飞跃,但依然存在一定弊端。通过具体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共享快递包装设计还处于试验阶段,共享快递盒的回收再利用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

国外以美国亚马逊电商平台为代表,快递企业有美国联邦快递、德国DHL国际快递、荷兰天地快运等,拥有全球先进的技术设备和分拣系统,推出了一系列典型的共享快递包装。如荷兰知名设计公司REPACK推出RePack循环快递包装和RePack Bag回收快递袋(如图3)。RePack循环快递包装需消费者支付押金并送至邮箱,快递包装回收后押金系统自动退换押金。RePack Bag回收快递袋包含两层,内外层选用微孔聚氨酯和聚酯纤维材料,均可回收再利用。这款快递包装仅适合业务量较小的国家,邮寄回收的方式无疑增添了消费者的使用步骤。又如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研究生Mireia Gordi Vila设计了两组易碎物快递包装(如图4),一组是将具有弹性的缓冲膜应用于包装结构中,外部木质快递箱可拆卸,并提供多种尺寸;另一组则是设计可重复使用的保护膜,保持恒定弹性,适用范围广。总体来看,国外快递包装无论是在结构造型设计上还是回收模式上,均有其特色,值得借鉴。

二、共享快递包装的设计原则

综上,现有共享快递包装虽解决了快递行业中凸显的一些不足,但仍存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回收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设计时共享快递包装除了具备包装基本功能外,还需遵循环保性、共享性与便捷性原则。

(一)环保性

大数据背景下,快递行业应积极倡导并推进绿色包装计划,进行共享快递包装设计时需首先考虑其环保性原则,倡导“环保”快递包装势在必行。一方面,选择环保可降解材料是设计共享快递包装的基础,可降低环境破坏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快递包装结构设计是关键,可降低资源损耗。在整个包装生命周期,共享快递包装应遵循节约环保、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朝着绿色健康方向发展,促进人与环境和谐共处。

(二)共享性

快递包装的共享性原则主要体现在通用性的器具特征上,即最大可能实现快递包装对各类产品和消费者的通用[6]。一方面,内容物种类丰富,共享快递包装需满足其包装需求,即物理性能(尺寸、重量等)和化学性能(货架期、湿度等);另一方面,现有共享快递包装基本上是由有代表性的快递企业自行研发或邀请专业人士研发,只用于本公司的快递物流,存在一定限制。因此,政府可成立共享包装公司设计生产共享快递包装,所有公司和个体电商均可通用。

(三)便捷性

共享快递包装不仅节约资源,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7]。共享快递包装要求可重复使用,因此而设计的包装结构、开启方式和拆卸方法应遵循便捷性原则,使快递包装在运输过程中、消费者使用时和快递公司回收时达到便捷的目的。

三、共享快递包装的设计内容

(一)材料选择

选择合理的材料是设计共享快递包装的第一步。共享快递包装材料需具备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其中化学性能主要体现在包装材料的阻隔作用上,包括阻气、阻水、阻湿、透光性等方面,避免包装材料对内容物产生物质迁移,起到保质保鲜作用。物理性能要求包装材料要坚固耐用,减少内容物在使用过程中因撞击摩擦而损坏;要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可抗震抗摔;材质要轻,以降低生产与运输成本。目前市场现有的快递包装材料有纸、塑料等,它们都存在一定缺陷,如纸质材料的稳固、阻隔性能较差,塑料的化学稳定性、抗震性差,无法满足快递包装每个过程的功能需求,并难以降解,易造成环境污染与资源浪费。而聚乳酸(PLA))、聚丙烯(PP)、聚氨酯(PU)等可降解高分子材料[8],因性能稳定、可降解性等特点,可成为共享快递包装的理想材料。

(二)结构设计

共享快递包装的造型形态由其结构设计决定,而结构设计又直接影响快递内容物的安全性以及快递包装的生产成本[9]。据调研统计,快递包装的内包装大多采用单层、双层甚至多层包装[10],外包装则采用方形、圆柱形包装。经过分析,这种包装结构存在以下问题:包装繁琐,造成材料浪费;造型结构复杂,加大人工打包难度,增加打包时间;存储空间浪费,运输不便且商品储存周期短等。因此,针对物流运输的特殊性以及快递包装存在的问题,需考虑包装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便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可通过设计可折叠结构、可重复开启结构和可拆卸结构来优化共享快递包装的结构设计。第一,设计可折叠结构。其最大的亮点是可根据内容物实际需要调节快递包装高度,灵活组合,降低内容物与快递包装之间的间隙率,达到尽可能少使用甚至不使用缓冲物的目的,同时方便折叠回收,降低运输成本。这种结构对内容物的保护性能稍有欠缺,需设计包装内部的支撑结构,以保证内容物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第二,设计可重复开启结构(如图5)。共享快递包装要求回收再利用,多次开启包装成为必然,可重复开启结构将随之出现。这种结构包括显窃启辅助结构设计,对快递可实时监督监管,保证产品的安全与隐私。第三,设计可拆卸结构。这种结构可使共享快递包装进行拆卸组装,当快递包装某个子结构破损时,可进行替换,但需注意子结构间的衔接设计,最终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图6中的这款共享快递包装箱是由同课题组陈龙设计,其底部面积不变,侧面由各个子结构搭建组合而成,根据内容物尺寸可调节包装箱的高度,当包装箱某一块受损时,只需拆卸替换受损的那一块,其他部分可再次使用。

(三)信息识别设计

共享快递包装的信息内容包括快递公司的识别系统、用户相关信息以及快递包装的回收流程,借助大数据技术,设计二维码、RFID标签、显窃启标签等,将内容物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数据以可视化形式展现,实时监控[11]。快递包装的顶部开启位置设计显窃启标签,当包装被开启,其标签也随之撕毁,实现最大程度地保护内容物和消费者的隐私。

四、共享快遞包装的回收模式

近几年,社会经济结构、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消费者体验感的愉悦性备受关注。大数据背景下,快递业“爆发式”的发展使快递包装废弃物带来的环境负担已成为急需解决的最大问题,传统快递模式以及回收模式不再适应目前消费者的购物方式和社会需求的发展,因此,需构建一套系统的包装回收模式,并进行使用和推广。

(一)回收渠道的便利化

1.建立共享快递包装的回收体系。而回收体系的建立离不开国家政策、消费者、快递企业等多方的共同合作,要求系统性,需长期共同努力[12]。

(1)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各项利于快递包装回收的规章制度。

(2)消费者需加强自身主动意识,并受被动激励影响,作为快递包装回收的关键角色积极配合回收体系的建立。

(3)快递企业作为快递包装回收的主导者。建立回收体系时需全面而系统地考虑快递包装的结构、材料以及回收方案等多方面因素。

(4)快递点以双重身份肩负起分发快递和回收废弃物的艰巨任务,以各种激励方式展开回收工作,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2.设立便利易用的快递包装回收服务站,这是回收体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回收服务站为中心,围绕回收服务站展开各项工作,是整个回收体系的核心部分。

(2)回收服务站作为快递包装回收体系的重要载体,可加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促进快递的绿色化以及废弃物的回收,有效缓解快递包装造成的严峻问题。

(二)运输方式的优化

传统的快递包装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生活需要和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通过优化运输工具和配送方式,可提高整个物流过程的工作效率,更好地迎合物流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5G技术与移动网络已覆盖整个产品领域和物流线,赋予共享快递包装新运输方式的更新优化具有多种可能。包装运输方式的优化不仅可提升整个物流线的安全性和配送效率,同时可让消费者更便捷地拿取快递和归还快递,最终加速共享快递包装回收模式的构建。

(三)共享快递包装的回收

共享快递包装回收站点的设立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其覆盖区域与消费者的居住区域存在盲区或是距离较远等情况,给消费者带来诸多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在回收站点设置三位一体的多功能回收箱,寄、取件和回收均可自助完成,整个过程可智能监控,同时扩大回收服务范围,提升消费者体验感的愉悦性。另外,共享快递盒的设计可采用快递业、制造业与消费者多方合作的回收模式(如图7),快递业带头回收,引导消费者参与,三方密切配合,促使共享快递盒的循环使用。同时,将共享理念运用到设计中,设计出可自助回收快递包装盒的装置。

五、结语

传统快递包装引发的一系列严重问题,促使以共享经济为基础的共享快递包装成为解决快递业问题的研究方向。但共享快递包装的全方位普及仍面临诸多难题,需借助新材料、新技术,对快递包装结构、信息识别以及回收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向消费者展现快递包装的更多可能性,促进共享快递包装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和平.共享快递包装设计研究——基于设计实践的反思[J].装饰,2019(10):104-107.

[2]卞金晨.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共享快递包装设计[D].南昌:南昌大学,2021.

[3]陈龙,黎英,刘沩.基于大数据库的物流共享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20(10):205-210.

[4]熊兴福,卞金晨,曲敏.基于绿色模块化理念的共享快递包装设计[J].包装工程,2021(10):207-212.

[5]张弘韬,赵悦.共享快递包装的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工业设计,2021(8):81-82.

[6]柯胜海,陈薪羽.“新限塑令”背景下共享包装功能结构设计研究[J].湖南包装,2020(1):58-61.

[7]金诗韵,盛建平,关崇山.快递包装的标准化和减量化设计[J].包装工程,2019(3):149-155.

[8]黎英,陈龙.论共享包装的可持续发展之路[J].湖南包装,2018(5):22-25.

[9]倪云华,虞仲轶.共享经济大趋势[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10]杜娟娟.论循环经济下的绿色设计[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6.

[11]孔祥富,刘保兴,刘星辰.一种基于循环利用的快递包装箱设计[J].包装工程,2018(16):69-72.

[12]李蓉.基于绿色理念的快递包装设计与回收流程构建[J].惠州学院学报,2019(5):84-89.

作者简介:陈丽莉,湖南工业大学在读博士,衡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新路径大数据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多元智能理论对基础教育教师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