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火郁发之”理论辨治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2022-10-21郭建波柳琳琳杨丽珍栾金琦

吉林中医药 2022年10期
关键词:扁桃体炎化脓性姜黄

郭建波,柳琳琳,刘 潇,杨丽珍,栾金琦,张 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00)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儿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的特点,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吞咽困难、咳嗽以及咽喉肿痛等,对患儿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常规西医针对该病的治疗主要是抗感染以及雾化吸入表面激素缓解局部症状等,因受多种客观条件的限制,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往往不进行病原学检查而直接采用经验性用药[2]。随着抗生素的应用日益广泛,临床上的耐药菌与日俱增,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因此,寻求一种更为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尤为重要,亦是临床广大医务工作者共同关注的热点。中医治疗该病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内治法用药灵活、针对性强,强调脏腑生理功能的调节,不影响患者生长发育,且不良反应较少[3]。通过对《黄帝内经》以及《伤寒瘟疫条辨》等中医古籍进行整理分析,总结“火郁发之”理论的病因病机和代表方剂,选择“栀子豉汤合升降散”作为典型方剂治疗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4]。本文通过研究基于“火郁发之”理论辨治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旨在为该病患儿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及观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收治的120 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纳入研究,以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 例。观察组,男35 例,女25 例;年龄3~11 岁,平均(5.06±1.33)岁;病程1~3 d,平均(1.66±0.34)d。对照组,男36 例,女24 例;年龄3~12 岁,平均(5.10±1.32)岁;病程1~3 d,平均(1.68±0.35)d。2 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入组人员均符合《儿科学(第8 版)》[5]与《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制定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相关诊断标准;2)年龄3~12 岁,男女不限;3)均经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确诊,且均有明显临床症状与体征。

1.2.2 排除标准 1)过敏体质或(和)对本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2)心、肝、肾等脏器发生严重病变者;3)合并先天性免疫缺陷或免疫系统异常疾病者;4)意识障碍或因故无法完成相关研究者。入组人员父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本研究。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退热以及止咳等对症治疗,同时予头孢硫脒(生产厂家: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药总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253)静脉滴注,50 mg/kg,每日2 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基于“火郁发之”理论组方,予栀子豉汤合升降散加减治疗,基本组方:栀子4 g,淡豆豉6 g,蝉蜕10 g,姜黄8 g,大黄3 g,薄荷8 g,连翘6 g,黄芩9 g。热象明显加金银花6 g;大便干燥者加瓜蒌3 g。上方每日1 剂,加水煎取药汁150 mL,分3 次口服。2 组均进行为期5 d 的治疗。

分别于治疗前1 d 以及治疗结束后1 d 采集所有入组人员晨起静脉血4 mL。以8 cm 为离心半径,3 000 r/min 离心处理10 min。获取血清放置在-80 ℃冰箱中备用待检。

1.4 观察指标 分析2 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长,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2(IL-2)、C 反应蛋白(CRP)与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变化情况,IL-2、CRP及IL-17 水平的检测主要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实现,操作遵循相关试剂盒说明书完成,相关试剂盒均购自上海卓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症状评价指标,包括发热、咽痛、扁桃体肿大以及眼部充血消失时间。

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头晕以及皮疹等。

1.5 疗效标准 主要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进行。治愈:各项症状、体征均彻底消失,且24 h 内未反复;显效:各项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趋于正常;好转:各项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无效:各项症状、体征均无好转,甚至加重。

1.6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工具选择SPSS 22.0软件,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开展正态性检验及方差齐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开展χ2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60) 例

2.2 2 组症状消失时长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症状消失时长比较(,n =60) d

表2 2 组症状消失时长比较(,n =60) d

注:与对照组比较,# P <0.05

2.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IL-2 以及CRP 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IL-2 以及CRP 比较(,n =60)

表3 2 组治疗前后血清IL-2 以及CRP 比较(,n =60)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2.4 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发生恶心呕吐3例(5.00%),头晕2例(3.33%),皮疹1例(1.67%)。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4例(8.33%),头晕3例(5.00%),皮疹2 例(3.33%)。2 组恶心呕吐、头晕以及皮疹发生率对比均不明显(χ2=0.536、0.209、0.342;P=0.464、0.648、0.559)。

3 讨论

关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且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普遍认为可能和葡萄球菌以及溶血性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密切相关[7-9]。抗生素是西医临床上治疗的首选药物,可快速缓解患儿的症状,但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10-11]。若抗生素应用过度,可能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认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急乳蛾”范畴,其本质在于郁热,病因强调邪热外袭,从口鼻而入,侵袭肺卫,肺主调节全身气机升降出入,肺主宣发肃降,肺卫被邪所困,气机不舒,郁而化热,加上小儿素有脾胃郁热,邪热外袭,两热相搏,热毒上灼搏击喉核,起腐化脓而致[12-14]。拟定“透郁清热、调畅气机、火郁发之”的治疗原则。其代表方剂“栀子豉汤和升降散”加减基于上述理论而来,组方包括栀子、淡豆豉、僵蚕、蝉蜕、姜黄、大黄、薄荷、连翘、黄芩。

本文结果发现,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症状消失时长均短于对照组。顾晓慧等[15]研究结果相似,提示观察组治疗方案可明显提高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效果,缓解临床症状。分析原因,栀子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热利湿功效;淡豆豉具有升散调中、体清气寒、宣中有降功效;蝉蜕则有宣透达邪的功效;僵蚕具有清热解郁、升清散火的功效,且在和蝉蜕联用时具有祛风散热的功效;姜黄具有活血解郁以及调理气机等功效;大黄与连翘具有泻火降浊、清热解毒的功效;薄荷具有疏风清热、辛凉透表的功效;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诸药共用,有升有降,气机得畅,郁热得清。现代药理学证实,姜黄有效成分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清热解毒类中药可通过调节血管活性胺类介质的表达,对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产生影响,进一步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合成、分泌;僵蚕以及蝉蜕对高热引发的惊厥具有显著的防治作用;连翘酚可发挥抑制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16-18]。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2 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RP、IL-17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基于“火郁发之”理论辨治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可显著减轻患儿炎症反应。姜黄提取物可介导多种炎症信号通路,影响炎症相关细胞功能,发挥显著的抗炎作用;栀子可明显减轻机体急性炎症损伤,对相关炎症介质的表达起到抑制作用;清热解毒类中药的有效成分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生成与消除自由基等多种途径,起到抗炎作用[19-21]。本研究中2 组恶心呕吐、头晕以及皮疹发生率对比均不明显,表明观察组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其中主要原因可能和中药本身具有增效减毒的效果有关[22-24]。

综上所述,基于“火郁发之”理论辨治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症状早日消除,明显减轻炎症反应,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扁桃体炎化脓性姜黄
姜黄素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诱导凋亡的作用研究
人性化护理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中的价值体会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行鼓膜成形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姜黄素和姜黄油同步提取工艺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Curcumin in The Treatment of in Animals 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药食两用的姜黄
扁桃体反复发炎,割还是不割?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