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新时代前进力量

2022-10-21俞好爱

党史文苑 2022年7期
关键词:井冈山革命中国共产党

□俞好爱 邓 赟

一座山,辉映历史;一种精神,照耀未来。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诞生了跨越时空、历久弥新的井冈山精神。它的诞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的理论成果和伟大实践,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团结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2016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江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和驻赣部队,首站就是井冈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井冈山斗争的伟大实践,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抉择、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成长具有关键意义。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叠加,全球经济复苏脆弱乏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此时,就更加需要我们从井冈山精神中汲取新时代前进的力量。

以坚定执着的理想信念照亮中国道路

任凭岁月流转,信仰如日月之恒。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革命的形势异常严峻。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断送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要不要坚持革命,怎样坚持革命,成为无数仁人志士心中的难题。井冈山就是在这个时候成了中国革命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革命的前进道路。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面对敌人追击、缺少供给、伤病减员严重等重重困难下,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时任中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哪怕被敌人割掉舌头,他也没有屈服,在用脚趾蘸着血写下“革命成功万岁”后英勇就义。据不完全统计,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牺牲的有姓名的烈士就有15000余人,加上无名烈士则多达4 万人。正是怀着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不移,对革命事业的矢志不渝,才能在困难中看到希望、在挫折后奋起拼搏、在迷失后拨乱反正、在探索中取得胜利。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面对艰难险阻,仍能志存高远。中国共产党始终怀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并能够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创新的路,也是唯一正确的路,更是我们坚定不移要走的路。我们都知道,这条路并不会一帆风顺,一定会面临各种艰难险阻,但只要我们自觉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就足以照亮整个道路。

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应对百年变局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由古而今,凡成大事者,无不是审时度势,紧握时机,锐意进取。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在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事求是、艰难求索,走出了一条“本本”上没有的新路。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由于敌我力量对比悬殊,革命斗争总是不断遭到国民党和地方地主武装的进攻和“围剿”,频繁的战斗加上敌人的经济封锁,井冈山的斗争遇到了困难。面对暂时的挫折,一些人对革命前途悲观失望,提出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毛泽东在全局的、发展的眼光判断下,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斗争》这两篇光辉著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井冈山革命斗争实际,详细分析了中国革命的特点,科学论证了中国的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以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大胆预见:“不但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没有疑义,而且这些红色区域将继续发展,日渐接近于全国政权的取得。”后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有力地保证了井冈山革命斗争的胜利进行。

面对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更加复杂、困难和挑战更加严峻。这就更需要我们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顺势而谋、机动灵活,顺势而为、实事求是闯新路。

以艰苦奋斗的精神攻克艰难险阻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本色和优良传统,也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当前,我们虽然不再面临缺衣少食,不再面临生存危机,但应对四大考验、防止四大危险,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奋斗目标都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要习惯过“艰苦”的日子,要时常自省、自勉。更加重要的是,在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更加需要发挥“奋斗”精神,努力攻坚克难。

回顾井冈山斗争时期工农红军条件之艰苦、环境之恶劣简直难以想象。面对敌人近乎疯狂的封锁,粮、油、盐、药等等必需品都极度缺乏,生存面临极大的危机。粮不够,朱德就亲自开荒种粮、下山挑粮;油不够,毛泽东就坚持用一根灯芯学习、办公;盐不够,就取房脚下的土熬硝盐……就是在这样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下,在敌人多次“进剿”“会剿”的军事迫害下,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让红旗高高飘扬在这片自强不息的土地上。

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奋斗。今日中国,面对“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引领各族人民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攻坚克难、勇往直前迈进第二个百年新征程。

以人民至上的初心实现伟大梦想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与广大人民群众心连心、共命运。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从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若磐石的人民立场。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在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井冈山斗争时期,这种特征尤为明显。中国共产党将“做群众工作”与“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一起确立为工农红军“三项任务”,还制定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进行“土地革命”解决了农民最根本的土地问题,这些都饱含“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人民立场。井冈山行洲村墙壁上至今仍保存着“红军是为劳苦工农谋利益的先锋队”这样的标语。工农红军与人民群众在井冈山建立了血与肉的紧密联系,留下了无数诸如“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样感人至深的故事。党和人民同舟共济、生死与共,是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

在我们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人民立场是我们必须坚持且取得新胜利的根本所在。这既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本身就来自人民、根植人民,更是因为必须要依靠人民、为了人民。因此,只有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奋斗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井冈山道路是不朽的,井冈山精神是永恒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是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的。”新的征程上,把井冈山精神继承和发扬好,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滋养自己、激励自己,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不忘初心、不懈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猜你喜欢

井冈山革命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井冈山诗五首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油改水革命谁主沉浮
井冈山抒怀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粉红革命
七绝 井冈山
读《革命年代》遐思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