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英招待史沫特莱的“三菜一汤”

2022-10-19陈志宏安徽

党史纵览 2022年8期
关键词:云岭项英泾县

○陈志宏 肖 华(安徽)

全民族抗战时期,新四军英勇抗日、保家卫国的事迹闻名遐迩,新四军首长在皖南泾县与当地百姓患难与共的故事妇孺皆知,而副军长项英自掏腰包招待美国记者史沫特莱的事,更是被人们传为佳话。

1938年10月,美国著名进步作家、国际主义女战士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不顾战争危险,克服种种困难,以国际红十字会记者的身份来到了泾县云岭。

史沫特莱在云岭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新四军解决医药用品短缺问题,动员启发指战员和当地的群众开展卫生运动。其间,她写了很多文章,大力宣传报道新四军抗日战绩和英雄事迹,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她与新四军广大指战员和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当时生活苦、条件差,史沫特莱发现副军长项英经常与战士们在一起吃大灶,吃的是粗粮、山芋、萝卜、野菜,很少见荤腥。她在走访中了解到项英最注重的就是发扬优良传统、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项英虽然每月只拿4元法币津贴费,却常省吃俭用把钱用于慰问伤病员和周济当地困难群众。为此,史沫特莱对项英十分敬重,多次采访项英,与他深入交谈。当了解到项英的革命经历后,史沫特莱由衷地称赞他是“革命战火锻炼出的铁人”。

为了表达革命情谊,促进革命工作,农历腊月的一天,项英打算在军部食堂私人设宴招待史沫特莱。考虑到史沬特莱是文人又喜欢艺术,项英还特地叫上军部秘书长李一氓和战地服务团油画家涂克作陪。涂克在《与项副军长陪史沬特莱吃饭》一文中写道:“项副军长派人叫我到他那里,只见他穿了一条打着两个补丁的裤子,关照警卫员到司务长那里借了3块钱,并交代说借款从他下个月津贴费中扣除。调头对我说,史沬特莱想会见我军的一个文化人,所以请你来。这时,我才明白是来作陪客的,感到莫大的荣幸。”

到了吃饭的时候,项英、史沬特莱、李一氓、涂克等人依次坐在方桌上。涂克回忆道:“炊事员端上来三菜一汤,很丰盛。在席间,项副军长像对待老朋友那样,和史沬特莱进行亲切的交谈,如部队的生活问题啦,抗战以来国共两党的关系啦,蒋介石怎样卡我们啦,以及我军英勇抗战情况啦,谈得非常自然。吃完饭,项副军长派人把史沬特莱送回住处,我也向项副军长行礼告别,回战地服务团了。”

涂克所说的“三菜一汤“指的是什么菜,文中没交代,李一氓回忆录中也未提及。我们曾经问过几位知情的新四军老战士和云岭老人,项英请客的“三菜一汤”到底是什么?他们不约而同地回答:“红烧鱼、粉蒸肉、辣椒炒干子、杀猪汤。”老人们还补充说到,因为是请史沬特莱这个外国女记者吃饭,除了四道主菜,还特意上了云岭当地的小菜和锅巴。

老人们说的小菜和锅巴,是泾县当地颇负盛名的特产:一是香菜,以当地入冬后的高干白菜为原料,经晾晒腌制而成,五味俱全,清脆可口。二是豆腐乳,以泾县农家豆腐切成小块,晒一两天,用沙田稻草铺好,盖上被子保温发酵,待长出长长的毛,制作入坛,半月后食用,软糯鲜美。三是酱菜,即腌制的姜、蒜、萝卜、菜干、辣椒等,清脆可口。四是锅巴,以沙田米饭慢烤出来的锅巴最为酥脆,又宜于储存和携带,是新四军将士当年的战备粮。

项英请史沫特莱吃饭这件事已经过去80多年了,却被泾县人民一直铭记在心、念念不忘。以项英当时的地位和权力,又是因公,完全可以让公家安排开个“小灶”,而项英却坚持个人买单,身上没钱,还借钱从下月微薄的津贴费中扣还,这种以身作则、克己奉公的品德着实让人敬佩景仰。如今这样的“三菜一汤”已是普通饭菜了,当我们现在吃着这样的普通饭菜时,要心驰当年景,细品其中味,传承革命前辈一心为公的崇高风范,牢记俭朴清廉的优良作风。

猜你喜欢

云岭项英泾县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我的心爱之物
蜜蜂洞里的枪声
生如夏花之绚烂
观天山
泾县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溯源管理
养生旅游资源开发潜力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SWOT分析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
泾县蚕桑产业发展困境与破解对策
“项英将军纪念亭”在武汉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