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和发展*
——以规模经济视角分析

2022-10-18欧阳玉子

供应链管理 2022年10期
关键词:骨干冷链生鲜

欧阳玉子 孙 鹏

(北京中物联物流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073)

一、引言

2021年12月31日,按照“十四五”规划《纲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1]等有关工作安排,国家发改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2](以下简称《方案》),这是继2020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做好2020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后,首次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未来的发展作出系统安排。文章结合我国规模经济演化情况,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的真正内涵、布局思路、建设重点,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能更好贴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提供指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内涵

(一)我国规模经济演化路径

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经过三个阶段,规模经济也是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中衍生出来的。第一个阶段是1949-1979年,我国处于计划经济阶段。这一阶段在“平均主义”的模式下,人们生产积极性难以调动,我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规模经济还未成型。第二个阶段是1979-2009年,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这一阶段我国依靠人口机会和经济社会政策的科学匹配,收获了人口红利,经济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速,部分产业出现产业集群,人口规模效应、就业效应、交通网络规模效应等效应凸显,规模经济逐渐成型。第三个阶段是2009年至今,加强经济创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不再是单纯的依靠低廉的劳动力,必须充分发挥规模经济的优势,不断提高要素生产能力,构建经济发展新动力,推动我国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3]

(二)规模经济下冷链物流发展任务的转变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发挥我国大国规模经济,增强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强度也成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角度来说,冷链物流,一头连着消费者,一头连着农业生产,中间还串起农贸市场和食品加工企业,是能有效带动我国内需的一条重要链条,也能进一步增强我国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韧性和强度。冷链物流能有效地把需求和供给连接起来,并通过资源和信息的整合形成规模化效益,构建完整的产业链和资源配置,一方面提高企业边际效益,一方面增强产业竞争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冷链物流发展任务已经转变为如何实现大规模的精准供需匹配,即如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生鲜农产品产业链与供应链的高效对接。

(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规模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面对规模经济给冷链物流赋予的“实现大规模精准供需匹配”的新任务,面对我国分散的农产品产区以及特色农产品季节性较强的特点,传统“小散乱”的园区已经无法满足,亟需构建一种区别于传统冷链物流设施的新型园区。结合国家发改委对骨干基地的定位和对我国冷链物流发展新任务的剖析,不难看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不再是传统的冷链物流园区,而是为了适应我国规模经济发展的更高水平的冷链物流设施,是我国构建双循环格局的重要支撑。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真正内涵是通过优化现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发挥冷链物流作为供应链的作用,串联起生鲜农产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再借助我国成熟的交通网络规模效应,引导产业要素向交通廊道聚集,形成全国骨干冷链物流设施网,实现大规模的精准供需匹配,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真正实现利用供应链重构我国生鲜农产品产业链,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

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空间布局

根据《方案》,我国在“十四五”期间将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开展基地布局建设,构建“四横四纵”的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具体来说,到2025年,全国要在“四横四纵”通道上的承载城市中选择建设100个左右的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一)构建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

开展冷链物流通道顶层设计。“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是指建设北部、鲁陕藏、长江、南部四条横向的大通道,以及西部、二广、京鄂闽、东部沿海四条纵向的大通道。“四横四纵”大通道串联西北、西南、东南沿海、中部、华东、华北、东北等我国农产品主产区与我国19个国家级城市群,基本覆盖了我国主要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区域,从顶层设计上统筹了全国生鲜农产品的流通通道。

基于已成型的交通廊道布局。对比“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5]布局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主骨架,“四横四纵”基本沿着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主骨架进行布局,这也反映了我国不再是传统的粗放、无序的扩张,而是要依托现有的交通通道和走廊重新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在已经形成的交通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规模经济新的增长点。

促进我国规模经济均衡发展。如表1所示,分析《方案》中公布的“四横四纵”通道承载城市,全国共有106个城市入选,按照入选区域进行划分,东北地区入选的城市8个,占比8%;东部地区入选的城市38个,占比36%;中部地区入选的城市22个,占比21%;西部地区入选的城市38个,占比36%。其中,东北、中部、西部等区域的承载城市占比达到了65%,相较于改革开放前40年我国大力扶持东南沿海区域的政策趋势,可发现近几年各种布局、政策、补贴逐步向我国中西部地区倾斜,我国政府对中西部区域发展开始重视,这也是我国构建更高质量规模经济的必经之路。通过加强对中西部承载城市的布局,带动中西部城市产业发展,完善我国规模经济的产业配套,进一步增强我国规模经济的竞争力,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均衡性。

表1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承载城市划分

(二)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

明确“三级节点”空间框架。《方案》中提到,未来我国要建设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和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体系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宏观层面通过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打通区域间生鲜农产品流通路径,利用干线运输实现区域间大规模农产品运输;中观层面通过建设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对内打造区域性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中心,服务区域农产品集散,对外实现向骨干基地集货送货,提升运输的规模化,降低生鲜农产品运输成本;微观层面,从“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入手,推动末端共同配送的发展,通过田间地头冷链设施、前置仓、智能冷链自提柜等末端设施的布局建设,补齐两端冷链物流设施短板,从源头和末端配送两个环节提高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如图1所示。

图1 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

打通“产—运—销”新通路。《方案》从产业链的生产、运输、消费的角度出发,强调冷链物流的发展要加强和产业链的结合,要围绕着“产—运—销”一体化打造“三级节点”空间框架,实现供应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一方面,骨干基地承载城市选址层面上注重“产—运—销”,承载城市按照农产品生产、大型消费、集散中转等功能类型划分,可分为产地、销地、集散型承载城市。另一方面,基地建设运营载体方面注重“产—运—销”,基地运营载体可以根据承载城市产业优势、区位优势,选择交易市场、物流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等不同类型的载体进行建设,发挥不同类型园区在生产、运输、交易等各个环节的优势,真正构建完善的“产—运—销”一体化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打造能真正实现供需匹配的冷链物流网络。

四、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重点

为确保骨干基地在供应链方面能真正实现大规模的精准供需匹配,在产业链方面能重构我国冷链业态,在经济方面能有效挖掘我国规模经济新的增长点,为我国产业组织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对《方案》中提到的七大任务进行分析,明确基地建设重点。

(一)整合聚集存量资源,统筹优化布局

一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大量投资、大量建设、大量消耗”的增量建设模式,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更倾向于以提升功能为主的存量提质改造。以存量设施优先,以完善提升已建成冷链物流设施的功能为主,结合承载城市具体情况,扩展已建成的农产品交易市场、物流园区、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功能来打造基地。另一方面,强调骨干基地与其他设施之间的联动发展,鼓励不同设施融合建设,主动与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物流枢纽网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农产品冷链物流枢纽基地(《全国供销合作社“十四五”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专项规划》)等其他物流设施融合建设,一方面,可避免相同功能设施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真正实现资源集约化发展;另一方面,物流设施之间的融合建设,能有效打通设施之间的信息流,通过信息、设备、设施的共享进一步降低边际成本、增强基地竞争力,推动实现冷链物流规模经济的发展。

(二)推动基地互联成网,实现降本增效

一是通过构建的“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实现基地间全国性互联成网。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为载体,发挥通道上铁路线、内河航线、沿海航线、航空线以及公路线等大规模干线运输的优势,实现我国大规模生鲜农产品的远距离高效运输。二是通过打造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实现物流设施间的区域性互联成网,以产销冷链集配中心、两端冷链物流设施为载体,依托支线网络、末端配送网络,实现区域间农产品的高效流通,为基地构建畅通的集疏运体系。总体来说,基地互联成网就是要挖掘已经形成的交通规模效应,开展基地干支仓配一体化建设,推动冷链物流业降本增效,从冷链物流入手增强我国生鲜农产品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

(三)促进相关产业发展,壮大产业集群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定位将不再局限于为产业提供配套服务,要发挥冷链物流业贯通一二三产业的特性,串联起相关产业链条的上下游企业,强化全产业链组织功能,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围绕“6+1”重点品类(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乳品、速冻食品等6类生鲜食品,以及疫苗等医药产品),要加强冷链物流配套设施和配套体系建设,引导传统冷链物流服务功能向供应链产业链进行广度和深度延伸。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科技、冷链物流金融、冷链物流信息等新兴物流业务与功能,全力打造冷链物流产业延伸平台,实现以冷链物流“强设施、补短板、集资源、聚产业、搭平台、联网络”,真正发挥冷链物流对产业规模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

(四)支撑城乡居民消费,缩小城乡差距

冷链设施属于重资产,建设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个体农户、中小型农产品企业难以承担冷链设施的规模投资[6]。在生产端,基地要强调与产地个体农户、家庭农村合作社、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联结,增加完善各类专业冷库设施布局,推进田间地头小型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建设,发展“骨干基地+农村合作社”“骨干基地+生鲜电商”等新模式。在消费端,一方面要在消费旺盛的城市设置销地冷链集配中心,增设末端网点、冷链前置仓等“最后一公里”设施,结合国家骨干基地打造面向销地的“三级冷链物流节点设施网络”,畅通特色农产品进城通道;另一方面,要拓展乡镇运输服务站冷链物流服务功能,完善农村地区冷链物流配送网络,将进口水果、肉类、海产品等食材带到农村的餐桌上,促进农村消费升级。

(五)加快数字化发展步伐,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为了适应我国规模经济发展的更高水平的冷链物流设施,其辐射范围更广、聚集效应更强,要求具备更高水平的开放性、公共性、兼容性,而数字化蕴含的连接、共生等特性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的新要求高度契合。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未来也要加强冷链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等软件设施的打造。一方面,推动冷链资源信息共享交换,全面冷库、物流和电子商务网络,挖掘冷链资源,建立集信息发布、车货匹配、车辆跟踪、货物查询、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冷链资源信息共享和交易平台;另一方面,推进冷链流通全程数据采集和监控,实现与冷藏加工车间、核心冷库、消费地冷库及其间的冷链运输所对应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环节全过程监控,解决冷链温湿度全程管控和溯源管理问题。

(六)提高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冷链物流涉及分拣、包装、预冷、运输、冷藏、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全过程全链条都需保持低温或恒温状态,相较于普通的物流活动,冷链物流能源消耗量大、碳排放多。在“双碳目标”下,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要强调节能减排和绿色低碳发展。在基础设施方面,对存量的冷链设施设备开展节能改造,将传统的高能耗设备替换为节能环保的设施设备;对冷库建筑结构、保温层进行升级改造,鼓励新能源冷藏车投入使用,加大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组织管理方面,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集聚效应,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建立绿色发展联盟,鼓励上下游企业加大环保材料、清洁能源的使用,共同提升资源利用率,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七)强化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应急水平

疫情当下,冷链物流不仅承担着生鲜农产品的运输,也肩负着疫苗等医药产品的供应,冷链物流的重要性被提到了历史的高度。依托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立全封闭的冷链物流体系,无缝联接到基地周边城市及销地冷链集配中心,一方面大幅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提高蔬菜水果及肉类的保存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因医药产品、食品变质带来的安全问题,实现统一加工、统一配送、统一管理。骨干基地建设要加强检验检测检疫、疫情防控闭环管理、风险预警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提升安全监管治理能力,探索大市场监管格局下的高质量安全治理格局,积极融入我国打造的应急物流体系。

五、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组织实施

2019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首批入选的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7],这些基地目前都已经被优先纳入了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备选清单、推荐给相关金融机构等政策支持,大部分基地发展情况良好,但部分基地也存在着信息化程度低、功能延展性差、冷库建筑结构功能不合理、冷链运营管理粗放、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8],基地未来的发展还需不断探讨。

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仅关系到民生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未来生鲜农产品产业发展,因此要想真正发挥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对我国大规模生鲜农产品供需的匹配、推动我国生鲜农产品产业的重构、进一步挖掘我国规模经济潜力的作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加强基地运行监控,对基地发展进行动态调控,避免出现“重建设、轻运营”等问题;二是要加强基地间跨区域协作,加强基地、枢纽、园区间跨设施共享,通过协作共享真正打造出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真正发挥出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的优势。

猜你喜欢

骨干冷链生鲜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生鲜灯的奥秘
做人民的公仆 做事业的骨干
新时期高校学生骨干队伍建设研究
湛江市文艺骨干 “四力”培训班在徐闻举行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