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4200多公里边境线的关爱

2022-10-17王明辉

中国火炬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边境线

国门前的守护,哨所前的讲述,界碑前的宣誓……

在长达4200多公里的祖国北疆边境线上

关工委为下一代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关爱边防线

因疫情原因,本期《记者走访》栏目改为记者线访形式

呼伦贝尔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汪铭前

兴安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邵万荣

巴彦淖尔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张元胜

本刊记者 王明辉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金秋的内蒙古,美得像巨幅画卷。这里东西直线距离2400多公里,南北跨度1700公里,国境线长达4200多公里。这么长的边境线,如何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记者带着猎奇心理,电话连线了颇具特色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巴彦淖尔市3地关工委“五老”代表,他们讲述了祖国北疆边境线上的关爱故事。

第一站:呼伦贝尔市 守好下一代心里的国门

呼伦贝尔市边境线总长1730多公里,是全国典型的多民族聚居边疆地区之一,共有40多个民族。刚接到电话,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汪铭前,就化作这里的“首席关爱推介官”。他说,“呼伦贝尔市内的满洲里地处中、俄、蒙三国交界,被誉为‘鸡鸣闻三国’的东亚之窗,有国门、中共六大展览馆、红色秘密交通线遗址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开展青少年教育的‘天然课堂’”。记者注意到,2019年满洲里国门党建学院被中国关工委挂牌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汪主任介绍道,“国门”教育也因此成了全市关工委的一张名片。“五老”结合亲身经历,用蒙汉双语向孩子们讲述国门沿线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故事。通过参观国门,孩子们学习了口岸红色历史文化,感受到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记者还了解到,中俄蒙边境线上的额尔古纳市关工委在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恩和,建立了“关心下一代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陈巴尔虎旗关工委“五老”教授孩子们马头琴、版刻、皮艺等特色工艺,让孩子们深入了解草原文化。

守护好下一代心里的“国门”!呼伦贝尔市关工委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使各族孩子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第二站:兴安盟 为边境线上的孩子们站岗

兴安盟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126公里,是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诞生地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源地,有20多个民族。2014年春节前,习近平总书记登上阿尔山边防三角山哨所,看望执勤的战士,动情地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自此,为边境线上的关爱事业“站岗”,成了兴安盟关工人的座右铭。“五老”经常带孩子们与边防哨所的战士们一起过队日,讲《习爷爷到哨所》的故事。提到这里,电话另一端的兴安盟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邵万荣万分激动,“记者同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从娃娃抓起’理念是我们的工作品牌,盟‘五老’报告团9年多深入全盟6个旗县市40多所大中小学用蒙汉双语讲民族团结故事,累计1.2万多场,受众50多万人次。兴安盟‘一馆三址’今年获评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娃娃们在这里重温‘红色摇篮’的历史瞬间,传唱诞生于兴安盟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我们也越干越起劲。”记者了解到,边境线上的那达慕,是关工委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平台。“五老”组织孩子们舞起火红的安代,唱起深情的长调,跟老额吉学习熬奶茶、炒糙米、做奶酪,用涂鸦的形式展示了摔跤、赛马、射箭画面,抒发了民族团结带给他们的幸福与快乐。

为边境线的关爱事业“站岗”!兴安盟关工委让边境青少年共享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带来的红利。

第三站:巴彦淖尔市 树立口岸沿线青少年思想上的界碑

巴彦淖尔,北部与蒙古国接壤,边境线长369公里,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有30多个少数民族。位于市乌拉特中旗境内的中蒙703号界碑附近的甘其毛都口岸,是我国一类陆路口岸。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张元胜骄傲地说,“这里是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结硕果的地方,各级关工委紧扣‘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五老’常在这里对青少年进行宣讲,把‘界碑’树进边疆孩子心中”。张主任告诉记者,乌拉特中旗关工委设立“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增强了边境青少年的国防意识。“五老”借助“一馆一室一连队”(甘其毛都乌拉特海关边防检矿产展览馆、甘其毛都边防连队传统教育展览室、驻甘其毛都边防连队),让巴彦淖尔的民族团结之花常开长盛。口岸上的琮霖国际学校关工委常组织孩子们擦拭703号界碑,对上面的“中国”字样进行描红,详细了解其历史沿革及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听了边检叔叔的讲解,我深刻地认识到国防建设的重要意义。”蒙古族学生吉雅在日记里写道。

用“界碑”强化口岸沿线的国防教育。巴彦淖尔市关工委使边疆青少年在思想上强化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国门前的守护,哨所前的讲述,界碑前的宣誓……北疆边境线上关工人利用这些独特的资源,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烙进了边境各族青少年的心里,铸牢了孩子们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他们在北疆边境线上,为祖国的下一代站好岗、放好哨、守好边,为下一代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关爱边防线,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猜你喜欢

兴安盟呼伦贝尔市边境线
爸爸,我不怪您!
兴安盟大米插上“地标”翅膀
《卖油翁》教学设计
温暖边境线的图书馆
边境线上的认同与国家在场
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市1958-2004年夏季降水量变化的研究
挑战极寒
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原副市长薛培明涉嫌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呼伦贝尔市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脱钩关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