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解急题

2022-10-15张寻张照东孙茹孙茹

国企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慢工盲盒防腐

文/张寻 张照东 孙茹 图/孙茹

说话慢,做事细,效率高。这是身边人对吴贵阳的评价。

作为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专注腐蚀与防护的工程师,吴贵阳主要负责为长宁页岩气区块提供腐蚀控制技术支撑及相关科研工作。

在快节奏的油气田生产中,“慢”性子的吴贵阳让一个个腐蚀与防护急难问题得以解决。

“我更倾向于慢慢从做研究的过程中找到一些启发”,吴贵阳说。

“激烈”的一年

对吴贵阳来说,2020 年是“激烈”的一年。作为防腐所的技术骨干,他不仅承担着净化厂脱硫单元材料腐蚀的研究,还全面负责《页岩气集气管线内腐蚀行为及控制措施研究》科研项目及长宁页岩气现场技术支撑工作。

2019 年底,长宁区块6 条页岩气集气管线8 次因内腐蚀而失效,场站内腐蚀失效更是高达80 余次,严重影响了气田正常生产。作为防腐所页岩气区块负责人,吴贵阳担起了查找管线失效原因、解决腐蚀问题的重任。

开展腐蚀主控因素研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还原现场腐蚀形貌。为此,他一头扎进实验室,查阅大量文献,配置现场腐蚀液体,分析组分,开展挂片实验,还原生产现场管道内的真实环境。

挂片实验就像“开盲盒”,温度、压力、液体中阴阳离子的数量、细菌含量的参数不同,就可能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这个过程通常要等待21天到42 天。

一边是亟待解决管道穿孔的迫切,一边是做实验所需的必要时间,“慢吞吞”的吴贵阳心里也着急起来。为了最大限度节约时间,他同时开展了多组平行实验,通过设置不同的参数,来增加“开盲盒”的成功率。

然而前期出来的结果并不理想。实验分析结果显示:现场细菌的腐蚀速率为20 毫米/年,实验的数据只有0.2 毫米/年,这一模拟结果与现场腐蚀情况千差万别。最终,实验还是失败了,而吴贵阳并没有急躁,手中的活儿反而干得更细了。

慢工出细活

失败并不可怕。在吴贵阳看来,科研工作就是慢工才能出细活,准备充分了才能快起来。

那段时间,他不停地切换思路,寻找突破口。“几乎每天下班时,他都在电脑前冥思苦想,丝毫没有离开的意思”,防腐所副所长闫静把一切看在眼里。

就这样经过300 多次尝试,吴贵阳终于创新性地将硫酸盐还原菌涂覆在试片表面,形成细菌膜,还原了管线中细菌的富集状态。

当第21 天“盲盒”开启时,管道试片上的坑洞肉眼可见,吴贵阳长舒了一口气,“我预感到了这次会成功”,直到这时,他才向同事吐露了内心的想法。

这一发现,首次揭示了二氧化碳与硫酸盐还原菌共存条件下的微碱性腐蚀机理,为解决页岩气生产现场管道腐蚀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明确管道腐蚀原因后,吴贵阳又带领团队一边研发杀菌剂和缓蚀剂,一边深入现场研究药剂加注工艺技术。历时3 个月,他们就拿出了微粒型杀菌缓蚀剂及配套工艺技术,并在长宁区块57 个平台开展了应用,有效控制了管线腐蚀穿孔失效,节约管线年修复费用370 万元。

2021 年,吴贵阳发表SCI 论文2 篇,核心论文1 篇,申请发明专利4 件,获授权发明专利1 件。今年初,凭借突出表现,吴贵阳获评天然气研究院首位“杰出科学家”。

猜你喜欢

慢工盲盒防腐
基于现场埋片的3PE防腐层剥离规律研究
基于防腐层电阻率的埋地管道防腐层退化规律
只增加那么一点点
盲盒,玩的就是心跳
盲盒拆出的众生相
蜗牛三首
Cлово месяца
“盲盒”,盲在何处?
年轻的匠后代们
事故车维修中的车身防腐(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