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思考
——评《多文化交融下大学英语教育的转型探究》

2022-10-14蔡晓明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文化观英语专业大学

书名:《多文化交融下大学英语教育的转型探究》

作者:李慧芳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3393-5

出版时间:2017 年10 月

定价:62 元

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不断提高,与各个以及地区的对外交流以及互动性更加良性,这不仅增加了对多元文化的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数量,也提高了对多元文化的英语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基于此,大学英语教学要在传统的教学思维、模式、内容的基础上以多元文化为背景对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创新,从而为我国的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多元文化英语专业人才。由李慧芳编著的、中国纺织出版社于2017 年出版的《多文化交融下大学英语教育的转型探究》一书,是从多文化的视角,阐释如何有效转型大学英语教育。该书首先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其次分析了大学英语教育与跨文化教育的重点,以及二者之间在英语知识、英语技能等方面的有效融合,以及转型过程中对大学英语教师有什么要求。该书层次分明、逻辑严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一本很有参考价值的著作。针对多文化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创新研究,该书如下几点值得借鉴:

第一,树立多元文化大学英语教学理念。该书认为,在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要基于多元文化的视角制定,即树立多元文化教学新理念,由新理念指引新课改。该书强调,首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分配英语知识、英语技能、多元文化的课堂教学比重,教师根据具体的英语教学内容适当地融入文化精髓,使学生在掌握英语知识的同时也有效地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其次,该书认为大学英语教师为学生传道授业的前提之一是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只有正确的观念才能引导正确的行动。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跨文化观,注重中西文化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西文化,尊重各种文化差异,树立求同存异的包容心态。但是,大学英语教师一定要注意正确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英语语言中隐含的文化,防止学生崇洋媚外,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

第二,明确多元文化教学观念。该书倡导大学英语教师在认识、学习多元文化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多元文化的差异性,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制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因为,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各学科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性教育。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不但要为学生讲授英语知识,而且要教授该知识点的文化背景,在“知识+文化”的教学模式下,让学生掌握科学高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究英语知识,提高学生多元文化素养,提高学生钻研英语的能力。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时期,在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过程中,急需同时具备高文化素质和英语专业知识的人才。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对高素质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在对英语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英语知识和多元文化传授的同时,注重中华文化的独立性。面对外来文化,学生要取精华去糟粕。该书认为,多元文化观下,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促使大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辨别能力,明辨多元文化的异同。

第三,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多元化。该书认为,多元文化背景下,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大学英语教师要在英语教学内容中融入多元文化,使学生在吸收英语知识的同时能提高英语技能,使学生了解专业知识的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更透彻地理解专业知识,能提高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识,使学生有意识地转变英语学习态度,使学生从多元文化的视角深入学习英语。大学英语传统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下对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教师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应该创新大学英语教学方式,使之多元化。例如,英语教师在备课环节,应该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根据教学计划对教学内容适度渗入文化要素,在此过程中,采用相匹配的教学手段。在针对内容进行文化要素导入过程中,可以发挥多媒体优势,播放视频等,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在学生视觉和听觉同时作用,使学生从感官上体验多元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英语知识中多元文化的理解。

猜你喜欢

文化观英语专业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大学生培育正确的文化观
试论习近平的中国传统文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