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大学生参与高校治理积极性的探讨
——评《学会管理: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

2022-10-14吕冬丽

科技管理研究 2022年17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行政规划

书名:《学会管理: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

作者:凌宗伟,黄正 等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2295-7

出版时间:2022 年1 月

定价:55 元

法治社会的到来让各个企业的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学校也不例外。学校与企业不同,企业中雇主与员工存在利益关系,但学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不存在利益关系,然而事实上,没有利益关系不代表没有矛盾。当下很多高校管理方式不够妥当,学生对学校管理模式颇有怨言,这种情况下,需要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才能缓解矛盾。

《学会管理:发展规划与学校发展》一书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几种常见管理学校的方式;第二部分针对不同学校实际情况,将其分成多个类型,并将不同规划方式与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一一对应,以此酌情选出可实施程度最高的发展方案。

合理的发展规划计划能推动学校快速发展。但就目前形势而言,很多高校的发展计划都存在不足之处,行政管理人员没有明确规划目标,很多学校就职人员对发展规划这一概念没有足够的认识,学校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归根结底,管理人员缺少全局前瞻性,延误学校发展的最佳时机。事实上,发展计划的制定并非取决于单一元素。很多人将学校管理方针理解为简单的条例规定,这减少了规章制度所显现的形式种类,弱化了现代化管理方式的功能。为了使学校获得更高速的发展,要让校园发展方案得到优化。管理层人员应对学校充分了解,对发展规划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逐一考核、审查,了解学校当下实际情况,并对其进行详细分析。行政管理层人员收集所有分析结果并对其进行客观总结,让领导层人员清晰地了解当下学校实际发展情况,并有针对性地挑选出匹配度最高的发展计划。除此之外,校方要加强管理层对发展规划计划的重视度,不能盲目制定计划,更不能敷衍设置发展计划的工作。

学校发展规划工作不仅涉及对学校未来发展计划的制定,还与以往学校发展形态有关;这不仅与行政人员的管理方式有关,还与遵守规章制度的学生有关。事实上,虽然学校规划的制定者是行政管理人员,但是完成各个规划目标并遵守相关规定的是学校师生。学校与学生之间从来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协作关系,学校为学生提供汲取新知识的平台,学生为学校提供源源不断的生源。在制定学校发展规划计划时,应当让学生适当参与,管理人员及时询问学生对各项计划的意见及建议,行政人员根据学生的想法酌情对计划进行调整,这有利于提高管理计划的合理度,让学校规章制度更加人性化。大多数学校行政人员从业时间比较长,思维方式比较成人化,制定计划时常常忽视学生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让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工作,能为行政人员带来新思路,有利于教职人员改变固有思维方式,让学校规章制度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预期。通过学生的参与,能激发学生对高校管理的关注度,提升学生对学校新规的接受度,从而使他们更好地遵守相应规章制度。

为有效提升学生参与高校管理的积极性,让管理方式更加现代化,需要校方改变教育理念、优化管理方式,重视学生在学校管理中所起到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低,他们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虽然经验不足,但是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体系很丰富。为了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学校管理的关注度,行政管理人员要摆正心态,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地位上,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制定有关管理制度的内容,以此提升学生在高校治理工作中的参与度。对于部分参与学校管理的学生,校方也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约束他们:将学校赋予学生管理学校的权利划分层次,处于各个管理权利层次的学生可通过对其个人工作能力、积累的工作经验的考核获得管理职位的晋升机会。这样层级分明的人员管理方案能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高校治理工作中发挥最大作用。

无论是现代企业还是民办高校,都离不开管理工作。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同,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产能,而高校的管理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让学生参与高校治理工作、参与学校发展计划制定,能提升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和谐、更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更积极的心态去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并非为了减轻行政人员的工作压力,而是为了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同时让教职人员更清晰地了解学生的基本诉求,从而有利于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更加符合学生心理预期,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行政规划
关注《行政与法》方式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我们的规划与设计,正从新出发!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论行政和解中的行政优先权行使
规划·样本
“墙化”更需“强化”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从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谈行政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