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2-10-14孙丽丽

躬耕 2022年9期
关键词:梅雨谷雨时节

◇ 孙丽丽

夏夜听雨

雨随着夜色,仍无声无息地落下,那般漫不经心,绵延不尽。此时是梅雨季节,雨仿佛带着意犹未尽的伤感,欲语还休,打湿了白天,浸透了夜晚。

这时我喜欢一个人,或伫立窗前,感受潮湿纯净雨的气息;或静坐,一杯茶或一杯咖啡,在一片碎雨声中,落定成安静恬淡的听雨姿势。听雨是一种享受,一种境界,很难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雨,或许是一种雨缘吧,我出生在一个雨季里,或许生命的灵气需要细雨滋润。

听雨,那种黄豆般大小的中雨最适宜,小了,宛若“细声巧作蝇触纸”,易被外界的声响所覆盖;太大了,“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整个世界只剩下哗哗的一片,大雨往往夹杂着电闪雷鸣,雨流如注,肆意倾泻,如同五岳崩塌,好像大地颤动,心中免不了惊吓,也就少了听雨的情趣和情怀。

雨滴落下,青石板路上、梧桐叶上、屋檐上……质地的不同,情感的不同,便构成不同的旋律,或深或浅,点点滴滴在心头。夜雨将纷杂的一切,款款地转为宁静,此时心灵晶莹透明,忆起当年,那个扎着羊角辫的自己,撑一把紫色的小伞在雨中漫游,那时一颗清澈的童心似蓝天白云。

侧耳听着隐隐的雨水声,淡寂的音乐撩拨着心绪,这时心思如水,烟漠漠,回忆蔓延,全是属于一个人的。总以为在漫长无尽的时光里,感情终于被时间晾干,但那诚挚的脸又出现在雨中,依然微笑如水,那时的我,心似雨水落在花叶上,轻轻颤抖着喜悦,烛光摇曳,琴声滑到酒杯,杯里的红酒散发着淡香……感情如潮水般漫来,黯然醒转,心是湿湿的,忧伤如线,从内心深处涌出,千丝万缕,如夏夜的雨般,我听见雨滴的叹息和水花飞溅的呻吟,在浓重的夜色里,在岁月的巷子里回响……在这静静雨夜里,远方的你,不知在想些什么?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在这雨夜里,心绪游游弋弋,触动丝丝缕缕的情愫,也湿润着灵魂。细数过往的足迹,如今物是人非,如同沈园秋千架上摇落的离索与愁绪,只能深埋于前尘旧梦里。寂寞的伤感因雨而生,雨水洗去空中的尘埃,却也濡湿了点点滴滴的心情,也许这是生活的真。

夏夜听雨,雨水带着静谧,直抵人的心灵,浓稠的夜色,在雨里一圈一圈地扩散,稀疏的雨声更衬出夜的静谧。雨落在这古老的小城,悠远而空旷,天籁般的雨水声里,万物任其生长。

在那长长曲折的青石板路上,雨滴落在上面,激荡着那些沉淀的古老魂灵。不知谁的歌声,那般深沉婉转、玉树临风,在深邃的巷子里回响,在雨夜里回荡。迷上这样的夏夜,这样的雨声,这样的心情,似寂静的梦境。雨水冲刷着蒙尘了的心灵,这一刻我与自己灵魂贴得最近,心是那般透明纯净……

雨,是大自然的精灵,让人的心更清,更静;雨,是清心的良药。

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少年时春风得意醉生梦死,在灯红酒绿中轻歌曼舞,歌楼上听雨,是一幅欢乐的青春图。人到中年,在他乡的客船上听雨,江水茫茫辽阔无际,一只失群的孤雁发出阵阵哀鸣。天涯羁旅,兵荒马乱之际孤独忧愁袭上心头,不由生出悲凉的心境。人至暮年,两鬓已苍白,一个老者独自在茅庐下听雨,雨声点点滴滴,而老人却已心如止水,波澜不起,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同是听雨,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际遇,有着迥然不同的感受。

我们少年时听雨,心中满是诗情画意;人到中年听雨,就生了一种无奈凄清之感;待到老年听雨,也许就有苍凉沧桑的意味了。

昨夜,一场大雨不期而至,我打开窗户,静听着这自然的天籁。夏天的雨,一种是雷电交加,一个电闪,紧接着一个雷鸣,狂风翻卷,大有浩浩荡荡之势。似乎怀了千般的怒气,瞬间要与谁决一死战奔涌而来,杀气腾腾,没有丝毫犹豫的迹象,瞬间大雨滂沱。这样的雨,声音大,节奏快,让人心生紧张与恐慌,是听不得的。

有一种雨来临之前,场面惊心动魄,沸沸扬扬,先制造下声势,只见地面上几个雨点,一会儿便销声匿迹了。像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表面张牙舞爪,内心却虚弱无力,做不成大事,只会虚造声势。

有一种雨是静的,淅淅沥沥地下着,不大不小,不急不缓,深情款款,但特别有力量,有时两三天雨都不停息。它悄悄地落在地上,仿佛怕打扰人似的,雨脚轻柔,落地无声,驱赶走夏日的暑热,让人心旷神怡,有一个清凉安然的夏梦。像一位智者,大爱无形,大音希声,从容与淡定,低调不张扬,静静地做事,在平凡中彰显智慧与不凡。人生亦当如此,多一份含蓄,多一份清静,如同那悄然无声的夏雨。

我喜欢在夏夜里静静听雨,每一个雨天都是与自然的交流。听风,听雨,听虫鸣,不同的心境便能听出不同的景致,那都是心境的投射,每一次听雨,都是在和自己的灵魂对话。静静站在阳台上,听雨声,听雨调,听雨韵,能听出一段故事,听出一种思绪,听出一种心境。

这雨仿佛从远古穿越而来,浸润着唐诗宋词遗韵,轻轻叩击你的窗,让你感觉到生命的美好。人生就是一次次体验,体验人生路上遇到的风景,体验一草一木一场雨的美好。人生没有回放,活在当下的每一天每一刻,就是一种圆满。

雨继续下着,漫长的雨季过后,谁都相信会迎来一个阳光明媚的丽日。

一庭梅雨凉

雨下了又停,停了又下,一年一季的梅雨季节来了。

“乳鸭池塘水浅深,梅熟天气半晴阴。”雨渐渐停了,乡间的蜿蜒的泥路上,夹杂着麦秸,杏儿在浓密发亮的枝叶间泛着诱人的淡黄,这时空气是湿的,田野里的人们还在抢收麦子,神色是焦急的,生怕麦子会霉在田里,因为老天总是下雨,农民心中的“梅雨”就是“霉雨”。

这是一个滋润的季节,田里的野草正茂盛地生长,充沛的雨水,少了阳光的暴晒,它们招摇疯长过庄稼的头顶。农人雨天也不能赋闲在家,他们要和梅雨时节的野草不懈地抗争,直到把田地侍弄成绿色的地毯。孩子们则穿着小雨衣在地头玩耍,摘些野花,或围住一只青蛙,看它在绿草间跳跃。

连绵的雨水,浸泡得树底部的叶子枯黄了,野生的枸杞藤,则伸着细长柔弱嫩黄的枝茎,茫然地向上生长,在树下茂密匍匐着,可惜先天缺钙。太阳浮出时,天是深蓝的,空气湿度过高,阳光似芒针,闷热得让人窒息,真是雨也烦、晴也燥,田里有流水汩汩,四起的蛙声却充满了欢乐。

初次在书上读到“梅雨”二字,好生喜欢,总让人联想到江南古镇窄窄的雨巷,撑着油纸伞身穿古典旗袍的少女;想到柳如是、董小宛、李香君;还有小桥流水二十四桥洞箫,“月漉漉,波烟玉,”梅雨的印象,总是氤氲着愁绪。

回到古时的江南,才子贺方回匆匆行走在苏州的横塘路上,眼前忽然飘过一位“凌波微步,罗袜生香”的美丽少女。诗人如痴般目送芳影,回到书房,便写下《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首词传遍大江南北,贺方回由此得了一个雅号“贺梅子”。这梅子黄时雨,也被雅称“梅雨”。

关于梅雨,中国史籍早有记载。南朝梁元帝《纂要》言“梅熟而雨曰梅雨。”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天部一》记述:“江南每岁三四月,苦霪雨不止,百物霉腐,俗谓之梅雨,盖当梅子青黄时也。自徐淮而北则春夏常旱,至六七月之交,愁霖雨不止,物始霉焉”。梅雨又名“霉雨”,是容易发霉的季节。明代的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霉也”。

母亲在每年快入梅雨期时都会说,赶紧把柜子里的棉被冬衣抱出来晒一遍。梅雨时节总带给人们无数的麻烦。

梅雨时节,天公多是阴着脸,有时大雨滂沱,有时细雨缠绵。在不下雨的日子,空气也是湿漉漉的,似乎随时能拧出水来。夜幕渐渐暗下来,伫立在窗前,窗外雨声连绵,心忽地生出许多惆怅,莫名的惆怅,让人说不清、道不明。不由想起南宋诗人宋师秀的《有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梅雨时节,有时候绵绵的小雨无止无休,下得让人心烦,但也给诗人留下浪漫的想象空间,戴望舒的《雨巷》:“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多么希望逢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多么迷人的画面,江南的细雨中,一个羞怯的女孩撑着一把油纸伞曼曼亭亭走来,青石板路在雨水的滋润下,给整个小巷带来了光芒,路边古朴而精致的木质窗棂,不时伸出一朵小花……

记得年少时,偶然在一本书上看到“梅雨”二字,想象着如梅花般的雨漫天飘飘洒洒。其实每一个时节都有它的情趣,完全在于每一个人的心境,梅雨的日子里,我喜欢下雨时的清凉;喜欢雨中芭蕉的诗意;喜欢雨敲窗棂的寂静;喜欢清新如鲜草一样的空气;喜欢缀满雨水的木槿花,甚至喜欢那看上去让人牙酸酸的梅子。

梅雨的日子里,可以不再接受毒花花的阳光,享受着夏日的清凉。梅雨一停,气温就会迅速回升,记忆里,这时故乡树林里灌木丛中会长出各种各样的蘑菇,我们一群小孩子一早起来,挎上篮子,像一群叽叽喳喳的麻雀,争先恐后地来到灌木丛中寻找野蘑菇。脚这时会被草上的露水打得湿漉漉的,不过午饭时,可以在饭桌上吃到鲜嫩的蘑菇。

梅雨总是细细的,不急不缓,我常常倚窗凝望,看着绵延的雨水,心中生出绵延的思绪。

这时空气潮湿而凝重,地面上腾起连绵的白雾,田野的树也变得隐隐约约,远处的一切朦胧而辽远,似意境中的水墨画。树林间传来鸟的鸣叫声,雨又如淙淙的琴弦般落了下来,无止无休。

谷雨如丝

谷雨时节,山色空蒙,天气转暖,天与地之间透着一派闲适和宁静。

谷雨时节,梨花飘落如雪,菜花仍在盛开,麦子开始向上拔节,仿佛十二三岁的少年;蒲公英仰着太阳般的笑脸,绣花似的扎在田埂上,田里有着溶溶的流水声,水声里含满了春意。蝌蚪在温暖的水里欢快地游着,河边芦苇生出尖尖的芽,田野里鸟雀在欢叫,不远处的一棵椿树上,黄莺在婉转啼鸣。

谷雨是一个迷人的节气。此时麦绿如油,山碧似烟,深浅不一的绿色层层叠叠地涌现出来,如浪一波一波。水边的垂柳,已经长满了绿叶,柳梢可以温柔地拂弄着闪着亮光的水面,田野的绿嫩到让人心疼。雨下一阵,又下一阵,远山和村庄罩在这微雨中,一切是烟朦胧雨朦胧。水面上春雨蒙蒙,一叶孤舟,穿雨而过。

经年,你借谷雨洗我一身淋漓,微雨中你又在哪里?

谷雨的雨,是一场细雨,是一场季节的约会。悄然而来的雨,罩在门楣上又黯然飘落。春天的雨是最适合想念的,心绪蔓延,思念如线,一个人在有雨的春夜里,想你,而你却是那么遥远,有泪如雨轻轻地落下来。

谷雨时的雨,让村庄和大地都变得那么柔软,行走在田间,黄土已经变成了细碎的春泥,粘在裤腿上,粘在鞋子上,溅起落在蒲公英的花朵上。雨水里的蝴蝶湿了翅膀,落在枝叶上,变成了湿漉漉的花朵。

谷雨时节的雨变得多起来,淅淅沥沥,没有停过,时而伴着大风,这时空气中的湿气很重。我俯下身子,看前几日种下的花是否发芽,地面静悄悄的,还没有动静,或许种子正在泥土里蠕动着呢。小草啊,野花啊也都渴望这场雨的到来,它们吸足雨水,以便鼓胀起希望,破土而出,扶摇直上地生长起来。有雨的谷雨,布谷的叫声,因雨的滋润,就不会唱出难听的歌谣。

雨,能给人以安慰,能医治人的心灵,能使人心平气和。真正使人哀愁的,不是雨,而是风。

谷雨惊春,我要出去透透气,抓一抓那春天的小尾巴,徜徉旷然的天地之间,风来,雨来,天地开来,花落人依旧,花开两不知,水落三千,风刹一夜。那沾了泥土的鞋,知道我正赶在通往春天的路上。

谷雨时节,应该去亲近自然,走近那逶迤连绵的茶山,满眼的碧绿是那样养人眼,扑面而来的是茶叶的清香,似乎要把匆匆过客醉倒。沏一壶新茶,很快,清香就弥漫了整个屋子,轻啜一口,浅浅的苦涩在舌间荡漾开来,充溢齿喉。之后,深吸一口气,余香满唇,在肺腑间蔓延开来。再品,竟然喝出了温润,还有一种亲切与甘甜随之溢出。

“柳絮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事西窗谷雨茶。”谷雨时节,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季节。林和靖的“白云峰下两枪新,腻绿长鲜谷雨春。”郑板桥的“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谷雨的诗,意境是优美的。

翻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谷雨”的章节里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其含义是谷雨时节,雨水增多,雨生百谷之意。世间的事物便遵循节气的规律,顺理成章地走完一个又一个轮回。谷雨前后,种瓜点豆。所有的农具都匆匆上路了,在广袤的土地上,写下一首首清新的诗行。

每到这个时候,布谷鸟的叫声总是格外频繁。有诗云:“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

谷雨时节,是播种的时候。此时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雨翻浮萍,残花即将落尽,春将告别了。谷雨之日,“萍始生”,萍水始相逢。“雨前香椿嫩如丝”,谷雨前后香椿树萌发嫩芽,醇香爽口。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季节,也是一年中最为宜人的几个节气之一。那漫山遍野的绿色正从浅向深过渡,仿佛我们从童年至少年再到成年,这是自然生命成长的过程。这时节总感觉春天来得太慢,而却走得太快。

二十四节气中,谷雨连着春天和夏天,过完谷雨,夏天就悄悄地走来了。

猜你喜欢

梅雨谷雨时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
梅雨浸湿的乡愁滋味
곡우 ( 谷雨)
Research on the Globalization of English in the Internet era
二十四节气之清明·谷雨
梅雨时节唱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