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实施路径探析

2022-10-11王梅梅刘宁赵天鹏

中国军转民 2022年17期
关键词:国防全民爱国主义

■王梅梅 刘宁 赵天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但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世界并不太平。面对日益严峻复杂的国家安全局势,为适应国防教育的需要,2001年我国第一部国防教育法问世,正式设立“全民国防教育日”,2018 年4 月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200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全民国防教育大纲》;2011年,三部门又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工作的意见》;2019 年修订了《全民国防教育大纲》等,这些都昭示着我国国防教育的重要性和党中央对全民国防宏伟蓝图的擘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要把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要“坚持不懈地抓好青少年的国防教育。”

一、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的必要性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国防观念的强弱,关乎国家与民族的兴衰存亡。纵观古今中外,国防教育与国防观念在各国都占据重要的位置。在当今世界,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不把加强国防教育视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性工程,把国防观念作为最高的社会公德来培养,并以法制措施加以保障,建立有国家、社会、军队、学校、家庭五位一体的国防教育体制,目的就是要夯实国防建设的社会根基。

(一)新时代我国面临的国际战略形势与挑战

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个缺乏抗争精神的民族是不会得到世界的尊重和认可的。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必将前所未有地面临各种威胁和挑战,“丛林法则”和“普世价值”依然是当今世界和平发展的绊脚石。历史的车轮进入2022 年,国际形势深刻演变,单边主义依旧逆流涌动、局部战争仍在持续、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蔓延、传统热点纷争挥之不去、非传统安全问题进一步显现。在此背景下,更应该引导青年人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引导青年自觉增强忧患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把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青年是国防建设的未来,重塑战斗精神,激发能打必胜的社会自信,凝结坚不可破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方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力量依托。

(二)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

“若无国防,则国难屡起,民将不得安其业。”纵古五岳鼎立三川,长城逶迤上下;观今改革开放之春风照射在高楼林立之上,如此壮阔,无国防,何见?何为国防?国防指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和分裂,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安全和发展利益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构成我国国防事业主要实践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对在全体军民中加强国防教育工作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尤其重视在青年学生中加强国防教育。新时代加强青年国防教育势在必行。

(三)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体现

爱国主义与国防教育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可以说,爱国主义是国防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国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永恒的主题,是最生动、最实际、最有效的全民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培养当代青年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路径,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当代青年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当代青年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爱国主义情感随着国防意识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国防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在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国际局势,青年的国防意识强化,有赖于持久的、有力的国防教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国防教育既是青年人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阵地。

二、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的现状

前期,笔者面向全国十三个省的青年群体进行了调研,发放了包含有“在校期间接受过哪些国防教育”“以何种形式关注国防教育”“对青年国防教育的了解程度”等十个方面问题的问卷调查后,共搜集到有效数据695 份,了解了青年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发展状况和国防政策对青年的影响,了解当前国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防教育没有明确的学科地位,重视不够

普通高等学校通过军事课教学,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但是,在调研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高校对军事课是忽视的,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课程未形成专门的学科体系,在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存在见缝插针的情况,甚至有些学校的军事理论课直接安排在晚自习时间,极大地影响了教学效果;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任课教师多是从辅导员中遴选的,选择标准很低甚至没有,教师选聘紧靠个人意愿,且专任教师职称评定受限,直接影响了师资队伍的稳定性;课时分配远远低于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制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要求等。这是一个共性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去努力,推动国防教育在高校常态化、规范化开展。

(二)国防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传统的国防教育方式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青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目前青年人主要接触的国防教育以理论为主、以新生入校军训为辅,内容集中于军史知识介绍、军事思想、军姿、齐步、正步等常规项目,内容较为保守陈旧、枯燥无味。从前期调研数据来看,部分青年学生对于常规国防教育形式产生了抗拒心理,认为只是安排新生入校军训时进行一些简单的队列基本训练的国防教育形式,耗时耗力又没有成效,是完全没必要的;个别学校设置军事理论课只是为应付上级检查,课程设置严重偏离“普通高等学校要严格按纲施教、施训和考核,严禁以任何理由和方式调减、占用教学、训练内容和时数”的要求,任课教师选聘不规范等,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凡此种种都暴露出现有国防教育模式不适应新时代青年国防担当意识培养的需求,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守正创新。

(三)青年国防教育意识淡薄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但也有部分青年产生“无战就无患”的麻痹思想,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淡薄。在针对前期调研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有1.29%左右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清楚国防教育;22.88%的受访者表示比较一般、不太了解,不知道国防教育包括那些内容。在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周边安全局势严峻的背景下,这一现象是绝对不容忽视的。再加上某些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部分青年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塑过程中走向认识误区,使青年的国防意识逐渐被消磨,成为深入推进国防教育道路上的绊脚石。国防教育作为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对当代青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不应缺失。

(四)国防教育保障机制不够完全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虽然我国相关部委关于国防教育的法律法规日渐丰富完善,但是在逐级落实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在具体组织开展时,思想认识不到位,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没能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国防教育,导致教育模式和内容往往换汤不换药,收效甚微;同时,作为青年国防意识培育的主阵地,有些高校虽然成立了军事教研室,但没有单独设置,大多把武装部、军事教研室合并在保卫处、学生处等工作任务都比较重部门,国防教育工作被边缘化。自2018 年4 月修改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颁布实施以来,国防教育的普及、强制、免费等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国防观念,但由于监管难度大,上下衔接、协同互动不够,宣传、执行上存在“梗阻”,国防教育逐渐在现实利益和长远规划的冲突中流于形式。

三、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实施路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国防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国防教育实行经常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普及教育与重点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不同对象确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分类组织实施。[笔者针对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需求,深入挖掘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实施路径,提出完善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制度机制、拓展平台领域、融合国防资源力量、创新方式方法等有效措施,切实增强国防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

(一)完善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制度机制

坚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统一思想和行动,利用学校这个主阵地,着重健全完善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的组织领导、工作机构、运行机制、工作保障机制等;建立常态化青年国防教育军地联合办公室、制定年度教育计划、加强人员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确保国防教育常态化、科学化、规范化开展;建立健全规范化考核标准、加强检查考评力度、强化表彰激励机制,定期对青年国防教育各组织机构履职情况及教育实效进行考核定级,表彰激励,以制度机制的创新发展和服务保障作用推动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落到实处。

(二)拓展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平台领域

“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拥有整个世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9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 年12 月,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10.32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3.0%。其中,10 至19岁网民占13.3%、20 至29 岁的网民占17.3%、30 至39 岁网民占19.9%。青少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点对象,抓好网络空间国防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打造“互联网+国防教育”,加强国防教育资源整合共享,拓宽国防教育资源渠道,提高国防教育的组织效率。全国各地国防教育资源丰富,但由于交通、信息障碍缺乏共享与联通,无法充分发挥它们的社会教育效应。通过“互联网+”建立覆盖面广、高度共享的全国性国防教育网络平台,将优质资源整合打包,面向全社会开展国防教育;同时,利用互联网生态下的微信、微博、APP、网络游戏等网络载体,将国防教育内容融入其中,把国防教育从平面二维转化为立体三维模式,更有利于青年人通过自己熟悉、亲近的网络传播方式接受国防教育。

(三)创新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方式方法

作为筑牢新时代青年“精神长城”的基础性工程,国防教育要贴近时代要求,用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国防教育不仅需要“敲黑板”上大课,更需要看得见、摸得着、有温度的教育形式。针对新时代青年的兴趣特点创新教育形式,充分运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先进技术,以虚拟时空、虚拟感知等方式展现国防教育内容,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教育模式,让国防教育从抽象的概念中跳脱出来;积极开拓教育资源,开展国防科技科普教育;依托驻地部队开展军营体验、国家安全和军事理论专题辅导等活动;依托革命旧址、烈士陵园、纪念设施、军史馆等红色场所开展革命传统和红色基因教育;国防教育形式还应主动与科技接轨,用好多元视听、网络空间等年轻人喜欢的新媒体形式,传播国防知识和国防故事,让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四)提升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队伍建设

在当下,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舆论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网络空间正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国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应起到思想引领的作用。这就对国防教育师资队伍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高校,辅导员成为国防教育应然主体,他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关系整合者、国防教育内容的传播者、国防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不断加强辅导员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学习,增强国防教育的本领;军事理论课教师是开展国防教育的另一个主干力量,但是目前各高校国防教育专业师资队伍严重缺乏,且很难稳定。在当前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背景下,只有充分发挥地方和军队各自的优势,扬长避短,形成军队和地方国防教育一体化格局,搭建军地联合教研室,定期进行国防教育和军事理论知识培训、开展教学能力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建,共同完成国防教育重任。

四、结语

“居安而思危,有备而无患。”国防是一座壁垒,阻挡烽烟滚滚;国防是一座长城,抵御来势汹汹;国防是一抹耀眼的红光,让无数中华儿女体悟家国担当。今天,我们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也必将前所未有地面临各种威胁和挑战。因此,新时代青年国防教育实效性亟待增强。只有不断推进国防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拓展教育平台、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才能更有效推进国防教育理实一体化建设,在沉浸式体验中不断增强新时代青年国防观念、强化国防意识、重塑战斗精神,激发能打必胜的社会自信,凝结坚不可破的民族凝聚力、国家向心力,方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支撑和力量依托。

猜你喜欢

国防全民爱国主义
美国如何“玩转”国防供应与采办
冬奥会“点燃”全民冰雪热潮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爱国主义教育70年
全民阅读优秀推广机构、推广人名单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中国国防预算增速下降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俄罗斯2009—2011年国防预算特点
浩然正气贯长虹 爱国主义谱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