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为中国绿色智慧供热引领者

2022-10-09本刊高级主笔徐姝静本刊主笔国晔

国企管理 2022年9期
关键词:金风热力供热

文/本刊高级主笔 徐姝静 图/本刊主笔 国晔

未来的供热系统应该是什么样?这是北京热力掌舵人田金风常常思考的问题。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去擘划,答案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城市热网系统升级改造已是必然,但对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来说,绝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建设规模迅速扩大,它的热网体系不仅规模庞大、种类复杂,而且还面临着因城市建设历史悠久而遗留的很多“老大难”问题。

如何对这样一座特殊城市的特殊热网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国企管理》对田金风的采访,首先由这个话题展开。

守好供热基本盘

盘根错节的热力网络,隐藏在北京城地下的四面八方,保障着这座超大城市的供热运转。可以说,保供一直是北京热力集团的核心工作。尤其是今年,全球能源供需紧张的大环境,给今冬供热季的保供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2021年美国得州大停电、上年底我国的‘煤荒型电荒’,再到年初俄乌冲突,国际能源格局并不是非常稳定的”,田金风介绍说,层出不穷的事件,让能源安全这一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再一次被社会广泛关注。而延伸出的供热问题,又是涉及民生的重大问题。

田金风进一步介绍,“小、散、乱”是北京供热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城市治理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无法对供热进行统一的协调和保障。

在控制成本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面前,应该用什么实现热力供应的百分之百保障?在田金风看来,供热可以市场化运作,但无法脱离公共物品的属性。

对于供热行业而言,今年还有一项意义重大的任务——供热资源重新整合,将使得北京乃至京津冀地区供热的基本盘更加稳固。用田金风的话讲,重组整合可以打造一个“蓄水池”,让保供“进可攻,退可守”。

这个“蓄水池”正在逐渐壮大。2016-2021年,北京热力供热服务面积从2.75亿平方米增加至5.19亿平方米,面积翻了近一番。

不久前,《北京市2022年能源工作要点》发布。根据文件,今年北京市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2%,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比重不低于19%,优质能源消费比重达到98%以上……

这也更加证实了田金风的想法:保证分布式能源互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可以让热力用能有“备份”。

对于北京热力集团,目前要做的就是守好供热基本盘,逐步实现分布式能源的互补,让城市拥有“韧性”——一个低碳、绿色、稳固的供热系统蓝图便由此在田金风脑中跃然而出。

提升用户满意度

“每年一进入10月,北京热力就进入了‘战时状态’。在过去,热源紧张,供热上游紧俏,热力企业属于生产型企业。而到今天,供热企业普遍从生产型向服务型转变,如何提高用户的满意率成为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聊起市场变化,田金风不无感慨,“一般来说给供热企业的补贴时段是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但是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每年都有针对供热时间的大讨论。”

如果恰好赶上极寒天气,要不要提前供热?标准的供热温度是18摄氏度,特殊情况要不要适当提高一些温度?

关于这些疑问,田金风讲,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需供热、科学供热。通过供热系统的重构,以实现降本增效——用同样的成本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破解超大城市基层治理难题时,北京市深化“吹哨报道”改革,完善12345热线“接诉即办”机制,供热成为公共试点。

如何建好试点、当好窗口?田金风介绍说,集团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条例》,深化党委书记负总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与日常工作机构、监督机构,明确职责任务,与二级企业形成两级党组织共同抓、职能部门协同抓、上下协力联动抓的工作格局。

田金风对记者说,目前首先要守好供热基本盘,实现分布式能源的互补,让城市拥有“韧性”

在管理实践中,集团党委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接诉即办,未诉先办”的理念,总结提炼了“1个主责、2个载体、3个目标、4个标准、5个机制”的“12345”工作法。即:履行好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利用好基层党组织书记“接诉即办”专班和书记工作群两个载体;立足于“响应率、解决率、满意率”三率100%的目标;执行好“1分钟派单、10分钟回复、1小时上门,1次性解决”的“四个一”工作标准,确保快速派单、及时上门、高效解决;落实好“派单、督办、点评、通报、考核”的五个工作机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问题整治清零行动,切实保障“接诉即办”管理体系落实落地。

“百姓的诉求,就是我们的责任”,田金风告诉《国企管理》记者,通过智慧化大数据手段精准研判,北京热力逐步由“接诉即办”到实现“未诉先办”,彻底解决一些历史遗留和急难愁盼问题,服务质量全面提升。自2019年大力推进接诉即办工作以来,北京热力供热季12345工单量和供热首日工单均连年下降,平均年下降率近50%。

不论是重构供热系统,还是通过节能智慧供热,在田金风眼中,都是降碳的一部分。同时,还能保证分布式能源互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一个低碳的、绿色的供热系统雏形初现。

装上供热“智慧脑”

“科技创新、先进技能的应用将会助力智慧供热的升级迭代,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但在田金风看来:“首先要把基础工作做扎实,基本的工作不扎实,上智能也达不到该有的效果。”

“我们的平台是‘热力+互联网’,要先实现信息化,创造应用场景,做好范本。作为行业龙头来讲,我们有这个实力、也有这个责任当好行业引领者”,田金风表示:“我们要把所有的内容都扎扎实实变成量化和数字化的东西。”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田金凤都想有,“我们要扎扎实实把信息化改造落实到最末端”

对于现在的北京热力而言,更多的是存量改造,即通过智慧供热实现节能降耗。田金风介绍,从供给侧来看,也就是电厂方面,基本已经实现。现在要从需求侧来改,比如小区老旧改造、系统升级等等,都属于相关范畴之内。

在智慧供热方面,北京热力在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门头沟、通州、房山9个城区选取了2082万平方米供热面积,作为今年智慧供热示范改造试点。同时,在368座锅炉房研究、推广小型锅炉房集群化管控模式,通过智能化手段,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在推进智慧调度方面,制定新版《节能降耗专项奖励方案》,激励各单位主动开展节能降耗工作。各管理单位共同商讨运行调节中的困难和疑问,有效提高调度水平和运行调节能力,今年上半年,综合能耗指标明显下降。

在供热系统节能及智慧化改造方面,集团累计完成约9万台室温监测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并编制完成了《二网平衡调节效果评价标准》,多次组织召开相关会议,为今冬供热季高能耗热力站进行提前调节部署。现在已安装室温监测设备的用户均可在线查看室温情况。

目前,北京热力以96069供热服务管理平台为依托,建立起北京市及16区供热服务管理平台,服务于全市9.19亿平方米供热面积,1206家供热企业。

服务还延伸至北京市域外,在河北三河、涿州、雄安新区,以及吉林抚松、山西大同、内蒙古乌兰察布、湖北潜江、十堰等地区,北京热力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关于未来的供热系统是什么样子,虽然现在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但通过不断构造信息化和智能化场景,田金风觉得自己离答案已经越来越近了。

田金风表示,成为中国绿色智慧供热引领者,这是北京热力集团的发展愿景,也是自己一直以来的期望。今天,随着版图不断延伸,北京热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这个梦想。

猜你喜欢

金风热力供热
尹呈忠漆画作品选:《抵抗者》《踔厉》《金风》《昔日景观》
热力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因素及解决
近期实施的供热国家标准
供热一级管网水力计算及分析
热力站设备评测分析
浅谈直埋供热管道施工工艺
周六福520爱跑节1000人登陆西安城墙 热力开跑
金风王海波:未来是产业生态链的竞争
完美的倾向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