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词中的天文学
——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

2022-10-08宋媛媛肖猷洪

百科探秘·航空航天 2022年9期
关键词:驾车苏轼

文/宋媛媛 图/肖猷洪

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

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复悭。

一朝失老骥,寂寞空帝闲。

至今清夜梦,枕衾有余潸。

——[宋]苏轼《二鲜于君以诗文见寄,作诗为谢》(节选)

诗词说:忠义之士鲜于侁

这几句诗节选自苏轼怀念老朋友鲜于侁(shēn)的诗句。鲜于侁是一位刚正不阿、受百姓爱戴的好官,苏轼得到过他的举荐,两人相交甚深。苏轼曾经获罪入狱,当时他身边的很多亲戚和朋友为了明哲保身都与他断绝了来往,有人劝鲜于侁烧毁与苏轼来往的书信,以免受到牵连,但正直的鲜于侁拒绝了,他说:“我不愿意欺骗君主,辜负朋友,为了忠义,就算因此被牵连也没有关系!”由此可见鲜于侁的品行。

苏轼在这首写给鲜于侁儿子的诗中回忆了老朋友的品德:“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德星”指的是木星,古人把木星称为“岁星”“德星”,德星出现表明国家有福或有贤人出现,这里苏轼用德星比喻鲜于侁是贤德之士。“虚危”指的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虚宿和危宿。前一句用德星比喻人我们可以理解,那么后一句联系到了天上的星宿又做何解释呢?

其实在中国古代,天上的星宿对应着地上的区域,这种说法叫作“分野”。虚危二宿的分野是齐地,也就是如今的山东地区。在古代天文观测中,确实有关于木星运行到虚危二宿之间的记录。《南齐书·天文志》中记载:“升明三年四月,岁星在虚危,徘徊玄枵之野,则齐国有福厚……”看来古人认为木星有着吉祥的寓意,它出现在哪里,对应的分野地区便有福气。所以从这句诗我们可以推测,鲜于侁应该是被派到了齐地去做官,并且治理有方。在《宋史·鲜于侁传》中确实记录了鲜于侁晚年到了齐鲁地区做官,司马光还在朝廷上说:“齐鲁地区已经非常凋敝,需要鲜于侁去治理。怎样才能得到一百个像他这样的人才,分布于天下呢?”当时齐鲁地区的老百姓得知他来做官,是非常高兴的。

不过我们接着往下看:“召用既晚矣,天命良复悭。一朝失老骥,寂寞空帝闲。至今清夜梦,枕衾有余潸。”这三句写的是鲜于侁上任不久后便去世了,朝廷失去了一位有才干的贤臣,而诗人苏轼每每夜晚梦到老友,泪水都浸湿了枕巾。

“斯人乃德星,遣出虚危间”明明写的是天上的星宿,却道明了鲜于侁的贤德和做官经历,这样的写法是不是很有意趣呢?类似的以星宿指代地区的诗句还有很多,比如李白的名句“扪参历井仰胁息”,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找一找其他相关的诗句。

既然诗中提到了虚宿和危宿,虚宿我们在上一期已经聊过了,今天我们就来走进危宿,看看这片天区的故事吧!

天文说:危宿天区

危宿由三颗星组成,是北方玄武七宿的第五宿,我们可以通过秋季四边形来定位它。顺着四边形向西南方寻找,会发现不远处有一个三颗星组成的“<”形状,这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危宿了。危宿三星并不明亮,最亮的危宿三是2.35 等,位于飞马座头部的位置;第二亮的是2.94 等的危宿一,在西方对应的是宝瓶座α 星。它还有个名字:Sadalmelik,源自阿拉伯语,意思是“luck of the king”(国王的幸运)。

危宿以西是虚宿。虚宿和危宿五颗星连起来很像一个小房子的形状,危宿就是尖尖的屋顶。《史记·天官书》中提到:“危为盖屋。”《晋书·天文志》中也记载:“危三星,主天府市架屋。”《宋史·天文志》又云:“危宿三星,在天津东南,为天子宗庙祭祀,又为天子土功,又主天府、天市、架屋受藏之事。”自古以来,天上的危宿就有建造房屋、祭祀宗庙的职能。

危宿天区除危宿星官外,还有其他十个星官,古人也为这些星官赋予了不同的职能。特别是受邻居虚宿的影响,危宿天区的一些星官也负责了一部分和死亡有关的职能。在危宿东有四颗星组成“坟墓”星官,主要负责丧葬之事;有了“坟墓”,当然也要有墓园,“虚梁”星官在坟墓以南,就是天上的陵园寝庙。

危宿南边两颗星组成的“盖屋”星官,主要肩负着营造宫室的职能。建造房屋需要花费钱财,所以在盖屋以南稍微远一点儿的地方,可以找到“天钱”星官。他管理着聚集了天下财物的大金库。不过这个大金库似乎也不能轻易动用来造房子,因为天钱以东有颗1 等亮星北落师门(属于室宿),是天上军营的大门。除此之外,附近天区代表了北方战场,所以天钱很可能掌管着军队的作战资金呢!

再来看看危宿以北,秋季四边形以西,有“人”星官,代表天下的百姓;还有“杵”“臼”两星官,杵在上,臼在下,是舂粮食的工具,很多古代典籍中都指出这里的粮食主要是军粮。

从杵星官再往北看,是“车府”“造父”“天钩”三个星官。车府代表车库,古代贵族乘车都比较讲究,有各种仪仗和专门的冠服;天钩代表驾车出行的车舆冠服与各种仪仗;造父代表的是驾车手,而且是天子专属的驾车手。其实造父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还有不少关于他的有趣故事呢!

造父的故事

造父生活在西周时代,传说他是五帝之一颛顼(zhuān xū)的后代。造父从小就喜欢驾驭马车,他向秦豆氏学习驾驭之术,对老师十分恭敬,可是三年过去了,秦豆氏却什么技术都没教。但造父并不气恼,而是对老师更加尊敬和恭谨。终于有一天,秦豆氏对他说:“古诗中说,制造弓箭的工匠的儿子,要学习父亲的本领,一定要先学编簸箕;精于冶炼铸造的工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学会剪裁皮衣。你要学习驾车技术,先跟我学快步走。如果你走路像我一样快,就可以手执六根缰绳,驾驭六匹马拉的大车了。”

造父听了马上说:“我一定会遵照您的教导!”其实秦豆氏这番话是在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学造弓箭最重要的是对弧度的把握,编簸箕时需要把木条弯曲成一个弧度,如果弧度不合适,簸箕就编得歪歪扭扭;剪裁皮衣与冶炼金属有相似的手法,兽皮柔软更易于掌握,所以学习冶金先从剪裁皮衣做起;学习驾驭马车之前先学习快步走,是需要对道路和车辆行驶有更深刻的理解。秦豆氏在地上架起一根根木桩,每个木桩上只能容一只脚踩踏。他要求造父在木桩上快步往返,还要保持平衡不从木桩上掉下去。造父只练习了三天就掌握了技巧,秦豆氏很惊喜,便把驾车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造父经过一番不辞辛苦的练习,成了一名驾车好手。

后来,凭借精湛的技术,造父成了当时的君主周穆王的御马官,专管天子的车马。一次,造父驾车载着周穆王出行,由于马匹精良加之造父的技术高超,不一会儿就把随行的侍卫远远地甩在身后了,君臣二人一路纵马西行,竟然到达了西域瑶池,见到了西域国家的女君主西王母。周穆王受到了款待,在那儿待了很多天。

大臣们找不到君主十分担心,这时诸侯国徐国的徐偃王见周穆王外出不归,趁机大举叛乱,周穆王手下一些忠心耿耿的侍卫只好兵分几路出去寻找他。有一天造父发现马匹久困在马厩里躁动不安,于是放它出去飞奔驰骋,恰好有一队侍卫遇到了造父的马匹,便来到了瑶池报告消息。周穆王得知国内发生叛乱,马上坐车回朝。造父发挥了精湛的驾车技术,扬鞭飞驰,日行万里,不到一日就赶回了京城,周穆王也迅速平定了叛乱。

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封赐给他。从此,造父一族改姓赵,就是赵国的始祖。

造父变星

造父的故事很有意思,天上的造父变星也不遑多让。造父星官中的造父一是一颗脉动变星,它的亮度不是固定的,而是呈周期性变化,就像人的脉搏一样有节奏、有规律。为何会有亮度变化呢?是因为星体本身在有节奏地膨胀和收缩,这是恒星演化晚期时一种不稳定的表现。造父一最亮的时候3.6 等,最暗的时候4.3 等,光变周期(亮度变化的周期)是5 天8 小时46 分38 秒,就像钟表一样准时。

脉动变星又细分为很多类,凡是变化周期在1~50 天,而且周期非常稳定的脉动变星都被归类为造父变星。造父变星还有一个作用就是测定距离。通过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可以得知它的光度,再根据我们地球上看到造父变星的视星等,就可以计算出它与我们的距离了。如果在遥远的星团或星系中找到一颗造父变星,那么就能计算出星团或星系与我们的距离了,所以造父变星又被称为“量天尺”。

危宿天区包含了很多知识和有趣的故事,不妨找一个晴朗的夜晚,在天上寻找一下危宿和它的星官们吧!

猜你喜欢

驾车苏轼
“苏说苏轼”苏轼与圆照
秦刚与马斯克驾车交流
从善如流
苏轼错改菊花诗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驾车寻访英雄的故乡
韩国:酒后驾车者将被判刑
20周岁的女青年是否可以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驾驶证?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