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普宁学宫明清遗址考古新发现

2022-10-08景雅琴

客家文博 2022年3期
关键词:普宁排水沟沙土

景雅琴

一、概况

二、地层堆积

普宁学宫位于广东省东部普宁市洪阳镇西村,处于明清时期的普宁县城南部,坐北朝南,背靠厚屿前山,前临内城河,海拔较低,地势北高南低,周围民居建筑呈放射状环绕分布。

普宁学宫始建于明代中期万历年间,经扩建后形成由照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及两庑、名宦乡贤祠、崇圣祠等组成的主体格局。明末清初因土寇、海寇造成学宫被毁。清顺治、康熙及乾隆年间均有重建,现大成门和大成殿的子孙桁底面可见“大清乾隆贰拾年岁次乙亥拾月穀旦鼎建”题记。民国九年,普宁县立第一中学在此成立,抗日战争时期改为乡镇保甲长训练所,建国后为仍作为普宁一中和洪阳联中校舍在使用。目前学宫大成殿、大成门和崇圣祠的大木作结构仍然保存较好,大成殿望柱、栏板以及学宫内部分散落的石构件为明代构件。除此之外的建筑材料均以清代为主,或与清代重建重修有关。

为推动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普宁学宫的修缮保护工作,受普宁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委托,2020年3月至4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普宁学宫大成门以南、棂星门以北的地域范围进行了文物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

由于地下情况较复杂,包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和灰沙土块,无法进行大规模普探工作。考古工作采用以重探为主,普探为辅的方式,在普宁学宫大成门以南、棂星门以北区域的东、南、西、北共布设4条探沟(图1)。

图1 探沟分布

TG1位于调查区北部,大成门以南中轴线处,正南北向布设,南北长5米,东西宽1米,发现三处三合土地面遗迹和一条南北向的排水沟;TG2位于调查区东部,正东西向,东西长7.5米,南北宽1米,发现三处三合土地面遗迹和泮池的北壁;TG3位于调查区南部,靠近棂星门的位置,正南北向,南北长5.3米,东西宽2米,平面为刀字形。发现一处三合土地面遗迹、泮池及状元桥;TG4位于调查区西部,正东西向,东西长5米,南北宽1米,发现三处三合土地面遗迹、泮池西北两壁、排水沟以及墙体等其他建筑遗迹。

现以TG3为例对地层堆积情况进行说明。TG3位于调查区的南部,即普宁学宫棂星门与大成门之间区域中轴线的南部。(图2)

图2 TG3平剖面

第①层:厚5-7厘米。灰色杂土,垫土。较疏松,含有少量红色板瓦片。

第②层:厚10-20厘米。红色粗沙土,垫土。致密,出土少量青花瓷片和灰陶片。该层分布于探沟的北部和中东部,层面较平坦。

第③层:厚5-12厘米。深灰尘色沙土,夹有少量红色沙土块,垫土。较疏松,出土青花瓷片、黑釉陶片、红色板瓦片、玻璃瓶残片和骨刷,陶、瓷片中可辨器形有碗、盘、罐。

第④层:厚3-10厘米。红褐色灰沙土,由贝灰掺土沙的三合土铺成。较疏松,堆积厚度较均匀,层面平坦,状元桥叠压于该层下。

第⑤层:厚0-5厘米。红褐色灰沙土,较疏松。出土遗物有酱釉罐残片和红色板瓦片。该层层面较平坦。

第⑥层:厚3-10厘米。灰尘色沙土,较疏松。出土有较多陶瓷片和建筑瓦片。该层堆积较均匀,层面较平坦,表面有深灰色踩踏面,该层下见泮池北壁包边。

第⑦A层:厚10-30厘米。黄灰色沙土,夹有较多红沙土块,疏松。出土遗物有青花瓷片、白瓷片、酱釉陶片、黑釉陶片、绿釉陶片。该层厚度不均匀,自南向北略呈坡状堆积。

第⑦B层:厚5-25厘米。大部分为黄色沙土,局部为白沙土,疏松。出土遗物有青花瓷片、粉彩瓷片、红彩瓷片、酱釉陶片、黑釉陶片,陶、瓷片中可辨器形有壶、碗、小杯。该层分布于探沟的中东部,大部分地方厚度较均匀,层面较平坦。

第⑧- 层均为泮池内填土,总厚度约1米,均为颜色各异的疏松沙土,呈起伏不平的波状堆积,底部有大量三合土块,出土青花瓷片、白瓷片、青瓷片、粉彩瓷片、红彩瓷片、酱釉陶片、黑釉陶片、绿釉陶片、灰、红陶板瓦片、玻璃瓶碎片、锈铁块等,陶、瓷片中可辨器形有青花碗、杯、青瓷盘、红彩碟、青花小杯、红陶火炉、盆、壶、烟斗、烛台等,还出土“寿”纹瓦当、“乾隆通宝”等各类器物。 层未清理到底。(图3)。

图3 TG3西壁地层

三、遗迹

经考古勘探,在大成门和棂星门之间发现泮池、三合土地面遗迹、排水沟2条和其他建筑遗迹,其中三合土地面遗迹按照时间早晚有四期,现对遗迹现象分别介绍。

(一)泮池

泮池编号CH1,位于大成门与棂星门之间中部偏南,北距大成门约11.5米,南距棂星门约2.8米(图4)。泮池和状元桥均位于建筑中轴线,与大成殿、棂星门的方向一致,方向为2°。

图4 泮池、状元桥复原图及剖面图

泮池平面形状为半圆形,北壁为直边。东西长20.3米,南北宽7.8米,深约2.1米。池壁用白色三合土夯打而成,主要成分是潮汕地区民居建筑常见的材料——贝灰三合土,极坚实。在池壁内侧涂抺一层光滑平整的白色灰沙浆。池底用红色三合土夯打而成,较坚实,底部有淤泥。状元桥位于泮池中部,南北向,桥长约7.1米,宽3.1米,桥高约2米,为三合土夯筑的单孔桥。根据目前保留的桥面和塌落的大块残块可知为平桥(图5),桥孔南、北两侧为桥墩,桥墩东西长3.1米,南北长2.35-2.4米,推测桥孔南北拱跨约2.37米。桥体亦为贝灰掺粗沙土的三合土夯打而成。泮池和状元桥均有包边,包边宽0.28-0.33米,北壁包边残留有方形望柱柱坑,宽约0.25米,边缘已不清晰,柱坑间距约1米(图6)。

图5 状元桥北部桥墩及包边

图6 泮池北壁与柱坑

泮池、状元桥被人为破坏,泮池经多次填埋,地层呈坡状堆积,包含有大小不一的三合土残块,体量较大的桥面倒塌残块上有明显的钢钎痕迹(图7)。填土中发现大量砖瓦片、青花瓷片、白瓷片、青瓷片、粉彩瓷片、红彩瓷片、酱釉陶片及锈铁块等生活垃圾。在泮池壁包边以外发现有方形或长条形红色三合土块上下垒砌的现象,其性质及与泮池的关系暂不明。

图7 倒塌桥体上的钢钎破坏痕迹

从清理的泮池西壁和北壁看,距泮池开口1.2米以下池壁材质发生变化:上部由致密坚硬的灰白色三合土夯筑;下部由红色三合土夯筑,致密性较差,且有长期水侵蚀产生的横向缝隙,夯层明显,夯筑使用的穿棍痕迹较清晰,表面灰沙面大多脱落(图8)。明清两代学宫经过多次重建重修,推测泮池下部为早期泮池,与泮池外地面和遗迹有对应关系;泮池上部白色三合土壁面系在早期基础上重修,并在表面抹上一层白色灰沙,由于上、下部为两次修整而成,两者结合并不紧密。

图8 泮池西壁上下部夯筑材料差异

(二)三合土地面遗迹

共发现4处上下叠压的三合土地面遗迹,编号DM1-4。按照叠压打破关系,DM1的年代最晚,分布在大成门和棂星门之间全部区域;DM4年代最早,仅在局部分布。

三合土地面遗迹1,编号DM1,分布在泮池的上部,由红褐色三合土(灰沙土)铺成,内部胶结较松散,厚0.03-0.13米。表面有灰褐色踩踏面,下部有一层碎瓦片铺成的垫土。该地面叠压在三合土地面遗迹2和泮池上部。民国后该区域长期作为学校活动场地,应为泮池毁坏后铺设的路面。

三合土地面遗迹2,编号DM2,地面由白灰尘色三合土(灰沙土)铺成,表面涂抹一层白灰色灰沙浆,掺杂少量红黏土颗粒。厚约0.1-0.2米,质地坚硬致密,包含少量红瓦片、螺壳和沙砾。叠压在一层灰黑色垫土上,垫土厚度不均,包含有大量瓦片。该地面材质与池壁、桥墩材质完全相同,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经过清理和钻探可知,该地面一直延伸到泮池北壁,推断地面2应与晚期泮池同时期使用。

三合土地面遗迹3,编号DM3,由红色贝灰三合土(灰沙土)铺成,掺杂较多的红色黏土颗粒,颜色偏红,厚0.1-0.16米。DM3叠压于DM2之下,其间相隔一层较薄的灰黑色垫土。DM3向北与红色三合土砌成的G1相连(图9);向南与泮池北壁外露出的小面积红色三合土地面对应。其材质与泮池壁下部红色三合土壁相近,初步推断地面3与早期泮池相关。

图9 三合土地面3与西侧排水沟G1

三合土地面遗迹4,编号DM4,该地面由橙红色三合土(灰沙土)铺成,厚度仅0.05-0.08米,地面平坦。叠压在地面遗迹2垫土下,仅在泮池外西侧露出小部分地面,被现代坑破坏。地面4与墙体Q1、排水沟G2在一定时间共存。

(三)排水沟

排水沟1,编号G1,位于泮池北部,与其东部的三合土地面遗迹3同时建造。由红色三合土砌成,为三层阶梯状内收结构,逐层内收0.02-0.1米。目前揭露长度3.8米,南北向,深0.22米,底宽0.19米。中部发现向下掏挖的沉沙井,平面呈圆形,直径约0.4米。井内有一灰陶罐,罐口与沟底相平,是专门用来沉淀泥沙的装置。(图9、图10)自沙井处往南,排水沟方向偏向西折,偏折方向为15°。沙井东壁近地面处压着一块红砖,说明沙井上原应有覆盖物,此排水沟应为暗渠。根据地势高低与内城河的位置,推测排水沟的水流应自北向南汇入学宫外的内城河。

图10 沙井

排水沟2,编号G2,位于泮池外西部,被晚期扰坑破坏。南北向,宽0.6、深0.38米。由红色三合土块砌成东西两壁及底部,壁高0.3、宽0.11-0.2米,内底宽0.29米,填土包含大量红瓦片。G2西壁打破三合土地面遗迹4,与地面4地表位于同一平面,东壁紧靠Q1墙体,可能与墙体、地面为一个建筑整体。(图11)

图11 泮池外西部建筑遗迹

(四)其他建筑遗迹

其他建筑遗迹位于泮池外西部,主要有墙体和橙红色三合土块堆砌遗迹,建筑物的性质和功能不明。(图11)

墙体发现1段,编号Q1,由橙红色三合土夯筑而成,墙体呈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残高0.55、宽0.35-0.45米。残存的墙体表面有凹凸不平的夯窝,夯层约0.05米。墙体下有墙基,墙基呈上大下小的倒梯形结构,墙体在墙基中部起建,底部垫有一块青石板,宽度与墙体底部宽度一致,起到垫基作用。地面遗迹4和排水沟2均在Q1墙基基础上营建。

三合土块堆砌遗迹,编号DQ1,位于地面4南部,堆砌有若干橙红色长方形三合土块,单块规格为0.38*0.15*0.4米,南北纵向堆砌,残高0.4-0.5米。该遗迹与墙体的颜色质地相似,但建造方式上有差异,同样叠压在三合土地面遗迹4之下。

四、遗物

普宁学宫遗址出土有大量陶片、瓷片、釉陶、铜钱、骨器等生活用品和瓦当、瓦片、砖块、灰塑等建筑构件,共发现明清至民国时期各类文物标本30余件。

(一)陶瓷器

陶瓷器有黑釉陶、酱釉陶、灰陶、褐色陶、青瓷、白瓷、青花瓷、绿釉瓷、蓝釉瓷、粉彩瓷、红绿彩瓷等,其中以青花瓷、青瓷、白瓷、粉彩为大宗。

青花瓷胎质有白色、灰白色和青灰色,多施青白釉,通体施釉,青料颜色有暗灰色、蓝灰色、靛蓝色、普蓝色等。

纹饰主要有双喜缠枝纹、灵芝牵牛花纹、花卉纹、缠枝莲纹、仰莲纹、折枝菊花纹、螺旋纹、兰石纹、山水纹、奔马纹、变体灵芝纹、蜂蝶纹,有少量的莲瓣纹、梵纹、鱼藻纹、龙纹、凤鸟纹、人物纹、花鸟纹、卷草纹。青瓷和白瓷有少量的剔刻花、印花装饰。粉彩彩绘大多已脱落,多见四季花卉纹盘,少量瓷片与清末民国枫溪窑大窑五彩瓷相似。(图12)

图12 泮池出土瓷片

瓷器器型主要是碗、罐、盘、小杯、碟、匙、壶、钵等。部分陶瓷器底部有款,有墨书、模印、青花绘三种,款识有“顺和”“二合”“双二上”“河婆后埔”“锦”“玉”字款等。泮池中出土陶瓷年代以清至民国时期为主,部分为明代瓷器。

2020PXTG4⑧:5 青花碗 残,白胎,施白釉,足底露胎。敞口圆唇,斜腹下部急收,平底,圈足稍高,足底浑圆。外壁用暗灰色青料施缠枝莲纹,沿内外各施弦纹一周,内腹下部近底处施弦纹两周,足外壁上部施弦纹两周。口径11、底径5、高6.5厘米。(图13-1)

图13 出土遗物

2020PXTG4⑩:3 青花碗 残,白胎,施白釉,足底露胎。弧腹下收,内外底中部微隆,小圈足较高,足底略圆。内外腹及内底用灰蓝色青料施龙纹,外底有“双二上”款识。底径4.5、残高5厘米。(图13-2)

2020PXTG4⑩:5 青瓷碗 残,灰胎,施青白釉。敞口圆唇,弧腹下收,内底略圜,外底中部微隆,圈足稍高,足底平整。外腹用青灰色青料双喜纹,间饰缠枝花卉纹和蜂蝶纹,足外墙上部施弦纹一周,青花纹饰潦草。口径15.7、底径6.7、高6.8厘米。(图13-3)

2020PXTG4⑧:3 青花盘 残,白胎,施青白釉,足底露胎。敞口圆唇,弧腹下收,平底大圈足。青花纹饰精细,口沿内外侧用蓝灰色青料各施弦纹一周,内外腹下部施弦纹两周,内底施兰草、奇石、梅花组成的纹饰,外腹施兰草纹,外底周边施弦纹一周。底部施有字体不明款识。口径18.2、底径11.7、高3.2厘米。(图13-5)

2020PXTG3⑨:2 青花小杯 残,白胎,施透明釉,足底露胎。直口,圆唇,圆弧腹下收,卧足,外底中部略隆起,内底略圜。外腹用蓝灰色青料绘马纹,三匹马呈奔跑状,纹饰先勾勒轮廓,再填青料。外底用青料施“玉”字款。口径4.5、足径1.8、高2.7厘米。(图13-4)

2020PXTG4⑩:4 白瓷壶 残,白胎白釉。敞口方唇,束颈,溜肩,弧腹,肩部有四横系,短流。口径4.5、残高7.3厘米。

2020PXTG1⑩:1 青瓷碗 残,灰胎,内侧施青釉,施釉不匀,有细小开片,外腹、外底及足露胎。弧腹下收,内平底,外底中心突出呈鸡心状,矮圈足,足外墙陡直,内墙外撇,足底平整,足壁较厚。底径4.3、足壁厚0.8、残高2.5厘米。

(二)建筑构件

2020PXTG4⑩:1,残,三合土材质。内部为红色三合土材质,外部抹有一层灰白色三合土。造型为兽头,中部有一扁圆孔。表面绘有黑色曲线,图案模糊。残长57、残宽32、厚16厘米。(图13-7)

2020PXTG3⑮:1 “寿”字瓦当,残,夹砂红陶。当面边缘施弦纹一周,边沿内侧施太阳纹,当心模印阳文篆体“寿”字。当径9.5、厚1.7厘米。(图13-8)

(三)其他遗物

出土的铜钱有楷书钱文“乾隆通宝”“景兴通宝”“光中通宝”,其中“景兴”和“光中”均为清乾隆年间铸造的安南国钱币,清中后期流传于广东潮汕地区。

2020PXTG2①:1 铜钱 完整,黄铜铸成,钱文为楷体“光中通宝”,有内外郭。钱径2.4、穿宽0.5、外郭厚0.9厘米。钱体较薄,锈蚀严重。

2020PXTG3③:1 残,刷柄内侧有模糊图案,残长9、宽1.1、厚0.5厘米。(图13-6)

五、年代判断和初步认识

根据清代《普宁县志》(乾隆十年)和《潮州府志》(乾隆二十七年)记载,普宁学宫明清两代曾有过多次重建修缮,清乾隆二十年(大成殿梁上题记)可能为最后一次大修。乾隆年间的《普宁县志》记载了学宫泮池的位置及修建沿革,“戟门外泮池、棂星门三座、大成门一座,俱明神宗十三年知县赵献建,康熙二十二年知县汪溶日、教谕潘浩元、训导潘飓臣重建”,因此,地方志文献中关于泮池的修建和重建的记录为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修建,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重建。

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普宁学宫大成门和棂星门之间遗迹可分为四期:

第一期包括三合土地面4、排水沟G2、墙体Q1和三合土堆砌遗迹。修建时间早于泮池的建造,出土遗物过少无法判断具体年代。

第二期包括早期泮池、三合土地面3和排水沟G1。地面下垫土内也发现少量明代青瓷、白瓷和青花瓷片等文化遗物,与“明神宗十三年知县赵献建”相符,初步判断泮池及其地面、排水设施可能为明代所修建和使用。

第三期为清代重修后的晚期泮池和三合土地面2,沿用至民国初。根据泮池填土及地面2上部垫土内出土遗物,泮池内堆积最晚可达近代。泮池周边也发现较多被破坏的望柱坑,状元桥残块上有钢钎痕迹,可以推测泮池及状元桥在近现代被人为破坏,随后废弃填埋。而地面2下垫土层出土的双喜缠枝纹、灵芝牵牛花纹碗和卷草纹匙等,在饶平九村窑第四期中亦有发现,泮池内出土的3枚铜钱(“乾隆通宝”“景兴通宝”“光中通宝”)也均为清乾隆年间钱币。

第四期为民国至建国后,为泮池废弃填埋后修建的地面遗迹1。县志记载民国9年(1920年)普宁县于县城学宫创办县立中学,抗战胜利后普宁第一中学回迁后仍作为校址使用。地面遗迹1及表面形成的踩踏面可能为这一时期形成和使用,最晚可能沿用建国后。

学宫内泮池和地面遗迹均以贝灰三合土夯筑而成,贝灰是本地传统建筑中的重要粘结材料,其强度和耐久力可以抵御海风的侵蚀,多用于灰塑、地面基础、墙体和水利设施,学宫周边的古建筑民居均以贝灰三合土构筑房屋墙体。普宁学宫泮池采用了三合土整体版筑以及分块夯筑再加以堆砌的建筑方式,与揭阳学宫、肇庆学宫等石材构建明显不同,在调查勘探过程中也未在泮池遗迹内发现石质建筑构件,填补了明清时期此类泮池、状元桥的实物资料,为潮汕地区地方官学建筑中泮池建筑材质及修建方式的研究补充了新材料。同时也反映了该地区修建泮池及其附属建筑时更注重取材的便利性、实用性以及因地制宜的思想观念,有助于研究明清时期广东地区州学与县学泮池在规划、修建理念上的差异。不同时期的泮池、排水设施及地面遗迹的发掘,与明代《广东通志》、清代《潮州府志》、《普宁县志》及其它地方文物资料显示的学宫泮池修建、重修、损毁等人类活动多有对应,对研究普宁学宫的历史变迁有重要意义。普宁学宫自明代中叶至现代,历经四百余年,虽经多次维修重建仍发挥重要的教化功能,其作为地方官办教育的典范,对现代社会的教育发展有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普宁排水沟沙土
The Changing Face of YinggeDance
人生路
普宁讲述方方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探究《普宁》之谜
差别最大的字母
山东90后小伙卖黄河沙土
诺奖得主普宁的爱情三角梅
沙土裤里的生命密码
动词“Get”的用法
浅谈既有路基两侧帮宽施工排水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