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明清斗彩瓷器

2022-10-08

江苏陶瓷 2022年4期
关键词:器型彩瓷青花瓷

王 旭

(景德镇陶瓷大学,景德镇 333403)

0 引 言

明、清虽说是步入末世,但由于这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客观上也促进了陶瓷业的发展。景德镇随着御器厂的建立,成为了全国制瓷中心并历久不衰。明代盛行釉上彩瓷,随着青花成为瓷器主流,斗彩逐渐出现成为新品种之一。尤其成化斗彩声誉极重,清代对明斗彩加以模仿继承,并创造出清代特色的新花样。

1 斗彩创烧——历史沉浮

斗彩,简称为“逗彩”,是将釉下青花瓷器与釉上彩有机组合的一类陶器纹饰。斗彩约产生于明宣德时代,但对斗彩这一名词解释则首先是见于清代雍正时期的《南窑笔录中》。“逗彩”,顾名思义就是以两种陶瓷装饰技法的相互结合创造。斗彩是明代最脍炙人口的瓷器新品种,皇家贵族不惜人力、物力的奢侈需求,使得斗彩成为宫廷赏玩之物,斗彩在当时已经被视为珍品了,传世作品也比较少,到了现代其价值更是不菲。

明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为保江山,明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最终形成了君主集权政治,而明代的经济却相对自由,也实行了相应的陶瓷生产与贸易出口政策。虽然明前期实行了严格的海禁,我国那个时期的陶瓷主要是在朝贡体系下进行的,而陶瓷作为礼物或者赏赐品输出到其他国家,除了亚洲、非洲等国家,还开始了与欧洲进行大规模的瓷器交易,这样客观上也大大促进了制瓷业的发展。斗彩发明于正统时期,成熟于成化时期,成化之后明后期政局动荡,斗彩陶瓷又步入衰落期,而江西景德镇作为瓷都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这时期无论胎质还是产量都不如之前,瓷器的制作工序繁多,哪个步骤出错都会影响成瓷率,青花瓷器在烧制时由于温度以及色料的影响,烧成后有时会出现黑点或者微小的气孔,斗彩的出现源于偶然,工匠们最先是为了修补青花瓷的微小瑕疵,在青花烧成后使用釉上彩来弥补青花瓷器的气孔或者黑点等缺陷,再后来在艺人们的创造下逐渐形成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结合的陶瓷装饰形式,并且之后被广泛运用,直至形成了完整的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陶瓷装饰体系。不得不说,斗彩的发展也是人民智慧的结晶。

清初期统治者励精图治,迎来了封建社会后期最为繁荣的“康乾盛世”,中国瓷器也登上了历史最高峰,这时期的斗彩产量也远远超越了明代,可以说时代的变迁牵动着制瓷业的发展。虽然清代很大一部分是在仿成化斗彩瓷器,但也烧制出大量具有时代特征的斗彩瓷。例如,雍正时期的斗彩瓷器造型丰富,有盘、碟、碗、杯、盖碗、盖盒、花盆等均端庄典雅、莹润秀气。

2 斗彩发展——人文现象

斗彩始于明宣德,这个时期已经出现青花与釉上单色红彩或红、黄、绿彩结合的工艺,但尚未出现用青花来勾图案的轮廓。到了成化时期,斗彩就已发展形成了自己的彩瓷品类,用色更加丰富,这时期的斗彩出现了用青花来勾图案的外轮廓,或者以青花来绘制图案的局部,高温烧制后再施釉上彩,青花就相当于画面的骨架,而釉上彩则为血肉。因成化时期的斗彩胎体轻薄、胎质细腻、釉色莹润,再加上做工精美,风格秀丽雅致、别具一格,因此这个时期的斗彩最脍炙人口,但其存世量也很稀少。清代有很多仿制成化斗彩瓷器,在清代的《南窑笔记》等文献记录中,编者们把斗彩描述为是用釉下青花与釉上彩拼出来的整体画面,这也未免有点过于笼统了,因为将釉下青花和釉上彩有机地相互结合的产品不少,如青花与金彩、青花与红彩、青花与绿彩、青花与五彩等诸多彩瓷,所以应该说他们都是同属一个家族,而其中成化的斗彩最为稀有,也最具有收藏价值。

成化斗彩中除个别的大碗以外,大多形状都十分小巧,为宫廷赏玩,玩赏性大于实用性。比如鸡缸杯属于饮酒器具,由于杯壁绘有母鸡、公鸡,故称鸡缸杯,而此杯为明朝成化年间由景德镇瓷器公司御窑厂所烧造的宫中用器,曾名噪一时,后人竞相仿制,在中国香港苏富比的春拍中一个明朝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元的天价创下了我国瓷器拍卖会史上的最贵记录,在业界中也一直成为美谈。而这时期斗彩瓷器的造型也反映着明朝的社会人文,明朝的特殊性一方面也在于它的酒文化,明朝初期实行了严苛的禁酒令,但是随着农业的恢复,山河逐渐太平,助酒之风便开始盛行了,尤其在江南更是酒楼兴盛。明朝年间,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呈现平民化和世俗化的倾向,诗歌艺术也空前繁盛,在明中期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就里面有“吃酒”二字,喝酒已经平民化,不再是诗人和高官贵族的独享。酒传统文化的盛行体现在了明代斗彩瓷的器型中,也因此在明成化斗彩中多是盅式杯、鸡缸杯、小把杯等,很多都是适合饮酒的别致器型。总的来说,以成化时期斗彩最大为大器,但从传世和出土角度看,大碗口径为九厘米,而最大碗孔径却只有十八厘米。

3 结 论

成化斗彩瓷器至今受到极高的赞誉,其瓷质、器型、装饰技法巧妙融合,为无与伦比的一朝名品,为后世彩瓷的发展树立了榜样。斗彩从创烧至发展到清代的仿制继承,无不反映着时代变迁和人文风俗。到了现代,在艺术家的继承创新下,斗彩瓷器的器型、装饰纹样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

猜你喜欢

器型彩瓷青花瓷
青花瓷,拍卖界的传奇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
青花瓷的前世今生
马晓军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浅析明清时期彩瓷纹样的艺术特征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探析宋三彩瓷枕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