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剪刀模型与均衡价格的再思考

2022-09-29徐文迪

关键词:供给量马歇尔需求量

郭 强,徐文迪

(1.河南工程学院 图书馆,河南 郑州 451191; 2.昆士兰大学 商、经济和法律学院,昆士兰 布里斯班 4072)

现代主流经济学发端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马歇尔提出商品价格是由供给和需求决定的,当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时,均衡价格达成。后来的主流经济学家利用马歇尔的剪刀模型研究价格,彻底抛弃了劳动价值论,造成了研究经济学必用剪刀模型进行均衡分析的现象。实际上价格是成本和竞争决定的,竞争是商品同质情况下谁的价格低买方选择谁(成交价P=Min{PA、PB},PA、PB是商品A、B的价格),这导致厂商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和价格。竞争带来了价格不断降低,也说明长期供给曲线是由高价到低价向下倾斜的,而长期是短期的累计,短期供给曲线应向下倾斜,不是马歇尔所描绘的向上倾斜的曲线。根据马歇尔的供给曲线,供给弹性为正,价高量增,价低量减,降价时厂家应该减少产量,而现实中厂家明知降价也会加大产量。据对汽车行业的调研,“多数情况降价的幅度与库存量在一定程度上呈反比例关系,降价能降低库存数量,而库存量的增加将加大车价下降的水平……降价高峰期往往也是销售高峰期,厂家为应对销售高峰期,通常会在销售高峰期前加大产量”[1]。对实证经济学,弗里德曼认为:“实证科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发展一种‘理论’或 ‘假说’,它能够对尚未观察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有意义的预测。”[2]所以,马歇尔的供给曲线有时与现实不符,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绘制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才能指导实践。

一、供给与需求的研究综述

人们认识供给和需求很早,但在古典经济学时期并没有将其作为主要内容进行研究。亚当·斯密认为:“每一种特定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受实际进入市场的商品数量与愿意支付商品自然价格的人,即愿意支付商品进入市场所必需的地租、劳动(工资)和利润的全部价值的人的需求比例所支配的。这类人可被称为有效需求者,他们的需求可被称为有效需求。”[3]44他还认为:当商品供给少于需求时,买方就出现了竞争,价格会上涨,市场价格大于自然价格,但在自由竞争下,这个市场价格会吸引增量资本和劳动进入该市场,加大供给,使市场价格等于自然价格;当供给超过有效需求时,卖方出现竞争,有一部分货物就必须卖给一些出价较低的人,市场价格降到自然价格以下,降价多少,根据商品的性质、竞争影响程度而定,这样,有些资本和劳动就会退出该行业,供给减少至有效需求。因此,他说:“所有进入市场的数量,会自行适应其有效需求。”[3]44对供求规律,劳德戴尔认为:“所有商品的价格在四种不同的情况下都会发生变动:一是数量减少,价值则上涨;二是数量增加,价值则下降;三是需求增加,价值可增加;四是需求减少,价值可减少。”[4]271李嘉图认为,劳德戴尔说的法则可能暂时影响价格,他认同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但不赞成劳德戴尔的说法。他说:“最终决定生产价格的是生产成本,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商品价格是由供需比例来决定的。诚然,如果商品的供给未按需求的多少增减,那么供求比例可以暂时影响商品的市场价格,但这种情形只是暂时的。”[4]271马尔萨斯把需求定义为“人们对于该商品的具有一般购买力的购买愿望”[5]56,把供给定义为“具有出售愿望的待售商品的数量”[5]56。马尔萨斯认为,“商品的价格,或者用货币表示的商品价值,决定于商品的供给和需求的对比关系”[5]56。与萨伊的“供给创造需求”[6]相反,马尔萨斯[5]262-267认为,资本积累过快、产品过快增长会导致购买力相对滞后,引起有效需求相对供给的不足,从而引起商品的普遍过剩。萨伊对需求和供给的概念是“个人对所消费的某一种特定产品的需要,也可能是相当紧迫的。不管需求的强度怎样,都可一般叫需求,而这产品在一定时间可获得以满足有需要的人的需求的数量,可叫供给或流通量”[6]352。萨伊是要素价值论者,他认为,生产创造效用,效用是物品价值的基础。生产效用的代价构成效用的生产费用,所以生产费用决定价值,市场会使商品价值与生产费用相一致。对供求关系,萨伊认为:“需求与供给是天平秤杆的两个相反极端,从杆秤下垂着贵与廉这两个天平盘,价格是平衡点,在这一点上,一边的动力停止作用,另一边的动力就开始作用。这就是这说法的意义: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一种货物的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与供给的减少而成比例地上升;反过来也是一样。换句话说,物价的上涨总是与其需求成正比,但和供给成反比。”[6]325萨伊还认为:“如果任何一种物品的法定价格低于它的生产费用,这种物品的生产就将停止,因为谁都不愿意亏本生产。”[6]357西尼尔[7]认为,商品的价值受效用、供给有限和可转移性三个因素影响,其中商品的稀少性,也即供给有限,是最重要因素。他认为,商品越稀少,效用越大,数量越多,效用越小。他还认为,商品价值变动与商品自身的供求、其他商品的供求关系及对该商品供给的预期和投机有关。穆勒[8]410-417综合了劳动价值论和生产成本论,他认为商品的生产费用决定商品价值,有效需求等于供给均衡,无论供大于求还是供小于求,竞争会使供需达到均衡,其过程通过价值调整方式实现。如果需求增加,则价值上升;如果需求减少,则价值下降。同样的,如果供给减少,则价值上升;如果供给增加,则价值下降。但是他认为,对于随意增加的物品价值并不取决于需求和供给,反倒是需求和供给取决于价值[8]410-417。萨伊、李嘉图等客观价值论学者出生在第一次经济危机出现前后,商品短缺,他们大都认为生产费用决定供给,商品的价格是由供给决定的。

到19世纪中后期,经济危机多次出现,商品有时相对过剩,价格可能掉到成本以下,这时学者们认为商品的价格由需求决定,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杰文斯和瓦尔拉斯等。杰文斯认为,“经济学是建在人类享受的法则上”[9]52。人们为了消费,才去生产,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也由消费的种类和数量决定,所以经济学的出发点是消费而不是生产。他认为,物品的价值就是物品的效用,“所谓价值,应即指一种商品的最后效用程度”[9]78。也就是物品数量越多,边际效用越小,其价值越低。瓦尔拉斯[10]84-88认为,商品的供给量取决于需求量,因为两种商品相交换时,供给是需求的结果,可以从需求推断供给。但他认为,决定价格的直接因素是需求,供给是间接因素,所以他注重需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他认为,经验告诉我们,人们对一种商品的有效需求会随着价格的提高而不断减少,有效需求会从价格为零达到最大值,直到价格上升到某一高度而最终消失,他据此绘制了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虽然瓦尔拉斯[10]202-204认为需求决定价格,但他利用A、B两个互换商品推出B的供给曲线为向右上方倾斜,A的需求曲线与B的供给曲线交叉形成均衡,并通过两个商品均衡推出商品的一般均衡。他认为,要使市场处于平衡状态,或者是要使以通货记的这一切服务和产品的价格稳定,其必要与充分条件如下:第一,在这样的条件下,各种服务和各种商品的有效需求相等于其有效供给;第二,产品的售价相等于制造这类产品时所使用的服务的成本。如果这两种均等并不存在,那么为了实现第一种均等,就得提高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的那些服务或产品的价格,降低有效供给大于有效需求的那些服务或产品的价格[10]277。瓦尔拉斯利用两个互换商品得出交叉曲线,因为互换商品是对立的。同期马歇尔[11]提出局部均衡理论,即单个商品的量价均衡。他认为,边际效用决定需求,生产成本决定供给,商品的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为了说明供给和需求决定商品价格,他利用边际效用递减推导出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用边际生产费用递增绘制了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12]36,这样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正好相交,均衡价格达成(见图1)。实际上按马歇尔的推理,需求曲线由边际效用决定,供给曲线应该由边际成本决定。由于边际成本递减,供给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就可能不会相交形成“剪刀”。而后人为了使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把它定义为“该商品的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生产和销售的数量之间的关系”[13]38。该定义和萨缪尔森的玉米片供给表都是根据马歇尔在分析供给和需求的暂时均衡时的“卖方报价表”确定的,“单价三十五先令卖主愿意卖六百夸脱,单价三十六先令愿卖七百夸脱,单价三十七先令愿卖一千夸脱”[12]25,人为定的价升量增,曲线斜向上。而马歇尔的需求表:买主单价三十七先令愿买六百夸脱,三十六先令愿买七百夸脱,三十五先令愿买九百夸脱。需求曲线向下倾斜,供给曲线向上倾斜,两线相交形似“剪刀”,形成均衡价格,也就是单价三十六先令七百夸脱成交。实际上卖主如果愿意单价三十五先令卖六百夸脱,他更愿意单价三十五先令卖七百或一千夸脱,如果一次卖更多,则单价会更低(量大从优)。最常见的例子是一瓶五粮液卖1250元(如果成本800元,利润450元),一箱六瓶只卖6600元,单价只有1100元(总利润1800元)。量增价减,实际供给曲线向右下倾斜。

图1 马歇尔的剪刀模型

马歇尔的剪刀模型是数理分析,这使经济学摆脱制度和政治因素,受到后来学者的吹捧,供给和需求及均衡分析也成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其剪刀模型分析方法很少受到质疑。虽然张伯伦[14]提出了垄断者的价格并不是供求平衡点,但他认为马歇尔的研究方法没有问题,只是现代商品大都有差异,其假设不切合实际。李卫华认为,马歇尔供给曲线和均衡分析是错误的,“不是价格决定供给量,而是需求量决定供给量……不可能存在独立于需求曲线的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就是供给曲线”[15]。还有学者[16]根据“单位价格=单位成本+单位利润”及边际利润递减推理出供给曲线是在成本上方的向右下倾斜曲线。

二、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从马歇尔的均衡分析看,他把需求和供给比作两组相反力量。萨伊把需求和供给比喻成天平的两端,瓦尔拉斯均衡分析中的两个互换商品是对立的。从现实看,供给满足需求,“满足消费是一切生产的目的”[17],供给量由需求量决定。根据马歇尔或萨缪尔森的供给表,供给量由价格决定,价升量增,价跌量减。据统计,中国汽车市场自进入21世纪后汽车价格不断下跌,产量却年年增长[18]。现实中供给量由需求量决定,需求少供给也少,需求多供给也多。表1为2009—2018年中国乘用车产销量,从表1看,2009年到2017年乘用车产量增加,这是因为需求(销量)增加。2018年需求减少,产量也减少。穆勒认为:“相对于商品的自然价值或成本价值,存在着对商品一定数量的需求,供给会努力与该需求保持长期一致。”[8]417李嘉图认为,人们从事生产都是因为有需求,“需求不增加,供给也不会增加。因为供应的一种商品不仅因为它已被生产出来,而且因为有对这种商品的需求”[4]273。现实中有了人的需求,才会有人生产满足这种需求的产品,可以说供给是“看人下米”,厂商认为现在或未来有需求才进行生产,并根据经验或订单生产多少产品(长期市场会调节供给与需求基本一致)。

表1 2009—2018年中国乘用车产销量 单位:万辆

在个人享受方面,需求是分层次的,供给也随之分层次。比如在航空服务方面,同样一个航班,有头等舱和经济舱,尽管头等舱比经济舱价格高出很多,但还是有人会买。这是因为头等舱满足高层次需求,经济舱满足一般需求。白酒分的层次更多,按前瞻产业研究院所分层次,高端白酒每瓶600元以上,次高端白酒每瓶301~600元,中端白酒每瓶101~300元,低端白酒每瓶100元以下。当然需求分层次的原因在于:一是收入不同,有人收入高,有人收入低;二是消费理念不同,有人喜欢享受,有人认为满足基本需要就行。另外,供给满足需求是从高到低逐步被实现的。以汽车为例,汽车发明之初,只有富人才能享用;随着汽车成本下降、人们收入提高,中等收入有了购买力,中层需求得到满足;随着汽车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收入再提高,大众有了购买力,低层需求被满足。而根据马歇尔的剪刀模型,在交叉点以下的需求曲线为低层次需求,需求价格在供给价格以下,这部分需求永远不会被满足。

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关系。有效需求和供给的均衡是诡辩概念[13]43,需求只有购买了才算有效,供给只有卖出才算有效,买入量=卖出量,买价=售价,坐标点一致。所以,均衡情况下,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一致。当供小于求时,商品全部卖出,供给量=需求量,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也一致。当供大于求时,如果商品降价,部分无效需求具备购买能力,供给全部售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一致;如果商品不降价,大于有效需求数量的商品被积压,供给量大于需求量,供给曲线在需求曲线的右方。

三、供给、需求与均衡价格

(一)价格的确定

供给满足需求,价格由供给方定价(特别是新产品),需求方选择。不论垄断供给或竞争供给,商品刚上市时大都是按产品单位成本加上一定比例的利润确定产品的供给价格,竞争条件下价格加成多少由企业根据市场其他同类商品的价格对比确定,并由买方选择。最终是谁的商品质量好、性能优越,谁的价格就高。如果质量没有同类商品好,但加成后价格比同类商品高,就没人购买。垄断条件下加成比例由垄断者决定,但也不是越高越好,企业会根据总利润最大化原则定价。

(二)价格的变动与供求均衡

供给和需求只有对比才能影响价格的变动,也就是通过供给量与需求量的对比判断买者竞争或卖者竞争,进而判断价格上升或下降。如果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比如10个商品对10个需求,就是供求均衡,可能不会出现竞争,价格比较稳定。在供求不相等的情况下就出现了卖方或买方的竞争,并且在卖方知道供求不平衡信息的情况下,价格就会变动,通过价格变动使供给量与有效需求量相等,达到均衡。供大于求是卖方竞争,价格由买方在卖方竞争中选择产生,用商品竞价函数(商品可以是不同质量的,完备信息下,消费会高质高价、低质低价)表示:PY=min{Py|x>y},x为供给量,y为需求量,意思是卖方在x个报价中从低到高选出y个低价的,最低的成交价为均衡价格。所以,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价格是下降的,价格降到有效需求量增至供给量,卖方出货完毕。供小于求是买方竞争,价格由卖方选择,用竞价函数表示:PX=max{Px|x

图2 供求不平衡到平衡过程

从图2可以看出,一定条件下需求曲线是固定的,由于价格不同需求量不同,所以供求均衡的过程就是通过价格变动来调节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过程。

四、实证分析:商品实际的供给和需求曲线

根据马歇尔的假设,供给和需求曲线上的商品是同质商品,这是为了商品比价和经济学的数学化。现实中由于专利制度、生产条件等限制,不同厂家的产品很少是同质的,只有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商品才是同质的。不同质的商品,价格不同,这是商家为了应对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大小的反应,所以同类不同质商品按高价到低价绘制在价格-数量坐标上就是这种商品的需求曲线。

(一)现实中单一商品供给曲线

现实中商家定价是遵守量大从优、总利润最大化原则,买得越多价格越低。例如,某网上商城某品牌大米报价5斤/袋,购2~9袋35元/袋,购10~99袋30元/袋,购100袋以上27元/袋。供给曲线见图3。

图3 某品牌大米供给曲线

如果所有大米的供给曲线由高价到低价、数量在一个图中累计绘制,就是众多阶梯的下降线。

(二)商品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

虽然需求是人们的心理意愿,但除垄断同质商品外,需求曲线可以从消费者购买不同价格下的商品反映出来,也就是销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曲线是供给量(销量+库存)和价格的关系。

弗里德曼[19]认为,获得统计上的需求曲线有两类问题,第一是资料数据本身,第二是从数据资料转换为需求曲线的问题。他认为,据实统计得不出需求曲线。实际上根据一个时期内商品的销量及价格能够得到需求曲线,关键是怎么转换。从需求曲线看,价高需求量小,价低需求量大,高质高价商品降价能代替低价商品,应看作低质低价商品的替代品。所以,全部商品从高质高价到低质低价、销量累计绘出就是该类商品的需求曲线。横轴代表商品数量,纵轴代表商品价格。

1.2019年中国轿车的需求和供给曲线

根据2019年中国各品牌轿车的售价、销量绘制需求曲线,按售价和产量+库存量绘制供给曲线,库存量按库存系数估算(见图4)。

注:数据来源为http://www.515fa.com/che_22005.html图4 2019年中国轿车需求和供给曲线

图4供给曲线在最低价部分超出需求为累计库存量。由于汽车价格是一车一议,每车价格不同,所以供给和需求都是曲线。

2.2018年中国白酒需求和供给曲线

按前瞻产业研究院所分的需求层次,2018年各层次白酒销量占比分别为17%、6.5%、42.9%、33.6%,销量分别为145万吨、56万吨、367万吨、287万吨,对应价格为所属层次底价600元、300元、100元和10元,其中高端茅台销量3.46万吨,市场指导价为1499元[20]。

白酒作为小件商品,由商家统一定价,供给曲线按所属层次的底价和销量绘制(见图5阶梯线)。如果有库存,直线向右延伸。白酒供给如果按现实价格分,价格很多,供给线是更密的下降阶梯线。

注:数据来源为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191023-6d6fe450.html,阶梯线为供给曲线图5 2018年各层次白酒需求和供给曲线

3.居民用电的供给曲线

在中国,居民供电为垄断价格,为了对每个消费者公平,实行统一定价。不考虑阶梯电价(阶梯电价不是市场价格,是惩罚性价格),供给曲线都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以郑州市场为例,居民用电0.56元/度(豫发改价管[2018]306号)。

五、总供给、总需求与经济增长

如果把社会上所有最终产品从高价商品到低价商品,每个产品数量累加绘出,按销量绘制的是总需求曲线,按产量绘制的是总供给曲线(见图6)。总供给曲线在总需求曲线的右边,因为商品有库存或过剩,利用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可以计算经济增长。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仍用剪刀模型绘制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寻求所谓的总均衡价格,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是根据不同产品和服务绘制的,比如电脑、小麦等不是同类商品,不可相互替代,不能计算均衡价格。

人们的需求包括自费需求和免费需求。自费需求是通过市场完成的,比如衣服、食品、房子、汽车等。自费需求还包括企业的投资需求,但不包括企业为给人们提供消费品而购置的原材料等中间品。有的免费需求通过自然满足,比如空气、雨水等,这些没有投入也不计价,所以体现不到经济中;有的免费或部分免费的需求是通过政府供给满足,比如公路、国防、教育等,这些由政府免费提供给人们。

满足需求的过程就是供给的过程,要实现经济增长,就必须不断增加供给满足需求。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一是对某些未满足所有人需求的产品,可以降低产品价格,满足那些未满足的需求(见图6增长1);二是提高产品品质和价格,增加满足高端需求(见图6增长2);三是企业增加投资,开发新产品(新行业),满足人们新的需求;四是政府根据人们的需要,加大投资,提供人们需要的公共产品,满足人们更高的需求。

图6 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

从图6看,支出法核算GDP是根据需求曲线,生产法核算GDP是根据供给曲线,两者有差额,原因是供给产品未全部售出。市场出清就是供给曲线等于需求曲线。

在满足人们的需求中还可以提高工人工资,增强人们的购买力,增加有效需求。但工资与企业利润有时相矛盾,工资提高了,企业利润就会受影响,结果会影响企业投资能力,影响投资需求。如果按市场竞争始终压制工资的增长,会导致有效需求不足,并且企业压低工资有利可图,也无创新积极性;如果工人工资太高,企业无利可图,企业就会撤资,到成本低的地方建厂,导致本地人员失业。因此,政府应适度参与工资分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分配政策。

六、结论

均衡价格是通过商品价格的上升或下降使供给量与有效需求量一致来实现的,用竞价函数也能分析均衡价格。马歇尔的供给曲线是价升量增,向上倾斜,均衡价格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交点。从实证分析看,现实中商家定价是量增价减,竞争情况下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一样也是向右下倾斜的曲线或阶梯线,两线形不成剪刀模型,马歇尔的供给曲线是不全面的,用剪刀模型分析均衡价格也是与实际有偏差的。

经济增长是在供给不断满足人们新的需求中实现的,这需要商家或政府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你喜欢

供给量马歇尔需求量
从数学角度看“弹性”
价格战是一定的! 2020年虾苗需求量预计减少10%~20%,苗价下调是趋势
我国生鲜乳供给的价格滞后效应分析
考虑政府补贴的天然气市场供给博弈模型研究
土地财政依赖、保障房与商品房价格关系
2017年我国汽车软管需求量将达6.4亿m
基于BP神经网络人均猪肉需求量预测
借题发挥
马歇尔的“小黑皮本”
为你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