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安信用”为舌尖饮食“保驾护航”

2022-09-28吴限鲁哲

中国信用 2022年6期
关键词:合格证开区信用

◎文/本刊记者 吴限 实习记者 鲁哲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民生福祉,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要求“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十四五”以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家着力发展高质量农业,不断强化绿色优质农产品供应,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新要求、新挑战,亟需贯彻新理念、重塑新机制、升级新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正是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重要创新,既是大势所趋,更大有可为。

农安有保障“合格证”成为农产品“身份证”

“我今天特别开心,一八八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给我开具了十师首张‘承诺达标合格证’。4 吨鸡蛋陆续上市,贴上‘承诺达标合格证’,我对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郑重承诺:一是不使用禁用农药兽药、停用兽药和非法添加物;二是常规农药兽药残留不超标;三是对承诺的真实性负责。”新疆海川吉蛋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董文艺说。

“承诺达标合格证”是上市农产品的“身份证”,是生产者的“承诺书”,是质量安全的“新名片”。一张小小的合格证,成为撬动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创新的关键力量,吹响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号角。据悉,2019年,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以来,各地积极推进,压实生产主体责任,促进产管衔接,进一步完善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在试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开证不规范、推进不平衡、管理力度不够等问题。2021年11月,为加快乡村振兴,农业农村部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调整为“承诺达标合格证”。

“消费者只需要拿出手机,打开微信,对着海川吉蛋福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的鸡蛋包装上的‘承诺达标合格证’二维码扫一下,名称、产地、联系方式等以及质检信息、承诺保证、生产主体简介等产品详情一目了然。”一八八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王勇军说。

“有了合格证,我们只要拿出手机扫一扫二维码,农产品的产地、用药信息、经营户信息等一目了然,操作简单便捷,这样的‘放心菜’我们可以毫无负担地买。”日前,江苏省常州市横林镇市民吴阿姨来到该镇农贸市场买菜时惊喜地发现,几乎每种菜品都“持证上岗”。

吴阿姨口中的“合格证”,是江苏省常州市经开区大力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的产物。“未来,经开区将不断深化部门联动,持续推广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配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让合格证成为农产品安全的‘助力泵’”。

精准化监管信用分级分类筑牢安全防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今,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米袋子”“菜篮子”“饭桌子”,看似琐碎的小事,却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确保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

近日,为深入查找农资生产经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武汉经开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采用“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监管新模式开展联合抽查。此次联合抽查共出动执法人员30 人次、车辆6 台次,检查农药(种子、肥料)店20 家、乡村兽医诊疗点5 家、饲料生产企业1 家。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农资经营店存在台账记录不全、产品包装标识不规范等问题后,执法人员当场下达责令整改通知,并没收过期农药20 瓶。

据悉,今年5月,湖北省“互联网+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升级改造完成,并开发启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平台。经开区随即迅速行动,以农资市场抽查检查为契机全面推行“信用分级分类+双随机”监管模式,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风险低的A类企业,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一般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实现“无事不扰”;对信用风险一般的B 类企业,按常规比例和频次开展抽查;对信用风险较高的C 类企业,实行重点关注,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对信用风险高的D 类企业,实行严格监管,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必要时主动实施现场检查。

武汉经开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武汉经开区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对诚实守信企业无事不扰,对违法失信企业强化监管,努力打造市场主体守法诚信经营,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进一步优化经开区营商环境。

除了武汉,陕西安康市对全市所有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建立行业信用信息主体数据库,将信用情况与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年度考核紧密结合,对失信主体实行重点监管,扩大产品抽检范围,提高抽检频次;四川青神县首创“十二分制”农资信用管理办法,建立以主体信用为基础的管理机制,通过记分周期内扣分情况,确定信用等级,分级监管确定日常执法检查频次,并分别给予书面通报、停业整顿、吊销农药经营许可证等处罚;河南内黄县在“三品一标”企业开展农安信用试点探索,利用信用信息对企业主体进行分级分类,实行对信用等级评定优的企业优先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升级,对信用等级不够的企业不再进行“三品一标”续证的奖惩监管措施……

由此可见,有不少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依据风险程度和信用等级开展分级分类监管,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实现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利剑高悬”的监管新局面。

为保证广大群众节日期间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近日,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市场监管局对辖区内大型超市、餐饮门店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

智慧化管理大数据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赋能

食品安全是政府和老百姓关心的共同话题。现如今,不少城市未来打造和实现让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这一目标,加快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民生实事工作进度,落实城市安全大数据智慧监管平台。

走进陕西省西咸新区昆明池景区一餐饮店发现,桌上新增了“智慧监管平台”标识,扫描二维码可直接在手机端查看后厨食品加工实况、食品进货与晨检等各项公示信息,对于发现的问题消费者可“一键举报”。

据记者了解,指挥中心接到举报后进行线上巡查,情况属实则随即通知监管部门前往现场查处。而每周刷新的食安指数红黑榜单,将为消费者就餐提供参考,也有利于促进企业自律,实现靶向监管。截至今年6月,西咸新区智慧阳光食安沣东新城平台入驻餐饮单位3270 家,“查安康”App 监管用户2558 家,可视化监管用户712 家,安装点位1890 个,“查安康”App 下载次数2.2 万余次,消费者浏览量达28 万次。

在西安市,为进一步强化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在全市进一步推进食用农产品市场智慧监管云平台试点建设工作。据了解,智慧监管云平台采用“互联网+实体店”的模式,以“智慧农贸一店一码”为载体,通过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线上线下经营、消费、监管一体化。平台赋予每个经营户一个包含产品追溯、交易支付功能的信息码,消费者可以在经营现场扫码查阅经营信息,经营户可以实时更新产品信息并完成交易,监管人员可以利用云平台实时检查经营户经营行为。目前,西安市有35 个农贸市场1018 个经营户接入平台。

“下一步,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不断优化方案、完善举措,进一步扩大试点市场和农产品种类范围,加大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化追溯管理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来源可溯、过程可控、风险可防、安全可靠、公众可查、感受可评’的目标,为市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便民、智慧’的食用农产品市场消费环境。”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猜你喜欢

合格证开区信用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太阳鸟飞起的地方
曲靖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前景展望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改名“承诺达标合格证”,即日可使用!
中美信用减值损失模型的比较及启示
吹响“冲锋号” 按下“快进键”——宁乡经开区深入开展“大干一百天,实现双过半”大竞赛活动
京津携手推出国家级经开区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加快信用立法 护航“诚信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