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济南:一城“信”色展芳华

2022-09-28吴限

中国信用 2022年8期
关键词:济南市纳税济南

◎文/本刊记者 吴限

“诚者,天之道也。”重信守义,是济南这座千年古城的深厚文化基因。近年来,济南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统筹谋划、多措并举、系统推进、成效显著,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水平迈入全国前列,“信用济南”已经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靓丽名片。

便利加倍创新推出“A级纳税信用电子证明”

信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诚信纳税则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条件。纳税信用作为纳税人履行税收信用的客观反映,已成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资产。在济南市发展改革委与济南市税务局的联合指导下,济南市先后开展了“我为诚信纳税代言”“信用济南·诚信纳税”宣讲会等多项活动,通过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纳税人进一步提高税法遵从度。从近年济南市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来看,参评纳税人的数量和高信用级别纳税人的占比均实现了稳步增长。为充分发挥纳税信用等级的增值作用,济南市税务局推出了A级纳税信用电子证明。电子信用证明的开发运用,不仅是税务系统“放管服”改革的有效举措,也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

“以后可以随时亮出我们的A级纳税信用证明,感觉既方便又自豪,有了A级信用加持,我们又多了一块‘金字招牌’。”日前,通过“济南税务服务”微信公众号,济南市中儒雅城南往事酒店开出了济南首份个体工商户A级纳税信用电子证明。

记者了解到,个体工商户A级纳税信用电子证明,是济南市税务局在2022年“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办税春风行动”中推出的守信激励措施之一,将电子信用证明开具主体范围拓展到全体A级个体工商户,进一步优化了办税流程。A级个体工商户可通过“济南税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在“办税服务——办税导航”中选择“信用等级”,通过实名认证之后,直接打印信用级别的证书和证明。

济南市市中区税务部门聚焦深化“放管服”改革要求,在服务方式上做“乘法”,不断增强纳税人办税质效,持续推动税收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图为税务人员为企业讲解相关政策

“我们了解到有的A级纳税人每次参加招投标,都需要开具纳税信用等级证明,来来回回比较费时费力。基于此,我们探索推出了手机开具电子纳税信用证明的便利化措施。借助电子签章技术,同时采用‘二维码追溯防伪’技术,只需扫描电子证明上的二维码,便可在线查询证明真伪,使电子信用证明与办税服务厅开具的纸质信用证明具有同样的法律效力。这项举措使纳税人不用再为了开具证明来回跑了。”济南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副处长吕慧介绍说。

2019年3月,济南市税务局举办了“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启动暨A级纳税人电子信用证明启用仪式,济南由此成为了山东省首个推出A级纳税人电子信用证明的城市。从此以后,纳税信用评价结果为A级的企业如果想要开具A级企业纳税信用级别证明,不用再跑税务大厅,通过微信就能直接办理,大大简化了办事流程。

为了保障电子证明的权威性、便利性和安全性,济南市税务局根据省局统一的电子数据文件格式,确定了A级企业纳税信用证明的标准格式,通过对接系统企业登记库、加入电子签章技术,实现了A级企业纳税信用证明电子化发行,确保了证明的法律效力。在“济南税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增加了电子证明在线查询功能,纳税人通过身份校验后,便可直接查询、下载、分享、打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企业纳税信用电子证明,减少了线下来回跑的麻烦。此外,还实现了“二维码追溯防伪”,纳税人只需扫描电子证明上的二维码,便可在线查询证明真伪,有效提高了安全性。

“今年,按照《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大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实施力度的公告》规定,办理留抵退税的纳税人,需同时符合4个条件,其中‘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或者B级’是条件之一。”济南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个体工商户纳税信用电子证明功能的上线,可以方便个体纳税人及时了解自己的信用状况,用良好信用证明,换政策“真金白银”。

济南历下瑞雪家电经营部是一家纳税信用等级为A级的个体工商户。日前,他们收到了2.2万元增值税留抵退税款,负责人巩素娜激动地说,“我们的经营受疫情影响很大,这笔退税款太及时了,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我们一定会珍惜荣誉,将诚信经营、诚信纳税作为立身之本坚持下去。”

受益企业纷纷表示,“这种方便,基于济南税务人无微不至的贴心服务和换位思考。电子信用证明为A级纳税人提供了一个可以随时查询、随时使用的渠道,摆脱了时间、空间的束缚,提升了办税便利性,充分发挥了纳税信用等级的增值作用,助力A级纳税人更好更快发展。”

审批加速信用监管助力项目尽快落地

厂房主体完工,设备正在安装调试,试车跑道路面已开始摊铺沥青……8月20日,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总经理办公室公共关系经理张彬介绍,得益于济南高新区出台的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政策,项目得以提前开工,预计今年11月底实现整车投产下线,比原计划提前了一年多。

“自去年推出优化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黄金19条’以来,我们已经为济南吉利智慧新能源整车项目、中科院济南科创城产业园、森峰激光装备、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36个项目办理了分阶段施工许可,助力项目平均提前2个月开工。”济南高新区审批服务部工程办副主任刘振介绍。

工程建设项目关联产业多,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审批涉及部门最广、涵盖事项最多、环节流程最长,一直是审批改革的痛点和堵点。2018年,济南市率先推出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获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通报表扬,并向全国推广;2019年,进一步推进改革,打造了“拿地即开工、建成即使用”济南模式;2020年,济南市发展改革委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针对承诺替代、审管分离等新形势、新特点,充分发挥信用监管优势,创新打造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模式,获评2020年度济南市改革攻坚优秀案例。

据悉,济南市发展改革委创新建立了以项目为主体的信用档案,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同时将主体承诺信息和失信违约信息纳入企业公共信用评价体系,承诺和履约情况将直接影响主体公共信用评价等级,真正实现了审批和监管的闭环。通过“减审批、并环节、优流程、缩时限、强服务、重事后、一平台”等举措,着力做两个“减法”和两个“加法”,有效解决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中存在的“环节多、条件杂、时间长”等突出问题,建设项目落地时间大大缩短。

在优化流程和压缩时间方面做好两个“减法”。将原来项目开工前的4个审批阶段,整合简化为设计方案联合审查、施工许可等2个阶段;建立事前信用核查机制,实现了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山东济南)(以下简称“市信用平台”)同济南市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的数据对接,在项目审批中自动核查主体信用状况,对守信主体实施“承诺即办”的绿色通道。通过实行告知承诺制度、扩大区域综合评价评估适用范围、下放审批管理权限等方式,有效缩减了审批环节和时间。

在强化监管和服务保障方面做好两个“加法”。市信用平台实现了与济南市建设项目审批系统的互联互通,自动归集审批系统中各方主体的信用承诺信息和承诺履约信息,将项目审批从立项到竣工验收中涉及的告知承诺制事项全部纳入监管,建立了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在项目尚未进入正式审批程序前,采取上门服务等超前服务方式,全程护航项目推进。通过改革,工业项目、其他工程建设项目的审批时限由改革前的77.5个工作日压缩到分别不超过15个、30个工作日,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2020年,济南市打造了“信用+审批+监管”全链条闭环监管机制。2021年,持续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链条前延后伸,实现改革全流程、全覆盖。2022年,在此前的基础上,济南市又创新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审批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信用工作团队获评“出彩机关人”

2020年9月4日,历下区召开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简称“信易贷”)银企对接会

6月,济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9个部门联合印发了《济南市工程建设项目建立“用地清单制”实施细则(试行)》,对全市社会投资类工程建设项目推行“用地清单制”,将原先由用地单位在开工前需要到各部门办理的各项手续前置到供地前,由政府统一完成,在供地时一并交付用地单位,大大节约了用地单位的时间和成本。

7月,济南高标准制定出台《济南市2022年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提升方案》,在优化提升“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在线审批等方面推出了30条改革举措,着力提升政务服务运行标准化、服务供给规范化、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化水平,不断优化“极简审批”济南模式,打造“极优极快”审批流程,有效优化了营商环境。

助企纾困汇聚“信易贷”发展能量

截至2022年8月底,全国“信易贷”平台(济南站)入驻企业达4.4万家,累计完成授信1777笔,授信总额达到404.3亿元,突破400亿元大关。历下区、历城区累计发布融资需求金额分别达到224.5、154.4亿元,成功授信总额分别达到153.2、91.6亿元……

近几年,济南大力推行“信易贷”,通过充分挖掘信用信息价值,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瓶颈,形成了“信用便民惠企”和“信用有价”的良好局面。在推进“信易贷”的过程中,济南坚持把“老办法”和“新举措”融合、把“发展观”和“创新力”整合、把“旧法子”和“新路子”联合,汇聚“信易贷”发展能量。

2020年,济南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有关事项的通知》,并出台了实施细则,成为全国首个以市政府文件出台的“信易贷”平台专项支持政策。

全国“信易贷”平台(济南站)上线以来,推出税融e贷、流动资金贷、线上供应链保理融资等268个金融产品。全国信易贷平台济南运营中心开展“金融服务街镇行,普惠金融进基层”活动,走访企业500余家,为企业量身定做个性化多样化融资方案,打造平台第一时间响应、金融机构第一时间对接、审批进度第一时间反馈的“一站式融资服务”济南样板。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管部出台《关于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中推广应用济南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的通知》,依托金融城域网在全市商业银行开展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广应用工作,为全国“信易贷”平台(济南站)开发单独接口,在企业授权前提下,为金融机构共享企业公共信用信息。截至8月31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山东济南)累计归集司法、税务、海关、社保、住房公积金以及水、电、气、暖、通信等“信易贷”信用信息7.2亿条,涉及金融机构关注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应纳税额、社保缴纳等各类经营信息及红黑名单、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合同履约等各类信用信息。

济南市还建立了白名单企业推荐机制。对生产经营稳定、经营效益好、信用记录优的中小微企业实行信用评价管理,将符合信贷条件的“白名单”企业定期推送给省内各金融机构,优先安排融资需求,畅通金融和实体经济循环。今年1月~8月向全国“信易贷”平台和地方“信易贷”平台推荐有资金需求且信用状况良好的白名单企业共426家,其中获贷企业240家,获贷比例56.34%,获贷金额共计63.84亿元。

同时,建立了工信、人才、科技三位一体风险缓释体系。专门设立了20亿元的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针对疫情期间金融机构新发放形成的不良贷款和符合财政部等五部门要求的5类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出现的不良贷款,给予最高50%的本金损失补偿。2020年以来,“人才贷”8家合作银行共备案22笔,备案金额1.51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备案771笔,备案金额23.2亿元。

此外,济南市还成立了济南融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与各大银行加强合作,推进批量业务担保互信流程,对100万元以下的项目实现了“见贷即保”,并为年化保费率提供了高达50个基点的优惠。全国“信易贷”平台(济南站)上线了“鲁担助业贷”“鲁担惠农贷”等政策性担保贷款产品,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济南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济南市将进一步加大“信易贷”推广力度,推进平台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实现需求供给匹配、多元数据融合、信用服务集成、融资成本降低,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发展,保障经济平稳运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凝心聚力共创信用美好未来

“济南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进展迅速、成效显著:出台《济南市社会信用管理办法》等制度100余项,建立起覆盖全市近150万家市场主体的信用记录和信用档案;从推动信用制度协同共建、数据资源跨域共享、评价结果互认共用三方面共同探索协同发展的新路径。形成相对一致的信用政策法规制度和标准体系,实现更有价值的信息共享、更宽范围的创新应用、更精准的评价结果、更有效的信用监管,以全量的数据资源支撑政府科学决策。依托全流域信息资源,科学设计评价模型与评分比重,实现对区域内企业更‘精准’的画像,以有效的信用监管提升防范化解风险能力。”为深入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共同促进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8月23日,“共襄黄河战略 擘画信用未来”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分论坛成功举办,会上济南市委常委、副市长,济南高新区管委会主任王宏志介绍道。

城市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载体,加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对提升行政效率和政府公信力,优化城市营商环境,推动城市治理创新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发现,济南市是举办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论坛最多的城市。

2018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城市信用联盟高峰会议在济南召开,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和济南市人民政府主办。会议旨在深入交流中外城市信用建设先进经验,研讨共建共享信用识别服务体系,搭建国际城市互信、诚信互认、信用信息共享的新平台。来自国内外城市政府、国际组织、科研机构和企业代表参加了“一带一路”国际城市合作交流会议。与会人员围绕国际贸易、运输物流、电子口岸等领域信用务实合作开展深入交流,为打造国际合作信用产业链,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对完善国际信用体系标准、加强国际信用合作具有借鉴意义。

8月23日,“共襄黄河战略 擘画信用未来”黄河流域省会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分论坛成功举办

2019年,第三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在济南成功召开。论坛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导,新华通讯社,济南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经济信息社,济南市发展改革委承办。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牵头单位、金融机构、大数据机构代表及专家学者等共计1000余人参会。论坛以“信用·赢未来”为主题,聚焦城市信用建设和市民信用生活,搭建城市信用建设的对话平台,各界人士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城市信用建设有效路径,充分交流城市信用建设优秀经验。

2022年,黄河流域城市信用联盟在济南正式成立,由济南、郑州、西安、兰州、西宁、银川、呼和浩特、太原八市组成,旨在聚焦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重大事项,推动信用数据跨区域高效流动,聚焦聚力信用惠民便企,推进信用评价结果互认共用,在金融、医疗、养老、家政、旅游、购物等领域实施“信易+”工程,切实强化奖惩联动,围绕金融安全、公共安全等领域建立风险防范联动机制,构建信用安全屏障,共同打造诚信品牌,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信用智慧。

下一步,济南市将充分发挥省会城市排头兵作用,扎实推进信用理念、信用制度、信用手段与城市发展各领域深度融合,着力促进政府公信力提升、营商环境改善、诚信文化普及、法治环境优化,培育城市信用“软实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硬支撑”;在此基础上,通过深化黄河流域城际合作,全力推动机制共建、数据共享、应用共通,打造“信用黄河”区域合作样板,助力推动黄河流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协同发展。

诚比金坚,信胜石毅。相信未来,济南市将秉持“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锐意创新、乘风破浪,八方聚力、共谱华章,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筑牢“信用底座”,将“信用济南”金字招牌装扮更靓。

8月,济南、郑州、太原、呼和浩特、银川、西安、兰州、西宁发起成立黄河流域城市信用联盟(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济南市发展改革委提供)

猜你喜欢

济南市纳税济南
你好,猫婆婆
辽宁省2020 年度纳税信用A 级纳税人名单
济南市秋季节庆花卉种类调查与应用研究
建筑企业实施纳税筹划的几点思考
个人所得税纳税筹划
Paving Memory Lane
济南
济南市老年机构体系建设分析
Hi济南
Hi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