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华留学生留在中国意愿渐浓

2022-09-27郑楠编辑刘煜设计刘仕悦

留学 2022年14期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

记者_郑楠 编辑_刘煜 设计_刘仕悦

自古以来,中国高度重视教育发展,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随着教育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也将中国教育推向更深层次。如今,中国吸引了近50万名来华留学生,他们来自全世界196多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教育大国,中国正在不断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我国拥有优质的高等教育,有千余所院校、上万门课程可以选择。同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国民热情友好善良、国际化氛围良好,并且经济与科技高速发展,在国内可以享受现代便捷的生活方式。中国还有众多的企业,国际学生学习期间享有众多的实习就业机会,毕业后留在中国也有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且地域辽阔风景秀丽,还有广泛传播的中华美食。在中国留学,学费相对合理,还有多种多样的奖助学金。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的这几年,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出色表现和贡献,也让更多国际学生将选择留学的目光放到了中国,并表示愿意留在中国发展。

在华留学生留在中国意愿渐浓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俄罗斯女孩缇娅娜,从小就喜欢看中国功夫电影,6岁便梦想着长大后能来中国。之后她如愿以偿,以贵州大学国际交换生的身份来到了中国,本科毕业后她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转眼2022年已是她来到中国的第五个年头。在华留学期间,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中国还带给她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她还以外国人的视角记录并用拍视频等形式讲述中国故事,让更多外国人了解真正的中国。谈到未来,缇娅娜表示希望毕业后能留在中国工作,中国已成为她的第二个家。

出生在土库曼斯坦的学生甄丽娜,在兰州交通大学学习,2022年暑期她不仅主动加入学校战“疫”团队,担任留学生公寓楼层长,协助老师同学处理日常事务,还积极利用暑期观看云课堂学习更多的高校公开课,未来她还要留在中国,追逐自己的中国梦。

已经毕业的巴基斯坦学生泽广,将于2022年9月继续留在中国攻读博士,他曾坚守在中国疫情暴发初期的岗位上,和其他国际学生志愿者主动承担起服务留校学生的工作,还利用空余时间拍摄视频,通过网络向更多人展示真实的中国。

据北京日报采访报道,在谈到为什么选择留在中国的理由时,清华大学的澳大利亚留学生贝兰说道,在教育全球化时代,中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认为,只有留在中国亲身体验这些才会形成更全面客观的认知。清华大学的美国留学生乔伟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进程和电子商务等都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认为虽然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不能完全代表中国,但这些大城市所展现出的先进性能够给其他国家的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模型。

在华留学生选择留在中国的意愿渐浓,同时现在在疫情常态化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返华复课事宜也引起了关注。

来华留学生返华复课事宜现状

据教育部数据,中国多年来持续保持全球第一大国际留学生生源国地位,同时也是世界第三大、亚洲第一大留学生目的地国。

2022年5月,全球化智库(CCG)举办研讨会,会上全球化智库秘书长苗绿表示,来华留学生是增进中外了解和互信的重要桥梁,也是企业走出去和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推动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周满生表示,在疫情影响下,研判国际大形势,分阶段、分步走地帮助留学生复课复学是非常紧迫的任务。

5月24日,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答外媒提问时表示,中方重视各国在华留学生返华复课的需要,正在根据疫情形势发展,同相关国家进行协商,稳妥处理外国留学生返华复课事宜。6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其中将入境人员隔离管控时间从“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隔离监测时间缩短。

这些体现着国家对来华留学生的关怀程度,帮助他们能够圆满地实现在华留学,这也表明留学生返华复课的意愿有望进一步提升。相信随着疫情的好转、政策的落实,将会有更多的来华留学生实现自己的留学中国梦。那么,预备留学中国的国际学生,需要如何顺利地开启自己的学习之旅?

来华留学生申请留学中国指南

第一,入学条件。国际学生申请入学就读中国的大学,除了满足持有合法有效护照等基本条件之外,在学历方面,还存在着不同类别。具体分为本专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语言进修生、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研究学者、短期生。其中,硕士研究生要求申请人具有大学本科毕业或同等学力,由两名副教授以上人员推荐,通过中国大学入学考试或考核;或在中国大学应届本科毕业且成绩优秀,经推荐免试入学。学习期限为2~3年。

此外,还须满足一定的语言条件,如选择中文授课项目,应具有相应的汉语水平(须提供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如选择汉语言培训或预科课程,一般可免予提供)。如选择英文授课项目,应具有相应的英语水平(一般须提供雅思或托福成绩,如申请者母语为英语,一般可免予提供)。

第二,申请流程。分为三步,即“选择院校与专业”“递交申请”“获取录取结果”。申请途径一般有个人自费申请、政府交流、校际交流、中国高校自主招生奖学金项目、团体推荐5种。申请人须按申请学校要求准备、提交包含申请材料。确认录取结果后,随时保持与申请学校的联系,按时报到。

第三,行前准备。外国留学生来华留学或交流须通过中国驻外大使馆或领事馆申请签证。对于来华留学的申请人,务必申请学习签证(X字签证)来华学习。其中,X1签证适用于在中国境内长期(超过180日)学习的人员,是长期可转换签证;X2签证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短期(不超过180日)学习的人员,是短期不可转换签证,持此签证的学生只能往返中国一次,且最多可在中国境内停留180天。

因此,在华学习期限超过180天,须申请办理X1签证(居留许可);如不超过180天,须申请办理X2签证。关于留学期间所需物品等,留学生可按个人需要提前了解准备,切记不要携带不符合入境相关规定的物品。

如今国内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好,培养了不少来华留学生,与此同时来华留学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高等教育,还体现在职业教育等方方面面。

来华留学事业蓬勃发展进行时

2022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在提到来华留学时指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具体表现在全面提升国际交流合作水平。建立健全与高水平教育开放相适应的高校外事管理体系,探索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双向交流的留学支持新机制,开展学分互认、学位互授联授,搭建中外教育文化友好交往的合作平台,促进和深化人文交流。规范来华留学生管理,扩大优秀学历学位生规模,推进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课程建设,全面提升来华学历学位留学教育质量。

5月24日,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三场“教育这十年”“1+1”系列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1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倡议,职业教育开放水平更高。目前,我国400余所高职院校与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全日制来华留学生规模达1.7万人。陈子季介绍,2019年,13所高职院校协同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海外独立举办第一所开展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首次进入非洲国家国民教育体系。10年来,在海外19个国家建立20个“鲁班工坊”。职业学校开发的国际化数字教学资源进入英国学历教育体系,获得欧洲国家承认。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中文+职业教育”特色项目,涉及高铁、经贸、旅游、航空等领域,为各国学员提供了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发展机会。

6月28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介绍,十年来,北京语言大学为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10多万名通晓汉语、熟悉中华文化的来华留学生。刘利表示,学校不断创新发展国际中文教育,建成全世界最大、最全的汉语中介与语料库,抢救性建设海外华语资源库。持续提升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传承传播能力,成立国内第一个国际中文教育教师教育学院。积极拓展语言文字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建设20所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建设“北语书院”,与哈佛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联合开展人才培养项目,与联合国总部就“联合国中文日”进行合作等。

来华留学生及其人才培养队伍壮大的背后,不仅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迅速提升,国家拥有的独特魅力,还体现了国家在各方面的强大,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让更多人看到并了解甚至爱上中国。

高等教育国际化历来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便于国际交流与合作,德国采用并建立学、硕、博三级学位制度;英国制订多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学生招收计划,开拓境外教育市场,不断提升高校国际影响力,2019年国际教育战略制定了两大目标,到2030年,教育服务贸易出口达到每年350亿英镑,英国国际学生规模达到每年60万人,至2022年5月26日,英国政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发布2022年国际教育战略进展报告;新加坡鼓励高校采用现代教育组织管理模式并与外国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跟随教育全球化和国际教育的发展,相信未来来华留学生数量将持续增长。

猜你喜欢

留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汇聚留学生力量 构建新发展格局
题解教育『三问』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