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

2022-09-26李文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积液胰腺炎胰腺

王 贞, 李文华

1.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教研室, 河南 信阳 464000; 2. 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 河南 信阳 464000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胰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组织的自身消化,病情轻微的患者预后较好,但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由于病情进展较快,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从而导致全身性并发症的发生,死亡率高达15%~30%[1,2]。因此,早期诊断、准确评估急性胰腺炎病情,对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相关研究[3]表明并发症是导致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明确胰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导致并发症和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对临床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腹部CT(计算机断层扫描)平扫具有较高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力,可清楚地显示胰腺的密度、轮廓、大小等,被广泛用于胰腺炎的诊断[4]。此外,CT还可对腹部其他器官和组织进行了解和观察,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5]。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部CT平扫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应用及预后预测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1月至2021年3月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9例、女55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8.35±9.71)岁。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6];发病后72 h内完成腹部CT平扫;住院期间均行CT复查;具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伴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者;首次CT未在本院进行者;伴有心力衰竭者及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有恶性肿瘤或腹膜后间隙及腹腔感染者。

1.2 方法

(1)CT影像学检查。采用320排螺旋CT机(东芝,型号:Aquilion ONE)进行影像学检查,所有患者均行CT平扫,范围从膈顶到髂前下棘以下平面,参数设置:电压120 kV,电流200 mA,螺距0.958∶1,准直1.5 mm×16 mm,螺距时间0.9 s,矩阵524×524,FOV 50 cm×50 cm,扫描结束后进行数据重建,重建结果传送至工作站。

(2)预后判断及分组。根据并发症及死亡情况判断预后[7],并根据患者在治疗期间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并发症情况:局部并发症包括胰腺脓肿、假性囊肿、假性动脉瘤等,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根据住院期间复查CT结果做出诊断。全身性并发症包括呼吸衰竭、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消化道出血、继发性低蛋白血症、肠道菌群失调伴霉菌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播散性血管内凝血、胰性脑病以及腹膜炎伴腹腔脓肿等,均由2名经验丰富的主任医师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辅助检查,以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做出最终诊断。同时根据患者在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死亡,分为死亡组与未死亡组。

(3)病情严重程度分组。根据Bahhazar-CTSI评分[8]系统分为低分组:CTSI评分≤3分;中分组:CTSI评分4~6分;高分组:7分≤CTSI评分≤10分。

1.3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影像学分析

164例急性胰腺炎腹部CT平扫结果显示胰腺轮廓模糊,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胰腺密度不均,炎性累及周围组织和器官,胰腺坏死区呈低密度,部分可见胰周积液。其中89例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75例诊断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典型病例见图1(a)~(b),患者女,36岁,可见脂肪肝,肝上间隙积液,胰腺肿大,胰周围积液;图1(c)~(d),患者男,36岁,可见胰腺肿大,胰周围渗出液,重度脂肪肝;图1(e)~(f),患者男,37岁,可见胰腺肿大,胰周渗出,胰头周围积液,左肾上腺受侵;图1(g)~(h),患者男,47岁,胰腺弥漫肿大,左肾周围间隙受侵。

图1 典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腹部CT平扫图

2.2 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在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8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1.83%,12例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7.32%。单因素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饮酒、胸腔积液、胆道疾病无关(P>0.05);与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及肾周围间隙受侵有关(P<0.05)。见表1。

表1 单因素分析可能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

2.3 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的危险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X),发生并发症、死亡分别作为因变量(Y)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赋值。结果显示,重度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及肾周围间隙受侵是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是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表3 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死亡的危险因素

2.4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比较

Bahhazar-CTSI评分高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发生率均较高(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率

2.5 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并发症及死亡的关系

经Spearman相关分析,Bahhazar-CTSI评分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呈正相关(r=0.657,P<0.05),与死亡率呈正相关(r=0.688,P<0.05)。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发热、低血压以及休克等[9]。临床上常根据患者病情分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前者病情较轻,及时治疗,预后良好,若治疗不及时易发展成重症胰腺炎;后者病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较高[10]。基于此,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患者的预后尤为重要,因并发症是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指标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分析导致并发症及死亡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有利条件。传统用于诊断胰腺炎、评估病情以及预测预后的指标缺乏灵敏度与特异度,具有临床应用局限性,而腹部CT平扫不仅能直观观察胰腺的状况,还可清楚地观察胰腺周围邻近组织和器官的状况,为急性胰腺炎的确诊提供参考[11],此外,腹部CT平扫不受患者胃肠道气体、呼吸运动以及患者体型的影响,临床诊断准确率高[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腹部CT平扫对急性胰腺炎具有明显特征性,其影像学征象为胰腺轮廓模糊,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水肿,胰腺密度不均,随着病情加重,胰腺炎性液体渗出,导致炎性累及周围组织和器官,胰腺坏死区呈低密度。根据明显的CT征象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164例患者中89例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75例诊断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提示腹部CT可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相关研究[13]显示急性胰腺炎具有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的特点,且常导致多器官功能性改变,严重者导致死亡。本研究结果显示在16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有85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1.83%,12例患者住院期间死亡,死亡率为7.32%,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在临床治疗中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急性胰腺炎发生时,部分患者常伴有脂肪肝,且脂肪肝越严重,其体内血脂水平越高,越易诱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14];胃裸区、肾上腺、肝上间隙、肾周围间隙的解剖学位置与胰腺距离较近,在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时,胰腺组织坏死,大量毒素与胰液外漏,向上述区域侵犯,导致上述区域炎症反应的发生,加重病情,增加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15-17]。本研究单因素结果显示,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及死亡与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以及肾周围间隙受侵有关。提示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以及肾周围间隙受侵可作为急性胰腺炎诊断和预后指标,因此,在腹部CT检查发现上述部位发生病变时,应给予及时且有效治疗。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重度脂肪肝、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及肾周围间隙受侵是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胃裸区受侵、肾上腺受侵、肝上间隙积液是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提示在CT检测时应警惕上述病变。进一步研究不同严重程度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情况显示,病情越严重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越高,Bahhazar-CTSI评分与急性胰腺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呈正相关,与夏雨等[18]的研究结果相符,提示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具有相关性,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采取不同治疗方案,以期达到较好的预后。

综上所述,急性胰腺炎腹部CT影像学具有征象特征性,可明确显示胰腺病变程度及胰腺周围组织与器官累及情况,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与预后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积液胰腺炎胰腺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一种新型眼科手术积液盒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腹水、胸水、心包积液,都是什么病?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