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特点及社会支持的影响

2022-09-26上海市闵行区华漕学校上海20110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7期
关键词:适应力生涯维度

◎ 钱 飞(上海市闵行区华漕学校,上海 201107)

一、引言

生涯适应力是指个体对于可预测的生涯任务、所参与的生涯角色与面对生涯改变或不可预测之生涯问题的因应准备程度,包括生涯关注(career concern)、生涯控制(career control)、生涯好奇(career curiosity)和生涯自信(career confidence)。生涯适应力强调生涯发展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个体在生涯发展过程中主动去适应新的、不断变迁的生活环境的能力。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中,个体必须主动调节自我以应对各种事件,寻求自己与所处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平衡。生涯建构理论认为,生涯适应力是个体的一种重要的应对变化的心理资源,它能帮助个体取得更高的成就。Skorikov 和Vondracek针对美国中学生的研究发现,良好的生涯适应力能够预防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并能提升他们的幸福感,同时减少消极情绪。生涯适应力强的学生,在未来能更好地应对职业生涯,拥有较高的探索和调节能力。除此之外,研究表明,生涯适应力能预测生活满意度,能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国外从20 世纪 90年代开始对生涯适应力进行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目前国内的研究大部分是针对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对中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关注稍显阙如,而初中预备阶段是从小学生角色向初中生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探讨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现状、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近几年来,生涯适应力及其影响因素受到了学者们的关注。但关于生涯适应力预测因子的探究多集中于个体人格,涉及社会性因子影响生涯适应力的研究屈指可数。社会支持作为外源性情境因子,是推动个体不断发展的动力,是保证个体实现社会化的重要条件。社会认知职业理论模型认为,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整合能够解释个体生涯适应力各方面的表现。为此,本研究着重探讨社会支持对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上海市闵行区257 名初中预备班的学生为被试,测试安排在学生入校后四周内进行。被试的基本情况如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二)测量工具

1.生涯适应力问卷

采用里尔登等编制的生涯适应力问卷,该问卷是在Erik 和Mark 编制的生涯适应力量表的基础上翻译修订而成的。问卷包括生涯关注、生涯控制、生涯好奇和生涯自信4 个维度24 个条目,采用五点计分,各条目按照1(完全不符)~5(完全符合)计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涯适应力越强。

2.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

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是罗雪峰、陈启山和沭守宽在肖水源的社会支持量表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专门用于青少年社会支持的测量。该量表由 17 个项目所组成,采用五 点计分的方式,1 分表示“不符合”,2 分表示“有点不符合”,3 分表示“不确定”,4分表示“有点符合”,5 分表示“符合”。量表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三个维度,根据研究对象在各个维度上得分的均分来对各个方面的社会支持情况进行测量,得分越高表明社会支持程度越高。

(三)数据处理

运用 SPSS23.0 对数据进行输入、整理和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人口学上的差异

1.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

如表2 所示,男生在生涯适应力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生涯适应力在性别上的差异性检验存在较多争议,有研究表明,在性别上,我国学生群体中男生的生涯适应力明显高于女生。国外研究发现,男女性别在同一个年龄阶段上并无显著的生涯适应力差异。不同的研究结果可能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

表2 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性别上的差异比较(M±SD)

2.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比较

如表3 所示,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生源地上无显著差异。原因可能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从小跟着亲人在上海生活,已经适应了上海的环境,并已融入上海。因此,他们和上海户籍学生的生涯适应力差异不明显。

表3 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生源地上的差异比较(M±SD)

3.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

如表4 所示,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是否独生子女上并无显著差异。也就是说,随着二胎时代的到来,二胎家庭中的学生,其生涯适应力并不低于独生子女,与之持平。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一致。

表4 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是否独生子女上的差异比较(M±SD)

4.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班级职务上的差异比较

如表5 所示,班干部在生涯适应力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以往的研究虽也考察过生涯适应力在人口变量学上的差异,但大都集中在性别、年级、文理科等方面,鲜有研究关注班干部这一人口学变量。本研究的这一发现值得继续深入探究。

表5 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在班级职务上的差异比较(M±SD)

(二)社会支持对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从表6 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与生涯适应力各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这说明预初学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力存在显著正相关。

表6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说明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力的预测作用,以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总分作为因变量,构建回归方程,并使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回归方程进行检验。考虑到性别以及班级职务在生涯适应力上的差异,因此将性别、是否班干部在回归方程中作为无关变量予以排除。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预初学生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力的预测作用

从表7 中可以看出,“主观支持”这一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后,对生涯适应力产生了正向预测作用。随后,将性别和是否为班干部同样作为自变量带入回归方程中,“主观支持”的回归系数仍然达到了显著性水平,说明“主观支持”对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产生了显著预测作用,其在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下可以解释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总变异的13%。

四、讨论

(一)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特点分析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上海市预初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特点,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结果。

性别是影响个体生涯发展的重要因子之一。受身心特点、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对男女两性的社会角色期待往往有所不同,影响着男女生生涯发展水平。本研究发现,男生在生涯适应力各维度上明显好于女生,这与以往关于高中生生涯适应力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本研究数据表明,班干部在生涯适应力各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班干部作为班主任工作的辅助者,通常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各方面都在班里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有很多实践与锻炼的机会,各科教师与同学对他们的关注与正面评价也会较多,因而他们具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生涯适应力水平较高。

(二)社会支持对生涯适应力的影响

通过相关分析发现,预初学生社会支持与生涯适应力得分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主观支持对生涯适应力有着正向预测作用。也就是说,预初学生主观的、体验到的情感上的支持能影响生涯适应力的发展。此结果提示我们,在预初学生生涯教育工作中,除了关注学生对支持的利用程度,还应该关注他们对各种社会支持的领悟程度。

五、结论

(1)预初学生中,男生在生涯适应力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女生。

(2)班干部在生涯适应力各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班干部学生。

(3)生涯适应力在生源地和是否独生子女上无显著差异。

(4)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与生涯适应力存在显著正相关,主观支持对生涯适应力有着正向预测作用。

猜你喜欢

适应力生涯维度
如何促进我国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基于FSO框架的分析
我的教书生涯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谈谈怎样的数学教学更能适应现在的高考
新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制作的适应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念转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