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江隧道养护管理的问题与处治

2022-09-25吉林省公路管理局于志东白山市公路管理处王骕中交瑞通路桥养护科技有限公司秦洲

中国公路 2022年15期
关键词:临江管养预防性

文/图 吉林省公路管理局 于志东 白山市公路管理处 王骕 中交瑞通路桥养护科技有限公司 秦洲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公路隧道23268处、2469.89万延米,其中特长隧道1599处、717.08万延米,长隧道6211处、1084.43万延米。随着公路隧道规模和长大公路隧道数量的不断增加,为加强引导、监督公路隧道养护管理工作,自2015年起交通运输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重点隧道监测”工作,并作为交通运输部的一项常态化工作。

“重点隧道监测”旨在督促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检查管养单位对公路隧道养护工作制度的落实,规范公路隧道养护管理,提升公路隧道养护水平。通过多年的实践,交通运输部形成了一整套“重点隧道监测”管养规范化检查评价体系。为提高管养水平,各地均按评价体系要求开展相关工作,但是实际工作过程中,因管理水平或制度理解的差异,部分工作未全面达到交通运输部的要求。

吉林省白山市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隧道管养过程中妥善处治了一些检查发现并存在已久的问题,并总结了重要的经验。

2020年按照交通运输部“重点隧道监测”管养规范化检查评价体系要求,吉林省公路管理局组织相关单位对白山市临江隧道开展了管养规范化检查。

如临江隧道养护管理状况监督检查结果所示,临江隧道管养单位在通行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与落实、功能维持与加固等几项得分较低。分析可知,通行安全管理失分主要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和应急管理方面;信息公开失分主要在隧道安全运营宣传方面;制度建设与落实失分主要在隧道养护手册编制方面;功能维持与加固失分主要在预防性养护方面。

临江隧道养护管理状况监督检查结果

根据检查结果,检查组向管养单位提交了问题清单,管养单位经过认真分析、反复研究,开展了处治整改。

风险防控机制建立问题及处治

在风险防控机制建立时,管养单位对于建立“风险动态监测机制”中的“动态监测”认识不清,没有根据具体情况变化进行风险监测调整方面制度。

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管养单位在“风险动态监测机制”的完善中考虑了多种因素。

环境因素。不同环境条件下,隧道风险事件的评估分级可能是动态变化的,比如某隧道存在冬季路面结冰现象,在冬季评估为重大风险事件,是重点监测对象,而到了夏季仅表现为局部路面潮湿,可能评估为一般风险事件。

设施、设备因素。公路隧道设施、设备状况直接影响部分风险事件评估分级。比如在正常照明条件下,隧道内追尾事件评估为较大风险,而如果照明系统瘫痪,追尾事件评估为重大风险。

管理因素。通过科学管理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或方法,使风险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等降低,风险事件的评级也会随之降低。

(3) 如果上一步的表计无电或表计信息有缺失,则根据配变与表计的关联关系取回该配变下所有的表箱和表计信息;

风险事件因素。部分风险事件存在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不同阶段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性等也不同,监测工作也应随之调整。以汽车追尾事件为例,某座隧道每小时交通量为2000辆时,隧道内追尾事件评估为一般风险;而交通量逐渐上升为每小时3000辆时,隧道内追尾事件评估为较大风险,需要进行预警,采取相关干预措施,监测级别也随之上升。

应急管理问题及处治

依据相关法律和制度要求,管养单位的应急管理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设备和物资、应急队伍培训等管理工作。

应急预案

在应急预案管理方面,管养单位存在一些问题。关于制定针对隧道的专项预案,管养单位应急预案体系尚不完善;在突发事件处治中,管养单位的应急预案存在大包大揽现象,对于超出自身救援能力范围的事故,仍依靠自身救援,导致应急预案职责不清,存在法律风险;管养单位应急预案管理滞后,未对预案中规定的处治原则、要求、程序及技能等开展培训,应急演练后发现应急预案有不适应之处,也未及时进行修订、完善。

针对这些问题,管养单位提出了相关完善措施,如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具体情况,管养单位完善了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治方案;管养单位结合自身能力情况,重新划分职责,对于超出自身应急能力的突发事件,预案中规定管养单位应实施交通管制、程序上报、前期救援、现场保护,建立事故处治平台,提供工作条件,待执法单位(交警、公安、安监、应急等)到场后移交指挥,做好配合工作。同时,管养单位加强了预案管理,对预案中规定的处治原则、要求、程序及技能等定期进行培训,对应急预案中的不适应之处加以修订、完善。

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检验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同时也是检验各救援部门协调配合,快速救援能力等。在应急演练方面,管养单位一般存在应急演练未按应急预案开展,演练中应急程序和处治措施与预案规定不一致。演练结束后,未总结评估应急预案的实施情况,预案需要修订时未及时修订等问题。

管养单位的改善措施为在应急演练中严格按应急预案相关内容执行;完善后续应急演练的总结评估,并及时修订了应急预案中发现的问题。

应急设备、物资

管养单位主要存在对应急设备、物资配置重视不足的问题,应急预案中的部分自有应急设备、物资没有配备。针对这一问题,管养单位按应急预案中相关规定及时购置了自有应急设备、物资,并妥善安置。

隧道安全运营宣传问题及处治

按相关法律和制度要求,长大桥隧经营管理单位应积极向社会公众宣传隧道安全运行相关规定、安全和应急避险救助常识,提高隧道使用者的安全意识。

在宣传内容完善方面,管养单位纳入了更多内容,如隧道段安全驾驶相关知识,隧道段遇突发事件紧急避险相关知识,隧道内的逃生通道设置及使用知识,隧道内应急设施使用相关知识。

在宣传手段完善方面,管养单位通过多手段、多平台定期开展宣传,通过电视、网站、自媒体等媒介制作宣传视频或动画;印发宣传册、宣传单或设置宣传展板,在收费站、服务区、广场等位置进行分发和展示宣传。此外,管养单位还在微信公众号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发布隧道安全和应急避险救助常识的文章,相对传统的公开信或宣传横幅也在隧道沿线的服务区或安全检查站进行宣传。

养护手册编制问题及处治

公路隧道土建结构和机电设施配置复杂,且个体差异显著,为提高长大隧道专业化管养水平,故要求管养单位编制相应的养护手册。检查发现,管养单位编制的养护手册内容并未按所管养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运营特点编制,不能指导养护工作,而且手册内容基本为管理制度方面的规定,养护技术方面内容缺失。

管养单位修改了养护手册,养护手册编制紧密结合所管养隧道具体情况,将相关规范、制度的规定,结合所管养隧道土建结构、机电设施、运营特点等具体化,使管养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掌握管养技术,有利于养护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养护手册中删除了管理制度方面的规定,完善了技术方面的内容,基本内容包括隧道概况、养护等级划分、土建结构情况介绍、机电系统及操作规程、清洁维护、日常巡查、检查(修)及技术状况评估、预防养护、应急养护、专项养护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延伸内容包括公路隧道基础知识、养护作业标准化、信息管理、常见病害及原因分析、维修加固处治技术等内容。

预防性养护问题及处治

预防性养护是指公路隧道存在的缺陷、病害征兆或轻微病害时,为延缓性能过快衰减、延长使用寿命而预先采取的主动处治措施。从行业制度要求和发展趋势来看,预防性养护技术应贯穿于公路隧道管养的整个过程,是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科学养护的必由之路。但在检查中发现,管养单位对预防性养护认识不清晰,无相关办法或制度,不能科学合理地开展预防性养护工作。

完善后临江隧道养护管理状况监督检查结果

因此,管养单位深入学习,补充完善了相关制度。管养单位对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相关管养制度中完善了预防性养护的内容。制度要求隧道管养单位应将预防性养护贯穿在公路隧道的养护过程中,要做到早发现、早防治、早恢复。与此同时,根据隧道技术状况,管养单位需判定预防性养护的项目和最佳时机,合理安排预防性养护工程等。

另外,管养单位梳理总结了预防性养护范畴,将衬砌缺陷处治、排水系统疏通、防止洞口坡体冲刷失稳处治、结构轻微病害处治,机电设施防腐、除锈、安全保障措施及其他周期性预防处治措施等作为预防性养护。

临江隧道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处治措施,2021年吉林省公路管理局重新组织相关单位对临江隧道进行了管养规范化检查。

如完善后临江隧道养护管理状况监督检查结果所示,临江隧道的管养单位在通行安全管理、信息公开、制度建设与落实、功能维持与加固等几项分数大幅提高,达到了预期目标。

公路隧道管养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工作,管好、运营好公路隧道是一项需要长期研究的课题,随着“重点隧道监测”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广大公路隧道管养技术人员的不断学习、探索,养护水平将不断提高,公路行业将为出行者提供更快捷、安全、舒适、绿色的出行服务。

猜你喜欢

临江管养预防性
高速公路隧道智慧管养信息化应用研究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上海浦东新区公路智能管养模式实践探析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临江富水砂卵石层深基坑降水方案比选与优化设计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汉调二黄“临江而歌”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
合肥市召开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会
如何实现市政管养文化建设与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