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八成受访者参与过志愿服务活动

2022-09-24王可欣

时代邮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受访者志愿志愿者

文 王可欣

北京冬奥会打开了一扇向世界展现中国风采的窗,透过这扇窗,冬奥志愿者们的热情与奉献,如暖阳照入人们心间。从“学雷锋”到“做志愿者”,几十年来,我国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当下的志愿者是如何给社会带去守望互助的力量的?本刊与问卷星合作展开相关调查。

直击数据

本次调查收集有效问卷1066份,受访者男女占比为43.35%和56.65%,年龄18—35岁的受访者占样本总量的87.26%。●83.94%的受访者当过志愿者。没当过志愿者的受访者表示,本身有服务社会的意愿,但受到时间、地域等限制,未能如愿。

●受访者参与较多的志愿服务活动类型是社区便民类、环境保护类、科教文体类和贫困帮扶类。大部分受访者选择就近提供志愿服务,也有1.67%的受访者参与过海外援助项目。

●受访者普遍倾向于参与短期志愿活动,约八成人期望单次志愿活动耗时不超过1天。

解读故事

●约六成受访志愿者是出于回报社会、提升技能等原因,自发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其余受访志愿者表示自己仅是应付学校或工作单位安排。

家住长沙的老于已有10多年的社区志愿者“工龄”。当年老于因意外受伤提前下岗,迷惘郁结之际,一篇高位截瘫残疾人当上奥运志愿者的报道给了他启示:“很想证明自己仍是被社会需要的。”春节的上门助老敬老,疫情时期的社区值守,放学时间的交通指引……多年来,他积极参加各种志愿者培训和服务项目。“就从家门口的事做起,给别人的生活搭把手,也能给自己的生活添点色。”

●超75%的受访志愿者表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锻炼了能力,获得了成就感。但约五成受访者遇上过缺乏志愿者保障、工作内容枯燥单调或流于形式等问题。

英语专业的研二学生沈悦担任过很多大型国际赛事的志愿者,对她来说,这是拓展视野、结交新友、锻炼专业能力的好机会。但志愿服务总归是份需要辛苦付出的工作,“我大三时当过城市马拉松比赛的志愿者,凌晨就要前往工作站点,但却得不到足够的防护用具和食品补给。”沈悦认为,志愿者应得到科学的保护和激励,因为“活动项目和志愿者之间是相互支撑、相互成就的”。

猜你喜欢

受访者志愿志愿者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
因爱汇聚,志愿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