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十而退”的创意归乡生活

2022-09-23千剑

时代邮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头等舱工作坊田园

文 千剑

作者:蔺桃

出版时间:2020年9月

出版单位:东方出版社

定价:59.8 元

有这样一群80后,他们不恋大城大厂,而是向往优哉游哉的乡居慢生活。当多数人以跳出“农门”为目标时,他们为什么放下城市中体面的工作、稳定的收入,选择少有人走的逆行之路?

蔺桃的《三十岁,回乡去》,讲述了20位青年投身乡村建设的故事。读完这些故事,上述疑问逐渐解开。他们逆行回乡,并不是心血来潮的冲动之举,而是出于对乡土的眷恋,对“挽留最后的农耕”的执着。正如返乡创办农场的唐亮所说,是“内心的声音呼唤我回去”。

在这个声音的呼唤下,36岁的周华诚辞去省级报刊首席编辑职务,回到浙江衢州常山县五联村,发起“父亲的水稻田”计划,用文字记录古法犁田,办稻田摄影展,成为一名稻田文化策划人,在农田里重新找到自我。在这个声音的呼唤下,桃二从广告公司辞职,为老家茶园开淘宝店“茶画家”;杨阳在家乡大墨雨村的果园,建起“食物森林与永续农业工作坊”……

植物手作、蚕丝手艺、古村修复、农耕文创、田园游学……他们打开了创业的一扇窗,也创造了一种新鲜的乡村生活方式。他们用行动告诉人们:在农村,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还可以这样干!农业工作坊、农夫市集、慢食大会,这些“新物种”被这群80后不断创造出来,点亮了农村的烟火,唤醒了寂静的群山,刷新了人们对乡村的认知。

这些浸润着乡土情怀、迸发着创意火花的乡村建设实验,从更高层次定义了返乡创业。陕西青年梁少雄来到村庄创办蒲韩新青年公社,提出口号:首先是生活,其次是有意思,再次是有意义,最终是责任实现与文化再造。

这就是新一代返乡青年的创业宣言。他们为项目注入乡愁的暖流,为田园植入文化的基因。当纯真乡情与土地拥抱,创意火种与田野碰撞,奇思妙想与枯藤老树相逢,乡村便有了亮色。

这抹亮色,弥足珍贵。作者记录这20个生动示范的价值,不仅在于呈现了如何在乡下诗意栖居,更重要的是提供了盘活村庄、逆转农村主体性的实现路径。在城市化浪潮中,我们忧心于“空心村”的萧索,也惋惜许多古老村庄的消失。如今,在一些农村,房子整齐漂亮,道路四通八达,环境鸟语花香,但人烟稀少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需要政策助力、资金加持,也需要千千万万个周华诚、梁少雄这样的探路者,需要繁星般的乡建火种,催生更多像农业工作坊、农夫市集这样的“新物种”。而这,正是“回乡去”的终极价值。

“田园是人类的故乡,更是生命质量的头等舱。”这20个鲜活的归乡创业故事,就是“田园头等舱”的创意模板,是从乡村大地上破土而出的新苗,为我们展现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未来乡村新图景。

猜你喜欢

头等舱工作坊田园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为“田园CEO”成长添把火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素养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田园乐趣多
田园美景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田园风
非常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