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山深处的“孩子王”和他守护的孩子

2022-09-23郭懿萌付玉梅

时代邮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大岭孩子王学校

文 郭懿萌 付玉梅

河北保定市顺平县大悲乡大岭后村藏在太行山脉的一个褶皱之中,是一个不到3000人的小村庄。在村北隧道未开通前,想出村要么翻山越岭,要么绕远路走一条羊肠小道。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岭后村的村民们用了10年时间才凿出一条通往外面世界的通道。这条340米的隧道,岭后小学的校长陈文水穿梭往来过无数次。他竭尽所能为岭后小学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用7年时间打通另外一条“通道”,一条读书读出去的通道。

挑起沉重的担子

2014年9月17日,陈文水回到岭后小学当校长。他是来救急的。当时学校已经开学半个月了,但迟迟没有开课,老师们每天领着孩子上自习。

除了校舍是新的,学校里几乎一无所有。操场只有一半水泥地,另一半是用建筑垃圾堆建而成。老师没有备课本、签字笔、粉笔,教室里没有扫帚、撮箕,孩子们用的桌子是破的,凳子需要搬出来一个一个修补。学校还欠着近20万元的外债。

陈文水拿出3000元,找老教师齐天锁借了4000元,第二天租了辆面包车去县城,拉了满满一车物资回来。50多岁的男老师看到陈文水送来的香皂、毛巾、脸盆,一下子哭了,领着陈文水到办公室,门后面的铁丝上挂着一条毛巾,四五个男老师5年共用一条毛巾不舍得换,“那条毛巾用得像拖把一样,破成了条。麻袋一样的颜色。”

这样的环境根本留不住老师。外面来的老师,一周才能出一次山,想洗热水澡只能去20公里外的县城,可要是冬天大雪封山了,没有人敢开车走那条陡峭的山路。每年11月到次年4月,别说洗澡了,连喝水洗手的水都不能保证,连接村里那口井的水管被冻住,只能用夏天储藏在水窖里的水。

这都是陈文水面对的现实。四周的山,阻隔了太多。陈文水一直觉得,对孩子们最负责的事就是为他们留住好老师。

他找来爱心人士给学校捐赠了水井,用爱心款建了“阳光暖房”,这样孩子们就能在饭前洗手,不再用脏兮兮的小手抓馒头吃,老师们也可以洗上热水澡。对那些外面来的老师,他自掏腰包给他们买菜买肉,包饺子做饭,把学校营造出家的感觉。

陈文水是土生土长的大岭后村村民,爷爷和父亲都是乡村教师,一家三代出了11位教师。村里的第一批大学生,就是他父亲亲手带出来的。陈文水自小耳濡目染,对教育有很深的情结。过去,乡村教育让孩子能认字,出门坐车能认路回家就可以了。但是他还想竭尽所能给孩子们创造更多走出大山的机会。

“赎罪”

陈文水一有时间就去家访,尤其是那些家里没有劳动力或者有特殊情况的家庭。为了解决特殊家庭孩子的切实困难,陈文水不得不求助外界。他四处添加微信群、QQ群、旧衣服捐赠群……一遍一遍告诉大家岭后小学孩子们的困难。很多人不相信,求助的消息石沉大海,即便有捐赠意愿的人,也不愿意跑到这偏远的大山里走访。只要有一点希望,陈文水就租车一趟一趟往外跑。有时带回一些米面粮油,有时是一两百元……

陈文水和孩子们一起拔萝卜

“今天给一年级和六年级升级更换了电子白板教学系统,支出9300元。”“周日去探望了小玉堂的哥哥,捐赠了2000元。”聊到学校支出的每一笔账、爱心人士捐来的每一笔钱时,陈文水如数家珍。他经常自嘲:“我真是个俗气的人啊,每天开口闭口都是谈钱。但钱真的很重要,我感触很深。”

他永远也忘不了2016年的那一天。

那晚,他接到一通电话,是一个孩子的父亲在弥留之际打来的。“对方一直说,陈大哥,我就快不行了,我谁都不相信,就信你。然后就要把他5岁的孩子送给我。”陈文水一下傻了。那时的他,每个月打到工资卡上的钱只有1900多元。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在上大学,一个在读高中,每个月他都要跟别人借2000元,才够负担自己家庭的支出。

那是一个父亲临终前的托付……最终,陈文水没有答应。在他看来,“那个父亲是带着遗憾离开的。”这也成为他无法释然的遗憾。

从那时以后,那种愧疚感和赎罪感一直伴随着陈文水。他越发停不下来,因为他不想让同样的事情发生。这6年里,他前前后后帮助了至少五六十个特殊家庭。

很长一段时间,陈文水感到力不从心。个人声音的微弱,爱心人士的不信任,撑不起这个小山村那么多孩子的希望。但他始终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些,“都带着赎罪的心态”。

“孩子王”的梦想

2018年9月,陈文水开始尝试制作短视频,初衷只是想记录孩子们的日常。两个月后的一天晚上,他拍摄了一段家访视频,孩子父亲因脑血栓成为植物人,母亲做一个拉链才赚2.5分钱。视频发布后,大量网友添加他的微信来询问。那晚,陈文水为孩子家里筹集了4600元,并在5位老师的见证下,把这笔钱交给了孩子妈妈。

2018年底,陈文水开始直播孩子吃午饭。学校里留守儿童多,这也是身在外地的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有时陈文水一天会接到十多个询问电话。教育部在2011年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营养午餐”的标准为每个学生每天5元。岭后小学一百多名小学生,平均每天补助的伙食费在600元左右,即使这样,有时候盛的一勺菜里也就两三片肉。透过他的镜头,外界开始认识这所深山里的小学。越来越多的人联系他,希望提供资助。现在每个学生每天的午餐标准在10元左右。

孩子们在改变,大岭后村也在发生变化。

2018年,大岭后村全面脱贫。2021年政府修建并加固了隧道。陈文水也努力为能劳动的特殊家庭,变“输血”为“造血”。他为养羊户建彩钢棚,避免再出现冬天雪厚风大压垮羊圈压死小羊羔的情况;他请智力障碍孩子的父母帮学校的菜圃翻土,用劳动所得代替直接捐赠。

村里孩子们也争气。岭后小学全县倒数第一的成绩在陈文水回来后成为了历史。2021年,岭后小学的六年级升级考试考了全乡第二,全县第23名。

逐渐有老师愿意留下来了。他们留在这里的原因很多,但他们都会提到一点:因为校长也在这。这些年,他们和陈文水一起见证着岭后小学翻天覆地的变化,陈文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这位大山深处的“孩子王”最希望的是,孩子们在山里尽情奔跑后,最终能走出大山。其实,陈文水也有很多机会可以离开这里,但他却说:“我只想一辈子留在这里。”

猜你喜欢

大岭孩子王学校
河北省赤城县伙房—大岭堡一带石墨矿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孩子王CEO徐伟宏:为什么我们非常排斥纯线上的订单?
临海西郊大岭石窟元代造像题名记所见人物考——兼商榷大岭石窟造像的始建年代
叫我孩子王
学校推介
实体店独角兽
冰雪大岭——昆仑
冰雪大岭一昆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