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动汽车泊车状态下的电池均衡方案

2022-09-22刘木林卜凡涛

机电工程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泊车电池组电量

刘木林,卜凡涛,林 辉,孙 洋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沈阳 110000)

0 引言

随着国内及国际上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效率、延长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1]。而动力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单体电量不一致的现象,进而降低了整个电池组的可用容量和动力性,同时也缩短了动力电池组使用寿命[2]。传统的方法是采用被动均衡方案解决这一问题。但是传统的被动均衡方案由于均衡的电流非常小,往往不能够消除动力电池在使用中产生的单体电量不一致的问题[3]。如果采用主动均衡方案的话,由于主动均衡的电流较大,所有可以在短时间内消除单体电池的电量差异。但是同时使用主动均衡又引入了另外一些问题,比如均衡系统复杂、安全性与可靠性无法保证、增加系统成本等问题。本文旨在介绍一种电动车泊车状态下的电池均衡方案[4]。本方案仍然采用被动均衡作为基础,这样就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制造成本没有明显提升。针对被动均衡电流小的问题,本方案采用了延迟均衡时间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均衡更多的电量[5]。本方案采用分布式的信号采集系统,在泊车状态下主控制单元进入休眠状态从而减少耗电,信号采集及均衡控制单元全天候工作,在泊车状态下也能以低功耗状态以预设的控制逻辑和参数进行工作[6]。预期达到的效果是在动力电池一致性较差的车辆上配备本系统,电动车辆经过一个月的常规使用后电池的一致性差异能够达到新车出厂的检验标准。

1 研究意义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组一般由多节单体电池串联组成。由于单体电池间性能存在差异,同时由于电池系统设计问题,不同单体电池的使用温度等条件也存在差异性,这些因素都造成了电动车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单体电池间的电量差异的情况[7]。根据木桶原理,整个电池组的电量由最低的单体电池的电量决定[8]。因此对于动力电池组的均衡功能至关重要,它可以提高电池组的实际可用电量,提高动力电池组的功率型,延长动力电池组的使用寿命。

对于动力电池组的均衡方案,按电量耗散类型可以分为主动均衡和被动均衡两种[9]。主动均衡的基本原理是对电量低的单体电池进行充电[10]。硬件结构上一般利用一些储能器件如电感、电容、变压器等,将整个电池组的电量搬运到低电量的单体电池上。它的优势是能量利用效率高,均衡能力强[11]。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劣势:结构复杂,系统的可靠性降低;占用空间较大,对于小型乘用车不利于安装布置;成本非常高。被动均衡的基本原理是对电量高的单体电池进行放电,从而是所有单体电池的电量达到相对一致的程度[12]。电路结构上也非常简单,就是在每个单体电池上并联一个耗散电阻和开关。它的优势是结构简单、系统可靠性高;占用空间小,易于安装布置;制造成本低。同时也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缺点,均衡电流非常小,均衡能力有限。

虽然被动均衡的电流小,但不代表均衡的电量就一定小。根据电量计算公式Q=I×T(Q为电量;I为电流;T为时间),如果想得到更多的电量,除了提高电流之外,还有一个途径是延长时间。传统的均衡系统由于使用车载12 V铅酸电池的电量,同时系统的功耗较大,因此只能在车辆上电的状态下(车辆行驶或充电的过程)才能进行均衡。因此可利用的时间非常有限。而实际在车辆使用过程中,行驶和充电只占很少的时间,大部分时间车辆处于停泊状态。如果能在车辆停泊的时间里进行均衡,那么会大大提高被动均衡系统的均衡电量。本文接下来就要详细说明一种在停泊状态下可进行均衡功能的系统。

2 电池均衡系统架构

图1所示为支持泊车状态下工作的电池均衡系统架构。其中包含两个关键的控制单元,即BIC和BMU,对它们的功能描述如下。

图1 支持泊车状态下工作的电池均衡系统架构

(1)BIC:电池信息采集单元。本系统中包含3个BIC,如图中所示的BIC1、BIC2、BIC3。它们的主要功能是采集动力电池组中串联单体电池的电压、电池温度,对单体电池均衡进行,对电路板上的均衡区温度进行控制。供电电源是动力电池组。该控制单元使用的核心芯片为NXP33775。

(2)BMU:电池管理单元。主要进行单体电池剩余电量的计算,均衡剩余时间的计算,其他均衡相关参数的计算。BIC和BMU之间的通信采用菊花链通信方式,同时该通信方式也具有唤醒的功能。

3 控制策略

泊车状态下的均衡是依靠BIC电路板上的芯片(NXP3375)中的固有程序自动运行的。但是BIC在泊车状态下均衡的控制参数都是在BMU工作的时候进行计算并发送给BIC的。因此整个均衡控制策略分为行车/充电状态和泊车状态两个部分。下面就分别对这两个部分的控制逻辑进行详细说明。

在行车或充电状态下,均衡控制流程如下:车辆上电后,BIC首先要采集电池的温度、电压等信息并通过菊花链通信发送给BMU。然后BMU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得出每个单体电池的均衡剩余时间。接着就是对单体电池进行均衡并计时,如果均衡期间有严重等级的故障(如单体电压过低、温度过高等)则停止均衡,均衡时间到之后推出均衡。当接收到车辆发送来的下电请求信号后,BMU将均衡控制参数(包括均衡剩余时间,温度控制阈值,单体电压截止阀值等)通过菊花链通信发送给BIC。最后BMU进入休眠状态。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行车或充电状态下的均衡控制流程

在泊车状态下,均衡控制流程:低压下电后首先判断剩余的均衡时间是否大于T1(根据电池及均衡系统的参数设定),其意义是如果在短时间内可完成均衡那就不用开启泊车均衡功能,只在行车或充电状态下均衡即可。然后BIC就按照预置的控制策略进行均衡控制。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对于预置的均衡策略及参数的说明如下。

图3 泊车状态下的均衡控制流程

(1)基于时间的泊车均衡方式。单体电池均衡过程中进行计时,该时间由BMU计算并发送给BIC,计时时间到达后则关闭该单体电池的均衡。

(2)低电压停止均衡。均衡的过程中,当有任意单体电压达到最低电压时,停止所有单体电池的均衡。

(3)避免深度放电,均衡最长时间限制。设定一个最长的均衡时间,当有一个单体电池均衡时间大于该值时所有均衡停止。

(4)延迟启动均衡控制。有些情况下,电池的温度较高,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当电池温度降下来之后才允许做均衡。

(5)均衡区温度控制。均衡的过程中,当均衡区温度大于一定值(由BIC电路设计参数决定),则暂停均衡;当均衡区温度小于一定值(由BIC电路设计参数决定),则重新开启均衡。这里采用滞环控制,使均衡区温度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6)均衡电流的PWM控制。如果硬件设计的均衡电流较大时,可使用该功能使实际的均衡电流变小,从而减少均衡电阻的发热量。

最后是均衡结束并唤醒系统的时间设置。当所有单体的均衡时间都归为0时,需要对BMS系统进行唤醒。目的是唤醒后需要BMS系统检验本次泊车均衡的效果,如果达到均衡的预期目标则BMS可以进入完全休眠的状态,如果没有达到均衡预期目标则需要BMS进行下一次泊车均衡相关参数的计算,开启下一个泊车均衡循环。这里需要注意由于系统一次最多支持到45 h的泊车均衡,因此如果均衡时间大于45 h的需要在45 h到达后唤醒一次BMS系统,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泊车均衡循环。

4 电池均衡能力计算

以一个200 A·h的纯电动汽车作为参考,对比传统的均衡方案和支持泊车均衡方案的均衡能力。假设在电路设计上两者的均衡电流都是30 mA。实际上由于在泊车均衡中信号采集的频率较低、无需诊断占用时间,所以泊车均衡的有效均衡电流会大于传统均衡方案。

对两种方案的均衡时间进行估计,按一个月的时间内进行计算。传统均衡方案下,车辆每天使用2 h,每月充电5次,每次充电6 h。那么总共可进行均衡的时间为90 h。均衡的电量为30 mA×720 h=21.6 A·h,换算为SOC为10.8%。而本设计,在泊车状态也可以均衡,基本上可以做到一个24 h均衡,则一个月的总的均衡时间可达到720 h。均衡的电量为30 mA×720 h=21.6 A·h,换算为SOC为10.8%。

表1 均衡能力对比表

动力电池的不一致性通过最高单体SOC和最低单体SOC的差值来表示。造成电池不一致的原因有很多,例如不同单体电池的自放电率不一样,使用温度等环境条件不一致,电池出厂时由于制作工艺导致的差异性等。一般条件下电池的不一致性为每个月SOC差异在2%~3%,极端差的条件下不一致性甚至可以达到10%。因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均衡方式月均衡量为1.35%,只能满足较好的电池使用条件下产生的差异,随着电池使用时间的增加或在恶劣环境下使用,这种均衡方式是不能满足动力电池使用要求的。而本方案延长了均衡时间,月均衡量达到10.8%,即使电池在最恶劣的条件下使用,也能够消除电池的不一致情况。

5 均衡效果对比实验与分析

为了验证本系统的均衡效果,使用两辆纯电动汽车分别搭载传统均衡系统和本方案的均衡系统做一个月的对比实验。两辆电动车除了均衡系统不同之外,其他条件均相同,使用条件也相同。动力电池的容量为205 A·h,人为设置两个电池组的电量差异都是8%。使用情况为每天市区通行约2~3 h,大约5天时间使用慢充桩充一次电。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每天记录电池组的电量差异(ΔSOC)情况,记录如表2所示,其中ΔSOC1为传统均衡系统的电量差异,ΔSOC2为本方案均衡系统的电量差异。

表2 均衡效果测试数据对比表

根据以上实验数据绘制成电量差异(ΔSOC)与时间相关的图形,如图4所示。可以看到使用传统均衡系统的电池组电量差异ΔSOC1始终以缓慢的速率下降。30天过程中,ΔSOC从8%下降到6.4%,均衡消除的电量差异为1.6%。传统均衡方案在进行了30天的均衡后电池组还有6.4%的电量差异,不能满足消除电池组电量差异的需求。而使用本方案的均衡系统的电池组电量差异ΔSOC2的速率下降则非常快,大约以每天0.3%的速率在下降。到达第22天时ΔSOC2已经下降到2%,由于电池组出厂检验的ΔSOC容许差异为2%,因此到达这一数值后就不再进行均衡操作了。第22天到第30天的这8天内,ΔSOC2偶尔上升到2.1%,也都能够及时的开启均衡,使ΔSOC2始终维持在2%以内。

图4 两种方案下的均衡效果对比

6 结束语

与传统的均衡方案相比,本方案在不大幅增加制造成本,保证系统安全可靠性的前提下,能够大幅提高系统的均衡能力。从系统架构可看出,在硬件结构上本方案只升级了采集控制芯片,除此之外没有额外的增加制造成本。在泊车状态下的均衡控制策略方面,加入了多重的安全冗余控制,如均衡剩余时间约束、最低单体电压约束、均衡区温度约束等,保证了系统的安全性,实际的测试过程中也没出现过安全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本文对不同方案均衡系统的均衡能力的计算及实际测试结果显示,本方案额外利用了泊车状态下的时间进行均衡,弥补了传统均衡方案均衡电流较小的缺陷。实验结果显示,即使在电池一致性最差的条件下,经过不到一个月时间的均衡,也能达到电池组出厂检验时的要求,达到了预期效果。

猜你喜欢

泊车电池组电量
基于MATLAB的平行泊车路径规划
储存聊天记录用掉两个半三峡水电站电量
基于CarSim的平行泊车仿真分析
物联网智能燃气表电量自补给装置
基于功率的电量智能修复算法研究
Arrive平台新增智能泊车推荐引擎 帮助找到最佳泊车地点
2017年7月原电池及原电池组产量同比增长2.53%
锂离子电池组SOC估计算法的比较研究
锂离子电池组不一致性及其弥补措施
节假日来电量预测及来电量波动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