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末民国上海高校建筑色彩探析

2022-09-20孙心愉

流行色 2022年8期
关键词:建筑师色彩建筑

围绕清末民国上海建筑的研究成果丰硕,如伍江所著《上海百年建筑史(第二版)》对近代上海建筑在不同时期的技术、设计思想、风格特征及建筑师的个人特点进行全面考释论述;娄承浩、薛顺生所著《上海百年建筑师和营造师》,则以档案材料为支撑介绍庄俊、童寓等众多学人个案;随着近年来“建筑可阅读”的逐步推进,常青、徐锦江、刘亦师等等学者也始终致力挖掘老建筑文化价值,试图讲述一个时代建筑学科发展脉络与特色。建筑色彩方面,陈飞虎编著的《建筑色彩学》、高履泰所著《建筑的色彩》等,均对于在建筑在空间中运用上色彩的手法,以及建筑色彩具有的文化和民族特征进行论述;李丽、王传杰编著的《建筑环境色彩规划设计》具体地提出了色彩在建筑设计及建筑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和存在价值。在以上成果支撑下,本文通过分析清末民国时期上海高校建筑的色彩特征,尝试分析最直观的视觉效果,理解材料技术迭代与时人思想理念的转化过程,也是研究近代上海建筑特征的一个角度。

一、溯建筑形貌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历史;这个过程是世界主动走向中国、中国被迫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中国建筑发展也飚转豹变,在1840至1949年间,伴随外籍建筑师的输入与中国建筑师的成长,清末民国上海高校建筑从其社会功能、材料技术、内外结构形式等诸多方面,一改千年来中国传统建筑面貌。在这一时期上海也涌现了大量学堂、学院等教育建筑。

(一)上海交通大学建筑群

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为南洋公学,其校园建筑设计群体,除福开森、邬达克等人外,还有留美归来的图书馆设计专家沈祖荣、不断探索西方古典比例形式融入中国风格建筑的范文照、庚款留美受清华电邀回国的庄俊等等一代建筑大师。前者在批驳繁复装饰、崇尚自然简朴的审美风尚下,秉持重实用、轻修饰的态度参与设计;后者则集国粹主义文化观所制约的传统道器观念,又有近代建筑教育所带来的学院派观念,从而形成建筑观念的融汇。

(二)华东政法大学建筑群

德国建筑师鲍希曼曾经评论大屋顶轻巧上扬的曲线是中国人表达生命律动的愿望。不同于西方古典建筑将装饰及造型主体置于建筑立面的做法,中国传统建筑的墙身一直比较平淡,而屋顶却是整个建筑表现中最华丽的语言。在圣约翰大学创建初期,校长卜舫济便坚持将“中国之特质”融入校园建筑中。在现存的历史建筑中,怀施堂、格致楼、思颜堂等均保留了中式大屋顶的样式,在西式建筑中加入传统符号。尽管部分建筑的折中手法被梁思成先生等学者评价为“堆砌文字、抄袭章句,整篇结构不出于自然”,但此种设计手法将两种建筑文化融为有形的实体,迈出了中西兼容尝试的步伐,并绵延成一种风格。

二、析色彩特点

十九世纪以来,在工业文明加持下,中西的双向交流互动呈现出一种新现象:处于相对弱势的中国在近代化初期,本土人要求全盘西化,但随着近代化发展,本土人逐渐对西方文化从“博观”进入“约取”阶段。以建筑为例,早期开埠后的洋人设计师把先进的建筑理念和技术手法奉献给上海;庚款留美的第一代建筑师归国后,很大一部分主动选择了西方技术优势与传统建筑元素结合,从一味追求“古典复兴”式转入“民族意志”的探索;而外来的教会势力等虽欲实现对一方土地的“非军事”征服,但主动选择了折衷的路径,呈现出“中西兼容”的色彩特点。

(一)“西式折衷”的色彩传统

中院(图1)、老图书馆(图2)这两幢建筑分别出自福开森与沈祖荣之手。福开森后期潜心中国艺术、并尝试向西方阐释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立场和观念;但身在南洋公学时,福开森的“初心”是贯彻西学,因此在中院设计上既带有西方经典的古典主义建筑面貌,也具有从传统建筑体系向多元素整合的特点。同一时期由福开森设计的还有上院,被赞誉“蔼蔼春空,高楼森耸凌云”,可见其势。中院与老图书馆均为经典的三段式构图,立面分别以浅灰调的石材与清水红砖构成。整体色彩上的差别在于:中院以灰色的补色红色作为主要的装饰色彩,描摹拱券弧线与檐下装饰;老图书馆则整体建筑更鲜亮,“红墙白栏柳丝中,镰箔轻明花影重”、“花晴砖影红”即为时人对老图书馆的赞誉,在红砖上以白色石膏构成纵向延展的线条,使得光影下的建筑极富层次,在明艳的红色调中烘托雅致。若再细究色彩的装饰意蕴,中院采用灰色与赭石色低饱和度砖石,在檐口、拱券、窗台的位置组合成具有形式感的几何规律图案排布,简单的重复性节奏构建了建筑本身的韵律感;以色块取代部分装饰结构,墙面为底,线条为图,充分体现了建筑物简洁、理性的特点,也符合福开森西方学术背景的话语表达。老图书馆则有更精美的砖花壁饰,有意通过醒目的白色强调窗楣弧线轮廓,施色部位与建筑的结构紧密结合,单束装饰线本身又具有竖向凹凸纹理,在有限的高度上尽可能带给观者崇高、宁和的观感,从而越来越契合图书馆的实用功能。

图1 中院,贝乐夏摄

图2 老图书馆,张伟摄

(二)“民族艺术意志”的色彩体现

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折中主义风格在欧美国家广泛流行,随着欧美国家的文化输出随之影响了中国多地的建筑风貌,上海作为最早开埠的口岸首当其中,是为被动接受;后因“庚教留美”为主的一代建筑大师归国,开始主动吸收中西之长,对传统建筑元素再创作相继出现一系列体现了“民族艺术意志”的建筑作品。

庄俊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后又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进修,其建筑设计思想在1935年《中国建筑》上作了表白“摩登式之建筑,犹白话体之文也,能普及而又切用”。在体育馆(图3)与总办公厅的设计中,采用了三段式立面划分,立面色彩以“浅—深—浅”式排布。占主体的是赭红色主色调的墙面中嵌入了大面积的拱券玻璃窗,两幢建筑在窗套和上下两层窗间墙体都使用混凝土材质,与屋檐的线脚材质、色调保持一致,中和了墙面较深的色彩,也具有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底层采用灰白色斩假石,与中段的赭红色形成色彩并置,在调适整体色彩饱和度的同时,两个色块之间也在明度和纯度上形成了一定对比,并使建筑感觉根植于大地。

图3 体育馆,张伟摄

(三)“中西兼容”的教会教育建筑色彩象征

清末民国时期圣约翰大学的建筑以飞檐翘角为最鲜明特点,在建筑结构上基本都是砖木混合结构。因此统一的建筑材质基本就确定了建筑色彩的整体性。较为典型的如怀施堂(图4)、思颜堂(图5)这幢建筑虽是秉持“中西兼容”的理念,但由于是在美国设计完成,因此其中的中式装饰、色彩很大程度上归于西方人的主观认知。怀施堂立面使用连续砖材砌筑拱券,以红砖勾勒框架和窗楣,在每两层之间用红砖分割,具有横向衍生感,整体以青砖砌筑,红砖与青砖的清水墙建筑立面形成了沉着而明快的色彩基调;但是在柱式、线脚和花饰上,则为灰白色石材,搭配小青瓦屋面与灰塑屋脊,简单大方、朴实而精致。从色彩、材料上既反映出西方殖民式样,但也兼具江南地区传统民居的特色。

图4 中院,作者摄

图5 思颜堂,作者摄

独树一帜的是范文照执笔的交谊室(图6)。这是第一位走进校园的中国职业建筑师,范文照融入了西方学院派的建筑理论,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建筑语言。交谊室除四坡庑殿屋顶为典型中式元素外,还在檐下圈梁上有中国宫殿建筑彩绘,融入了具有吉庆、祥和寓意的装饰纹样内容,装饰性、可读性强。点缀色彩以纯度较高的、色彩鲜明的颜色配合基底色彩,明显是向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学习和转译而来。

图6 交谊室,作者摄

因此,尽管都是为表现“中国固有式”建筑,但由公和洋行、PFH建筑事务所等设计的怀施堂、思颜堂等建筑,大多没有额外的色彩装饰,转而将建筑材料的原始特性展现在观者面前。这种做法,一方面体现了西方现代结构理性主义建筑思潮中去装饰化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展现了砖、石本身丰富多变的肌理之美。而以交谊室为代表的另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表达,则可以看到使用中国传统纹样和色彩的痕迹,中国古典建筑元素揉入西式立面构图手法,以油彩施以彩绘致敬传统,使两者高度协调统一。

三、色彩下的观念转捩

建筑色彩是建筑形象表达中最活跃的因素,它不仅体现人文特征,也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在中国古代是没有专门的建筑师职业的,较为接近的是大木作工匠,在士农工商的四民阶层影响下,始终处于底层,也缺乏人身保障制度与相关研究成果记录。建筑师的身份认同始终是一个问号,范文照在《中国建筑》创刊号上说:“建筑师之为世所重视,社会人士多未明了,且有认为营造包工者流,间或目为一种普通工程师,种种误解不一而足。”直到1930年上海市工务局颁布《上海市建筑师、工程师呈报开业规则》后才将中国建筑师正式职业化。上海开埠后开始出现西方建筑和职业建筑师,如家喻户晓的邬达克、墨菲与其他建筑事务所等,都在自我建立和产出作品的过程中,才逐渐确立了职业身份与社会认可。这也凸显了归国的第一批建筑师在已受西方建筑文化熏陶的环境中探索民族艺术意志的阻力。当欧美传教士与建筑师探寻西方文明进入中国的文化适应法时,一代中国建筑师也在通过自己的不断尝试,以期平衡中西建筑文化的矛盾,两者共同促成了近代高校装饰艺术与建筑风貌的形成。这期间经历了尊古卑今的抗拒、对强权文化的盲从、对本土文化的质疑、再到以实用性与民族性为基础的探索。

在华东政法大学与上海交通大学的校园建筑群中,清晰展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由于不同的建筑师群体对建筑设计目的、中西建筑文化的理解和具体设计手法不同,表现出丰富多样的色彩面貌,由早期偏向古典主义的优雅端庄,发展到后来融入中国传统建筑构件与色彩,呈现出明快大方的视觉感。这个过程反映了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技术背景。中国近代大学文化能够成为我们的集体性记忆,源于20世纪初当时一批中西兼通、具有独立自主意识的大学人融合中西文化、结合当时大学实践所进行的创新。这种创新在校园场域中,以建筑面貌构筑起了思潮迭代的图景,从古典主义建筑色彩到传统复兴初探索时呈现出色彩轻量化等特点,展现了由鸦片战争以来至民国时期,中、西建筑师的各种尝试。出现这种现象,也符合中国近代史中大部分人的心态。

结语

建筑最直观的色彩关系,反映出当时人的材料观、道器观。在中西文化激烈碰撞的近代中国,中国第一代建筑师不断尝试中国古典建筑的新出路,试图在西方先进材料、技术手段、建造方式的加持下,突破传统形式、重新诠释中国建筑文化。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建筑的理解,既要关注微观的设计手法、建筑技术,也需要放大到建筑师的文化理念、创作本心与时代精神去理解。研究清末民国上海高校老建筑的色彩形貌,不是为了书写历史而研究,而是为了剖析过去,理解自重与开放的信心、反思与不馁的精神,从而思考当下与未来。希望在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当下,笔者能为建筑如何处理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有所启示。

猜你喜欢

建筑师色彩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建筑的“芯”
当建筑师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一个建筑师的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