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服装设计中的“无性别”表达

2022-09-20陈颖怡

流行色 2022年8期
关键词:衣橱男装服装

引言:性别和性取向构成了服装和时尚研究的另一个中心研究领域。在人类学中,这是一个丰富的实地研究领域,它揭示了时尚与身体密不可分。人类的身体是着衣的身体,社会世界是着衣的世界。所有人都在以某种方式给身体“着衣”,衣服 、刺身、化妆或其他装饰身体的方法,它们都构成了“自我”。衣着上的差异唤醒了人类不同性别的意识,除了强调性别差异带来的不同身体特征,还承载了身体种种文化含义。在1965年,让·保尔·高缇耶(Jean Paul Gautier)出其不意地打破了这一条条框框。他组织了一场男人游行展会,他们身着各类服装做着各种动作,却只有一个目的:关注我。

到20世纪,男性从借助身体来吸引“关注”到“我”的表达,“我”有了更多的选择权通过衣着来体现“我”的社会形象——是否选择突出“我”的男性阳刚气概。男性形象的中性内涵从古希腊罗马时期,服饰并不区分性别只为了展示身体的自然美,而到了中世纪男装出现上下装分体式服装造型,才出现区分性别局面,再到当下的无性别主义的流行,性别对立的标签被撕下。随着人们着装的不断演变,“中性化”到“无性别化”在时尚界掀起了新浪潮,“服装设计中无性别表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 “无性别”概念在服饰中的形成与发展

(一)“无性别”的界定与解析

“无性别”又称“X性别”,即非二元性别(Non-binary gender)之中,非二元性别可能介于传统定义上男性和女性表现之间,或认同两者兼具或两者以上的性别,认为自己没有性别,在两者或以上的性别认同之间流动,等等。人类繁复的性别状态并不是空穴来风,性别理论认为它们都有存在的意义。无性别(Agender)作为其中一种状态,是指没有发育性别或认为自身不属于任何一种性别,对任何性别认同不产生归属感。无性别者认为自身不存在性别这一属性,或认为性别不是自身的核心特质。无性别者有时也使用“没有性别”(genderless)或“去性别”(ungendered)等类似词语表达自己的性别认同,不认同传统二元性别观念的无性别者也会使用“中性”(unisex)一词。

但随着时代进步,大众对“中性”认知定义是男女服装之间,没有明显性别特征的设计风格,例如“女着男装”,而文中探讨的时尚领域“无性别”更倾向“雌雄同体”和“性别转换”,由此Unisex能准确表达大众对“非二元性别”的理解。

(二)男装“无性别”的源起

20世纪20年代,作为第一个让女性穿上裤装的人可可·香奈儿(Coco Chanel),她设计了“garçonne look”,一种无束腹直筒过膝裙,穿着更灵活、舒适。穿上这种中性化服装的女孩,被称为“Flapper”。可可·香奈儿的故事至今被流传,而相比之下,对发起于60年代的“孔雀革命”——即男性时装趋向华丽的讨论,则甚少人了解。现在市场所流行的宽大廓形的“男友风”服装并非“无性别”表现,本质上来说这只是从一种性别向另一种的单向流动。“Unisex”更多指代的是设计风格流动的双向性,在两性身份间找到中间地带。20世纪70年代后,无性别主义(Unisex)、新浪漫主义(New Romanticism)出现,男人女性化初露端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偶像就是大卫·鲍伊(David Bowie)成为“无性别”掀起的高峰。

图1 大卫·鲍伊(David Bowie)

如今,时代发展到今天,从杂志到社交媒体,随着男性对个性化表达的追求,使得男装已经发生转变。在2000年前后的几年时间里,在先锋设计师们的影响下,似乎男性气质朝着更为开放的标准开始转变。男装新时尚从传统中破局而出,男装秀场上出现层次叠穿、前卫的廓形和印花,大胆的色彩和女性化的服装元素。

二、服装设计中“无性别”的多样化表现

(一)纯粹主义风格的“无性别”表现

纯粹主义(Purism)反对装饰,主张风格单纯性和功能纯粹性。纯粹主义的设计弱化个人情感,注重比例和形式。在时尚领域中,其表现形式亦受到极大的影响。它弱化性别的区分,回归到“人”或“物”的本身,通过立体简洁的线条、精准比例的拿捏和利落流畅的剪裁来表现服装廓形的力量,摒弃非必要的设计结构、纷繁的花型和缭乱的装饰。设计手法上使用重复或均等分布的手法,服装物料方面则突出原面料的质感特性,色调也倾向于中性柔和。2017年开始流行的“性冷淡风格”(Normcore)便是纯粹主义风格在“无性别”的表现之一。设计师品牌吉尔·桑达(Jil Sander)、罗意威(Loewe)、席琳(Céline)皆是此风格的继承者。

图2 Jil Sander 2019春夏男装系列

吉尔·桑德(Jil Sander)的同名品牌创立于1968年,于八十年代引起关注并受到追捧。“纯粹自然”、“人情味”、“不分性别”可以说是品牌的最突出的标签。正如吉尔·桑德(Jil Sander)秉承“少即是奢华”设计理念,认为自己并非极简主义者,而是一个纯粹主义者,于她而言,比起展示两性,自在地表现自己更重要。桑德专注于服装的本质——版型和面料。

(二)解构主义风格的“无性别”表现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是指拆分结构再创新和重组,以颠覆、破坏的手法来呈现出不确定的、模糊的、无规则的效果。这种充满冲击力的理念也突破了对传统男装设计的解构,例如川久保玲(Comme desGarçons)、瑞克·欧文斯(Rick Owens)、马丁·马吉拉(Martin Margiela)。

以川久保玲(Comme desGarçons)的2021年秋冬男装系列为例,这些轮廓中有些带有超大外套的廓形比例,皆从常规西装上的不断解构变形,使这些衣服都具有不对称性、流动性、模糊性。“无性别”化的着裙装扮是川久保玲(Comme des Garçons)的常态,这是一个融合了一个角色从一个性别到另一个性别的旅程。就像女人早已能够掠夺男性衣橱里的裁缝和衬衫一样,现在男孩和男人亦可以选择衬衫、裙子、紧身胸衣、无领外套、珍珠项链和印有珠宝的T恤。

(三)怪诞风格中的“无性别”表现

怪诞风格(Grotesque)是一种与“美”的经典理念不同的美学范围。在时装设计中,怪诞风格的灵感来源于青年亚文化,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标签、不同材质的大杂烩,充满天马行空的创意,戏剧性兼具浪漫与年轻一代产生着深深的共鸣。怪诞风格无论是在灵感、造型或者材料上都具有多样性,例如多种性别的可能性、仿生造型等等充满浪漫未来感的元素。代表设计师品牌有:汤姆·布朗(Thom Browne)、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让·保尔·高缇耶(Jean Paul Gautier)等等。2018年汤姆·布朗(Thom Browne)春夏秀场上,闭场男模穿着一件特殊的礼服缓缓走来,礼服正面是笔挺的黑西装而背面为白色婚纱。这场宣扬性别多元的大秀被推到高潮。通过西服混搭裙裤和高跟鞋的方式,布朗笃信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同体,表达了他对性别的新见解。

图3 汤姆·布朗(Thom Browne)的著名造型

三、服装设计品牌中“无性别”的发展策略——“共享衣橱”

回到原点,“服装的价值是什么”值得人们认真思考,通过对某物的拥有,便获得超越其使用功能以上的附加价值。例如情感价值,是品牌传递给消费者的文化价值、生活方式,体现穿着带给自我的积极意义。而作为一个品牌也应该为社会、消费者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品牌的真实性

“共享”特质代表了“共享衣橱”消费者的群体是广泛的,有着任何肤色、体型,所以反映“真实性”于“共享衣橱”是一个重要标准。由此使用素人模特作为品牌的造型展示,保持自我的原生态和真实情绪流露的“不完美”形象拉近了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距离。

启用素人模特,或是选择形象相似的博主合作、线下生活场景化等等方式无一不在挑战时尚固有的体系,用反叛的方式去挑战人类思想认知的边界,展现人类的真实世界。一如国际品牌巴黎世家(Balenciaga)在其中一季的时装秀中,模特们像普通人一样在街头形单影只地疾走,官方发布的走秀图片也仿佛来自一支过时的手机中随手拍的照片—— 模糊不高清的、不讲究构图,却显得真实而有个性。同样,另外一个美国丹宁品牌69US是个牛仔品牌,它的定位是“跨越性别”、“跨越人口”,为了不被时间淘汰所创造未来的服饰。69US在品牌形象上,非常强调“无性别”特点,有时故意模糊模特的头部,以此无法辨别性别,回归自我本身。有时挑选年龄50及以上的“妈妈和祖母”为模特,都体现了69US正在尝试打破广告大片中的传统形象,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二)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打造数字化应用

国内消费者在发掘新品牌时通过大众化、使用标签化的广告已不再适用年轻消费者,相反他们更愿意以一种专注而深入,且有独特见解的方式被发掘,交互体验、专家的意见和具有竞争力的价格都是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这就要求“共享衣橱”需要以更“本地化”、“接地气”的方式来拉近消费者的距离。

“共享衣橱”需通过社交媒体上的即时性和社区意识来弥合社群与商业之间的鸿沟。推出产品的同时,全方位渗透年轻人生活方式。“共享衣橱”通过有计划地打造青年文化,形成品牌自我IP形象“共享青年”,成为与新时代沟通的媒介。“共享衣橱”不仅在线上创造与现实形象相同的线上虚拟形象的社区,以此保持消费者线上活跃度。同时线上推广青年文化,使品牌文化“下沉”。通过数据分析直接缩小潜在消费者范围,节约吸引新客户的成本,直接面向重度消费人群。同样,数字化作为实体店的补充,不仅仅只是简单地把商品上架到网上,更应该提供给有别于线下,使其发挥独特的价值。

线下实现“泛娱乐”沉浸式时装展览;联合不同的身份背景的素人通过短片形式把“共享青年”多样化,真实化。“共享衣橱”不断地了解消费者,与消费者互动,保持与消费者一起“玩”、一起成长。

(三)品牌的社会责任

比起回收旧衣和服装租赁来达到环保要求,不过量生产、使用可降解原材料、延长衣服的寿命显得更实在。“共享衣橱”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以无性别风格、“去季节性”单品、按需生产和“慢”销售为特点。首先提出“男女同款”概念既符合了商业要求,同时从服装生产角度也减少耗材量和库存以达到环保要求;再通过只设计和生产“去季节性”的款式,推出小规模的环保胶囊系列来试水市场达到产品迭代目的,最后再推广到产品线中。按需生产的模式意味着消费者在线上购买后需等待一周以上制作时间才能收到服饰,“慢”下来的购买行为使消费者有更多时间去缓冲购物的欲望。最后保持社交平台高透明度,消费者从中可以了解到创新产品的制作流程或与结合本土文化、通过本土供应商和本地生产等等为社会承担起品牌力所能及的责任。

总结

无性别化概念服装设计它对于传统服装观念是一次持久性的挑战,并且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演变和变化,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呈现着多样化的广阔发展前景。同样,从个人来说,这是独立态度的表现;从社会来说,这是抛除二元性别古板印象,发出不同的“声音”,是人们精神上的进步;从环境来说,实现“共享衣橱”是从实践中探索“环保”着装的方式,不仅旨在减少产品在生产上的损耗,更重要的目的是,加深人们与衣服的情感、精神缔结,认真思考衣服背后的意义,并尝试延长对每一件衣服的使用寿命。

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无性别化着装也会随着人们服装审美观念和社会观念的转变,而出现更多细分的发展方向。笔者希望能通过这样的结合理论实践的研究,说明服装设计领域所存在的设计现象,为设计师在实践中给予一定的参考。

猜你喜欢

衣橱男装服装
“无聊”的男装
陈海露服装设计(作品)
让人心碎的服装
男装流行面料
衣橱里的Freestyle一秒变嘻哈
男装流行面料
衣橱“换季”大作战!“攻略”来袭一切
新年衣橱UP!UP!UP!
绅士的衣橱(A)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