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观点

2022-09-17

江淮法治 2022年16期
关键词:选民人大代表代表

1 莫让闭会期间的代表建议权闲置

抓好代表培训,不断提高代表建议质量。通过培训,引导代表树立“三种意识”,一是大局意识。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入手,提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建议,避免把本部门、本单位和其它层次的工作要求作为建议提出。二是全局意识。正确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所提建议既要考虑本选区的利益,又要考虑整体利益,不要局限于当“地区代表”“行业代表”“部门代表”,使提出的建议既合理又可行,防止和克服只看局部议小事,不观全局议大事的倾向。三是责任意识。善于抓住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做到有情况、有分析,使代表意见建议既符合法律规定,又顺应民意要求。

积极搭建平台,进一步畅通知情知政渠道。积极为代表订阅相关报刊、杂志,邀请代表参加执法检查、工作评议等活动。充分利用代表小组活动,有目的地开展联系走访选民、专题视察和调研。鼓励和支持代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选区、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作用。

加强建议督办,提高代表建议办理质量。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保证代表建议真正得到落实,对代表建议重视不够,重答复轻办理的,代表连提几年毫无成效的个别承办单位,必要时应进行专题询问,督促承办单位尽快落实,增强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代表作用的积极性。要密切与代表、承办单位的联系,掌握办理工作动态,及时协调解决办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一些敏感性强、处理难度较大的建议,要耐心细致向代表做好解释和沟通工作。

(作者:石崇军,摘自贵州人大网)

2 扎实开展乡镇代表小组活动

立足辖区实际,科学组建代表小组。由于选区大小的不同,各村的代表人数也不尽相同。因此,乡镇人大代表在闭会期间组建代表小组时,要以方便代表开展活动为前提,突出易联络、便召集的特点,根据代表的生活工作情况,综合考虑代表职业、文化程度和组织活动能力等方面,科学合理划分代表小组。

建立活动制度,定期组织代表开展活动。乡镇人大要建立完善代表小组活动制度、代表联系选民制度、代表接待选民制度、代表学习制度、代表视察制度、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以及年度代表活动安排等。要精心做好工作指导,使有关规定、制度和代表小组活动落到实处。同时,“家站点”开展的活动,要与代表小组集中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创新活动形式,确保代表小组活动取得实效。由于乡镇人大代表中有的是村干部,有的是普通群众,所关注的领域也有所不同。因此,代表小组活动不能搞固定模式,每次活动应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和时间因地制宜确定活动形式。要以快捷、灵活的方式,充分发挥人数少、规模小、行动方便、灵活性强的特点,使代表小组活动有声有色。

(作者:何峰江,摘自重庆人大网)

3 “三个服务”做好闭会期间代表工作

做好人大代表视察活动的服务工作。在组织代表开展视察前,先要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召集有关部门、人员一起研究,确定视察的目的、内容、时间和参加人员,并让参与视察的代表提前学习,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使代表能尽快进入角色,避免浮光掠影地走一圈、看一遍。

做好开展代表小组活动的服务工作。由于大多数代表职业活动比较繁忙,因此,在组织开展代表活动中,要注意内容的针对性,形式的多样性,结果的实效性,要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有吸引力,才能激发代表的履职热情。

做好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的服务工作。尽量邀请从事职业活动与审议议题有关或有这方面专业知识的代表,提出过与审议议题有关议案或建议、批评和意见的代表,熟悉审议内容的基层代表。会前将常委会会议所要审议的议题等有关情况提前通知列席会议的人大代表,会中要让列席会议的代表有充分的发言时间,尽可能让代表把意见、建议反映上来。

(作者:何菲、周小滔,摘自江西人大网)

猜你喜欢

选民人大代表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另辟蹊径的《选民登记》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让“人大代表之家”在群众中火起来、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