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肿瘤,尽早“介入”是关键

2022-09-16牛荷

中国新闻周刊 2022年33期
关键词:介入生存期西医

牛荷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

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癌症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06.4万例,新发癌症死亡病例241.35万例,即平均每天超过1.11万人被诊断为癌症,近6600人因癌症死亡。

随着发病率走高,肿瘤治疗愈发成为舆论关注和热议的话题。虽然目前大部分癌症仍无法为人类攻克,但新的治疗手段不断涌现,这让肿瘤慢病化不再是一句空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林丽珠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医教研工作30多年,她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肿瘤的发生过程很复杂,中、西医在治疗上可以互为补充。一些临床研究已证实,除了缓解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产生的毒副反应外,中医药治疗联合化疗药、靶向药、免疫治疗还能起到减缓耐药、协同提高疗效的作用。“找准中医介入治疗的‘切入点’,中西医结合便能发挥1+1>2的疗效。”

很多患者在早期治疗时往往会选择放化疗、靶向、免疫力治疗等西医疗法,当身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等一系列副反应时,会寻求中医治疗。

“中医药的治疗优势除了体现在减轻这些毒副反应外,最主要的还可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与西医的治疗起协同作用。”林丽珠谈到,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并不仅仅在晚期,而是贯穿癌症治疗全过程。林丽珠举例,比如术后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脏腑功能恢复,在预防肿瘤复发转移方面有一定优势。在放、化疗治疗时,中医药能减少副作用的产生。对于中晚期患者,可起到延缓肿瘤发展,改善症状的作用。

今年7月,林丽珠曾接诊过一名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患者。这名患者此前已进行过化疗,当时因化疗药物剂量比较大,加上全身大面积皮肤已出现溃烂,并且持续高烧,病情很严重。“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持续治疗了20多天,才算把他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之后该患者继续进行化疗,但调整了用药剂量,现在他的身体状况很稳定”。

在林丽珠看来,中医药治疗常通过调动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癌细胞,但中药对肿瘤的杀伤力较弱。中医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西医亦如此,两者应取长补短,结合治疗。

现有临床经验证明,对于恶性肿瘤而言,单一治疗手段不太理想,中西医多学科的综合治疗有效性更好一些。2001年至2005年期间,林丽珠团队曾承担一项关于提高肺癌中位生存期的治疗方案研究。结果显示,在晚期肺癌患者中,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病人中位生存期比单纯接受化疗的病人生存期延长超过4个月,而单纯接受中药治疗中位生存期与化疗药物相当,但副反应小,并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林丽珠认为,中医讲求辨证论治,善于整体施治,同时也讲求个性化治疗。由于患者的肿瘤进展阶段和个体差异,中医采取的疗法也因人而异。比如病人身体好的情况下,抗肿瘤药物就可以多用一些,反之,则少用抗肿瘤药物,多用中医药。在她看来,中医药治疗起效慢,但效果能维持得久。

“中西医治疗癌症的过程中,找准中医药的切入点很重要。”她说,中西结合强调中药要尽早介入,不能在病人自身达到“冰点”,即无路可走时,才想到要用中药。

“癌症并非绝症。对某些耐药的肿瘤或进展到中晚期的肿瘤而言,与其选择单一的‘轰炸式’西医治疗,对肿瘤赶尽杀绝,不如选择更温和的中西医结合,让病人选择带病生存,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林丽珠说。

提起中医药,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各种中药药剂和汤药包,但中医药治疗并非仅限于此。据了解,现代中医治疗肿瘤主要是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体质虚实,综合判断用药。主要治疗手段包括中药内服、中药食疗、针灸、推拿按摩、拔罐、穴位注射等。

与此同时,中医药对肿瘤的治疗效果及毒副反应,在业界一直存在争议。林丽珠表示,中药包含上千种,《神农本草经》将中药分为上品、中品、下品,下品中药多为有毒药物,不可多服、久服,用这类中药治疗肿瘤,可能会出现肝、肾功能等损伤。林丽珠说,她治疗过的很多病人有的已经持续服用中药5年甚至更久,对这类病人肝、肾功能指标长期监测过程中,并未发现上述指标功能异常。因此辨证准确,配伍合理非常重要。

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离不开中医药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不过,目前西医仍然是主流医学,中医尚未有自身独立的疗效评价体系。现有的中医药评价体系多是基于西医的标准来执行。林丽珠举例,比如西医对肿瘤治疗效果的评价标准是“肿瘤缩小或消失”,以这个标准来评价中医效果,后者肯定不如前者有效。

早在十多年前,林丽珠就开始致力于构建中医药评价体系,并牵头制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等疾病的指南和共识,但这些指南更多局限于中医肿瘤的圈子里,影响有限。

2021年,中國中西医结合学会颁布、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共同发布了《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下称《共识》)。《共识》详细阐明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的思路、原则及诊疗常规,用以作为肺癌中西医结合诊疗行业指南。林丽珠回忆,这项《共识》从最初构思到尘埃落定,经过全国31家省市级医院肺癌领域的专家反复论证、修订,前后花费3年时间。近期,林丽珠也正牵头撰写关于肝癌、鼻咽癌、卵巢癌的共识,目前还在完善中,后续也会陆续推出。

“对于初学者而言,《共识》保证了其在看病时能有章可循,看病时至少能达到及格分。”林丽珠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药发展离不开中医药人才,但人才缺乏一直以来都是常态。林丽珠说,中医入门容易,但精通很难,这中间需要经历漫长的学习和摸索,有时也需要比较高的悟性,导致很多年轻人难以从中收获成就感。据她了解,现在很多学中医的博士生都在忙着做实验、发论文,难以沉下心学习专业知识,做好临床,到最后终究是“纸上谈兵”,离病人越来越远。久而久之,会看病的中医医生越来越少,能做实验的中医医生却越来越多。

“应针对不同的中医学生,设置不同的培养方向,不应该让所有中医学生都忙于做实验、发论文,应该让他们多参与到临床实践中。”林丽珠建议。

在林丽珠看来,诵经典背处方、记穴位、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等,是中医学习的基础环节。打牢基础是第一步,“即便把这些理论知识背得滚瓜烂熟,离会看病还有很远的距离”。中医在具体诊治上并没有相应的标准可循,更多靠的是医生的个人诊治经验。这也意味着,一名中医肿瘤医生需要同时掌握中西医两套专业知识,了解疾病的发生、进展,并且对它的风险程度有所预估,才能找准治疗的切入点,给病人制定出适合的中西医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介入生存期西医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