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应用思维导图 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2022-09-16李淑静江苏睢宁县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导图数学知识知识点

◇李淑静(江苏:睢宁县实验小学)

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越强,数学能力也就越强。因此,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其在中学,乃至大学阶段的数学学习都有着极大帮助。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除应当培养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还应当重视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运用科学的思维技法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通畅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进而为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就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思维导图在数学学科中的应用进行相关分析探讨。

一、思维导图简述

思维导图,又名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关联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从而将所写文章的主体关键字与所对应的图像、图形以及颜色建立链接,以此形成一种类似大脑神经元的结构。我们知道,人类大脑的思考方式并不是像电脑程序那样由上至下的顺序结构,而是更类似于放射性思考。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例如记忆、想法、文字、味道、关于食物的图片、好看的颜色、悦耳的音符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一个个思考中心,并由这一个中心点向外发散出更多中心点。可以说,人类的思考方式没有重点或者说到处都是重点。因此,建立思维导图就是模仿这种类似大脑的思考方式,它能够充分调动人体左右脑的功能,无论是左脑的逻辑、顺序意识,还是右脑的图像、空间意识,通过将其一起运用,可以提高学生在学习中思维的发散性以及多向性。因此,合理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力、空间构建力、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连接力,对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也有着极大帮助。

二、思维导图应用的必要性

数学知识往往不是独立存在的,每一个知识点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要有连贯性。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教授学生基础的数学知识时还要注意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小学生心智尚未发育完全,此时他们的思考方式还是以“形象”为主,抽象能力尚未建立完全,而数学知识则多偏向于抽象。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应当多多培养学生的抽象理解能力。因而,合理地运用思维导图让知识与知识之间产生关联,使得知识的结构清晰、明确,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思维明确,不断分析和解决问题,进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单位换算”相关课程时,单位换算问题是小学数学中较难掌握的知识点。知识点并不难,难就难在单位之间的转换上。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将常见的一些长度换算、金额换算、时间换算、重量换算、面积体积换算以及数位换算等设计成图形,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也可以将其打印出来粘贴在教室墙上,让学生随时观看,加深记忆。另外,还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用常见的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在学习中总结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构建能力以及数学学科的综合能力。

三、思维导图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是一种创新型教学,但思维导图的应用并不是盲目的。使用思维导图是为了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但在现实中,思维导图却成了教师总结课件知识的工具,许多教师将所学课程的知识点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后,也不管学生的思维能否跟得上,便急忙忙地在多媒体上展示,结果学生学得糊里糊涂,不仅没有学到知识,脑子里原来的知识也变成一团糨糊,更别说知识体系的建立了。鉴于此,我们在思维导图的运用中要循序渐进,让学生自己总结,而不是由教师全盘代劳。

例如在教学“平面图形”相关知识时,教师不应将总结的课件思维导图展示出来,而应引导学生思考以前学习的知识并将重要的知识点列举出来,然后再将新学知识点列举出来,让学生试着将它们串联起来形成思维导图。最后,教师再将自己设计的思维导图展示出来进行对比,纠正学生的认识误区,从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思维导图应用方法

(一)思维导图课前预习,夯实数学基础

课前预习是讲解任何一门课程前都必须进行的活动。数学同样如此,若学生在课前没有进行有关预习,那么在课堂学习中便很难跟上教师的思路,从而遗漏知识点,对后续的数学学习产生不利影响。小学生因为还没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在课前预习中往往只是简单地翻看一遍教材,草草结束,预习的效果难以保证。但若教师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预习,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绘制简单的思维导图,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初步的归纳整理。开始时,教师可以制作几个不同的思维导图模板让学生使用,后续便可要求学生自己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课前预习,在课堂活动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指导完善学生的思维导图。例如在进行“小数的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前一天晚上进行课前预习,并根据自己的想法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过多地限制学生的想象,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绘制各种不同的思维导图。教师收集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分析学生的预习情况,据此设置教学活动,抓住主要难点在课堂上重点讲解,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思维导图,以此提升学生学习的质量。

(二)使用思维导图,转变传统笔记方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为好动,在课堂学习时记笔记往往是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进行的,教师讲到哪里,学生就记到哪里,他们不会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记录。这样记录下来的知识凌乱,没有结构,不利于学生的复习。而且,有的学生甚至连笔记都不愿意记,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堪忧。因此,为了有效改变传统的记笔记方式,教师完全可以采用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辅助学生进行课堂笔记,不仅能帮助学生区分课堂所授内容的重点,还能避免以往的填鸭式教育,让知识变得有结构、有条理,有助于学生往后更好地复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这节课程中包含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先引导学生建立相关图形的概念,然后再有意识地进行类别分类,结合现实的案例加深学生记忆,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应用,让学生提前知道“梯形、多边形”的概念。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思维导图记录教学内容时,通过将知识点拆分、递进式的扩充,将每一个知识点有条理地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简单易懂,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以此来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结合思维导图,突破重难点

在任何课堂教学活动中,对重难点的讲解总是令人劳心费神,数学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最头疼的就是讲解重难点,每次讲解重难点的时候总是花费很长的时间,尽管如此,学生总是听不懂,教学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而重难点恰恰是考试的重点,因此,学生的成绩也往往不理想。小学教师想要促进学生对于难点的掌握,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将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进行拆分,然后以一种更加简单、更加具体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分数的运算”相关知识的教学中,教学的重点集中在分数与整数的计算上。因此,针对计算这一抽象概念,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将相关内容进行拆分,以一种金字塔的方式来呈现。例如,塔底是分数的定义,塔中是分数运算的公式,塔顶则是一些相关案例等有结构的划分,从而让学生建立相关的认知联系,进而理解相关课程的重难点。

(四)应用思维导图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在教学环节中,复习也是一项重要的课堂活动。有效的复习往往能够带给学生知识上的延伸与拓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数学知识,还能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明确的数学学习体系。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或意识到但不够重视,同时也没有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式,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建立正确思路进行有体系的数学复习了。这些都大大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数学知识水平以及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可以在学生复习中引入思维导图,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有效的数学知识体系。

比如,在期末复习时,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进行整个单元的整体复习,通过列举知识点,将知识点相互串联,使学生清晰地感受到知识彼此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知识体系,更好地进行复习。另外,教师也可以示范思维导图的正确绘制方法,从而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亲自构建属于自己的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更好地运用到学生的数学学习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合理应用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养成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更加自如地掌握数学知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完整、清晰的数学结构体系。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重视思维导图的使用,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为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导图数学知识知识点
烃思维导图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