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路衍经济: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

2022-09-14刘建勋李文杰

山西交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公路交通交通公路

刘建勋,李文杰

(1.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甘肃 兰州 730030;2.甘肃路衍经济产业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30;3.甘肃新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甘肃 兰州 730030)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位运行,但受国家取消二级公路收费、投融资体制改革、降低过路过桥费用等政策的影响,公路交通投资面临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总量持续增加带来的高额投资以及车流量不足、各类资金保障不足等多种因素制约下不断扩大的收支缺口“两难”困境。中央财经委第十一次会议提出,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注重效益,精准补短板、强弱项,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对于公路交通而言,若遵循传统的重建设、轻运营发展思路,这一困境将会被逐步放大,公路交通行业将面临不可持续的突出问题。

因此,我们要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发展政策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由于交通投资高位运行的不可持续性,债务规模的高负荷性,转变思路,寻找出路,探索新路,充分利用公路衍射和蕴含的资源优势发展路衍经济,全面激活公路基础设施的“产业链”价值,公路事业实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 路衍经济的价值逻辑及内涵要义

2019年以来,甘肃交通运输行业在总结、学习先进省份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紧扣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新定位,抢抓政策“机遇期”和发展“窗口期”,积极探索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助推行业转型的新路子,并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创新实践“路衍经济”发展构想,重点依托公路交通沿线良好的资源禀赋及交通企业的核心功能业务优势,通过综合施策、资源开发利用形成产业集群,进而自内向外衍生、由近及远衍射、从量到质衍化,派生出更为开放、更宽领域、更具创新力的新生经济业态[1]。近年来,甘肃交通人立足本土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充分发挥甘肃通道优势,不断探索实践公路交通与关联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出了一条新路子。可以说,甘肃交通人为路衍经济的发展当了“开路先锋”。

1.1 路衍经济的价值逻辑

路衍经济的价值逻辑,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市场价值、产业价值和合作价值。路衍经济的初始价值在于市场价值,发展路衍经济,离不开发掘潜在市场价值,满足人民对美好交通的需求。路衍经济的核心价值在于产业价值,发展路衍经济能够依托公路交通主业吸引和带动关联产业,形成产业集群。路衍经济的终极价值在于合作价值,想要做大做强,必须让利益各方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1.2 路衍经济的内涵要义

路衍经济的内涵要义,重点是把握好3个关键词:依托、衍生和融合。“依托”是发展路衍经济的前提,发展路衍经济要依托交通行业、紧扣公路产业。“衍生”是发展路衍经济的重要路径,在国家和行业大力推动融合发展、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的时代背景下,社会资本具有更大的自主权和更宽的投向,发展路衍经济,可实现“路内不足路外补”[2]。“融合”是发展路衍经济的源动力,一方面,要围绕公路产业补链、延链、强链,最大限度激活公路交通全产业链优势;另一方面,要找准公路交通与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农业、工业园区等关联产业融合发展的契合点,畅通融合发展路径,形成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

2 路衍经济是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出路

2.1 路衍经济是交通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机遇

建设交通强国,事关民生福祉增进,事关经济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竞争力提升,党的十九大擘画了建设交通强国的宏伟蓝图。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019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系统擘画了未来30年我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宏伟蓝图。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围绕“运输服务便捷舒适、经济高效”,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物流、先进制造等的融合发展,加速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大力发展枢纽经济。《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优化结构、统筹融合”原则,推动交通运输与邮政快递、现代物流、旅游、装备制造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交通运输部李小鹏部长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开幕式上主旨讲话精神的会议上指出,要推动交通运输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发展动能。

发展路衍经济正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需要,是践行交通强国战略、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提升公路事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假如能够发现明确的问题,那么将开展进一步细致的调查并详细记录。在一个家庭状况的综述说明中,一系列导致该问题的有关事件的简要历史将被记录在案。然后,问题将以简表的形式表达,而且简述解决问题的尝试性计划。这类深入、细致的研究包括家访,访问朋友、雇主和其他与病人熟悉的人。

2.2 路衍经济是激活公路事业发展的新引擎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服务性行业。近年来,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公路投资不可持续的问题已逐步显现。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以往都是靠收费维持发展,自2014年开始,我国收费公路的通行费收入就很难覆盖还本付息的支出。

从全国情况来看,2018年—2021年分别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22万亿元、3.25万亿元、3.48万亿元、3.62万亿元,其中公路建设投资达2.13万亿元、2.19万亿元、2.43万亿元、2.75万亿元。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新建收费公路由于车流量增长有限,公路建设面临收支不平衡的突出矛盾,2018年—2020年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收支缺口分别高达4 070亿元、4 850亿元、7 478亿元,且呈逐步扩大的趋势。一方面,当前公路网已基本成型,行业由大建设、大发展阶段逐步向建管养运并重转型,新建高速公路逐步向偏远山区发展[3],建设成本高(根据2020年交通智库蓝皮书,预计2025年高速公路建设单公里造价将高达1.8亿元),运营期收益有限,加上“降低过路过桥费用”政策的实施,单纯依靠通行费收入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另一方面,隐性债务亟待化解的问题屡被提出,部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导致交通投融资空间受到一定限制,地方交通发展的实际需求无法得到满足[4]。

从甘肃省情况来看,“十三五”前4年通行费收入共计336.27亿元,支出总额1 058.59亿元,收支缺口达722.95亿元。在经济增长面临较大下行压力的背景下,甘肃省收费公路最突出的问题是收费里程逐年增加,通行费收入逐年减少,支出逐年上升,通行费收不抵支矛盾愈加凸显。

因此,发展路衍经济,就是要利用好已建成和在建的庞大公路资源,盘活资源存量、挖掘业务增量,通过激发公路交通投资溢出效益,通过“路内不足、路外补”的方式,实现公路建设、养护、运营、管理的可持续。通过发展路衍经济,多渠道盘活资源、回笼资金,可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政府财政压力,弥补投资主体公路主业亏损,形成多元经营的良性循环,实现投资收益自平衡和公路建设“软着陆”,实现公路事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5]。

2.3 路衍经济是培育公路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抓交通不是简单地抓基础设施建设,也不仅仅是发展运输服务,要牢固树立交通经济理念,着力培育包括交通装备制造、交通服务业等在内的大产业,大力发展路衍经济,树立交通经济意识,把交通人变成投资人、运营商。

从点、线的角度看,发展路衍经济,可充分发挥公路交通辐射作用,撬动公路沿线文化、旅游、矿产等资源开发,深度拓展产业增量。

从空间的角度看,路的连通性和辐射性在国省干线、农村公路的优势不言而喻。但高速公路仅体现在“服务区+”方面,当下通过“开口子”、ETC快捷通行、人车分离等方式,高速公路的封闭、专营属性正在被打破,实现安全条件下的“软隔离”“软封闭”。发展路衍经济,深挖服务区、出入口、匝道区等空间场地潜能,可最大限度释放公路交通溢出效应,有效盘活存量资源。

从时间的角度看,发展路衍经济,可充分挖掘公路交通后市场价值,最大限度开发应用ETC等交通大数据资源,赋予公路交通数字能量。通过发展路衍经济,多维度统筹优势和潜能,进而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优化产业结构,打造规模经济,构建产业集群,逐步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撑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链接点。

为深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补齐发展短板,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甘肃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了《甘肃千里河西走廊交通旅游融合发展规划》,旨在将甘肃河西走廊打造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廊道、丝绸之路精华段、交旅融合示范走廊。《规划》以河西走廊区域内部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景区道路、乡村道路、空港、陆港为依托,不断加强交通与旅游、城镇、乡村、园区等深度融合。通过发展枢纽经济、服务区经济以及强化交旅融合对特色文化城镇发展、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园区发展的推动作用,打造路衍经济与区域发展示范带。

3 路衍经济是公路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的有力抓手

公路交通具有集聚经济要素和促进产业融合的纽带作用。通过发展路衍经济,打造公路交通“融、投、建、养、营、运、服”全产业链,构建交旅融合、能源建材、通道物流、交通装备制造、智慧交通、“服务区+”等为主的路衍产业体系,是公路产业补链延链强链的有力抓手。

从产业链的前端来说,重点解决“融”“投”,也就是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的问题。深入研究出台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方案和配套政策,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两个作用,调动省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形成一个分层级、分类型、多元化、可持续的公路交通和路衍经济投融资机制,走出一条财务可行、资金可融、风险可控的新路子。鼓励使用委托建设运营、F+EPC,以及资源变资本、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破解资金制约难题,实现存量资产价值最大化、综合利益最大化和运营效益最大化。研究编制路衍经济项目编制导则和路衍经济项目收益计入准则,在前期研究阶段将路衍经济与公路项目的立项、融资、建设、运营等衔接起来,从源头上建立公路项目与路衍经济项目的捆绑开发机制。

从产业链的中部来说,重点解决“建”“养”,也就是盘活存量、引入增量的问题。盘活存量重点要立足“双碳”目标,在大力发展“黑白料”等传统交通建材产业上下功夫。引入增量重点要面向产业链中高端,在建设钢桥制造等产业园区,培育固废利用、高品质商品混凝土等新型交通建材、装备制造产业上做文章。

从产业链的后端来说,重点解决“营”“运”“服”,也就是提高质量、增强能量、扩大总量的问题。提高质量重点要聚焦交旅融合、“服务区+”等产业,在拓展高速公路服务功能,优化“服务区+”业态,促进文化旅游、休闲购物、农特产品集散、品牌餐饮与服务区融合发展上补短板。增强能量重点要把握数字经济方向,在找准“传统基建”与“新基建”的契合点和交汇点,着力推进公路交通向数字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上求突破。扩大总量重点要发挥通道优势,在将“交通通道”转化为“物流通道”,变“节点枢纽”为“通道经济”,建设物流中心、物流园区、公路港等物流基地,进而发展通道物流、智慧物流上提能力。

甘肃省立足公路产业链现状,在盘活存量、引入增量、提高质量、增强能量等方面谋划实施了一系列路衍经济项目,建立起了“一业带动、多业支撑、跨界融合、联动发展”的多元化产业格局。盘活存量方面,已建成“兰州中心辐射,陇中、陇东、陇南补充呼应,河西连成一线”的“白料”产业布局网。引入增量方面,已建成4座沥青产业加工基地,能够满足全省公路建设沥青需求量的50%;甘肃博睿交通重型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成为甘肃省首家专业钢桥梁制造企业;甘肃路桥新锐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填补了省内乃至西北地区公路护栏加工行业的空白。提高质量方面,正在实施高速公路拓展工程,通过新增高速公路出入口,推进全省县域内重点乡镇、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等重要节点便捷上高速,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协调发展;谋划高速公路“开口子”工程项目20个;正在打造诸如“花香临洮、水韵太石”、武都“橄榄绿”、礼县“三国文化”、武威“凉州印象”、水墨丹霞、动物乐园、红色驿站等一批特色服务区。增强能量方面,甘肃携手华为共同建设甘肃省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和甘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加快推进新基建智慧交通产业港项目,正在推动环兰智慧路网建设工程、“5G+智慧公路”等一批智慧公路项目落地。

4 结语

通过发展路衍经济,推动公路交通与关联产业深度融合,对促进公路事业提效能、扩功能、增动能具有重要意义。路衍经济是实现交通“软着陆”最现实、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是公路创新“开源”的一种转型经济,也将成为公路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和最好出路。因此,树立路衍经济发展思维,把公路事业的公益性和盈利性有效结合起来,通过开发经营路衍经济项目,深入挖掘路衍经济关联产业的商业价值,保持公路交通的发展活力和长远动能,将成为我们交通人当好生意人、念好生意经的必修课和硬功夫。

猜你喜欢

公路交通交通公路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公路交通经济制约因素及对策
繁忙的交通
公路断想
大数据分析在公路交通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公路交通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小小交通劝导员
恶劣气象环境下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对策
父亲的66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