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融入课堂美育的教学方法探究

2022-09-13张健琳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6期
关键词:后期制作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摘要:美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具有独立精神与思想并能够全面健康发展学生个体的重要环节,所以将其融入具体的课程教学里是目前美育实施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影视摄影与制作专业的后期制作类课程着手,通过实践探究、观察、思辨等研究方法,围绕该类课程有效融入美育的教学方法展开讨论,从美育思想、美育需求、具体的教学模式以及美育课堂建设策略等方面探索教学改革、课堂改革的新路径,旨在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问题,提升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的教育质量,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引导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并最终能够创作美,形成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教学的美育观。

关键词:后期制作;课程美育;课堂美育;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6-0198-03

202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对美及美育有了新的表述,“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并提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健全面向人人的学校美育育人机制”,“全面深化学校美育综合改革”的工作原则。

在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大背景下,美育全面贯彻和渗透到了各类学校各个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一、课程教学与课堂美育

课程是为了完成既定的人才培养而设置的学科内容,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朱熹认为课程就是学习的范围和进程,其美育的发掘主要围绕课程性质、内容、培养目标来完成。而课堂则是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主场所。课程美育元素的挖掘和融入最终要依托课堂来完成。

(一)明确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的美学内涵

所谓影视后期制作,主要是对已经拍摄完成的短片、动画等进行画面与声音的剪辑、特效的制作、内容的包装等,使之形成完整的、具有意义的且能够传递情感的视频内容,其在整个影片制作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作为传媒类专业,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包括影视剪辑、影视包装、动画制作、图片处理、三维建模等,这些课程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软件,如Premiere、After Effect等;第二部分理论,如剪辑原则等;第三部分是以视觉传达为核心、受众为中心的视觉媒介体验学习。故而,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的美学内涵可以从其本身的课程性质与内容、行业的发展与需求两方面入手。

传媒作为目前最普遍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之一,其传播内容小到短视频、广告,大到电影、纪录片、电视节目、新闻等无一不在深刻影响人们的生活,这就要求传媒行业的人才培养要极度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培育,坚定价值取向。

影视后期制作强调与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增强影视作品的竞争力,从而更有力地抢夺观众有限注意力[1]。其主要通过对作品主题、内容、风格的深入解读,从其声音、图像、特效、形象标志、色彩风格等外在元素入手,将视觉的核心内涵有效融入其中,让作品从内至外延伸出的视听艺术形成和谐统一的效果,从而达到创造美、传递美并发展审美情趣的目的。

由此可见,影视后期制作需要“美”的意识,那么其课程自身的美学内涵、相关人才培养的美育需求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二)培养优秀的传媒人

美育是审美教育,是一种温润心灵、发现生活美、体会自然美、感受艺术美的能力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它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专业技能,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培养创造力和创新意识。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开展美育,需要科学定位课程的教学目标、美育目标,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体验美的情感、实现美的追求,达到拓宽学生审美视野、培养学生审美品格的目的[2]。这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实践以及工作中以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技能技巧、更加广阔的视野和独立的审美观去创造美的影视作品,做一名优秀的传媒人。

二、以美育为核心的教学课堂困境

美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被单纯认为是艺术教育,而广义的美育则被认为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3]。从《意见》中不难看出,目前,美育的工作要求从“形式美育”过渡到了“实质美育”。

这也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要以审美教育、教学活动为手段,以教学课堂为载体,将美学原则有效渗透其中,从而实现由形式向实质过渡的教学改革。那么,在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的课堂中存在哪些发展困境,让美育的融合受到了阻挠?

(一)教学教材缺少美的体验

欣赏与感受是美育在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教学过程中最直观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学教材、教学案例等教学最直观的因素要时刻关注影视作品的审美趋势,从贴合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出发,不断更新素材库和学习资源,较好地协调影视作品和美育教学教材之间的关系,达到紧跟审美趋势的目的。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观众有了更多的选择之后,其审美品位与能力也越来越高,这就让影视制作有了更大的压力。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影视制作与创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然而,在如此大环境下,影视制作类课程出现教材、素材更新较慢,美育针对性不强,学生实践与行业接轨不够紧密等问题。比如影视包装课程的软件学习部分,三维技术这一章节里,教材案例是在一个没有任何美感的纯绿色背景下做了几个特别简单的字母、数字,提供了一些几年前国外拍电影的现场图片和一些简单的矢量图,单一的色调和较为过时的素材,很难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案例制作与学习最直观地感受到美,体验到美。

所以,如何让学生实时跟进学习,较好地协调影视制作和美育教学教材之间的关系成为目前影视制作类课程美育必须突破的困境。

(二)教学过程缺失美育氛围

在教學中真正贯彻美育理念,首先要在具体的教学过程里拒绝“满灌式”的教育方法。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中会涉及非常多的软件学习,其中不乏操作较为复杂的软件。由于软件学习的特殊性,知识在传递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师讲、学生学两线平行而非交汇的状态,这样的状态容易让学生倦怠、困惑,这就提倡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轻松的教学环境,以便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技能,也能够更加充分地感受美、探索美,形成独立的风格,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目的。

然而,轻松的教学环境不意味着不再强调学生以“学”为主的身份特征,教师依然要为学生讲授影视后期制作软件的应用方法等相关知识。作为实践类课程,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一定要强调制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尤其是特效软件的学习,过于轻松的氛围容易让学生忽视其操作,过于严苛的氛围又容易枯燥死板,束缚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寻找他们之间的平衡点,而这个平衡点也是营造轻松教学环境的关键。

比如在影视包装软件学习基础这一章节里,过多的专业性概念让课堂氛围枯燥乏味,但如果不强调概念会让学生在之后的软件学习和应用中陷入困境,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以规范和准确为基础,围绕开放式课堂的核心理念,从教学设计、案例应用、语言传达、实践引导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知识,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所以,如何有效营造这样的氛围值得探究。

三、以美育为核心的教学课堂建设策略

课堂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课堂包括教师、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等。“美”的课堂,从课程内容、教学环节到教师形象、语言表达等,都会让学生受益良多,其温润心灵、陶冶情操,甚至激发创造力的能力并不比艺术差。

(一)搭建研讨性课堂

研讨性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课堂中教师仅仅作为技术的支持者和创意的引导者存在,学生则对技术和创意拥有绝对的主导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解决课堂枯燥的问题。当然,研讨性课堂的搭建离不开施教者(教师)、受教者(学生)以及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师作为教学内容和受教者之间的重要沟通桥梁[4],其本身的素质素养对教学知识的内化与外传、教学活动的编排以及学生能否在教学中体验到后期制作的美感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为此,教师应该正确理解“美育”的概念,在把握课程审美情趣、课程在当下的发展趋势之后,才能清楚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在关注技术的同时注重艺术表达,从而达到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美育目的。

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的研讨性课堂也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积累,以保证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5]。

比如在影视包装的绪论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读湖南卫视近几年节目包装中的字体、色彩等包装元素以及特效动画运动方式的变化、最终呈现效果与湖南卫视的整体形象定位之间的关系。解读分析之后让学生探讨自己之前创作的电视节目在包装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开始技术的学习。

当然,面对不同的学生就一定会有不一样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以案例鉴赏和分析的形式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美学原则的设计理念和风格,将实践成果的展示融入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中,从课堂实践操作和成果展示两方面实践美育,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实实在在看到了自身的成长、包装的意义,也更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选择技艺融合的教学内容

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两个特性:技术性、艺术性。因此,美育的实施和构建要建立在技术性和艺术性的基础上,以此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创造创新能力,实现美育的重要价值。然而目前市面上技术性和艺术性并存的课本较少,大部分课本中的案例不能得到实时的更新,这是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教学无法凸显美育理念的最大问题。

比如学习“遮罩与形状动画”这一章节时,部分课本中的案例是体育频道几年前某场篮球比赛中的转场动画或几个简单的卡通动画形象,案例滞后且实用性不强,所以教师展开教学前,需要根据影视包装的流行趋势,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制作崭新的案例以供学生学习。

依据这样的理念并结合章节内容本身的特征,“遮罩与形状动画”可以选择魔术性质的特效,如“如何让静物动起来”等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掌握了遮罩的基础技术之后,以实际存在的节目片头《我的时代和我》等为案例,让学生剖析与制作,这样的案例编排不仅有层次感,还兼顾了艺术性与技术性,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确当下电视节目的包装趋势,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当中,从而实现美育的价值。

(三)革新学习评价制度

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的考试本身就区别于理论课程的“试卷类”考试,它更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这也为课堂美育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施途径。一般的实践类考试局限于本门课程、本班级,这无形之中为学生树立了一道屏障,也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专业荣誉感,这也成为美育融合的一个壁垒。作为影视作品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影视后期制作对学生的培养也应该是具有全面性的,针对这一问题和教学理念,影视后期制作类课程可以积极联合本年级学生的相关课程,如影视摄影、剧本创作等,以主题性展映完成联合期末考试。

联合期末考试要求学生以制作一部完整的作品为目标,依据不同课程的要求通过相应考核。展映当天,学生要以主创人员的身份参与到现场的问答环节。目前,影视剪辑课程联合同时展开的摄影造型艺术、影视剧本创作,完成了三场联合展映。从学生反馈来看,这样的考试形式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同时能够有效为学生营造专业荣誉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程、课堂本身的美育价值也得到了拓展,打造了特色的评价制度。

四、结语

当然,美本身就具有多样性,美育更需要在其核心不变的基础上不断追求和探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去更好开展课堂美育,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浓郁的学术氛围和美的享受中。除了上文提到的教学方式、方法外,也可以与高校的各种晚会、校园电视台、校园艺术节等活动结合,在实践中碰撞美育的火花,从而更好地实践和探索课堂美育。

当然,作为课堂教学的施教者,教师个人也要不断提升技能,让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凝练“美育”的教学认知与教学思想,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课堂美育良好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欢,柳金辉. After EffectsCS6影视后期制作与栏目包装[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34-44.

[2] 李丽君.体育教育中身体美学的理论分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8:8-22.

[3] 程蓉.提升高职院校美育立德树人功效的思考[J].活力,2019(8):183.

[4] 王黎光.构建美育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9-03-11(001).

[5] 陈艳.课堂美育:彰显关键教学要素的美育价值[J].中小学管理,2020(7):43-44.

作者简介?张健琳,硕士,山西工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猜你喜欢

后期制作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效果图后期制作中Photoshop的运用
电视节目后期制作中的剪辑艺术
淡妆浓抹总相宜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影视同期录音的后期制作探析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