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54 000 DWT 穿梭油轮一人桥楼视域设计

2022-09-13

广东造船 2022年4期
关键词:窗框视点驾驶室

王 晶

(舟山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舟山 316131)

1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通信导航系统中的广泛应用,以及航行设备的更新换代,一人桥楼的设计给航运业带来了巨大的革新,越来越受到广大船东的欢迎。现就我司承接的挪威154 000 DWT 穿梭油轮规格书、资料及规范要求,对一人桥楼视域展开设计。

2 项目概述

154 000 DWT 油轮是为挪威船东KUNTSEN 建造的穿梭油轮,船舶总长278.9 m、型宽47.0 m、型深24.9 m、设计吃水16.0 m,首部配有两个方位推和一个侧推,尾部舱有一个方位推,首楼有独立的装载系统, 满足DNV-GL 一人桥楼的设计要求。

3 视域设计

3.1 概述

一人桥楼就是单人在驾驶室既能进行瞭望又能完成驾驶操作。它依靠航行和操作工作站,接受和处理各种相关信息,如主机转速、航行速度、舵角、航向、风向风速、水深、雷达警戒信号等,自动完成航行计划。其最大的优点是减少了单船定员,降低运营成本;其次是由于采用电子海图自动航行和航迹保持系统,使实际航线和计划航线的误差很小,从而使航程最优,节省燃料和时间;一人桥楼设计涉及面广,不仅涉及航行设备,还对视域、工作环境、通道、照明以及人体工程学有很高的要求,综合了电装、内装、船体、总体甚至外舾装的设计。

3.2 工作站

一人桥楼设计涉及到五个工作站分别是:手动操舵工作站;监视工作站;航行和操纵工作站;进坞/靠泊工作站;船舶无线电通信工作站。

(1)手动操舵工作站

是舵手手动操舵的工作站,一般要求在驾驶室的中心线上;

(2)监视工作站

能够经常检查船舶设备和周围环境,当多个船员在桥楼上工作时,它主要给航行和操纵工作站的领航员服务;

(3)航行和操纵工作站

通常是设置在雷达控制台后面350 mm 处,作为船舶指挥的主工作站,能够更安全和更高效地操纵船舶;

(4)进坞/靠泊工作站

是操纵船舶靠泊码头或坐墩检验船舶必不可少的工作站;

(5)船舶无线电通信站

对船舶海上航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3 设计要点

(1)首先确立驾驶室基本轮廓,再进行视域的设计。根据规范,对船舶两翼的进坞/靠泊工作站的可视范围要求侧面180°及首部45°;同时,为了保证舵手能操控船舶安全地通过狭窄航道,手动操舵工作站正前方必需拥有左右各60°的视域;再结合驾驶室的布置以及尾部物料吊的位置,确定驾驶室大体轮廓,如图1 所示。

图1 工作站分布及驾驶室右舷轮廓

(2)尾部视域主要通过尾部围壁的窗户获取,如果盲区过大则需要配合摄像头来共同完成;

(3)首部视域相对复杂,因为货舱和首部范围较大;对于特殊船型,还因其结构和布置较常规船型复杂,比如有首装载、压载水装置平台、声呐舱、KOVC 油气收集装置等;驾驶室室外结构或设备(舷墙、挡风板、电罗经复视器、窗框以及门框),也会对视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规范中对正前方、两侧方向的视域中的单个障碍物及障碍物的总盲区角度要求,都有详细的描述。

3.4 视点选择及尾部盲区计算

(1)规范要求在驾驶室内可以看到外面水平360°范围,且要求在室内不超过两个视点实现,两视点之间不能超过15 m;尾部盲区不超过1 n mile,如超过1 n mile 则需在尾方向增加摄像头;

(2)航行和操纵工作站是船舶指挥的主工作站。在设计之初,我们按照规范要求设计工作站的位置,位于雷达控制台后面350 mm,但由于在驾驶室后面两侧各有一个物料吊,物料吊的筒体较大,吊臂与人的视线基本持平,导致两个物料吊之间的视线被完全遮挡,所以得从物料吊筒体外侧寻找两个视点;在寻找视点过程中,要以物料吊筒体外侧为切点作斜切线,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盲区,为后续窗户位置和大小创造便利的条件。为此,结合这条船的综合布置,在选定视点一和视点二之后,可以计算出视点与物料吊筒体之间的盲区为43°,满足了操作点前方水平视域不小于225°的要求;但此时操作点尾部的盲区远超过1 n mile,所以只能在尾部增加摄像头来减少盲区范围,摄像头的视域为61°;由于尾甲板上布置了各种系泊件以及救生艇架等,而且物料吊、视点以及船体结构都是对称布置,所以摄像头最适合居中布置在尾封板附近,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盲区范围(见图2),经过计算摄像头的视域与操作站视域交点到尾封板的距离为147.26 m,远小于1 n mile 的要求。

图2 尾视域图

3.5 正前方视域要求及计算

(1)根据规范要求,视线水平往上的视域不小于5°、驾驶室的窗户上边缘距离驾驶甲板至少2 000 mm。根据航行和操纵工作站的位置,可以确定水平向上的角度为9°,满足规范要求;

(2)正前方180°范围内被遮挡的海面不超过0.5 n mile,否则要统计到后面的盲区计算里;规范还要求窗户下口距离驾驶甲板最大1 000 mm,且在离操作站前方2 300 mm 的位置要保证视线高度在1 000 mm 以上。本船窗户和工作站的距离超过2 300 mm,所以窗户下边缘的高度应该降低,根据现有船体结构确定了视线前方的视域范围,见图3 所示。

图3 正前方视域图

(3)在考虑首正视域的同时,还需要考虑两翼舷墙、甲板边缘、驾驶室窗户下边缘、甲板上的声呐舱、首楼甲板上的首装载等造成的遮挡。规范要求航行和操纵工作站正前方180°范围,盲区范围不能超过0.5 n mile。以压载吃水8.5 m、视线距离海平面34.4 m 的极限情况进行分析,将正前方180°从左舷往右舷依次划分成80°、20°、80°三个区域(见图4),再将两舷的80°按照每10°划分,有特别的障碍物要单独再划分。

图4 首视域划分图

图4 中点1 与点2、点13 与点14 就是左右两翼舷墙区域造成的盲区.如果将操作站位置与点2 平齐,则两翼的舷墙盲区可完全避开;但这样做会导致驾控台往首移,这样牵涉的改动会更多,所以暂时将这两侧的盲区统计到总盲区里面去,如果后期总盲区超出规范要求30°较多的话,再返回来考虑是否要将操纵站的位置调整到与2 号点持平;另外,点10 与点11分别是声呐舱的外轮廓,同样要将盲区单独标出,然后对每个点进行校核,如图5 所示。

图5 首部操纵盲区计算示意图

(4)由于不确定舷墙、甲板、驾驶室窗户下边缘中的哪一个对盲区的影响最大,所以需要分别计算盲区,取盲区大者。

根据计算结果,点1 与点2、点13 与点14 的盲区均超过0.5 n mile,形成的角度分别是1.6°和2.1°;点10 与点11 之间的声呐舱,未对首视线产生影响;

(5)操纵站和监视工作站的首视域中,单个障碍物的盲区范围不能大于5°,首端最大障碍物是首装载;操作站和监视工作站正前方左右各10°范围内,总的盲区不超过5°,首装载正好位于首楼甲板的中心线上,因此要分别计算首装载对视域盲区的影响。经计算两个工作站的盲区角度分别为3.91°和3.92°,如图6所示。

图6 操作点左右各10°盲区示意图

(6)规范中要求操作点正前方左右各10°的范围,在视线高度1 500 mm 及任意吃水条件下,首部正前方操纵盲区不能超过船舶的2 倍总长或500 m(取小者),这就是前文为什么要将正前方180°单独划出20°这个区域的原因;虽然上述的两个角度满足要求,因为首装载居中布置在首楼上,它对操纵站及监视站的影响是超过两倍的船长,所以仍然要将首装载视域影响的角度统计到总盲区表中。经与船检沟通,在计算首部正视盲区时,选取首楼舷墙最上缘的点进行计算,得出盲区长度为451.367 m,小于两倍的总长557.8 m,且小于500 m,如图7 所示。

图7 首部正视盲区图

3.6 窗框、门框对视域的影响

由于航行和操纵工作站和监视工作站位置不同,需要把窗框、门框对视域的影响分别计算。在计算时,要将窗框之间以及窗框与门框之间的的最大斜对角与两个工作站形成的角度作为最终的盲区角度,如图8 所示。

图8 窗框、门框盲区示意图

3.7 驾驶室首视域盲区汇总

航行和操纵工作站与监视工作站的首视域225°范围内,货物、货物传动装置、驾驶室窗框以及其他障碍物的总盲区应尽量小,以确保安全;总盲区范围应控制在30°以内,我们将上述盲区角度进行合并统计(见表1),符合规范要求。

表1 首视域盲区统计表

从表1 得知,驾驶室首部的盲区满足规范要求,所以航行和操纵控制站的位置不需要调整到与桥楼舷墙前壁平齐。

3.8 无线电通信站对视域要求

为了能够让值班驾驶员安全监控船舶,船舶无线通信站前方180°和右后方22.5°范围内的单个盲区不能超过10°(见图9);同时为了保证值班驾驶员的视线,桥楼上的舷墙高度不能超过1 000 mm,舷墙上的扶手高度不能小于1 200 mm,扶手与舷墙之间的间距不能小于120 mm。

图9 无线电盲区示意图

根据上建布置图,可以看到影响值班驾驶员的视线主要有电罗经复视器与门框、门框与窗框之间的盲区以及桥楼舷墙上的挡风板,经计算分别为5°、3°、7°,均满足单个盲区不能超过10°的要求。

4 结束语

(1)在进行视域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规格书和规范对一人桥楼驾驶室视域的相关要求;

(2)根据规范找到手工操舵工作站、监视工作站、航行和操纵工作站的位置,并依据现有结构形式找到最适合观察的两个视点,这两个视点,对尾部盲区的计算尤其重要;

(3)进行首部视域的设计,规范对首部视域要求较多,相对比较复杂,尤其是舷墙、窗框距离、驾控台、主甲板上的建筑物、首楼、首装载或其他特殊障碍物对视域的影响;

(4)对盲区进行统计并与相关要求作比对。如果出现不满足的情况,则需要寻找大的盲区影响点进行调整和优化,或对其布置进行调整,使之满足规范和船东规格书的要求。

154 000 DWT 穿梭油轮一人桥楼视域设计,已经DNV-GL 送审并退审确认,实船建造满足船东和船级社规范的要求,得到船东的好评。

猜你喜欢

窗框视点驾驶室
驾驶室车门淋雨密封问题的分析及设计优化
商用车驾驶室液压系统设计
浅析8D方法在解决H7车型驾驶室振动的应用
某越野车右舵驾驶室的车身总布置设计
微视点
一种可排水的外开窗
一种平行外开铝合金窗
环境视点
寻找新的视点
探究组合矩形面积的最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