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海经》 异兽形象元素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2022-09-09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李晓娜郭振月

工业设计 2022年8期
关键词:异兽山海经产品

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是拉动经济的重要力量,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涵盖影视、动漫、游戏等各类文化创意产品的文化中坚力量,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容小觑,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于实现经济内循环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不少经典文化、文学资源被应用于文化创意产业。如:故宫文化创意产品、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等,这些文化创意产品与影视作品的成功都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及文学通过包装改造和运营可以重新焕发生机。

《山海经》是我国古典名著中的奇书,在三万字的篇幅里包含了大量地理、方物、民族民俗、神话故事等信息

,其包含的丰富文化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从《哪吒传奇》再到国漫之光的《大鱼海棠》等都融入了其中大量的神话故事和元素,形成了国产动画重要的文化特色

。因此,继续挖掘《山海经》中的珍贵文化资源,并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中,将有助于山海经文化的传播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1 《山海经》异兽文化解析

《山海经》有“神话之渊薮”的美称,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笔,是上古先民留传给我们的珍贵记载,曾被袁珂先生誉为“吾国古籍,瓌伟瑰奇之最者”

。其中的异兽形象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疑是很好的媒介和题材,越来越多学者和设计师都纷纷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诠释。

《山海经》古籍共分为“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四部分

,其中“山经”与“大荒经”使用较大篇幅描述记载了400 余种神怪异兽,并衍生出四方位兽、四凶兽、瑞兽等异兽形象

。这些异兽形象有着奇怪的外形,充满了“神幻”色彩,让人看了惊叹不已。关于为何塑造如此众多异兽的原因,众说纷纭之下学者们也进行了很多梳理,人们对自然的未知和敬畏两种矛盾情感的交织,使异兽被创造出来并赋予了很多含义。如“凤凰见之则天下安宁”,异兽能够预示天下兴亡祸福;“精卫填海”中的精卫,代表了一种不折不挠、顽强不屈的激励精神。

2 《山海经》文化创意元素与异兽形象分析

现阶段文化创意产品大致可归类为:历史文化型创意产品、IP 主题型文化创意产品和传统手工艺型文化创意产品。不管是何种应用方式,重点在于对文化元素从根源进行分析与提取,并进行造型的归纳整理,从而进一步应用于设计中。

2.1 《山海经》文化创意元素分析

从现代文化创意视角来看,《山海经》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山海经》本体内容的再创作与《山海经》神话形象的利用与创新。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重点是对文化元素的提取。《山海经》一书内容撰写时是按照方位进行编目分类的,通过阅读《山海经》和借鉴《〈山海经〉万物纲目》中的归类方法,将《山海经》中元素进行归纳。该书中记载的,除种类繁多的植物元素之外就是庞大的异兽群体,飞禽、走兽、游鱼等,数量庞大、造型奇特。另外,书中还详细记录了动植物的外形特征和食用功效,可见古人对于“食”的追求。这也是文章中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主要出发点之一,通过更加详细地提取异兽文化元素,应用于饮食相关器具设计中,从而更好地诠释与传承山海经文化。

2.2 《山海经》异兽形象的造型分析

《山海经》内容涉及的知识面和丰富程度十分可观,涵盖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但是纵观文化创意产业各领域,可发现应用多集中于影视动画作品中,在设计领域的应用结果不甚乐观。例如,应用《山海经》文内图案于手账本的设计,如图3 所示。应用《山海经》中的“鱼”元素做装饰性文化创意产品的设计

,如图4 所示。可见当前应用主要方式为对《山海经》异兽图案的直接应用,插画化或简单处理后复印于各种产品表面,造型提取立体化应用稍简单,且由于缺乏故事线,在对于山海经文化的传承、产品的系列化以及趣味性方面差强人意。

2.2.1 异体重组

该造型方式是在动物原有身体的基础上通过奇特的变形,如身体部位采用夸张、移位、叠加、缩放等方式产生变形,从而产生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通过自体变形方式产生的艺术形象让人“眼前一亮”,属于一种常见的艺术加工方式。如三足龟,其形象即是采用自体变形的方式产生的,从乌龟的四足变形为三足,如图1(b)所示

本文构建以下模型:式(2)用来检验H1,若β1显著为正,则H1成立;式(3)用来检验H2,若β3显著为正,则H2成立;式(4)用来检验H3,若β3显著为负,则H3成立。

(3)实验选用SiBCN先驱体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实验,通过分别在0.01Gpa,0.02Gpa的条件下进行模拟分析,通过改变压力大小,能够获得在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能量变化、密度变化、结构的边长与角度的数据。可以发现在0.01Gpa压力下各项数据起点与终点对比变化很小,在0.02Gpa压力下仍然看不到显著变化,说明这种先驱体受到压力的影响很小。

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内容中,给予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足够的重视,可以更有效的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标准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因此需要重视建筑主体结构检测工作,全面提高检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确保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的提升,为人们打造精品的建筑工程。

因此,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应具备以下三个原则。其一,文化传承原则。当今文化创意产品的一大问题即是文化传承流于表面,形式单一,缺乏内涵。对于文化的传承不应仅仅是文化元素的简单移植,而应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并与实际产品有机结合。其二,审美原则。作为传承文化的产品,人们的审美需求应该得到满足。产品应该从形态、色彩、纹理等方面使人们达到美的感受,从而能令人心情愉悦,进而体验产品所传递的深层文化内涵。其三,实用原则。相对于一般产品,文化创意产品的实用性往往不是设计的首要任务,但如果一件文化创意产品失去了实用功能,其价值将大打折扣。一件美学与实用功能兼具的文化创意产品才是用户的追求。

本刊讯 11月30日下午,省人大机关2018年趣味运动会在济南市皇亭体育馆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于晓明,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良,副主任兼秘书长齐涛观看比赛,并在闭幕式上为获奖的运动员颁奖。齐涛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机关干部职工和共建单位曲水亭社区、舜井社区群众260余人参加。

首先是《山海经》异兽文化寓意的提取。如前文所述,《山海经》中对“食”着墨颇多,且与异兽有直接关系,如《东山经》中描述“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湖水。其中多箴鱼,其状如鯈,其喙如箴,食之无疫疾”,《北山经》中描述“有鸟焉,其状如乌,首白而身青、足黄,是名曰鶌鶋,其鸣自詨,食之不饥,可以已寓”。由此,箴鱼和鶌鶋便被赋予了与食文化相关的美好寓意,异兽文化的内涵可以被提取并应用于设计中。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存在事前决策论证缺失、事中监督管理缺位、事后绩效评价缺乏的不足,建议增设预算会计收入类科目“投资预算收入”,科目下设“以前年度投资”和“本年度投资”两个明细科目,并按具体投资项目核算货币资金投资成本的收回。收回以前年度货币资金投资成本时,借记“资金结存”,贷记“投资预算收入—以前年度投资”,收回本年度货币资金投资成本时,借记“资金结存”,贷记“投资预算收入—本年度投资”。

2.2.2 自体变形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造型多奇特怪异,具有自身的特点和文化意味,这也就构成了可开发利用的《山海经》异兽文化元素,不仅仅包括异兽形象,也涵盖其自身的故事性而传递的丰富内涵。

2.3 《山海经》异兽形象的价值分析

1)文化价值。当前,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在整个世界越来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可挖掘和使用的潜力巨大,《山海经》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山海经》异兽形象所具备的独特文化价值已成为当今学者研究的重点,从中可以研究远古先民的文明意识,从而汲取营养并丰富认知。

2)审美价值。《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无论从形象、造型还是色彩上都展现了其非凡的审美价值,从而为后人得以了解和欣赏远古时期具有特色的美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中,鲜明醒目、具有视觉震撼的异兽形象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跳脱于当今的众多审美形象,在欣赏之余亦成为当前创新设计思维的源泉。

3)商业价值。基于对《山海经》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挖掘和研究,其商业价值也随之凸显并在众多领域应用,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如影视领域,利用《山海经》中的异兽形象进行开发创作,成功塑造了如“胡巴”等经典形象,体现了《山海经》异兽形象的开发价值和商业前景。

3 《山海经》异兽形象元素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实践

3.1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方法与原则

文化创意产品以创新为核心,以文化为开发对象,将其成果体现于产品之上。与一般产品相比,文化创意产品更注重人们深层次的需要,因此其设计方法也区别于一般产品。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挖掘文化内涵并与时代需求相结合,使其能够具备时代特色,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文化进行传承、活化与发展,是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重点所在。

2.2.3 异体重组加变形

教育部的新工科倡议,就是要通过当前的工科教育改革,培养出符合国家新时代要求的、具有持续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设计来说,对照新工科的目标要求,则是以软件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为主线,除了训练学生具有协调沟通、组织管理、自我约束和人际交往能力外,还需要具有对复杂工程技术问题进行预测与模拟的能力。

3.2 《山海经》异兽形象在现有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关于《山海经》中异兽形象,学者们曾做过很多研究,陈志莹等认为《山海经》中的异兽造型是通过同构置换、重复叠加、减少变形和夸张变异的方法来进行变形

;孙淑萍把《山海经》异兽造型分为了人兽组合、兽兽组合的混合造型和分裂、夸张、扭曲、增减、省略的突异造型

。根据以上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可将异兽造型方式归纳为以下三种。

3.3 《山海经》异兽文化元素餐具设计实践

从异兽文化出发,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异兽,将其应用于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中,其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四步。

在异体重组的造型基础之上又叠加奇怪的变形是该方法的主要手段。通过此方式产生的异兽形象造型特征更加鲜明,变化手法也更为丰富和动人。通过此种变形手法加工出来的异兽形象最易出现“狰狞”之美,视觉张力强烈。如《南山经》中记载:“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有鸟焉,其状如鵁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其鸣自号也。”瞿如即为一种白首三足的人面鸟,如图1(c)所示

,其形象可谓之十分独特,即采用的异体重组加变形的双重造型方式。

其次是《山海经》异兽形象元素的提取。主要包括图形元素与色彩元素的提取。图形元素是根本,从《山海经》等相关典籍文字描述中提取该异兽的关键词,主要包含异兽的来源、典故场景、特征功能以及寓意象征,提取适合产品语境的图形。根据二维图形,将异兽进行立体构想与设计。色彩元素方面,结合用户对产品色彩的感知进行色彩的定义与创新。

总之,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冠状动脉血运情况,促进心脏功能恢复,且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高,可大量推广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

再次是对文化形象元素的解构与重整。完成以上文化形象元素的提取之后,要对其予以解构重整。所谓解构重整就是对原本整体性的异兽文化元素予以分解细化,并对其重新整理改善使其演绎成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元素。解构与重整的原则是遵循产品的功能需求,将异兽造型赋予产品造型设计之中。将异兽的文化元素进行合理划分,包括形状、大小、色彩等元素,在此基础上重新整理完成。

新奴隶社会首先是一种技术逻辑,即人工智能取代绝大多数重复性劳动。这种技术逻辑本身是超越政治、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它植根于人类对效用最大化的追求,即用尽可能少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

最后是将异兽形象元素融入产品设计。在把握异兽文化寓意传达的前提下,做到美感的传递,产品造型既不失异兽的姿态,又能保证产品的使用要求,如此文化创意产品具有实用价值。具体设计案例展示如表1 所示。

4 结语

《山海经》置于今天,人们的眼光不仅仅停留在其常规的奇异小说中,而是越过这些,开始探索一个奇趣横生的《山海经》世界,其中包罗万象的山海经异兽形象和故事情节,为人们的研究和再创造提供了灵感,更为未来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开拓了思路。

[1]刘滴川,校诠.山海经校诠[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

[2]汪丽娜,丁薇.《山海经》神怪形象在动画中的再创作[J].东南传播,2019(11):54-56.

[3]胡佳璐,吴诗中.《山海经》的游戏化之路—科普交互新形式的探索研究[J].工业设计,2018,142(05):12-15.

[4]刘明明.山海经神兽形象再设计的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7.

[5]陈志莹,任云妹.《山海经》中神怪形象的造型技法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2):45-47.

[6]孙淑萍.怪物恋语境下《山海经》传统怪物角色造型分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17):118-119.

[7]林海,绘著.百绘山海经[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0.

[8]张锐,王凯伦.文创产品中的文化元素—以《山海经》中的鱼元素所做的文创产品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6(10):114-115.

猜你喜欢

异兽山海经产品
中国古代异兽形象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浅谈色粉画与神话故事的交汇
《山海经》异兽角色的相关研究
异兽传说——古代的狮子雕刻
怪力乱神才是《山海经》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