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用户需求的公立医院儿童候诊家具设计研究

2022-09-09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尚肖庆陈净莲通信作者

工业设计 2022年8期
关键词:家具公立医院儿童

儿童时期是个人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儿童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新的生育政策的实行对儿童医疗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年轻的80、90 后家长们越来越注重儿童就医的服务与体验,现有的儿童医疗资源短缺与候诊环境粗糙等问题与此现状形成了强烈的矛盾

,这种矛盾在公立医院表现的格外突出。为优化儿童候诊体验,改进儿童候诊家具的设计,文章通过引入质量分析工具KJ 法,对北京市大型公立医院的实地调研,分析儿童候诊家具用户需求,建立儿童候诊家具产品功能清单并提出设计优化策略。

1 公立医院儿童候诊家具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医疗行业的进步,儿科逐渐从综合医院中独立出来,衍生出许多儿童专科医院,儿童就医渠道也趋于多元化。儿童就医可选择的医疗场所大致有四种:大型综合医院的儿科门诊、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医院及私人营利型医院,其中前三种为公立性质。就目前来看,我国公立医院接诊量占全国接诊量的七成以上,依然是公民就医的首要选择。但是,我国公立医院大多历史悠久,建筑和候诊设施较为老化,私立医院则在近几年才迎来爆发式增长。所以,在接诊环境与就医服务方面,新成立的私立医院整体优于公立医院,尤其在儿童候诊空间及家具的设计上,公立医院存在诸多不完善的地方。

首先,大型公立医院无论是建筑空间还是内部家具,大多具有一定的历史,普遍存在环境布局混乱、设施较为老旧等问题,无法完全满足现代医疗的需求。公立医院儿童候诊区所使用的候诊家具大多为造型规整、排列整齐的排椅,材质以不锈钢、塑料为主,色彩单一、缺乏多样性。这些家具缺乏专门针对使用人群及场景的设计,无论从视觉还是触觉上都无法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使用过程中心理体验不佳

。其次,私立医院候诊空间多经过科学的研究与设计,候诊家具色彩明亮、材质柔软、具有儿童化外观,造型、色彩等各方面都与环境设计相匹配,能够消除儿童候诊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另外,私立医院儿童候诊区多带有配套娱乐设施,满足了儿童追求趣味、渴望游戏的心理特征,十分值得借鉴学习。

2 公立医院儿童候诊家具用户需求分析

儿童就医过程大部分时间停留在候诊区,候诊设施的设计对就医体验影响颇大,但现阶段公立医院儿童候诊家具设计并没有很好的考虑候诊患儿及家属的真实需求。基于上述问题,文章课题通过对公立医院儿童候诊家具设计进行研究,综合运用KJ 法、观察法等,收集用户需求进行分类归纳,建立儿童候诊家具产品功能清单。

本次展览是继“丝路之光·2015中韩雕塑邀请展”“丝路之光·2016敦煌国际文博会雕塑展”后又一次盛典,旨在促进本土雕塑家相互认识、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增强凝聚力,强化创新精神。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讴歌党、讴歌祖国和人民、讴歌英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彰显时代特点,反映社会风貌,弘扬甘肃精神,不断提高甘肃雕塑创作水平,为推动甘肃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做出新的贡献。

在歌剧演唱部分的改革中,格鲁克对宣叙调进行了改造,他用带有乐队伴奏的宣叙调代替了原本只用单独键盘乐器伴奏的“清宣叙调”,提高了乐队的地位。在咏叹调中,面对长期以来纯粹以炫技为目的,大比重使用咏叹调使它们与剧情严重脱节的现象上格鲁克在歌剧创作中削减了咏叹调的出现次数,使它真正表现出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除此以外格鲁克从根本上改变了合唱在意大利歌剧中一直被忽视的现象,恢复了古希腊歌剧中合唱不可被替代的作用。

2.1 研究方法及流程概述

为了获得满意的效果,必须通过后期剪辑,进一步改善、优化微视频质量,以提高它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会声会影是学生在后期剪辑中,应用较多的一款数字视频编辑软件,该软件界面直观,操作简单,功能强大,实用易学,能轻松快速的制作媲美专业级的作品。本文紧密结合视频制作的实际应用,介绍基于会声会影的常用后期剪辑技巧,以期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打造出观赏性更强的优秀微视频作品。

将得到的混乱、无序的功能卡片按照解决途径的相似程度进行分类,归纳为儿童化外观、就医服务、教育功能、休息功能、健康安全、储物功能、情感功能、娱乐功能、亲子互动等作为,为二级需求指标。最后,以各二级需求指标的需求属性为根据,进一步归纳出一级需求指标,分别为外观材质、使用功能和情感需求,由此建立儿童候诊家具产品功能清单,如图4 所示。

综合运用以上调研方法,以确认儿童候诊过程中的用户需求为目标,课程研究的流程如图1 所示。首先,确定预观察地点、观察对象与受访者,进行预观察;在预观察之后,制定正式观察记录表,拟定访谈提纲,然后进行正式观察及访谈,并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简化,总结出用户一、二、三级需求指标,构建儿童候诊家具产品功能清单;最后,对产品功能清单及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儿童候诊家具设计优化策略。

2.2 用户需求资料收集

2.2.1 预观察

式中main{MCpeo,MCe}表示取其中为主要特征的制造能力;CCBA表示基本制造活动运行的约束条件函数,该约束函数由制造活动约束条件和制造任务约束条件组成。

预观察是观察法实施的重要步骤,能够提高正式观察效率,保证调研结果的全面性及可靠性。在预观察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确定最佳观察地点,确保在观察时视野开阔,观察到的内容丰富、完整;(2)对公立医院候诊环境、候诊家具状况、不同时段候诊区人流量等基本信息进行记录;(3)筛选、提取观察场景中有效的观察信息,为后期制定正式观察提纲打下扎实的基础。

2.2.2 正式观察

就医服务功能。儿童候诊室时常有儿童跑闹及哭闹的情况发生,环境嘈杂,非常容易错过就诊信息。新经济时代智能化导医平台建设是医院服务发展的重要趋势,可以利用网络把候诊空间中各接触点的信息和信息相关的设施相连接

。可在候诊座椅椅背后方添加电子屏幕,随时查询排队进度同步叫号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电子屏幕查询诊室位置。或实行一椅一码,患者就坐后可以扫码签到分诊,并通过手机平台获取候诊信息,也可以有效提高就医效率。

2.2.3 用户访谈

速冻水饺作为传统美食,易出现表皮冻裂、发干、发硬、褐变等现象,而冻裂是最关键的质量问题。据研究发现,通过在速冻水饺制作中添加复合改良剂,有助于改善速冻水饺的抗冻裂效果。诱发速冻水饺冻裂的因素较多,比如反复冷冻,面粉质量、含水量、温度变化等等。立足对速冻水饺冻裂率的影响因素,就复合改良剂的应用展开探析,并得出科学、合理的改良剂配比指标,来提升速冻水饺的质量。

2.3 功能需求卡片整理

调研共收集到34 组候诊家庭的观察记录以及8 份用户访谈记录,其中8 份访谈记录包括与6 名候诊患儿家属及2 名儿科诊室医护人员的访谈。

色彩儿童化。儿童长时间暴露在黑、白、灰等无彩色环境中,会对他们的性格造成不良影响,而那些“好看”的明亮色彩则能够让他们心情愉悦。因此,在进行家具设计时优先考虑使用明亮色彩,但要把握好尺度,注意颜色搭配,避免元素过多或色彩过于强烈造成视觉疲劳和情绪波动。可根据色彩面积的大小进行颜色搭配,面积较大的块面选取柔和色调,能够缓解焦虑;面积较小的块面或儿童容易接触到的地方,则采用明亮色彩,能够刺激儿童神经系统,提高积极性。

2.4 归纳分组建立产品功能清单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研究提纲,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

。用户访谈法即研究者与目标用户进行一对一访谈,研究者事先制定围绕研究主题的访谈提纲,并与受访者进行关于“产品功能”的思维发散和联想,收集产品功能信息

。对于家长的调研采用观察法与访谈法相结合,在观察家长候诊行为的基础之上,通过访谈的方式进一步获取直接观察所无法获得的主观信息。

3 公立医院儿童候诊家具设计优化策略

3.1 产品外观:儿童化设计策略

用户对产品的使用体验从看到产品的那一刻开始,从产品外观设计入手,实行儿童化设计策略,具体可以分为尺寸儿童化、色彩儿童化和造型儿童化。

尺寸儿童化。调研发现,候诊儿童身体尺寸与座椅尺寸不匹配,就坐时双脚悬空、身体无法依靠靠背或扶不到扶手,存在极大安全隐患,因此,家具尺寸的儿童化设计是必然。1 岁以下儿童对成年人依附极高,候诊时多由父母怀抱,家具尺寸主要根据成年人设定,考虑给予座椅类家具更多宽度值,以满足怀抱婴儿对空间的需求,学龄前儿童家具尺寸则需要参照人机工程学未成年人人体尺寸范围来确定。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候诊室设施设计为例,该候诊室将护士站台分成高低区,以适应成年人和儿童的身体尺度,走廊扶手高度设置成适合儿童尺寸的700 mm

,以确保儿童行动的安全,这些细节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候诊设施尺寸儿童化的观念。

对观察和访谈记录信息进行初步整理,将视频、图片等资料转化为文字描述,利用在线词频分析工具“微词云”,对调研记录中的词汇进行提取,然后去除无用信息及重复信息,整理获得36 个功能需求卡片,将其作为儿童候诊家具设计的三级需求指标,如图3 所示。其中包含对于候诊患儿本人的提供儿童尺寸、缓解焦虑等基本的休息和安全需求,也包含对于候诊家属的路线指引、叫号提醒等就医服务功能。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事发突然、病情危重变化快、预后差、病死率高,对患者照顾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我们医护人员在急救忙碌之时往往忽略了家属的感受,特别是在患者从急诊—手术室—监护室是最需要寻求心理帮助的时候。加强护理干预早期介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照顾者的心理指导,有助于减轻照顾者的心理压力。

造型儿童化。儿童身体发育尚未完善,肢体协调性不高,行动过程中容易受伤。因此,候诊家具外观的线、面处理要圆滑流畅,不能割伤儿童皮肤,家具四周可以根据儿童身体尺度设置不同高度的扶手,以迎合儿童好动的特点;候诊家具的摆放考虑家具间距是否会卡住儿童手脚或身体,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再者,安全性还体现在家具材质的应用上。一方面,根据儿童候诊家具需求模型,材质的选择应尽可能质地柔软、温暖。另一方面,候诊区有大量患病儿童相互聚集,极易造成患者之间、患者及陪同家属间的交叉感染,所以家具应选用抗菌材质。

结合课题研究的目标与观察记录表内容,制定用户访谈提纲,用户访谈的对象为候诊患儿家属及儿科诊室医护人员,主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下访谈的开展方式为:在儿童候诊室随机与候诊患儿家属进行交流,访谈过程全程录音,在实际候诊环境中进行访谈可以增强受访者的代入感,更方便交流自己的实时体会,得到的访谈结果更加真实有效。线上访谈的开展方式为:使用微信文字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受访者面对面交流的紧张感,力求收集到的信息真实、有效。

3.2 产品功能:满足用户潜在需求

根据儿童候诊家具功能清单,用户除基本功能需求外,对于其他功能的需求同样旺盛,而这些需求往往在现有儿童候诊家具设计中被忽略,主要包括储物功能和就医服务。

增设储物置物设施或将候诊家具与储物置物功能相结合。调研发现,儿童就医往往携带更多物品,如水杯、奶粉奶瓶等,且候诊时这些物品无处安放,高峰期常因物品乱放占用公共资源,造成环境混乱。因此,一方面考虑在候诊区增设储物置物家具,如置物架、储物柜等,对随身物品进行统一存放,必要时引入互联网技术,扫码或刷脸存物,并在储物箱中添加消毒功能,避免患者之间通过物品的交叉感染。另一方面,对候诊座椅进行改良,利用座椅下方空间进行储物或在椅背增设置物袋,以规范候诊行为,营造舒适候诊环境。

首先,根据预观察所得信息,制定观察记录表。为避免观察时出现无目标、记录无关信息等问题,根据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所提出的POEMS 观察框架

,制定候诊家具情况观察记录表及候诊家庭情况观察记录表,如图2 所示。分别记录候诊环境、家具材质、尺寸、候诊家庭行为及携带物品等信息,然后根据预观察经验,进入合适观察地点进行观察记录,在对每所公立医院观察调研完成后及时对观察信息进行整理、总结。

KJ 法(Jiro Kawakita),又称亲和图法,1964 年由东京工业大学川喜田二郎教授提出

,是一种将复杂混乱的语言文字资料,按照其亲和性加以分类、归纳、整理,从而找出问题解决方案的方法。KJ 法的使用可以分为资料收集、卡片整理、归纳分组、建立产品功能清单四个步骤。因为研究对象涉及候诊患儿及陪护家长,两者在生理、心理、性格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资料收集阶段对两类用户采用观察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以确保调研阶段资料收集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3 产品情感化:对患者与家属的双向关怀

从候诊用户情感需求角度出发,消除候诊过程中的不良情绪,体现人文主义关怀。候诊区的不良情绪来自两方面,一是儿童对医院陌生环境产生的恐惧;另一方面是家长在等待过程中无所事事,助长焦虑,所以应该以满足所有用户群体需求为第一要素,针对不同用户提出不同解决方案。

趣味化家具设计。在儿童候诊区增设娱乐性设施,通过情感化设计、叙事设计等手段营造就医的主题情境。情境选择考虑大多数儿童的认知,能引起儿童共鸣

,候诊家具设计与情境主体相融合。例如在候诊区停放数辆儿童车,孩子可以坐着车在去看病,走廊设计有海洋、植物等景观。充满互动的主题情境设计可以弥补儿童心理的不安全感,也会对就医效果的好坏产生直接影响。

填补家属等待的时间空白。国外医院中常常能见到咖啡厅、快餐店等,不仅可以打发候诊时间,还能缓解医院紧张的氛围,但这种场景在国内很少见到。候诊家具的设计并不仅仅局限于座椅等休息类设施,辅助家具设施也包括其中。因此,为减少用户所感知的等待时长,可以考虑在候诊区提供辅助家具设施,如血压检测设施、体重体脂检测设施等。

第一,进一步明确了“值百抽五”的关税税负标准。《中英通商章程善后条约》第一款规定:“……倘有货物名目,进、出口税则均未赅载,又不在免税之列者,应核估时价,照值百抽五例征税。”即税则上没有列举的商品,都按5%的从价关税税率。

4 结语

儿童候诊环境复杂,尤其是大型公立医院儿科候诊人数较多,候诊家具设计要综合考虑患儿、陪同家属、医护人员等多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基本温饱问题和安全问题得到解决后,人们关注的重点会逐渐倾向于情感层次,尤其是年轻父母对于孩子情感需求的重视。儿童候诊家具的设计应从人机尺寸、趣味化互动、安全性等各方面入手,从而改善儿童就医体验,使就医过程不再是儿童恐惧的经历,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文章研究中所提出的公立医院候诊家具设计优化策略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

[1]周欢,胡莎莎,单佳妮,等.全面二孩政策下儿科诊疗工作量时间变化趋势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1,41(02):47-51.

[2]杨思奇,张帆,唐梦雪,等.基于人性化的医疗家具创新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5):20-23.

[3]姚湘,胡蓉,杨熹,等.基于用户需求的老年人可穿戴设备功能层次研究[J].包装工程,2018,39(20):159-165.

[4]戴力农.设计调研[M].北京: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

[5]何月雯,周丰.基于KJ 法及KANO 模型的产品功能设计方法研究[J].轻工机械,2015,33(03):113-118.

[6]Vijay,Kumar,Patrick,et al.Faster,cheaper,deeper user research[J].Design Management Journal (Former Series),2003,14(2): 50-57.

[7]许屹中,寿杭祥.高效性流线与人性化空间的融合交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设计回顾[J].中外建筑,2020(03):130-133.

[8]王艳艳,武莹.浙江省儿童就医候诊环境设施优化研究[J].设计,2015(02):136-138.

[9]干珑.儿童诊室家具创新设计的实践研究[J].装饰,2020(04):134-135.

猜你喜欢

家具公立医院儿童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