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于适老化社会的营养监测服务产品设计

2022-09-09鲁迅美术学院马文辉赵妍通信作者

工业设计 2022年8期
关键词:老化膳食营养

适老化,即适应老年人的社会生活方式,是对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与心理需求上升过程中的补偿思考与解决方案。根据联合国人口开发署预测,中国65 岁及以上人口在2050 年将达到3.34亿,将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未来将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挑战。目前,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年龄已超过60岁这个老龄化的年龄限值,且经济水平普遍不高,养老问题日趋凸显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器官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他们的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一般人群中,48.4%的老年人营养状况不佳,在住院人群中,65%的老年人处于营养不良或存在营养不良的风险。综上可见,老年营养不良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养老体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文章尝试探讨应用于适老化社会的营养监测服务产品设计,以期能实现让老年人在短期内及时了解到自身健康状况,防治老年慢性病的发生,降低未来的患病风险。

大都市区进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包括核心层级和辅助层级,区域通过打造三个交通核心点、十一条交通主道次级中心的布局结构,形成多样式、多层次的混合联运交通运输体系。其中十一条主道次级中心就有奉新交通次级枢纽,在即将并网形成的高速公路网格局中,有重要的东乡-昌傅-奉新高速。后期将新建奉新基地通用机场。

1 服务产品设计概述

服务设计,顾名思义指“服务+设计”。服务设计作为一个在新时代探索出的崭新的、多学科、全方位交叉的综合领域,通过创新或改善现有解决方案的方式满足用户的当前需求或潜在需求,为用户设计出更加合理、便捷和高效的服务工作方式。它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以团队为基础的一种系统的、迭代渐进的生活探索趋势

在面向老龄群体时,服务产品设计应当注重满足他们对新鲜事物、精神、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

,在整合老龄群体资源的基础上,以老年群体为服务设计中心,科学地应用信息技术,为老年人提供优良的服务产品,为适老化社会构建完善的老龄群体服务体系。

2 应用于适老化社会的营养监测服务产品设计意义

2.1 理论意义

从认知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的理论分析来看,应用于适老化社会的营养监测服务产品弥补了老年人基础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方面的空白,从基本的营养健康方面为改善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类设计会引发社会对老年人基础营养健康的关注。且基于对老年人的外部及内部需求,设立对老年人营养健康监测相关的关爱需求模型,为后续健康监测类服务产品提供参考。

2.2 实践意义

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 年)》—“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政策出台背景为出发点,将老年营养干预与老年健康照护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医院和相关卫生部门设立免费的营养门诊,提供相关的营养咨询

,从咨询到建立老年人相关一对一营养体系,开展定期的、专业的营养教育活动,并与社区建立联系,让相关服务部门提供合理的配餐服务。将老年营养健康与教育(包括营养与健康咨询、营养配餐、饮食调理等)纳入家庭营养健康规划之中,及时满足老年人的健康服务需求,为老年人提供良好且完善的健康保障。让专业营养师走进老年人的日常生活,通过海报、宣传册等方式初步宣传《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等营养和健康科普知识,再以个人终端APP 的形式进行后期巩固,形成良好习惯。

2.3 现实意义

在适老化社会的需求中,老年营养监测服务的相关产品设计可以成为探索老年人健康发展的新模式,并能实现健康老龄化的重要保障。它在提升全体社会对老年人营养健康的关怀意识的同时,也对中国乃至世界老年慢性病的及时预防与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应用于适老化社会的营养监测服务产品的出现,潜移默化地为满足老年人感知层—健康与安全需求、情感层—情感与归属需求、社会层—尊重与自我实现需求做出了具有现实意义的引导。

3 应用于适老化社会的营养监测服务产品设计策略

3.1 完善医疗体系与相关服务

作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关注热点之一,应用于适老化社会的营养监测服务产品设计不仅让社会关注到老年群体,也鼓励设计师关注到老年弱势群体,提升设计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具有关爱性质的设计缩小特殊群体与社会的相处距离。

式中,W1为国有水管单位计量点水量,m3;P1为国有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执行价),元/m3;P2为末级渠系水价,元/m3;其他变量同上。

3.2 监督老年人健康状况

在诸如老年社区和养老院等老年活动公共区域设置老年监督系统设施,用传统的营养筛查方式监测老年人的基本营养状况:首先,使用一体化仪器测量出老年人的体重、上臂围(肌肉量)、肌肉量和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以下简称BMI)数据等,其次,以我国推荐的成人体质指数标准作为判断依据,定时记录监督老人的健康状况。在初步检测结果和老人的规律性日常血脂血糖测试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医院的专业数据由专业人士为老人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方案规划。

用互联网数据记录跟踪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为每位老人建立全方位的健康数据。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实时监测老年人身体状态和行为方式,将检测结果转化成可视化图表,便于老人及其家人即时参考。

3.3 调整老年人膳食结构

为老年人设计初级营养健康检测产品,让老年人对自己身体营养健康状况有一个初步了解。在对老年人营养情况做出初级诊断后,针对轻度或中度营养不良的老年人提供膳食营养改善参考。通过实体监测产品与移动终端实现为老年人提供初期营养健康监测及适时改善当前不良健康状况的目的。

基于视觉注意机制,在D+W模型基础上加入区域对比度特征,建立了一种包含视差、宽度及对比度信息的立体图像客观评价模型.根据显著信息及视差信息提取感兴趣区域划分前后景.提取相应的视差信息、宽度信息及对比度信息,定量分析这些特征对视觉舒适度的影响.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做曲线拟合分析得出舒适度模型,并检验模型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较好地反映了人眼的视觉感受,性能较原模型有大幅度提升.

4 应用于适老化社会的营养监测服务产品设计思路

4.1 设计定位

膳食结构的调整是老年人营养监测服务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在此之前,对老年人个人膳食习惯的了解十分重要,通过膳食问卷的方式调查近年来的膳食习惯,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依据,分析老年人现有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若不健康,应给出一份具体的饮食结构调整方案。以纸质报告的方式得出结果,用APP 的形式进行下一步具体饮食指导,并提供合理的膳食搭配,如:若显示钙缺乏,那么在每天的饮食计划中要满足300 g 的奶制品以补充老年人所需的钙质,比如将纯奶、酸奶和奶酪,适时适量地加入一日三餐之中;若显示缺乏维生素,则需要有至少300 g—500 g蔬菜摄入量,200 g—400 g 水果摄入量,一餐至少两种蔬菜,每天保持吃2—3 种水果等

在老年人经常前往的公共场所如菜店、超市、药店和老年活动中心等地方,首先,采用张贴纸质海报的方式吸引老年人的注意,随后让老年人通过相应的营养健康公益科普手册进行进一步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与退休办等相关机构合作,开发纸质日历,在统一活动或大型节日中分发,让老年人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得营养知识的普及,最后,可以采取奖励兑换机制,不仅可以获得一定的饮食健康专业指导,同时也会拥有免费体验服务的机会。

4.2 服务蓝图

老人在公共区域使用一体化健康监测仪时,通过点击、按压、握力测试和拉伸测试等方式测量出自己的体重、BMI 数值、上臂围(肌肉量)等数据,显示屏即刻显示检测结果(如图3),在这样的外围测试中,应以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为检测依据:老年人平均每增长10 岁,身高会降低1 厘米,与此同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驼背现象;骨骼功能不断下降;受身体各关节的老化影响,他们的行动力十分受限等

,除了能独立站立的老年人之外,也应该尽可能地将行动受限的老人,如:需要轮椅辅助生活的老年人纳入产品的考量范围。由此,这要求营养监测服务产品设计能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可靠的轻松的测试环境,并通过尽量便捷的测量和操作方式让他们完成测量。

4.3 推广设计

mBOT有两种组织学亚型:肠型(85%~90%)和颈管黏液型(10%~15%)。肠型通常是单侧而颈管黏液型多达40%的病例是双侧的。多年来,腹膜假黏液瘤被认为是由卵巢交界性肿瘤引起的,但是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病理学研究证实,“腹膜假黏液瘤”主要是来源于阑尾的黏液性肿瘤,也可能是消化道某些极高分化的黏液腺癌的盆腹膜播散;有少部分是来源于卵巢畸胎瘤单胚性肠上皮分化并漏出而形成盆腹膜种植[8]。所有双侧卵巢肿瘤的患者应评估原发性肠道肿瘤。

老年人可以通过简单的测试,在屏幕前获得自己的营养状况报告,选择电子或纸质版本当场留存,并同步到自己和家人的手机等终端上。

4.4 实体设计

首先基于老年人心理愿景:渴望交往,需要温馨环境,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同等对待等,因此,在实体设计环节将为老年人设计一款一体化健康检测仪,外观采用流线型(如图2),为老人提供更为舒适的交互空间和操作相对简洁的检测设备。

应用于适老化社会的营养监测服务产品设计服务蓝图(如图1)。第一,在老年人活动的主要场所进行宣传,并通过专业的健康指导人员向老年人普及健康营养知识,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树立健康生活、营养生活的意识;第二,根据中老年人的体重、BMI 数据、上臂围(肌肉量)等外围数据的测量结果进行营养状况的初步诊断;第三,个性化营养定制服务系统(APP)构建,从营养学角度,细化出不同人群的营养需要,针对不同数据的摄入,对应计算出每个人的个性化营养菜单。积极采集老年的健康生活数据,为菜单的定制打基础;第四,个性化营养健康菜单生成;第五,个性化营养健康菜单的使用,需要说明的是,该系统(APP)可以安装在老年人的手机上,并与子女手机相联,方便子女随时接收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数据;第六,手机终端会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制定出专门的食谱菜单,从基本的一日三餐改善老年人的营养健康状况,辅以配餐或外卖服务的功能。

与此同时,应意识到培养推广指导环节中相关专业人员的重要性,让专业的“营养监测师”“膳食管理师”与老年人面对面交谈,一对一指导,实现真正的人性化服务,使服务设计中产品—人的交互环节在此时转变为人—人的交互环节,在老年人群面对其未知领域信息的时候,人为指导将会是最为可靠和贴心的信息灌输方式。

4.5 虚拟设计

在整个设计流程中,虚拟设计承担着后期膳食改善的重任,它利用手机APP 便捷快速互通的优势,将老人的营养监测数据与具体的膳食规划联系起来,针对老人所缺乏的基本营养元素制定专属食谱,无论是自己动手制作,或是与专业的餐厅或营养机构建立联系,实现定制—生产—配送的“老年人健康食谱”产业链,让老年人通过健康的饮食实现改善健康状况的终极目标。通过“老人模式”和“家人模式”两种模式分别制定简单有效的膳食改善计划,呈现出最符合老年人阅读习惯的表达方式,图文结合,让老年人易读易懂。

4.6 设计反馈

通过与老年人沟通,初期的设计基本满足了老年人简易测试的功能需求,可以在有限的范围内完成基本的有效测试,测试结果反馈及时但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在手机提供的膳食改善方案中,老年人比较惊喜地擅长于APP 新功能的使用,使得改善方案落实地及时、有效、便捷,这对于快速提升老年人认知世界的能力,实现改善他们膳食习惯的需求产生了较大帮助。

在底物质量浓度2 mg/mL,酶解温度50℃,pH值12,酶解时间5 h条件下,考查酶添加量对玉米醇溶蛋白Zn2+螯合能力及酶解度的影响。

5 结语

在适老化社会逐步成型的环境下,我国对老年人健康关注度持续上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将视线转向日趋凸显的老年营养不良的问题,老年人营养健康监测的相关服务设计也随之进入大众视野。文章以适老化社会为背景,从服务设计的角度出发,为老年人营养健康的监测建立服务体系:触手可及的营养健康相关信息的宣发,公共区域简易型营养健康监测设施的设置,专业人员对营养监测的指导,通过APP 对个人营养健康状况的追踪以及最终通过家人或相关餐饮行业获得营养健康的反馈帮助等,每个环节都将成为提升老年人营养健康质量的重要因素。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为后续改善老年人普遍营养不良的状况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让老年人获得更加舒心的健康生活体验。

[1]李汉东,赵少波,王玺,等.中国老龄化区域差异和变化趋势预测[J].统计与决策,2021,37(03):71-75.

[2]和水祥.老年人的营养现状[J].医学与哲学(B),2018,39(11):9-10+86.

[3]杜鹏,陈民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政策演进与国家战略实施[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3(03):91-99+2.

[4]贾安敏,孙薇.基于服务设计理念的老年人进餐流程优化设计[J].工业设计,2020(04):56-57.

[5]石梦迪,陈春雷,张佳然.面向老龄群体的数字化产品服务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1(10):155-156.

[6]郇宜飞.积极老龄化视角下老年人社会参与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3):292-294.

[7]郑玉梅.医养结合框架下的老年营养与健康—基于《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老年人群营养改善行动”[C]//.营养研究与临床实践—第十四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暨第十一届亚太临床营养大会、第二届全球华人营养科学家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167.

[8]张艺馨.适合我国养老体系的老年人营养配餐软件的设计[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8.

[9]侯明明.基于人性化理念的老年产品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20(03):67-68.

猜你喜欢

老化膳食营养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夏季给猪吃点“苦”营养又解暑
中老年人健康膳食如何安排
秋天膳食九字诀
这么喝牛奶营养又健康
营养Q&A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六个问题读懂膳食纤维
杜绝初春老化肌
春天最好的“营养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