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减人要做好富余人员的岗位兜底

2022-09-08薛璇

中国有色金属 2022年16期
关键词:产业工人老师傅失业

伴随着智能化、信息化的蓬勃发展,制造业已逐渐步入智能化工厂时代,智能化工厂创建的原则是“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简而言之,就是用电脑、机器人、自动控制等手段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和人工值守。比如,某处生产区域原本需要9名工人24小时人工操作,智能化改造之后,通过视频监控、信息传感、远程控制等手段,只需3名工人坐在控制室内即可满足生产需要。

358份报告中,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高(294例,82.12%),其次为口服(36例,占10.06%)。最短的用药2 min后出现不良反应。由于部分ADR/ADE在初期的症状较为隐匿,没有引起患者注意或重视,导致延误治疗和没有及时上报ADR/ADE。本次统计的药品不良反应从使用到上报的时间,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ADR/ADE发生时间。见表4。

智能化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工成本,改善了工作环境,避免了人身安全事故,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大势所趋,无可厚非。但是,笔者认为,在智能化进程中,解决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则成为新的焦点和难点。

有了无人驾驶,司机面临失业;有了机器人焊接,焊工面临失业;甚至有了自动写稿软件,记者也会面临失业。智能化挤压了产业工人的存在价值,并且在不知不觉中使劳动形态、劳动关系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人指出,产业工人一定要适应智能化、信息化的需求,不断学习充电,不然就会被淘汰。学习,对于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的年轻工人来说问题可能不大,但对于50岁以上的一线工人,让他们硬着头皮从头开始学习人机对话、PLC控制,难度相当之大,他们一脸茫然地面对五颜六色的显示屏,即便学会操作,遇到设备小故障,一时也不能解决。

2.4.7高温灭菌当日真空包装的天麻药立即灭菌,灭菌时采用天然气火力要猛,盖要严密,以使迅速杀死麻体细菌及抑制细菌活动,时间为10~15分钟。

面对智能化带来的生存挤压,很多企业通过保洁、保卫、绿化等辅助性岗位消化了一批富余劳动力,然而还是有一些年龄较大的员工无奈走上了降薪、弹性工作、解除劳动关系的“囧途”。原本的老师傅终究在智能化进程中被淘汰出局,长期以来的存在价值和职业尊严受到打击,将会陷入前所未有的迷失中。难道这些50岁以上的一线工人就应该被淘汰吗?这些人都是为企业做出过长期贡献的,本应受年轻人尊重的老师傅,更是经济压力最大的人群,如果这些人的就业渠道被挤压,“六稳六保”中第一项“稳就业”何谈实现?

企业实现智能化之后,面临着低技能产业工人“被驱离”和高技能产业工人“招不来”的矛盾。笔者认为,智能化转型还是要稳步推进,不要一下子从人声鼎沸的工厂过渡到无人工厂,要给员工学习的机会,要设计制造好一般性岗位的兜底措施,保住现有产业工人的基本岗位,更要解决广大城镇和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这也是企业家义不容辞的一项社会责任。

猜你喜欢

产业工人老师傅失业
产业工人讨薪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新时代产业工人人才培训的思考
卖早餐的 小贩
两类失业人员可申领6个月失业补助金
希望
李玉赋在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专题研讨班上强调 在新时代新起点上乘势而进谱写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篇章
失业预警
盲人推拿
推进产业工人队伍 建设改革的动员令
五问失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