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智能管控研究

2022-09-07王勇张敏

项目管理技术 2022年7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管控

王勇 张敏

(河北经贸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61)

0 引言

当前,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加快,电力线路建设项目发展空间巨大。相比其他工程建设项目,电力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金额高、施工时间紧、技术难度大等特点,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基于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现状,分析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影响因素,构建施工现场安全智能管控系统,并验证其应用效果,旨在提高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1 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现存问题

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事故分为偶然性事故和突发性事故,主要包括触电、高空坠落、机械损伤、物体击打、坍塌及其他伤害等。目前,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对作业设备、作业区域以及作业行为的定位和监测方式落后甚至缺失,无法预判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

(2)现场带电设备没有警示标志,导致工作人员误入带电区域或误触带电设备。

(3)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不能及时处理安全隐患。同时,安全巡视不到位,施工人员作业水平较低。

2 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2.1 安全影响因素

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人的因素、施工设备因素和施工环境因素。

(1)人的因素。通过梳理和研究相关文献可知,施工现场人为因素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安全事故占比较大,如规章制度执行不严、日常管理和作业巡视松懈、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擅自更改安全操作规程等。

(2)施工设备因素。主要包括施工设备没有定期维护和保养、在磨损状态下作业、不符合安全技术性能要求等。此外,设备在处于带电状态时缺乏警示标识也易导致安全事故。

(3)施工环境因素。室内作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粉尘、噪声等,室外作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天气、温湿度等。此外,火花、高压电、尖锐物品等也可能导致安全事故。

2.2 应对措施

(1)现场勘查。提前对施工作业环境进行现场勘查,明确施工线路的停电范围、铺设位置及方式、邻近线路走向、带电部位等,并做好风险应对措施。

(2)加强培训。应保证施工作业人员具有上岗资质和设备操作能力。在正式施工前,进行规范的岗前培训,提升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3)设备定期维护。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施工设备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4)安全警示。提前设立安全标识牌和警示标志,如停电、高压危险、接地等。同时,提高施工作业人员安全意识。

3 构建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智能管控系统

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智能管控系统主要包括6个子系统:人员定位系统、人脸识别系统、施工人员管理系统、环境监测系统、设备控制系统、巡检系统,如图1所示。

图1 电力线路施工现场安全智能管控系统

3.1 人员定位系统

对施工范围内的作业人员进行定位,对施工区域进行危险等级划分,实时将施工现场人员信息数据回传至监管人员,一方面,确保作业人员处于安全作业范围内;另一方面,便于调度人员随时调度指挥。该系统可对作业人员轨迹进行分析并自动生成数据报告,上传至施工档案。

3.2 人脸识别系统

通过多层神经网络人脸识别技术远程验证施工人员身份。此外,如果施工人员进行危险作业或操作不规范,该系统能够及时提醒作业人员并发出警示,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施工风险。

3.3 施工人员管理系统

按工种性质和作业区域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划分,对不同区域的人员授予不同的进入权限;将每个施工人员的工卡信息录入系统,在刷卡和人脸识别验证通过后才能进入作业区域。一旦非该岗位权限人员进入危险作业区域,系统会及时报警提示,并记录非法闯入人员的相关信息。

3.4 环境监测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可以实时显示施工现场各监测点的环境数据。当出现恶劣天气征兆时,该系统会自动分析环境数据并发出警示,保障电力线路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

3.5 设备控制系统

设备控制系统能够远程控制作业设备,如控制设备的开/停状态等。作业人员操作失误或设备处于带电等危险状态时,安全人员可通过设备控制系统远程关停该设备。同时,该系统能够自动记录施工设备的远程控制操作信息,包括操作人员信息、操作项目、设备编号、操作时间等,有效提升了设备管理的效率。

3.6 巡检系统

巡检是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的重要环节。巡检系统的主要作用是辅助监管施工作业中出现的违规问题,并对施工设备、施工环境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同时,对不符合安全施工规范的问题进行统计、上报和分析,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性。

4 施工现场安全智能管控系统特点与应用效果

对于电力线路施工单位而言,风险识别和管控是现场安全管理的必要前提。由于电力线路施工大多为户外作业,施工区域跨度大、施工环境复杂、施工设备杂乱、施工人员流动性大,难以实时掌握施工人员和设备状态,安全管理面临巨大挑战。

传统的安全管控以人工方式为主,难以进行全面、深入的定期排查和日常巡检。同时,由于人工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容易出现安全疏漏。当前,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应用。工程项目可以通过智能管控系统对施工现场安全进行监督和管控。通过先进的信息管理方式实现施工现场的可视化管理,便于及时掌握施工现场人员状态,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效率。

4.1 系统特点

针对施工现场安全管控的不同需求,该系统集成了定位技术、即时通信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线性调频扩频技术等,能够有效提升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该系统主要特点如下:

(1)简便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原理简单,运用Alliswell定位技术按需定位;②安装方便,利用无线系统,无须铺设线路;③架构简单,系统涵盖多个子系统,便于集中管控。

(2)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性能稳定;②运行稳定。

(3)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传输可靠,通过无线传输,设有20个信道;②数据可靠,在遇到突发通信故障时,数据可自动存储在多功能分站中,待通信恢复后,自动将留存的数据传回至控制中心。

(4)实用性。可根据不同场景和不同需求进行定位方式和定位精度的选择,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人员的远程身份核验。

(5)免干扰性。该系统不会被其他无线设备干扰,也不会对其他无线设备产生干扰。在出现同频信号时,为避免碰撞,系统会自动调整。

4.2 具体应用

以A市某500kV线路工程为例,分析施工现场安全智能管控系统在该项目中的应用,具体如下:

(1)全覆盖的视频监控系统。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施工管理要求,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点应实时开启视频监控系统(可360°旋转高清球机),通过球机内置信号卡实现数据远距离传输。同时,白天作业时应不间断向后台传输现场视频信息,便于安全监督人员远程检查。通过该系统,一人可同时监控多个作业现场,节约了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了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2)现场违章智能监控识别系统。利用视频监控系统能够远程监控现场作业情况,但是需要专职人员实时监控,导致人工审核工作量增加且存在遗漏隐患。鉴于此,该系统利用百度EasyDL定制化训练和服务平台实时识别图像技术,结合实时识别违章行为的图像技术,在发现违章行为或安全隐患时,自动向相关责任人上报。同时,实时通知现场人员及时排查或通过联动广播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现场安全,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提高了安全管理质量。

(3)其他应用。电力线路施工的主要风险包括吊装超载、设备以小代大、钢丝绳拉线角度过大等。因此,采用智能化施工方式监测吊车、抱杆等常用吊装设备起吊重量及抱杆倾角,在监测设备中提前预设安全角度及钢丝绳破断力指标,保证设备在作业过程中受力稳定,提升作业过程的安全性。

4.3 应用效果

(1)节约成本。相比传统的安全监控方式,该系统一方面降低了线路铺设、安装及维护成本;另一方面,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人员成本。基于该智能管控系统,只需少量管理人员即可实现对现场施工人员的远程定位和监控,体现了远距离、高效率、低消耗、低成本的优势。此外,通过对施工设备工作状态进行记录,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维修,有效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2)提升工作效率。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存储和识别巡检和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实现了对人员身份信息的远程核验,使得人员管理更加高效、快捷、精准;智能管控代替了以填表为主的传统巡检工作方式,保证了巡检工作统一化、标准化,提升了管理效率。

(3)提高安全性。通过对施工安全事故研究分析可知,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较为突出。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且不可控因素较多,“以人管人”的方式难免存在疏漏。利用智能管控系统对施工人员、施工流程、施工设备进行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减少人员操作不规范、串岗/离岗等问题,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

(4)及时应对突发状况。智能管控系统能够保证施工进程、施工设备状态、施工人员运动轨迹等处于安全监管范围内。一旦出现突发状况,巡视和救援人员可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不利影响。

5 结语

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迅猛,智能系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以A市某500kV线路工程为例,分析了智能管控系统在该工程施工现场的具体应用。通过实践验证可知,智能管控系统实现了项目信息管理的统一化、工作流程的规范化,改变了原有施工现场落后的管理模式,提升了施工作业的安全指数和工作效率,有效减少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管控系统也将不断更新和完善。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施工人员管控
EyeCGas OGI在泄漏管控工作中的应用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庐山站改移武九客专上下行过便线拨接施工现场
BIM技术在土建工程管控中的运用
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管控探讨
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控制
信用证洗钱风险识别及管控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
宁波港公安局对镇海化工区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