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山东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2022-09-06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2年7期
关键词:机械化山东现代化

史 新

(莒南县板泉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山东莒南 276622)

0 引言

我国农业经济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目前不管是乡村整体面貌的改善,还是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都是明显的事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更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加油提速”。山东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发展战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稳步前进,当前就要在乡村振兴基础上,积极采取相关对策,为山东农业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1 乡村振兴战略的相关概念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该报告指出,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关系着国计民生,即三农问题,这是我国发展的根本性问题,要将其作为我党工作的重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同时,国务院还发布了相应文件,说明新的发展时期,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总体部署,并全面贯彻落实,以此指导“三农”工作顺利进行。乡村从本质上来说,具备经济、社会以及自然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具有多重功能,不仅包含文化和生态,还涉及生活与生产,与城镇之间能够相互促进,共生共享,形成人类生存和活动的主要空间。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最艰巨复杂的任务在农村,最大的潜力也在农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能够将我国当前的社会矛盾加以缓解,为“中国梦”这一奋斗目标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山东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当地处于华东地区,气候类型为暖温带季风,夏天高温多雨的天气较多,秋天气候温暖湿润,冬天干燥且寒冷,并且有着充足的光照,一年光照基本上在2 600 h左右,处在海河、淮河以及黄河流域内,有着充足的水资源,加上特有的气候环境,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很大帮助[2]。因此,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山东农业经济有着重要意义,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利于推进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在一定程度上是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农业走向机械化和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将农业本身的生产力加以提升,增强其生产水平,加快山东农业发展进程。在这过程中,就需要我们整合农业产业结构,将现代化生产技术和方式进行宣传和推广,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促进生产方式的优化与升级,发展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推进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3]。

2.2 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离不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优化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既能提升农产品质量,还能增加种植产量,促进现代化发展。想要建设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发展朝着现代化进行,就要重视农业生产质量与产量,将农业产业的基础结构进行整合。比如,可以构建高标准农田、发展特色农产品以及建立新型农业产业园等,拓宽农村发展的经营主体,实现服务业、工业与农业的有机融合,从根本上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民收入,优化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4]。

2.3 有利于推广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工艺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出现很大变化,尤其是新技术、新思想以及新理念的产生,为山东农业经济发展带来指导和帮助。在长期的发展中,部分地区难以将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等实现有效推广,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缓慢,阻碍了发展效率。而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能够有效推广与利用新技术和新工艺,增加推广力度,为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推动山东农业经济发展走向转型之路,实现农业经济有序运行[5]。

3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农业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尤其是特色农业的出现,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机遇,比如,烟台苹果、寿光蔬菜以及山东樱桃等,这类特色农产品有着很大的名气,受到国内外人们的认可和喜爱,有着明显的溢价空间。近年来,山东省农产品出口不断增大,其中,2020年,农产品出口已经到达1 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2亿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值的23.9%,与2019年相比,增长了1.1%。由此可见,农业贡献率在山东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是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发展重要推动力。然而,任何事情都具有双面性,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果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体现在以下几点:

表1 2019—2020年山东农产品出口情况

3.1 产业结构缺乏科学性

山东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受传统产业发展理念的作用,在农产品结构方面,类型比较单一,加上林业、农业、渔业以及牧业等产业结构缺乏科学性,使得各个地区产业趋于一致性,缺乏各自特色。比如,泰安和济南等地区主要发展方向为种植业,没有重视畜牧业和渔业的发展,造成地区资源的浪费。再如烟台和青岛等地区,重点发展渔业,其产业结构相似度太高,没有将地区的特色体现出来,造成特色产品缺失。除此之外,当地农业在发展时,科技水平低,加上基础设施非常薄弱,导致“高标准农田”在建设过程中,比较缓慢,无法将其最大作用发挥出来。推广无土栽培和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时,由于应用范围较小,无法将技术进行大范围推广。很多农户建立的农业设施,在功能方面,只具备防风和保温效果,过于简单,难以合理控制湿度、温度和光照等环境因素,如果发生了自然灾害,抵御能力差,会造成大面积绝收和减产问题[6]。

3.2 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

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要重视农业机械化发展,机械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山东地区在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已基本上实现了农业机械化。比如,2015年,当地政府制定了相应的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和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相关意见,为农业机械化全面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实现了各类农机装备的升级和转型。现阶段,山东地区,农机设备大项类型基本达到7种,农机小项类型大约有3 600多种,在农业生产中,机械化率超过80%,位居全国首位,机械化发展较为明显。然而,却缺乏完善的机械化管理体系。主要是因为少数农作物完成了机械化,包括玉米和小麦等,大多数农作物,在生产过程中,依然要靠人工进行辅助,没有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难以达到预期目标,阻碍了山东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机械化发展的步伐,成为农业经营的技术瓶颈。同时,农机社会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机械化水平虽说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很多农机设备企业,过于关注设备生产和研发,而忽视了设备的售后服务,很多用户在使用时,出现问题或故障,不能及时进行修理和维护,大大削弱了其使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7]。

3.3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

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与农民这一主体息息相关,对农民素质有着一定要求,因为在某种条件下,农民素质决定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际效果和质量。据统计,山东地区人口数量已经到达10 153万左右,其中,大约有4 000万人生活在农村地区,农村的常住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不高,学历在初中以下,加上一部分人年龄较大,在接受新技术和新知识时,学习能力不强,甚至有的不愿意学,在使用新型农业机械过程中,缺乏熟练的操作技术和方法,不利于对新种植技术和种植理念的推广和使用。还有一部分农业种植人员,过于依赖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经常出现超标情况,导致农产品污染,不利于农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还会影响当地种植环境,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影响了农村地区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生活环境,不利于农业生态发展[8]。

4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山东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对策

4.1 促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想要山东省实现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相关人员就要结合当地发展情况,推进顶层设计,将山东各个地区的优势挖掘出来,发展水产品、畜牧以及果蔬等特色产业,改变传统的单一产业机构,促进农产品结构朝着多元化发展,发展优势产业和龙头产业,实现产业集群,推进现代产业园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与此同时,也可以结合山东当地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促进农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发展,通过构建现代化养殖机制,实现水产绿色养殖。还应促进海参和虾贝类等“海洋牧场”的建立,推进畜牧养殖业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还要重视蔬菜业发展,建立设施农业与蔬菜,主动致力于林业经济发展中,构建“林菜”“林药”“林茶”一体化发展模式[9]。

4.2 增强机械化发展水平

一方面,应不断实现农机装备产业升级,促进畜牧业和种植业朝着机械化发展方向进行,从根本上增加农业发展的机械化占比。还应构建“高标准农田”,完善基础设施,包括“路网”“电网”“田网”等,为农业排涝与灌溉提供重要保障,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需推广“旱作和节水”农业,实现水肥一体化,将农业生产的成本不断降低,推进高效发展。

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机械化规章制度,促进农业机械化在生产建设工作中的科学应用,在这过程中,还要不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让农民在使用各种机械设备过程中,能够掌握操作水平,并且具有专业的售后维修团队支持,将机械化设备的最大价值体现出来,促进农业生产机械化,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支持。此外,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技术与工艺创新,根据农业发展情况,丰富和发展农机设备种类,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便利。应重视绿色农业发展,将农业附加值加以提升。比如,实现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药包装废弃物有效回收,在农产品生产中,降低农药使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10]。

4.3 强化农民综合素质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民扮演着重要角色,作为关键主体,其综合素质关系着农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强化农民综合素质,可以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山东农业经济想要更好的发展,就要根据不同地区特色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战略,对发展特色产业的农民进行教育和培训,让农民树立正确的思想,将自身素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比如,以烟台为例,其主要生产苹果,可以根据苹果的存储、种植以及加工等实际要求,开展对应的技术培训工作。而对于威海,可以按照“鲁菜”品牌,进行相应的“鲁菜师傅”培训活动,将农家乐等人员集中起来,加以培训,提升其影响力。也可以通过基础知识、技能培训和网络销售等线上线下的教学,从各个方面增强农民的综合素质,让其掌握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知识,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帮助。组织农民,学习现代化农业技术,构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发展队伍,进一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11]。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促进山东农业经济发展,相关人员就要树立现代化理念,对乡村振兴的实质加以了解,掌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山东农业经济的重要意义,分析当前山东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科学的农业经济发展对策,为当地农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并进一步促进我国农业发展,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而推动现代化发展。

猜你喜欢

机械化山东现代化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抉择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发展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