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教学改革探析
——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

2022-09-06

物流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课赛融通职业技能

刘 玥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天津 300350)

0 引言

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于2021 年4 月提出实行“岗课赛证”融通,提升职业教育质量;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文中再次强调要推动完善“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岗课赛证”融通的提出,全面助推了职业教育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发展,倒逼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形式的改革。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1+X 职业技能证书是该校首批申报的2 个试点证书之一,现已连续四年成功申报试点院校,2019~2021 年均高质量完成考证工作,其中2021 年通过率达100%,并成功与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联盟实现国际证书互认。本文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1+X 培训与实践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加强“岗课赛证”融通为例,对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教学改革进行探析,旨在为高职院校当前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 课程改革依据

1.1 行业企业岗位胜任标准

职业院校应从诸多方面入手,时刻与物流行业企业保持密切沟通与合作,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如联合行业企业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施行校企合作、推行现代学徒制、开展订单班培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针对历届毕业生进行就业追踪等。充分利用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各自不同的育人模式与教育资源,全方面、多角度瞄准物流行业企业相应岗位胜任能力,调整、制定课程教学目标,使物流专业课程标准与行业企业岗位标准无缝化对接,保证课程内容设置紧密贴合物流行业实际岗位技能需求,继而推动学生由单岗技能训练逐渐转为全岗综合实训的专业化、职业化教学。

1.2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物流管理1+X 职业技能等级共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等级。本课程改革主要围绕面向高职学生的中级职业基础和技能要求:物流项目开发与范围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项目成本与绩效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和物流数字化应用等6 个职业技能。在此背景下,高职教育物流专业教学标准应与物流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融合,课程内容体系需聚焦物流行业职业能力标准、职业技能标准与职业素养标准,从而实现知识、技能、素养全方位育人过程。紧密结合当前物流企业注重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将业内标杆企业的人才岗位需求和典型工作场景融入课程教学中,实现物流核心岗位技能的培养。

1.3 职业院校学生物流技能大赛标准

职业院校学生物流技能大赛以智能物流作业为背景,主要由物流作业方案设计、物流管理1+X 职业能力测评和物流作业方案实施三部分构成。通过职业竞赛培养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学生在物流作业方案实施过程中,不但能够体现其专业知识水平、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能够呈现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服务质量意识、危机处理意识与安全意识等职业精神与素养,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提升物流专业人才的行业匹配度。基于此,高职物流专业课程内容体系在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操作能力的同时应充分将物流行业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等内容通过课程思政形式润物无声地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2 课程改革实践

2.1 ASK 技知分析法制定教学目标,实现“岗课”衔接

采用ASK 技知分析法瞄准“岗位”关键词,制定本门课程教学目标。所谓ASK,A 是指Attitude,S 是指Skill,K 是指Knowledge。本工具基于物流实际岗位工作任务,从员工的岗位职责任务入手,分析得出员工为实现岗位任务所需要的态度、技能和知识,并将其转化为为素质目标、技能目标和态度目标,从而融入教学目标的制定中。以物流项目开发人员岗位要求为例进行ASK 分析如表1 所示。

表1 物流项目开发人员ASK 分析

将物流岗位的其他业务逐一进行ASK 分析,如仓储作业管理、运输作业管理、配送作业管理等,最终将物流各岗位技知要求贯穿一起,便构成物流行业全面的岗位技能标准与各模块教学目标。

ASK 技知分析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基于实际物流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精准确定员工所需的岗位技能标准,明确学生在本门课程中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促进课程对接产业、职业岗位,从而实现专业学习与实习、就业岗位的无缝化对接。

2.2 情景教学,实现“证课”融通

2019 年,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印发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院校申报部署工作,物流管理作为首批试点的5 个职业技能领域之一,1+X 成为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天津商务职业学院为例,物流管理1+X 职业技能证书是该校首批申报的2 个试点证书之一,现已连续四年成功申报试点院校,2019~2021 年均高质量完成考证工作。该校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是全国也是该校首批第一批次试点专业,本专业通过进行课证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增设物流1+X 综合实践实训课程,即物流项目管理实践。

物流项目管理实践课程在教学改革过程中,以岗位技能需求为准绳,围绕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要求,梳理涉及物流行业相关工作流程,梳理内容表2 所示。

表2 物流行业相关工作流程梳理内容

围绕技能证书要求,课程以实际工作项目场景为载体,采用任务驱动法,以某一场景工作过程为主线,打破教材,序化、整合课程内容,设计典型工作业务流程,使课程内容充分对标物流行业岗位工作需求,通过使教学过程对接工作过程,逐步提升学生职业能力,辅之以1+X 技能证书实施闭环考核,对学生掌握的技术技能进行检测,验证其学习效果。以国际物流进出口货物运输业务内容为例,基于情景教学的教学改革如表3 所示。

表3 进出口货物运输业务教学内容

2.3 多元化层次教学,实现“赛课”融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高职教育应明确与本科教育的区别,培养过程应注重企业、社会的共同参与,教学内容紧密贴合企业生产实际。由此,高职院校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引入技能竞赛方式的校企合作机制,企业可联合院校利用假期举办冬夏令营竞赛或以企业命名的专业技能竞赛等方式,与院校共同联合培养适应现代企业的技能型人才。

课堂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使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不止步于初级认知教授,以赛促教,注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实效性、实用性,本门课程设计基于布鲁姆模型的层次教学策略,紧密结合时下物流岗位最新行业标准、职责要求,充分将物流职业素养、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培养、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认知观念以及自我评价体系,达成多样化、层次化、嵌入式的课程思政目标。同时通过举办院、校级别物流技能大赛校内选拔赛,利用物流职业技能大赛所发布的企业一线数据,突出考核学生在真实工作场景下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物流服务精神,将赛课融合、以赛促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认知思维,从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以物流智能化内容为例,基于布鲁姆模型的层次教学策略设计如表4 所示。

表4 基于布鲁姆模型的层次教学策略设计

3 结束语

岗课赛证融通不仅仅是教学形式上的融通,更是对教师、教材、教法多维度的改革融通。本文以《物流1+X 培训与实践》课程为例,通过岗课赛证相融通的课程教学改革,使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物流岗位需求、物流职业证书及物流技能大赛无缝衔接。以物流岗位需求为依托,将课程教学目标瞄准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特点以及专业岗位群的实际要求;以物流行业最新技能要求为导向,通过典型工作业务流程模拟,将课程教学内容情景化,以适应物流行业发展需求;以物流技能大赛训练为抓手,将教学形式层次化、多样化以满足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岗课”衔接、“证课”融通、“赛课”融合,为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能力提供了新思路,为培养出符合物流企业需求的高水平技能型物流人才提供了新路径,达到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的和初衷。

猜你喜欢

课赛融通职业技能
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新商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及成效——基于“岗课赛证+思政融通”模式的探讨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太仓市服装定制职业技能竞赛举行
以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课赛”融通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英语“课赛”结合中的教学映射
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赛”有效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