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延长的影响机理研究

2022-09-06袁铭宇王花兰

物流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播种面积常住人口农村公路

袁铭宇,王花兰

(兰州交通大学 交通运输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0 引言

我国的交通扶贫理念在1984 年左右提出,开始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在贫困地区开展农田、水利、县乡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已有多位学者采用杜斌模型、多元回归模型、修正模型等,针对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对农村经济的贡献度、对贫困地区脱贫减贫的作用、对产业聚集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交通密度是造成我国贫困地区和城市化地区交通通达状况的主要因素;在乡村社区层面,道路建设具有很强的减贫效应;县道、乡道和村道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后,多位学者对农村产业发展水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因素、产业融合发展的效应、产业集聚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精准脱贫效率以及产业转型的困境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研究,涉及产业包含特色农产品、中药材、乡村旅游、畜牧业等地域特色产业。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三产融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是乡村振兴的可行和必然路径;产业融合能够促进农民经济增长;产业集聚达到一定水平后,将会稳步提升县域经济。以上研究侧重于对个别生产要素进行探索,研究产业发展路径,以农村公路作为切入点,对农业产业链的研究相对较少。

因此,利用甘肃省各市州2011 年至2019 年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延长影响机制,对甘肃省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和农村公路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1 中介效应模型建立与变量选择

1.1 并行多重中介效应

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指多个中介变量同时作用于自变量和因变量,而中介变量互相之间不存在交互影响,并行多重中介效应回归方程如下:

其中:X 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M,i=1,2,3,…,j,表示第i 个中介变量,j 为该并行多重中介模型中中介变量总数;a,i=1,2,3,…,j,表示X 对中介变量M,i=1,2,3,…,j 的影响大小,也称路径系数。

X 通过中介变量M,i=1,2,3,…,j 对Y 产生的特定中介效应,表示为 ab,i=1,2,3,…,j,X 通过所有中介变量对Y 产生的总的中介效应表示为各特定中介效应值的总和,即∑(ab),i=1,2,3,…,j,X 对Y 的直接效应为c',X 对Y 的总效应为c,中介效应、直接效应和总效应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1.2 模型建立及变量选择

为探究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延长的作用机理,选取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和第一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农村公路与农业产业链生产环节和产业链增值环节的相关关系,利用中介效应模型识别农村公路对农业生产和产业链增值的影响路径,具体建立模型如下:

其中:Y 为被解释变量,包括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第一产业增加值;X 为解释变量,表示i 市第t 年农村公路里程;M为中介变量,包括有效灌溉面积、农林牧渔从业人口、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i 和t 分别表示i 市和t 年;β、ε 表示模型的误差干扰项。

在农业生产中,最早影响增长的因素是土地和劳动力,当农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农业对技术和资本的要求开始变得重要。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影响农作物产值;农林牧渔从业人口和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影响农业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投入;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反映农村地区技术的投入和机械化水平;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反映资本的投入情况,因而选取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数、有效灌溉面积作为研究农村公路对农产品生产环节影响路径的中介变量;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作为研究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增值影响路径的中介变量。各市(州)常住人口数量、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描述如表1 所示。

表1 模型变量描述

1.3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文中使用数据来源于2011~2019 年《甘肃省发展年鉴》、《甘肃省农村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模型回归中使用的数据部分通过计算整理得到,为降低异方差的影响,对相关变量做对数化处理,变量描述性统计如表2 所示。

表2 变量统计性描述

2 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影响的实证分析

2.1 农村公路对农产品生产环节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建立的模型,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为被解释变量,农村公路里程作为解释变量,中介变量包括农作物播种面积、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数、有效灌溉面积,控制变量包括各市(州)常住人口数量、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值进行中介效应分析,研究农村公路对农产品生产环节影响路径。回归结果如表3 所示,检验结果如表4 所示。

表3 农村公路对农产品生产并行多重中介效应结果

表4 农村公路对农产品生产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根据表3 和表4 结果可知,农村公路对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在5%水平上有正向促进作用,说明农村公路的建设促进了农业产业链中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发展,中介变量农林牧渔从业人口数、农作物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均通过了Bootstrap抽样计算,得到的95%置信区间的检验,且农村公路对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的直接效应不显著,因此中介变量为完全中介变量,影响路径如图1 所示,即农村公路通过影响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有效灌溉面积和农作物播种面积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由此说明,农村公路通过促进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生产资料的供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向下游方向的延长。

图1 农村公路对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影响路径

有效灌溉面积是农村公路影响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的完全中介变量。农村公路与有效灌溉面积、有效灌溉面积与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之间呈现出在1%水平上的正相关,说明农村公路的建设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耕地的有效灌溉面积,从而提高单位耕地农产品的产量。农村公路的建设改善了农村交通环境,提高了农村耕地的可达性,方便水利设施的建设与更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带动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链向下游方向延伸。

农林牧渔从业人口是农村公路影响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的完全中介变量。农村公路能够正向促进农林牧渔从业人口的转移,农林牧渔从业人口的增加也促进了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的提高,且农林牧渔从业人口对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的正向促进效应是最为显著的。

农作物播种面积也是农村公路对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的完全中介变量。农村公路能够正向促进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农村公路改善了地区通达程度,改善生产基础设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增加未建设用地转变为农田。例如,甘肃省河西地区盐碱地的改造利用等。

2.2 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增值影响的实证分析

根据建立的中介效应模型,为探究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增值的作用路径,选取第一产业增加值为被解释变量,农村公路里程为解释变量,根据上文分析,中介变量为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和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控制变量包括各市(州)常住人口数量、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所有变量均取对数值进行中介效应分析。回归结果如表5 所示,检验结果如表6 所示。

表5 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增值的并行多重中介效应结果

表6 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增值的并行多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根据表5 和表6 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可知,农村公路对第一产业增值在1%水平上正向相关,说明农村公路建设能够促进第一产业的增值,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价值提升。由表6 结果可知,农村公路的建设对第一产业增加值并不显著,因此农村公路对第一产业增值没有直接作用。但是农村公路对于中介变量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都在1%水平上正相关,因此农村公路对中介变量都起到促进作用;中介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第一产业增加值也都在1%水平上显著相关,并且中介效应值在Bootstrap 抽样计算得到的95%置信区间不包含0,通过了检验,因此中介变量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增值的完全中介,即农村公路需通过中介变量才能对农业产业链的增值起到正向促进作用,从而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影响路径如图2 所示。

图2 农村公路对农业产业链增加值作用路径

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是农村公路促进农业产业链增值的完全中介变量。农村公路与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在1%水平上呈现显著正相关,农村公路的修建能够促进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的增加,带动投资在农业生产各部门间的流动,促进农业价值链的增值,促使农业产业链由农业生产向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的延伸,加强产业之间的融合。

农产品初加工总动力是农村公路促进农业产业链增值的完全中介变量。农村公路与农产品初加工总动力、农产品初加工总动力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呈现明显正相关性,但农村公路与第一产业增加值之间的直接相关性不显著。农村公路改善了农产品运输环境,方便农产品向外运输,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加工产品丰富多样化,更利于开拓市场,更大程度上促使农业产业链的增值。

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是农村公路促进农业产业链增值的完全中介变量。农村公路的修建使得农村地区可达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农村和城市间的人口流动增强,带动农村人口从单一从事农产品生产种植向农产品加工销售行业转变,人员的流动带动农业产业链各部门之间、农业产业链向上游部门和下游部门的延长,促进物资、资金、技术的流动。

3 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公路的修建可以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但农村无法直接对农业产业链的延长产生显著影响,必须通过中介变量实现对农业产业链延长和增值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农村公路的修建可以通过提高有效灌溉面积、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口促进单位耕地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农村公路同样可以通过第一产业固定投资额、农产品初加工机械总动力、农村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和农作物播种面积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增值,同时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延长和农业产业的融合。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常住人口农村公路
广东:2022 年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均过亿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北京城市副中心:常住人口控制在130万以内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
2017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首现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