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洪涝灾害的防灾物资“制造—预防—回收”闭环模式研究

2022-09-06颜浩龙

物流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防灾防汛储备

颜浩龙,王 晋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410208)

随着洪涝灾害的日趋频繁,面向洪涝灾害的应急物资筹备也成为了一个常规措施,然而,因为洪涝灾害的不确定性和防灾物资的筹备中二律背反的问题使得应急物资管理成为了一个难题,如果按过高的预防等级预备大量的防灾物资,必然需要筹集大量防灾资金,而一旦没有灾害发生,这些预防物资的处理肯定会造成大量的资金损耗;其次,因为灾害的不确定性,当灾害短时间内突然形成时,国内外的相关生产厂家的生产能力无法满足要求,临时组织生产往往达不到需求,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面向洪涝灾害的防灾物资筹备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尝试从“制造—生产—回收”的视角来探索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1 文献综述

国内外专家学者对防洪救灾物资储备相关的研究不多,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急物资储备策略与措施方面。吕孝礼、马永驰(2021)认为我国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还无法很好应对“峰值需求”带来的挑战,物资保障的“可靠性”还需要大幅提升等。魏宇琪、杨敏、梁樑基于应急物资生命周期有限和物资模块化假设,构建了随机动态规划预储决策模型以研究应急物资横向转运的联动预储策略。蔡延光、黄戈文针对应急物流中的运输时效性和物资分配公平性问题,提出了一种两阶段应急物流运输与物资二次分配策略。王宁、左添丞(2021)构建了军事物资应急配送需求分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聚类分析方法得出军事物资应急配送需求分级主成分值及物资分级结果。薛红、徐锐迪(2021)对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集群式供应链应急物资需求动态预测算法和集群式供应链多个子系统应急物资需求参数的时序特征,动态地、分布地对互联大系统的应急物资需求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王兰英、郭子雪(2015)采用直觉模糊集来描述应急物资需求的不精确属性,构建了基于模糊案例推理的应急物资需求预测模型。王正新、刘思峰(2013)针对灾害应急物资需求量时间序列的小样本和振荡性特征,提出了基于Fourier-GM (1,1)模型的应急物资需求量预测方法。刘德元、朱昌锋(2018)提出了目标案例关键特征因素与案例间特征因素需相符和相似的条件下,搜索出最佳相似源案例,以解决灾区应急物资需求问题的案例推理方法。刘旭彤(2021)采用SAP-LAP 模型对我国疫情应急供应链管理研究表明:该模型的SAP 阶段有助于分析供应链的参与者存在的有关信息失真、心理恐慌、“牛鞭效应”等问题,LAP 阶段有助于为参与者提供有关应急供应链稳定性、柔性、动态调整、持续优化的解决方案。SAP 阶段和LAP 阶段的互相影响,有助于优化整体的应急供应链协同管理体系。许秀红(2021)运用供应链管理模式结合医用物资的生产供应特点,提出了由政府层面组建应急防控物资供应链并发挥指挥协调作用的设想,通过集中整合政府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分散资源,保障各类应急防控物资顺利获得并及时发送到位。刘阳、田军、冯耕中、扈衷权(2020)研究以政府与两个竞争型供应商联合储备应急物资的情形为例,构建了基于期权契约的政府与两个供应商联合储备应急物资模型,推导出政企最优决策策略。吴甜甜、余得生(2013)针对救灾物资的库存管理问题建立动态环境下的应急供应链模型,并根据动态提前期和随机需求量的不同反应提出了基于预判提前期的变化趋势而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方法。

综上所述,国内专家学者对应急物资的储备研究了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储备策略、联合储存和需求预测等问题,大多是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研究相关单独问题的策略问题,从供应链的角度来深入研究储备物资生产计划、生产、配送、储备和回收来系统研究的还比较少见,特别是针对洪涝灾害的救灾防灾物资的研究还很少,本文将从供应链的视角来研究防灾救灾物资的协同计划、生产、回收问题。

2 防洪救灾物资供应现状分析

2.1 防灾救灾物资种类

(1)家庭应急物资储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2020 年发布的《全国基础版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家庭应急物资储备主要包括饮用水、方便食品、灭火器和灭火毯、呼吸面罩、手电筒、多功能小刀、收音机、救生哨子、外用药品、消毒湿纸巾、医用外科口罩。

(2)救灾物资储备

通过归纳整理我国面对洪涝灾害的防灾救灾物资种类,洪涝灾害防灾救灾物资如表1 所示,主要包括救生艇、救生衣、沙袋、沙子、救灾帐篷、冬被、折叠床、移动桌椅、多功能睡袋、救灾应急包、雨衣等。

表1 洪涝灾害防灾救灾物资分类表

2.2 防灾救灾物资储备现状

防汛物资储备主要包括定点储备和委托代储两种方式。定点储备指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利用自己的防汛仓库储备防汛物资;委托代储指通过与生产企业、有生产能力的单位或可提供服务的厂家签订协议或合同,指定代储一定数量与种类的防汛物资。

2.2.1 定点储备法分析

定点储备指各级防汛指挥部门利用自己的防汛仓库储备防汛物资。

采用定点储备法是将防灾救灾物资存放在自有仓库内,防灾部门拥有防灾物资的物权,能绝对掌握防灾物资的数量与质量,并能随时响应调动配送安排,当灾情发生时可以直接调动防灾物资,并可根据灾情变化动态的补充与减少防库物资库存量。缺点是所有的物资都拥有完整的货权,需要积压大量的资金和保管成本。

2.2.2 委托代储法分析

委托代储指通过与生产企业、有生产能力的单位或可提供服务的厂家签订协议或合同,指定代储一定数量与种类的防汛物资。

委托代储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由生产企业代储物资,代储物资可采用与生产物资的企业签订合同方式,建立合同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二是由物资流通企业代储物资,依靠国有大型企业供应链流转程序,由自身需要储备类似防汛物资的企业代储物资;三是由仓储企业代储物资,社会大型物流、仓储企业代储物资并签订代储合同,建立合同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物资日常更新过程中所形成的增值或贬值归仓储企业享有或承担,调用物资时以当时的市场价值进行支付。采用代储模式可以减少资金积压,特别是对部分不好预测的防灾物资的弹性需求是一种较有效的储备模式,但是对双方的协调、信息共享和权益分配等方面要求较高,需要有较高操作性的联合契约才能确保发挥预定的作用,

3 “生产—调配—回收”模式闭环研究

如图1 所示:根据动态的灾情预测结果协同制定分阶段的生产计划,并根据防灾期中的近期、中期和长期预测结果来制定生产、储备、调仓和配送计划。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图1 “生产—调配—回收”模式一

第一阶段,签订契约阶段。省级防灾办公室与防灾救灾物资生产商签订联合契约。联合契约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共享防灾物资需求、各级仓库的实时库存量、生产能力与生产计划;二是不同时间、不同生产量情形下的定价问题;三是不同情形下各级仓库的库存量及相应的调仓问题,其中调仓包括直接从工厂直拨和各级仓库间调仓等情况;四是每年灾期后没有使用的防灾物资的处理问题,包括基于保质期的库存处理、每年定期处理等几种,各种处理方式的关键都在于防灾物资的定价问题。

第二阶段,生产阶段。一是进入灾期前根据常规防灾物资年度计划完成静态防灾救灾物资的生产;二是进入灾期后,根据灾期的动态预测需求来完成加急需求防灾物资的生产。

第三阶段,配送阶段。一是灾期前根据各级仓库设定的储备标准完成相应防灾救灾物资的调拨工作;二是灾情突发前的应急调拨工作,主要是根据突发超过了警界值的防灾物资需求进行动态的紧急配送工作。

第四阶段,调拨阶段。灾期过后,各防灾点准备的防灾物资因为灾情最后没有发生导致大量的防灾物资库存,这些物资中超过常规库存的部分和超过存储期限的部分需要经生产商调拨到市场中销售给其他的需求方。

如图2 所示,防灾负责部门根据灾情预测与发展产生的防灾救灾物资需求来供应,灾期后再根据防灾物资处理的需要来将需要退回的物资退回防灾物资供应商,再由供应商将退回物资分销给相对应的各级市场经销商分销给终端客户。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图2 “生产—调配—回收”模式二

第一阶段:签订联合协议阶段。这种模式对防灾物资供应商的要求较高,供应商在整个防灾物资供应链上具有较大的整合、协调能力,既能组织大批量的生产,又能根据事态发展的实际情况将物资调配到各区域市场销售,形成一个闭环,大大减轻了面临不确定灾情时防灾物资储存量的决策压力。联合协议的主要协商内容为:灾前和灾中防灾物资的供应量、备货响应时间、供货价格、物流服务、退货时间、退货价格、物流费用、退货条件等,其中最关键的是紧急供货的物流服务水平和对应的价格问题,此外,为了规避不可控的意外,签订联合协议的供应商要确保三家以上,并要准备备用供应商供货方案。

第二阶段:供货阶段。供货阶段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进入灾期前完成的防灾物资供货工作,要求根据进入灾期前的预测确定的各级防灾仓库的储备方案进行供货;另一部分是进入到灾期后,根据灾情变化动态的紧急供货阶段,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备货和供货工作,确保防灾物资准备充分。

第三阶段:退货阶段。灾期过后,根据各级仓库的防灾物资剩余状况和联合协议约定的方案进行退货,对防灾期间造成的包装破损、退货成本等问题根据已有协议来处理,对于原协议中没有提及的问题可通过双方协商后再解决。

第四阶段:转入市场阶段。退货物资需要重新投入到相应的市场中销售给终端客户,在转入市场过程中,涉及到暂用各级防灾仓库的问题等均需要根据协议来处理,协议中没有明确的问题需要双方重新协商解决。

4 结论

传统的定点储备法和委托代储法在新中国防灾物资储备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几十年来了我国各地基础设施设备、生产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发展,以及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洪涝灾害的频频发生,传统的防灾物资储备理论需要进一步优化,本文从防灾物资供应链的视角出发,由防灾备灾部门和厂商深度合作,根据灾情预测和实际情况共同制定防灾物资的生产调度计划,科学确定各类防灾物资的库存量和防灾期后的防灾物资回购协议,确保在充分满足防灾救灾需求情况下最大限度的降低防灾救灾成本。采用协同预测、计划、补货和退货的模式来进行,即可最大限度地做好各省、全国洪涝灾害防灾救灾物资的储备工作,又可以大幅的降低防灾储备成本,并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了防灾物资生产、储备、配送等工作的效率,提高了我国面对洪涝灾害的防灾能力。

猜你喜欢

防灾防汛储备
夏季防洪防汛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防火防灾”大作战
防汛当前莫添乱
国家储备林:为未来储备绿色宝藏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