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循环视角下我国邮轮旅游产业效率研究

2022-09-06李倩彧孙瑞红

物流科技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内河邮轮省份

李倩彧,孙瑞红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1620)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意味着未来5 年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旋律。旅游业是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打造发展新引擎的现实需要,邮轮旅游业作为旅游业的分支,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从中国国际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来看,2017 年起,我国邮轮市场供给量有所降低,邮轮旅游业逐步由“高速度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高品质发展”阶段,目前我国邮轮旅游已形成以长三角地区的上海、环渤海地区的天津、珠江三角洲的福建厦门和西南沿海的海南三亚为中心的邮轮港口分布格局。从中国内河邮轮及近海邮轮旅游产业来看,以长江三峡内河邮轮为主导的内河邮轮旅游业发展迅速,在市场份额上,我国内河邮轮业在国内旅游市场的地位由于邮轮业整体发展态势较好而得到巩固加强;在游客增量上,截至2018 年底,长江沿线内河邮轮共实现游客接待量约760 万人次,比2014 年增长了160%。近海邮轮旅游则以琼州海峡、南海邮轮航线为主,但目前我国近海型邮轮旅游产品较少,近海邮轮市场亟待开发。

2019 年末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迫使中国邮轮市场率先停摆,但这对我国而言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疫情新常态下,如何结合经济新发展格局,探索中国邮轮旅游业未来的发展路径和策略,是学界亟待回答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从国际邮轮旅游和内河及近海邮轮旅游两方面系统分析邮轮旅游产业效率的空间格局及其时空演化过程,探究中国邮轮旅游产业提质增效的路径,以期促进邮轮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1 文献综述

旅游业效率是评价某区域在某一现实条件下,旅游产业资源配置合理性的重要指标,其本质特性是在规定时间内实现单位要素投入的产出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的总剩余最大化。由于旅游业是一项资源消耗型产业,投入与产出的非合理配置不仅会降低经济效益,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与当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悖,因此采用旅游业效率评估旅游产业的发展质量已经成为学术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学者对旅游业效率的研究集中于旅游产业要素如住宿业、旅行社业、交通业等方面。其中酒店业的效率一直是研究热点,如Barros 分别采用DEA 方法和SFA 方法对葡萄牙国有酒店的效率进行评估,在旅游酒店网站应用效率提高方面,技术进步被认为是关键因素。对于旅行社效率的研究多为绩效研究,有学者采用DEA 方法对土耳其独立经营和连锁经营的旅行社的经营效率进行了对比。对旅游交通效率的研究集中于航空公司和机场这两个领域,如对航空公司经营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机场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等。国内学者对旅游业效率的研究集中在地区旅游效率,可以分为国家、区域和城市三个层面,研究方法以数据包络模型和机机前沿模型为主,且对旅游业效率的研究多与时空格局研究相结合,如在国家层面,张鹏杨、程慧采用不同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旅游经济效益和旅游效率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特征、传导机制等;在区域层面,方世敏引入DEA-MI 模型和ESTAD 方法对长江经济带旅游效率与规模的时空演化规律特征进行分析,穆学青等借助随机前沿模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了长江经济带旅游金融效率的时空格局特征;在城市层面,潘秋玲、韩瑛等均采用数据包络法对不同省份旅游效率进行了研究,并分析其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

邮轮旅游的经济效应已得到广泛认可,为进一步扩大其经济效应,研究多从以下两个视角展开。基于游客视角,围绕游客体验、动机、满意度、行为差异、消费特征等研究成果丰硕,部分学者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分析不同信息源、社交媒体、过去的邮轮体验及与其他游客的交往对邮轮游客行为的影响。基于港口/目的地视角,随着邮轮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研究集中于如何通过对邮轮公司的航线布置、船舶部署、运营效率等实现邮轮企业利益最大化。综上所述,国内外邮轮旅游产业效率的研究都较为缺乏,本文采用DEA-BCC 模型分别测算国际邮轮旅游业和内河及近海邮轮旅游业的效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邮轮旅游的相关研究。

2 研究方法与指标选取

2.1 DEA-BCC 模型。旅游产业效率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基于参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 方法,通过区分模型中的误差项使效率分析更精确,但是需要事先限定估计模型,且无法处理多产出问题,另一种是基于非参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DEA 方法,主要适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的效率分析,且规避了因模型设定产生的误差,在旅游产业效率的研究中使用较广,因此本文采用DEA-BCC 模型测算中国邮轮旅游产业效率。综合学者关于区域和国家层面旅游产业效率指标选择的相关文献,结合中国邮轮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投入产出过程,以及数据的可得性,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如下:

(1)投入指标。邮轮旅游业属于资源依赖型产业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旅游目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基本旅游设施,以及大量的服务人员的支持,因此本文选择人力投入、资金投入和资源投入作为投入指标。其中资源投入指标为旅游吸引力和旅游接待条件,结合闻娟和孙盼盼的研究,旅游吸引力是对5A、4A、3A、2A、A 级景区分别赋值0.5、0.25、0.175、0.05、0.025 后加权获得,旅游接待条件是对按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二星级和一星级星级饭店分别赋值0.35、0.25、0.2、0.1 和0.1 后加权获得;基于已有研究,以旅游社、星级饭店和A 级景区从业人员之和代表旅游从业人员数量作为人力投入指标;由于土地并非邮轮旅游的限制性因素,邮轮旅游的资金投入主要是港口及水路建设投资,因此内河和近海邮轮旅游业及国际邮轮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指标分别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和国际邮轮港口投资额(泊位数量*平均单个泊位投资额)。

(2)产出指标。旅游业中的产出指标可分为经济产出指标和产出规模指标,分别以旅游总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来表示,基于数据的可得性,选择内河和近海的水上客运人数和各省旅游收入为内河和近海邮轮旅游产业效率的产出指标,选择邮轮游客接待量和邮轮旅游收入作为国际邮轮旅游产业效率的产出指标。

假设有n 个决策单元,每一决策单元有m 种投入和s 种产出,每个决策单元都有相应效率评价指数θ,满足:

式(1)中:λ≥0,j=1,2,…,n;x、y 分别代表投入变量、产出变量。

3 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拥有邮轮港口的省份和长江流域发展内河邮轮旅游业、珠江流域发展近海邮轮旅游业省份的邮轮旅游业效率为研究对象,选择上海、天津、辽宁、福建、山东、海南、广东、浙江、江苏、重庆、四川、江西、广西、湖北共14 个省份,考虑到邮轮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数据的可得性,以2010~2019 年为研究区间,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港口年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各省《统计年鉴》、交通运输部官网等。

4 实证结果及分析

我国邮轮旅游产业效率时空演变分析。我国邮轮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但发展一直较为缓慢,直到2006年上海国际客运中心邮轮码头开港运营,开启了邮轮业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2010 年我国上海、天津、辽宁、福建、山东和海南6 个省份可以接待国际邮轮,随着2014 年、2016 年、2018 年浙江舟山群岛国际邮轮港、广州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和江苏连云港邮轮母港相继开港,截至目前我国有9 个省份的邮轮码头在运营。但是连云港国际客运中心2019 年的邮轮接待量为0,因此,本文不测算江苏的邮轮旅游产业效率。我国内河和近海邮轮旅游业是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内河邮轮业以长江为依托,以三峡邮轮为主导在长江沿岸城市蓬勃兴起,开展内河邮轮的省份有重庆、湖北、江西、江苏、广西和四川;近海邮轮业以海南为主导,开展环岛邮轮旅游,还有沿海省份之间开设的邮轮航线,涉及的省份有上海、天津、山东、海南、辽宁、福建、广东和浙江,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将内河和近海邮轮旅游业看作国内邮轮旅游业进行研究。综上,本文基于2010~2019 年的面板数据,运用DEA-BCC 模型分别测算国际和国内邮轮旅游产业的效率,测算结果如图1 所示。

图1 2010~2019 年我国邮轮旅游产业效率值变化

2010~2019 年,我国国际和国内邮轮旅游产业的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从均值来看,均处于无效率经营状态。国内邮轮旅游产业的效率值总体较高,说明内河和近海邮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渐趋合理化,未来可以朝着这个方向继续发展。而国际邮轮旅游产业的效率值则相对较低,一方面,我国邮轮产业以下游产业为主,具有高回报的中上游产业一直是我国邮轮发展的短板,因此产出受到限制;另一方面,我国各省邮轮码头投资成本高,但是邮轮游客接待量有限,因此未来我国应扩大国内邮轮客源市场,努力发展邮轮中上游产业,积极调整国际邮轮旅游业的投入产出,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邮轮旅游产业效率。此外,二者在2015~2018 年间均呈上升趋势,在这几年里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接连建立,邮轮旅游发展大环境较好,由此表明推动邮轮旅游产业效率的提高还需要政府不断推出利好政策。2010~2019 年各省内河和近海邮轮旅游产业效益值如表1 所示。

表1 2010~2019 年各省内河和近海邮轮旅游产业效率值

从具体省份来看,省份间内河和近海邮轮旅游产业效率的差距较大,其中,海南、四川和上海的效率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效率值多次达到1,邮轮旅游产业基本上是有效率状态,分析其原因发现,海南由于其地缘优势,一直致力于发展近海邮轮旅游业,以西沙邮轮旅游产品为重点,并将邮轮旅游发展列入其经济发展规划中,未来将推动开辟环海南岛,北部湾附近海域旅游航线;上海致力于建设国际邮轮母港,因此上海国际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其近海邮轮旅游,上海到普陀山的邮轮航线发展较快;四川位于长江上游,素有“千河之省”之称,有发展内河邮轮旅游的优越自然条件,四川的成都作为“新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较快,带动了四川省旅游业及内河邮轮旅游业的发展。近几年,江西、广西和辽宁的效率值较大,接近有效率水平,说明这3 个省份邮轮旅游产业的投入产出策略得到有效调整,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提高,对其他省份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天津、福建、浙江和广东的效率值未得到有效提升,这4 个省份主要发展的是近海邮轮旅游,由此看出,我国近海邮轮旅游产业在向“高质量”阶段转型较缓,邮轮产业效率较低,未来应拓展近海邮轮旅游产品,进一步探索近海邮轮旅游的发展路径。湖北、重庆、江苏和山东近十年的效率值一直低于平均值,虽然湖北和重庆的内河邮轮旅游发展较快,但产业效率却不高,说明应对内河邮轮旅游的投入产出进行调整,或向其他省份借鉴发展经验,使邮轮旅游产业提质增效。2010~2019 年各省国际邮轮旅游产业效率值如表2 所示。

表2 2010~2019 年各省国际邮轮旅游产业效率值

国际邮轮旅游产业效率普遍较低,省份之间效率值的差距显著。具体来看,上海和天津的邮轮旅游效率水平较高,自2017年我国提出邮轮产业转型发展后,两个省的邮轮旅游产业连续两年达到有效率状态,说明上海和天津投入的资源要素和技术得到充分利用,国际邮轮旅游产业发展较好。广东虽在2016 年邮轮码头才开始运营,但广东的邮轮旅游产业效率值却大于其他省份,究其原因,与广东不断出台的扶持政策有关,且2016 年在深圳蛇口工业区太子湾设立“中国邮轮旅游发展试验区”,此外广州积极开展邮轮全产业链活动,中船集团旗下的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是国际豪华客滚船制造方面的领导者,并助力我国邮轮制造业的发展。其他5 个省份的邮轮旅游产业效率远低于平均水平,由此看出,这些省份投入的资源要素和技术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和技术的浪费,未来应进一步调整国际邮轮旅游产业的投入与产出策略,充分发挥邮轮旅游的经济带动作用。

5 结论与建议

本文运用DEA-BCC 模型分别对2010~2019 年我国国际邮轮旅游业和内河及近海邮轮旅游业的效率进行测算,并进行时空演变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邮轮旅游产业效率整体水平较低,长期处于无效率状态,但是有上升的趋势,省份之间的效率水平差距明显。内河和近海邮轮旅游产业的效率值总体高于国际邮轮旅游产业,综合国内和国际邮轮旅游产业效率值,上海和天津的效率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为有效提高我国邮轮旅游产业效率,应大力推进邮轮全产业链发展。目前我国国际、内河和近海的邮轮旅游产业效率水平均较低,邮轮产业的经济效应尚未充分发挥,且我国的邮轮产业经济集中在下游,在高利润的中上游产业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各省不仅应努力发展邮轮旅游,扩大邮轮旅游的经济产出,更应抓住全球邮轮业调整的机遇,全力推进邮轮全产业链发展,真正实现邮轮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由于全球疫情不断反复,国际邮轮全面复航一再受阻,基于此,我国应以国内大循环为重点,大力推进内河邮轮旅游发展。

猜你喜欢

内河邮轮省份
大型邮轮建造中的消防安全风险及对策
谁说小龙虾不赚钱?跨越四省份,暴走万里路,只为寻找最会养虾的您
如何提高内河船舶应急部署执行有效性
邮轮经济的“冷”与“热”
安发 豪华邮轮梦想启程
内河集散船舱口角隅甲板应力分析
内河搜救风险评估模型
基于模糊规则库和证据推理的内河通航风险评价
因地制宜地稳妥推进留地安置——基于对10余省份留地安置的调研
意大利邮轮触礁酿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