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使社区容纳更多的自由、梦想和创造

2022-09-05王明颖

上海艺术评论 2022年4期
关键词:艺术家空间社区

陈 成 王明颖

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一场探索城市文化价值的公共艺术实践叙事

自2014年以来,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以下简称“艺术季”)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规划资源局、市文化旅游局会同各区政府持续推进下已成功举办了四届。艺术季以“文化兴市、艺术建城”为宗旨,每两年举办一届,每届以新的主题和选址,实现“每举办一届,文化热点传播一次、大师作品留下一批、城市空间美化一片”的目的。

艺术季的举办目的决定它与通常的艺术展览不同,它是借助展览展示活动和公共艺术实践来促进城市发展、营造城市魅力的城市事件,它是城市和市民间的媒介,宣扬正向价值观和城市之美,它在实践中探讨城市空间与人类生活的互动关系,探索如何营造空间的多元属性,赋予大众不同的空间亲历和多元体验。

第一届至第三届艺术季的主展场均选址于黄浦江沿岸正在发生变化的滨水空间,旨在挖掘并激活这些空间,将建筑改造、地区更新、公共艺术和公众参与融合在一起。黄浦江两岸与上海城市发展历程休戚与共,是上海经济、社会、人文内涵丰富的展示窗口,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2015年艺术季在徐汇西岸西岸艺术中心(原龙华机场飞机库)室内展示规划成果和公共艺术品;2017年艺术季在浦东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实现工业遗产文化重塑;2019年艺术季以上海船厂两座巨大船坞和具有百年历史毛麻仓库为载体展示规划成果和公共艺术作品,并走出室内场馆,在杨浦滨江5.5公里岸线上创作并落地了20个永久公共艺术作品。这些永久公共艺术品都试图与场地融为一体,成为地景艺术。艺术季通过连续三届的公共艺术实践,带领市民感受空间之美和艺术之美。艺术季结束后,这些空间又蝶变成为本市重要的艺术地标、文化场所和生活秀带,持续焕发着活力。可以说前三届艺术季侧重在城市最耀眼的滨水空间上进行“艺术与城市”内涵营造的表达与探讨。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去平凡世界中发现美

公共艺术的内涵是丰厚的,国内也才刚起步,我们作为艺术季的执行团队从第一届开始便在实践中摸索学习,用心发现民众的审美意识和精神渴望。当第四届主题确定为“人民城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后,我们便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确定为艺术策展的目标。通过艺术介入空间,艺术介入生活,艺术与生活不断互动,使艺术得以引领生活,照亮生活;而生活又给予艺术更多的灵感,使艺术得以再次升华。正是基于此观点,第四届艺术季从“恢弘的滨江风景线”上飞越,降落在平凡的日常空间中。

上海社区的美是开放包容的:走在社区里,既有梧桐大道也有曲窄巷弄;既有传统工房也有西式洋房;既有烟火味浓的老菜场和老字号也有五光十色的网红打卡店;既能听到锅碗瓢盆叮叮咣咣,也能闻到弥漫在空中的茶香、咖啡香;既有免费的社区图书馆、美术馆也有高端的私人画廊;居民既能说江南方言也能讲世界语言。这一切看似冲撞却多元并蓄、鲜活生动。

在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中,长宁区新华社区和普陀区曹杨社区等一批社区成效显著。社区空间环境和服务设施品质得到整体提高,居民共建共治意识和社区凝聚力明显提升,人民对社区生活空间的审美需求和艺术文化交流需求日益增长。

1.在街头巷尾中偶遇美

位于长宁区新华街道的上生新所是曾经的生物制品研究所,在城市更新的发展策略下,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产业转型,为社区提供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营造良好社区生活氛围,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构建的鲜活案例。长宁区新华社区,起源于公元970年建成的法华禅寺,得名于有“第一花园路”美誉的新华路。新华社区公共艺术策展团队将该板块取名为细胞计划,是希望公共艺术像细胞一样介入到社区稳定的生活体,探讨社会内部与艺术的关系。选取的艺术家及作品包括德国艺术家Jan Vormann 积木计划、雕塑艺术家史金淞的《千创园》、漫画家tango的商铺外墙面创作、庞海龙的《宅生记》系列等在内的28位艺术家的雕塑、装置等视觉性、物质化艺术作品。并且还邀请全国20余位艺术家前往社区进行实地考察、现场创作。

普陀区曹杨新村社区,是新中国兴建的第一个工人新村,是我国第一个以现代“邻里单位”规划理论完整建造起来的大型住区,是“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雏形。由曹杨铁路农贸市场全新改造的成百禧公园是沪上首个“高线公园”。艺术季公共艺术策展从百禧公园开始,串联起曹杨环浜、曹杨公园、曹杨一村、社区文化中心、花溪路等生活性公共空间,连点成线地展示了包括著名艺术家曾成钢、沈烈毅、苏畅等20余位艺术家和美院师生的艺术作品。这些艺术品以雕塑、装置、摄影艺术、墙绘、工作坊等在地艺术创作方式为曹杨增添艺术氛围和社区温度,让居民在社区里交流休憩时偶遇艺术,发现惊喜。

2.在社区合作中创造美

艺术季是市、区两级政府合作,专业性和公众性相结合的活动平台,公共艺术方面也提倡在策展人的领衔下,由艺术家、业主方和居民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创作的理念,确保社会性和公共性,并符合公共利益。

为做好艺术策展,需充分了解居民对艺术的看法和需求。艺术季执行团队通过展前、展中、展后的各种类型座谈会、满意度调查问卷、田野调查等线上线下形式搜集民意,并对社区人口结构、空间格局、人文风俗等进行综合分析,寻求展览在地性美学特征。

此外,艺术季发动了当地有兴趣、有意愿的企业、社会组织、商户、机构等与艺术家、设计师进行合作,共同创作出《千创园》《Wi-Fi》《24小时收藏室》《管道小品》《菜场美术馆》等艺术项目。这些不同形式、不同方式的合作,带有强烈的在地属性,是公共艺术创作领域的一次大胆尝试,对于艺术季来说也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让我们深深感受到市民对美好事物孜孜不倦的向往,也激励我们应该推动更多的艺术活动走出来,走下去,走到市民身边。

3.在碰撞妥协中产生美

本次社区艺术项目的策展和创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不少作品在落地的过程中收到居民的不同声音,个别作品甚至于收到了投诉电话。

比如《千创园》假山石作品,是艺术家史金淞用新华路上一座建筑的废弃砖料做成的。因为做出来残垣断壁的感觉太强烈,刚放置到街角时便引来了社区城管和居民的投诉,策展人不得已连夜撤走作品;艺术家薛雨凝和邹紫微共同在地创作的《要精神,不要乌苏!》,是在社区岗亭里实施的发型绘画工作坊,她们和居民、小朋友一起在街道上观察交流后,引导居民设计绘画出一系列发型设计,并将这些绘画张贴在岗亭里。有居民投诉说这些图画“人像不美观、不可爱”“颜色太压抑”,艺术季执行团队在接到12345投诉后立即反馈给艺术家并撤下了绘画。

遇到这些反对情况,艺术家的经验、沟通能力和知识结构在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时显得非常关键。艺术家史金淞欣然接受了来自群众的“批评”并且找到了“头绪”,他积极的调整方案、重新制作了一件假山石作品,最终将大众满意的作品重新展示于街头;艺术家薛雨凝和邹紫微在接到反对意见时,及时撤下了正在张贴的画,根据“观众”要求又再次邀请市民朋友一起共创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面对“碰壁”,艺术季执行团队加强主动沟通和回应,并积极与居民召开公众意见征询会,了解为何反对,收集调整意见等。同时艺术季执行团队积极与艺术创作团队反馈、协商,并实施动态管理和监督,与居民、创作团队共同排除和化解矛盾。

从碰撞和反对里,艺术季执行团队也得到一些经验启示:通过在地沟通与合作,我们收集到了更多的居民需求,了解到当下哪种艺术形式是居民盼望的,哪种作品可以被广泛接纳和认可;认识到公共艺术的社会性是要符合与尊重大众的审美利益,否则艺术方案将会被推翻或更换;采用正面的、合作的方式,能使更多的公众参与到项目中,从而使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被放大被深刻;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沟通,可促成几方达成一致意见、项目得以在社区顺利实施。

与人、事、物打交道,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要想在社区培育新的事物,只能经过碰撞、锤炼。但若非经历这些磨练,社区公共艺术实践便毫无意义,这些过程是比单纯完成一件艺术品更值得高兴的事。我们十分珍惜这些磨练、妥协中产生的美。

开放的社区—开放的生活艺术馆

当艺术季慢慢走进社区,半年时间里,它发展成为一种象征美好幸福生活的节日,发展成为展现社区人文视角、文明成果和当代艺术的综合舞台、展示美好生活的艺术馆。从城市雕塑、壁画、空间构筑物,到公众参与的事件、共创作品、沉浸式体验、剧场、计划、偶发的城市故事等,艺术季公共艺术实践的表达形式和内涵再一次得到外延。

1.熟悉的空间,因艺术产生了新的场域

艺术点亮生活,艺术点亮社区是艺术季展览实践的初衷之一。对生养休息在社区里人们来说,社区是最平常、司空见惯的所在。而对外来的艺术家们所说,这些事物和景象都会都会让他们感到惊讶或欢喜,艺术之光得以燃起。艺术家们充分尊重社区,以追溯社区历史、解读社区人文脉络为题创作艺术作品,通过公共艺术来表达对社区的思考与尊重,希望能为公共空间增加新的意义和价值,甚至能创造新的公共空间,以达到艺术与空间互为塑造的目的。

如位于曹杨新村曹杨公园绿地里的大型雕塑《莲说》和位于上生新所安西路出入口喷泉池处的《社石》,都是由本土知名当代艺术家创作,灵感皆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人士大夫精神,与当代社区文化又很契合。

2.平凡的日常,使艺术与生活、与人相连

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的美,是本届艺术季追求的艺术价值。今天的艺术不仅在自身的形态和观念上产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和生活、空间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这次艺术季的公共艺术实践,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介入到生活的“日常性”空间,抹平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这些作品以微观视角、注重“体验性”的方式与公众交流,能更好地让观众亲近和体验那些日常的生活记忆,去寻找艺术与生活的连续性。

如新华社区的“宅生记”艺术项目和上生新所园区内孙科别墅的西侧有一栋名为“24 小时独处计划”,都是选取了社区内某个空间,打破常规展陈方式,将艺术作品充分融入到开放性的消费环境中,与店铺空间或街区空间有机结合。“24 小时独处计划”是一个透明玻璃独立小盒子,艺术家们邀请30位应征者独自来玻璃房入住,这些报名入住的市民在透明盒子里也收到了外面游客的好奇和围观。其实这件作品是艺术家发起的艺术挑战,参与挑战的人们能从日常意义上的集体生活中剥离出来,转化空间,以期以此唤醒内心真正的、正能量的自我。

3.艺术的种子,在当地播撒和生长

本届公共艺术实践的呈现,特别重视艺术的培育、萌生、成长的全过程。我们希望这种共同培育、共同创造的过程,能生发出对生活的再认识、了解艺术的新方式,并能够持续在社区掀起一些艺术的涟漪。

艺术季执行团队帮助创作者以艺术计划的形式,在艺术季官网和微信号、在地社区官方微信号等网络空间发布计划内容、征集话题、招募市民,通过线上发布和推广,形成广泛的社会话题,使众多的个体咨询、报名参与,为社区艺术计划埋下了一颗种子。这些艺术种子仿佛是为居民精神文化诉求提供的出口和纽带,使创作团队和报名参与的市民汇聚于线下,以工作坊、剧场、访谈的形式一起共创。参与的市民为这个社区的乐章注入了属于每个个体的理解与音符,个体参与被集合、放大、发酵,最终升华成为社区的集体记忆、文化事件和城市故事。

《情绪记录馆》是艺术家黎光波在艺术季展期开始前夕发起的一场驻地肖像拍摄行动,并组成一组像上海的公众情绪肖像作品。艺术家在新华社区红庄居委会营造了一处驻地摄影棚场域,邀请大众走入并和他进行一场深刻互动。在这名艺术家摄影师短短几分钟毫无目的的闲聊里,有人将自己的秘密毫无防备的袒露出,有人在他的镜头前失声痛哭,还有人把他的希望寄托写下来赠予他。这个驻地的居委会摄影室被艺术成了“情绪”的连接点,探讨人与社会和时间之间的密切关系。展期期间,这些照片就陈列在居委会的白墙上,一同呈现的还有人们的“情绪日历”和情绪手信。社区志愿者说:“每天都有很多年轻人来打卡,这里面涉及到情感、教育等话题,跟生活的关系比较密切。”

除此之外,还有让居民直接参与表演的新华历史街道、曹杨生活故事馆等为题的社区剧场。创作团队和市民通过工作坊的方式,一起收集老物件、制作道具,编排训练,最后形成一场演出和分享,邀请社区常住居民和参与者的家人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一起观看并讨论。

结语

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早已圆满闭幕,艺术季的主办方、执行方、策展人、艺术家以及参与活动的居民和游客,每个人都是这个大舞台上的亲历者,都在这场城市叙事中体验着、感悟着。我们认为,艺术季在社区中的探索,不仅是公共艺术实践中的生动一笔,更重要的是表明了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活动对公共艺术态度,那就是:自由、梦想和创造。

猜你喜欢

艺术家空间社区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