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协同成长方式
——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教学为例

2022-09-03郑建英居静华金小燕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22年8期
关键词:语句语篇词汇

文 郑建英 居静华 金小燕

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是其成长所需要的非母语应用的重要能力,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是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协同成长是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重要成长方式,它区别于传统的讲授和小组合作,注重志趣相同和任务相协的社会建构。在课堂教学中,小学生英语语用能力的协同成长可以借助词汇学习、语句学习和语篇学习逐次推进。在协同学习中,学生进行词汇接受和词汇产出、语句理解和语句应用、语篇再现和语篇拓展,进而在具有充分交际性、趣味性的语境和互动中有效提高语用能力,这是儿童语用能力的一种集约化的成长方式。本文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学为例进行阐述。

一、词汇的协同接受和产出

英语词汇是英语语句和语篇的基本要素,英语词汇学习是听、说、读、写等语用的基础。因而,英语词汇对于语用知识和语用能力都具有奠基意义,成为英语学习者的起步之举。对于学习者而言,学习词汇最直接的办法是一个人背词典,但这缺乏词语的相关联结和模仿运用的语言环境。相反,在以教材为载体、班级为单位的课堂教学中,教材的语境、课堂的群体为词汇学习提供了情境化学习、互动学习和模仿运用的语言环境。因而,词汇的协同学习,即让孩子们主动学、一起学、有搭档地学,这是词汇学习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兴趣,发挥合力,提高效率。词汇的协同学习可以采用协同式多维度接受和协同式多模态产出的方式。

1.协同式多维度接受

接受词汇的过程是一个对词汇及其使用方法的记忆和识别过程。多维度接受词汇意味着从词音、词形、词义,联想、搭配、规则等多个维度进行识别和记忆。协同式多维度接受则是通过学生群体的主动学、一起学、有搭档地学的办法,从多个维度接受词汇的一种学习方式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因主动而积极,因搭档而互惠,因多维而立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协同式多维度接受的方法更能符合孩子们好动的天性、互动的喜好和多方位的认知需求。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教学为例。在学习该课always,usually, often, sometimes 等频度副词时,我们可以采用同桌协同注意、代表汇报呈现的办法进行协同学习。教学设计如下:

第一步:同桌合作寻找语篇中出现的频度副词,同桌代表板演寻找到的频度副词。

T: OK, boys and girls, here are some new frequency adverbs in the part of Story time.Please read the story in pairs and circle them.

Ss: ...(同桌两人带着要求共读或互读课文,并圈出文中出现的频度副词)

第二步:同桌代表与教师完成频度副词的提取。

T: OK, time is up.Who can stick the frequency adverbs on the blackboard?

Ss: ...(同桌代表陆续将找到的频度副词写于黑板上)

第三步:教师引领各小组多感官重复接触频度副词:教师布置任务,要求小组成员通过相互问答、绘画提示、比划提示等多种方式完成以下填空。

(1)I read books every day.I (always/sometimes)read books.

(2)I run from Monday to Saturday.I(always/usually)run.

(3)I drink milk from Monday to Friday.I(often/sometimes)drink milk.

(4)I drink juice from Saturday to Sunday.I(often/sometimes)drink juice.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群体(同桌和小组)通过注意、提取、多感官重复接触的途径多层次、多维度地接受新词汇,试图达成熟能生巧的目的。

2.协同式多模态产出

产出词汇的过程是一个能够将词汇发准音、拼准形和用准义的过程。多模态产出词汇是指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听、说、读、写、做等)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以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多方位、多视角完成词汇产出的方式。协同式多模态产出意味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协同(主动、一起、搭档)方式将词汇发准音、拼准形和用准义的过程,它有利于学生在互动、灵活、多样、有趣的场景和语境中产出词汇。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教学为例。在注意、提取和多感官接触always,usually,often,sometimes 等频度副词后,教师引领学生采用“滚雪球”(范围逐渐扩大)的对话方式,充分调用自身经验协同产出词汇,教学设计如下:

T: Here’s the chant for you.Let’s chant it with the music in groups.

S1: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S2:I always read books.How about you?

S3: I usually run.How about you?

S4: I often drink milk.How about you?

S1: I sometimes drink juice.How about you?

T: How about you?It’s your turn.What do you do at weekends?

I always / usually / often /sometimes...(延续chant 的节奏边说边引导小组交流周末活动).Children, please work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your weekends.Please use always, usually, often and sometimes.Now it’s your time.

S1 问S2 答,S1、S2 问S3 答,S1、S2、S3 问S4 答。

在“滚雪球”的过程中,学生们一方面需要自愿组建团队形成“雪球”,另一方面需要集中注意力进行语句接力,在多种模态中让频度副词从接受性词汇变成产出性词汇。

二、语句的协同理解和应用

语句是听、说、读、写的主体,是语言学习的基本单位,也是语言教学中词汇、语法教学的着落点,用于联结词汇形成意义,进而联结意义形成语篇。因而,语句学习是语言学习的主要内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语句学习主要表现为语句的理解和应用,协同式语句学习则是一种志趣相同、智能相补基础上的语句理解和应用方式。较之单打独斗式的语句学习,协同式的语句学习更具社会性和交际性,更能集思广益;较之传统合作式的语句学习,协同式的语句学习更具自愿性、主动性和互补性。

1.协同式情境化理解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离不开情境,包括教材语境、生活情境或其他自由选择的情境,它们具有心理先行、事理具体和道理显化的功效。在英语语句学习中,情境化理解是依托生动和具体的情境理解语句的过程,协同式情境化理解则是教师创设一定情境让学习群体共同依托情境协作完成语句理解任务的过程。与一般情境化理解相比,协同式情境化理解更具有协同性和互动性,体现情境化和活动型的课程特征。在小学英语语句学习中,协同式情境化理解一般遵循“共同选取情境→各尽所能地分工完成任务→达成统一意见”的路径得以实现的。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学为例。协同式情境化语句理解可以通过学生自愿组建小组(一般为四人)办法进行,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通过Watch and choose,小组成员共同了解故事梗概。

第二步:通过Listen and tick, Listen and judge,Read and underline, 小组成员对话了解Su Hai,Su Yang,Helen,Mike 的周末活动。

第三步:通过Game and show,全班同学在相互启发和补充的过程中形成以下语句关联结构。

在协同式情境化理解中,Who, How often, What,When 都是语篇中提供的情境,学习者通过组内互动和组际互补,在教材提供的情境中完成语句的理解。

2.协同式情境化应用

语句的应用是儿童语用能力的关键所在,语句的情境化应用是培养儿童语用能力的有趣而有效的途径。相比于情境化理解,情境化应用过程中的情境更多来自于语篇外,具有复杂性和综合性,能够让学生在较复杂和综合的良构情境中应用所学语句。复杂情境是个相对概念,一般指主体多、关系杂、影响因素多但又具有较大确定性的情境,它区别于简单情境,也区别于挑战性复杂情境。综合性的良构情境是复杂情境的一种整合形态,既包括同一层面内各因素横向融合的情境,也包括不同层面间各因素纵向交互的情境。协同式情境化应用是相对于单打独斗式、被动合作式和机械合作式的情境化应用而言的,它要求学生自愿选择、异质建组、相互协作、共同实现,有利于将语句用活用深用广。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学为例。学生在协同式理解语句的基础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将语境从语篇的主人公迁移到小组成员身上,以“Our group’s weekends”为题先进行小组内交流,后形成小组报告,小组代表上台汇报。汇报框架如下:

在“Our group’s weekends”活动中,人物由语篇人物转向成员自身,周末活动由语篇呈现迁移至成员生活情境,整个活动在自愿成组、组内收集和交流各自的weekends、推荐小组代表介绍小组成员的weekends 中完成。

三、语篇的协同再现和拓展

相对于词汇和语句,语篇是语言学习的高级载体,是词汇和语句在语境中的融入和呈现。语言学习者主要是在真实且相对完整的语篇中接受、理解和使用语言的。语言学习不应以孤立的单词或句子为单位,而应以语篇为单位进行意义的整体表达和语境的整体总局。因而,词汇和语句是形成语篇的手段,形成语篇是词汇和语句的目标。从学习的层面上说,小学生英语语篇学习主要包括语篇的再现和拓展,语篇的协同学习主要表现为协同再现和协同拓展两个方面。

1.语篇的协同式再现

语言的再现是一种语言中词汇、语句和语篇的重复提取,其中语篇的再现要求最高。语篇的协同式再现就是志同道合的学生群体一起听、一起读、一起写,以达到复述或概括语篇的目标。一方面,由于语篇往往包含相当数量的词汇和语句,学生们通过一起复述的办法让语篇再现,这种协同行为更具有广泛的参与性、互动性,保障语言学习的广度和灵活度;另一方面,通过协同概括的方式让语篇再现,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合作探究的能力,保障语言学习的深度和张力。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学为例。在语句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对语篇再现进行如下处理:

T: OK, every group, let’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and retell the story.Two students talk about Su Hai and Su Yang’s weekends.And the left two, one talks about Helen’s weekends and the other talks about Mike’s.You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and help each other.Choose a character you like and retell in groups.Ready? Go!

S1 & S2: Su Hai and Su Yang usually visit their grandparents.They like playing with their cat Kitty very much.They often have dinner with their grandparents at weekends.

S3: Helen always has dancing lessons at weekends.She sometimes goes to the cinema with her friends.

S4: Mike usually plays football with Liu Tao at weekends.He usually chats on the Internet.He sometimes goes to the park with his family.They usually fly a kite and have a picnic there.

T: OK, which group wants to have a try?

G1:...

本课语篇的协同式再现是以“三步走”的方式实现的。第一步,教师板书展示语篇结构并示范复述,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第二步,学生接力复述课文,让学生快速感知课文;第三步,学生自由选择角色以小组为单位复述课文,让学生协同再现课文。其中,前两步是第三步的准备。

2.语篇的协同式拓展

语篇的拓展是学习者在接受和理解语篇基础上的应用过程,主要表现在做语篇和续语篇之中。做语篇,即通过画、演、叙等项目化的活动将语篇进行精加工和呈现的过程,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语篇再现式拓展;续语篇,即通过续说、续写、续编等项目化的活动将语篇进行改造和创造的过程,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语篇创生式拓展。不管是做语篇还是续语篇,教师都可以引领学生通过协同的办法高质量地完成拓展任务。语篇的协同拓展意味着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自愿组合,小组成员各尽所能、相互协作说语篇、做语篇和续语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以译林版《英语》五(上)Unit 7 At weekends Story time 教学为例。在学生语篇复述的基础上,教师可呈现三个水平等级的挑战内容,让学生小组参与挑战,具体设计如下:

Level 1: Mike’s weekdays S1: From Monday to Friday, Mike is busy but happy.S2: At school, he always...in the morning, and...in the afternoon.S3: After school, he usually...S4: These are Mike’s weekdays.He studies hard on weekdays.Level 2: Mike’s weekends S1: At weekends, he usually...S2: He usually...S3: He sometimes...They usually...S4: These are Mike’s Weekends.He plays well at weekends.Level 3: Mike’s week S1: From Monday to Friday, Mike is busy but happy.S2: At school, he always...in the morning, and...in the afternoon.S3: After school, he usually...S4: At weekends, he usually...he usually...he sometimes...he usually...S1: This is Mike’s week.He studies hard on weekdays and plays well at weekends.

本课设置三个Level,目的在于让不同小组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自愿选择,教师鼓励学生选择“跳一跳,摘得到”的层阶,让不同的群体在各自的挑战中成长。

词汇、语句、语篇在英语语用中是点、线、面的关系。协同学习为聚点成线、串线成面提供了共同奋斗和相互协作的同心、赋能和聚力方式。当然,协同学习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积极引领、学生自愿建组、组员相互协作、教师适当点评四个条件。这些条件的产生和保持都需要教师树立民主意识和学生主体意识,让自己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支架。

猜你喜欢

语句语篇词汇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重点:语句衔接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我喜欢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