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致龋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2022-09-02胡洋宇翔陶茜陶玉玲

江西医药 2022年7期
关键词:放线菌龋病提取液

胡洋,宇翔,陶茜,陶玉玲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南昌 330006)

龋齿是在以细菌为主要因素的多种条件影响下,牙体硬组织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常继发牙髓炎和根尖炎,严重者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其发病率高,分布广,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1-2]。本研究拟在体外将中药提取物作用于常见致龋菌,为进一步研究其防病机制提供依据。前期,通过查阅文献,选择黄连、金银花、厚朴、桔梗与大黄五种中草药,提取其有效成分,进行体外抑菌试验,为将中草药对致龋菌的抑菌作用应用于实践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1.1 中药材提取液的制备 将用于实验的中草药:黄连、金银花、厚朴、桔梗与大黄按照标准方法分别提取主要成分。

1.1.2 实验菌种及培养基 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ATCC19246;BHI培养基(Brain Heart Infusion);轻唾琼脂培养基(Mitis-Salivarusagar,MS);普通血琼脂培养基。

1.1.3 含提取液纸片的制备 选中性定性滤纸,用打孔器打成6 mm圆片,分装于洁净干燥的玻璃平皿内,干热120℃,2 h灭菌备用。放50片纸片于平皿中,在无菌环境下加药液1 mL,置冰箱内浸泡过夜,然后置于冷冻真空干燥机内抽干,4℃密封保存。

1.2 方法

1.2.1 抑菌圈直径的测定 将变形链球菌、粘性放线菌分别接种于3 mL BHI培养中,37℃厌氧培养18 h。用麦氏比浊标准,调节其浓度为108CFU/mL,取50μL接种于MS培养基上,然后夹取含中草药提取液的纸片放在琼脂表面,轻压纸片,使各纸片间间距相等。37℃厌氧培养48 h,测各纸片的抑菌圈大小。

1.2.2 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在2 mL BHI培养基中分别加入倍比稀释的中草药提取液(终浓度为原液的1、1/2、1/4、1/8、1/16、1/32倍),接种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0.5 mL(108CFU/mL)。制备的中药提取液,分别取50μL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加入96孔板中。分别取备用菌液50μL加入已加药的孔中,另设无菌对照孔和无药对照孔。振荡1 min混匀后,37℃厌氧培养48 h。凡肉眼观察无细菌生长,即试管内液体清亮,无混浊或沉淀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即为最小抑菌浓度(MIC)。

2 结果

2.1 五种中药提取物的抑菌圈比较 以抑菌圈大于9 mm为阳性结果,厚朴、黄连、大黄对变形链球菌与粘性放线菌有较大的抑制作用,金银花与桔梗抑菌圈直径小于9 mm。五种中药黄连、金银花、厚朴、桔梗与大黄提取液对致龋菌的抑菌圈直径比较,见表1。

表1 5种中药提取物对致龋菌的抑菌圈直径比较(mm)

2.2 中药提取物对致龋菌的最小抑菌浓度 中药厚朴、黄连与大黄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的最小浓度分别为为1.25 mg/mL,5 mg/mL与5 mg/mL;厚朴、黄连与大黄提取物对粘性放线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0.63 mg/mL,1.25 mg/mL与2.5 mg/mL。结果显示中药厚朴提取物对常见致龋菌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抑菌作用强于黄连与大黄,见表2。

表2 中药提取物对致龋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g/mL)

3 讨论

儿童是龋病的易感人群,早期婴幼儿龋对儿童口腔健康危害很大。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70.9%,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3]。

龋病是细菌、食物、宿主和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致龋菌在其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致龋菌主要包括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等[4]。致龋菌定植于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在形成过程中,多种细菌互相作用生成生物膜,导致耐药性提高;早期曾采用抗生素治疗龋病,但研究发现,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耐药,从而诱发菌群失调,产生不良后果[5-6]。

龋齿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磨除法、药物疗法等,疗法各有利弊。目前,人们开始注重龋病的预防,采用的方法有在牙膏中加入一定浓度的氟化物,但对于吞咽控制发育不完善的低龄儿童,存在误吞食氟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应用[7]。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天然制剂成为龋病预防领域的研究热点。从传统中药中选择具有清热解毒、抑菌杀菌作用的中药用于防治龋病,为龋病的防治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

本实验采用纸片法和液体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黄连、大黄、金银花、桔梗、厚朴五种中药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及粘性放线菌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发现,黄连,大黄、厚朴对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且厚朴的抑菌作用强于黄连与大黄。

以往研究报道[8-9],黄连的主要成分包括多种生物碱,包括小檗碱、黄连碱等,对常见致龋菌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部分成分有抗炎解毒和免疫调节作用;大黄的主要化学成分为蒽醌类化合物,药理作用广泛,抗菌有效成分是大黄酸、大黄素,能抑制细菌核酸的生物合成过程,此外,鞣酸也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可抑制口腔中常见致龋菌的生长,降低牙菌斑的聚集;厚朴的有效成分为厚朴酚,抗菌作用明显,对悬液中及吸附在实验性牙菌斑上的变形链球菌生长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从筛选出的中药看出,中药生物碱类(黄连中的小檗碱)、蒽衍生物类(大黄中的大黄酸)、木脂素类(厚朴中的厚朴酚)的活性成分中均可发掘出有效抗致龋菌物质。本研究所选中药资源广、价格低廉、毒副作用低,在龋病防治方面具有广阔前景,但对具体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分析。

猜你喜欢

放线菌龋病提取液
黄芪提取及提取液陶瓷膜超滤纯化工艺研究
青藏高原土壤放线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地榆槐米蜜饮加工工艺研究
泥土的清香来自哪儿
儿童口腔龋病易感性研究进展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包烧工艺中芭蕉叶及提取液抑菌作用的研究
食品检验实验中样品提取液浓缩方法的改进与优化
口腔健康教育对幼儿园儿童龋病情况影响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