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下钻孔爆破技术在水运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2022-09-02丁群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2年15期
关键词:网路雷管药量

◎丁群 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

1.水下岩石爆破作用机制

水下岩体与地面爆破的主要区别在于,水下岩体的含水率一般处于饱和状态。岩层表面和水体界面承载着水层的静压荷载,在爆破时,岩体将被水阻力所影响。第一,相对空气来讲因岩层波阻抗比要比其高出一个数量级,所以,在水界面处因岩石爆炸的冲击波而形成的反射波能量较小。同时,在水下爆破时,反射拉应力对岩石的拉力破坏作用不强烈。第二,在水下爆破时,岩石爆破位移变形需要克服水压,所以,水下凿岩爆破的单位药量必须大于地面爆破的单位药量。第三,在水下岩石爆破中,冲击波、应力波和地震波的衰减速度相较于陆地爆破慢许多倍。所以,水下岩石爆破形成的振动影响更加强烈,其危害的范围更加广泛。

2.项目背景

宁波-舟山港衢山港区蛇移门水道南北贯通,长约3.8k m,宽约2km,航道水深通常在22m以外,除了蚊虫山岛、外叶山礁、小盘山西礁外。爆破区域位于蛇移门航道,东临最近的鼠浪湖岛约180m,西边与蚊虫山岛间隔约900m、与万良码头间隔1900m,南北走向均为蛇移门航道。该项目是针对41万吨卸船码头前端百米区域内的暗礁,采取爆破清除措施,总爆破范围大概是3.2万m,清理炸礁总量大概是23万m。

3.水下钻孔爆破施工方法

3.1 水下爆破材料的选择

该炸药使用硝化橡胶(也就是硝化甘油),具有防水性能。由于爆破的目标是松散岩石,并尽量减小钻孔直径,所以采取了巨能穴型橡胶炸药,使爆炸产生的大量能量主要集中在岩石上,从而使岩石松散,而不会对孔壁造成任何影响。炸药采用雷管起爆,其雷管类型选用MS23毫秒级雷管,这种雷管仅由引爆器发出爆炸,具有良好的防水、安全性能。

3.2 爆破方法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松散爆破的效果,必须将炸药送入孔底,尽量与孔底的岩石相接触,炸药的顶部需要承受足够的压力,以平衡炸药的冲击力,所使用的工具是用钢筋做成的圆环,直径1200mm(圆环里用棉线编织成一个倒锥形的网眼,底部比较密集,用来装炸药),吊车、支架、钢丝绳和塑料袋等。在爆炸前,将炸药与雷管相连,用一个塑料袋密封,用少量泥土填满,使之位于中心,让巨能穴垂直于下,然后将塑料袋放在圆锥形网眼底部,用一个袋子(大约300公斤)将塑料袋均匀地盖住,然后用吊篮将它吊到孔底,确认安全后,用起爆器将它起爆,爆炸完成后,用卷扬机将网抬起,旋转钻孔,再次进行钻进,同时必须要求有经验丰富的司钻操作,防止爆炸后的岩层没有明显松动,导致钻具和工作人员受到损伤。

3.3 爆破施工参数

从该项目实际状况出发,参考《爆破工程安全规程》(GB6722-2003)和《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的有关规范与经验,该项目初始认定爆破参数如下:

爆破孔直径D=165mm;药筒直径ф=145mm;药筒长度50cm;每段药筒重量为8kg;

爆破孔间距a=3.0m;

炮孔排距b=2.5m,梅花形炮孔布置;

超深钻孔h=2.5m。

3.4 爆破分层

按该项目实际情况:该项目水深大,底部岩层高低起伏大,岩面高差落差较大,岩面至高点为6.47m,将要爆破的岩石厚度最大应满足20.23m;所以,该范围适宜划分为两层进行施作,划分层的高度临时确定为16.5m,也就是:将超出16.5m高度的岩层作为一层进行爆破(最大的岩石厚度为10.03m),并将该区域内爆破后的碎礁石进行清除,再继续打孔爆破低于16.5m的岩层。

A区将大概16.5m作为分层的标高,首层(A1区)最大岩石厚度为:26.8-16.50=10.30m,本范围内的爆破面积约为3500m。

B区拟一次爆破至底,最大岩层厚度:26.8-13.37=13.43m。本区段作为安全施工的检查区段。

3.5 单孔药量计算

按照《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单孔装药量公式(4.3.3)进行计算。

式中:Q─单孔装药量,其单位为kg;

q─水下钻孔爆破单位炸药消耗量,其单位为kg/m,参照《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表4.3.3-2选取,根据该项目实际状况,选用的含药量为1.70kg/m。

a、b、H─炮孔间距、炮孔排距、设计爆层厚度,单位为m,即开挖岩层厚度和超深计算见《水运工程爆破技术规范》(JTS204-2008)表4.1.8爆破工程超深、超宽值,超深取0.5m,每侧超宽取1.0m。

该项目最大岩层厚度为B 区无分层施工区:其厚度为26.8-13.37=13.43m,通过取H=13.43m,以计算出单孔最大装药量。

目前根据孔距3m,排距2.5m,钻孔超深2m,计算超深0.5m,以炸药平均单耗量约1.70kg/m进行估算。由于岩层越薄其硬度越高,所以炸药单耗就越高,则Q=kqabH=1.23×1.70×3.0×2.5H=13.22H=210kg。

K=1.23为一般硝化炸药和乳化炸药的换算系数。

本范围实际的单孔用药量:Q=((13.43+2)*0.85/0.5)=26段炸药,每段为8Kg,总装药量为208Kg;考虑到13.43为本区域的至高点,其他相邻孔的岩面将低于该点,所以,可以认为单孔装药基本能符合岩层破碎的标准。

实际施工中,计划最多三排一次起爆,起爆药量最大为6*210*3=3780Kg,为了降低冲击波与爆破振动的影响,在排与排间采用毫秒级措施,起爆炸药的最大药量为:6*210=1260Kg。

本项目的水下炸礁作业选用的乳化炸药,其防水性能好。乳化炸药是一种具有良好耐水性的安全炸药,浸泡于水中3天后,其爆炸强度和爆炸速度的衰减低于6%。药筒采用塑料袋包裹,直径为145mm,药筒长为50cm,标称重量为8kg。

3.6 钻孔

本项目采取水下潜孔爆破的施作措施。通过CQG─150型深水潜孔钻机进行钻孔,孔径为165mm,孔距3.0m,排距2.5m。

3.6.1 钻深计算及孔深计算

钻孔前,应对钻孔深度进行计算,方便钻机采用手动进行施作,钻孔结束后,应对孔深度进行计算,再依据孔深度计算出需要装的药量,若开钻时,其潮位为A,岩面标高为B,设计底标高为C,超深值为D,则:钻深H=A-C+D孔深h=B-C+D

3.6.2 钻孔

一次性钻至设计标高,通常情况下,炮孔顺着水流方向,呈梅花形状进行设置。

3.6.3 钻孔定位

在水下钻孔时,通过安装在海岸管制站与炸礁船上的DGPS卫星系统进行定位,根据设计确定的平面控制参数,在计算机显示屏上预先确定钻孔平面位置,在施工设计中指挥钻机船对钻孔进行锚定和定位,使孔位准确,避免钻孔泄漏和堆积。按钻孔时潮位对此处钻孔深度进行计算。要求一次性钻孔爆破到设计深度,防止进行二次爆破。

3.7 装药和堵塞

3.7.1 药包加工

药袋加工应在铺有木材的房间内进行,每个药袋长度掌控在2m之内。加工步骤如下:炸药柱利用竹片夹紧并绑扎,按炸药布置方案在每段布设2枚雷导管,最后用胶带将雷管和炮绳捆绑在一起。装药过程中,药包应缓慢投放到套管中,同时拉紧炮绳,通过竹竿或者木棍将药包缓慢送至孔中。装药完成后,检验药包的顶标高应低于设计标高(误差范围在0~20cm),用碴或砂子回填剩余孔,防止药包从孔内浮出。

3.7.2 装药方法

(1)测深线(一般按钻杆钻进比例)检查钻孔深度,如果达不到要求,应要求钻工重新钻孔;根据要求的数量进行装填炸药与雷管;利用测深线(通常按照导爆管的长度)检验炸药有没有到达孔底,如果没有到达,应利用炮棍压到孔底;利用砂子填堵炮孔(为提升爆破效果);通知钻机操作员吊起套管并连接炮管。

(2)在实际操作中,药柱长度≤2.5m时,安装一个起爆体,布设在炸药长度下方约1/3的位置;药柱长度>2.5m时,安装两个起爆体,分别安装在药柱底部的1/4与3/4的位置。首排装药结束后,移动爆礁船、定位,展开第二排孔的钻孔作业。这样逐排进行钻孔并装药。

(3)每排炮眼装药完毕后,炮手应检查爆管数量是否一致,方可连接雷管。检测线路导通后,将爆礁船移至安全区,准备爆破之前,派悬挂红旗的安全船提前15分钟在爆破区周围进行警戒,防止任何船只靠近爆破区,发出准备爆破的信号,各路线报警人员应答报警信号后,爆破现场指挥员发出立即爆破信号,炮手立即进行引爆。

3.8 堵塞

钻孔爆破礁石时,水深应超出6m,由于水的压力,不需要进行堵孔;对于6m>水深>3m的,应堵孔0.5-0.8m;水深<3m的,堵孔1.2-1.5m。爆破点水深不够6m时,应实施避免飞石的安全措施。

3.9 连接起爆网路

3.9.1 起爆网路

按照本项目施工条件,为防止爆破地震对附近建筑体的破坏,降低冲击波,起爆网路的设计采用了以下措施:

起爆网路通过“并联”方式进行连接,爆破网路各排6孔同时发,排(区)和排(区)间,选取非电毫秒雷管进行延迟起爆。

考虑到爆破导致的地震波和水中冲击波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该项目采用孔间毫秒进行爆破,连接方式见图1。

图1 爆破连接方式

3.9.2 网路连接

孔或列之间的网状连接:指孔或列之间的起爆管长度不能和下一个孔或列相结合的情况,采取并联连接方式,通常将其余起爆管末端结合在一起,起爆管均匀布置在两个起爆管附近并进行包裹(一般为一段,即瞬间雷管,因为在炸药包加工过程中,按每个孔的毫秒要求,安装不同段的雷管),6层以上用防水胶带包紧牢固。

当装药量靠近安全起爆药量时,连接起爆网络并检查起爆电缆的导通电阻。起爆网路应并联或串联,全部起爆管整理整齐,根据要求进行连接。连接结束后,检查是否有漏接与错接现象,理顺整条线,准备下道工序。

3.9.3 爆破顺序

为提高炸药的有效利用率,首先对A区第一层(A1区)进行钻孔爆破,然后移至B区进行爆礁;然后从B区开始,对原A区采取爆礁作业。从边缘到中心,为了有效降低炸礁与清礁之间的施工干扰,及提升施工效率,采取先进行爆礁,而后再清理残礁的措施。

4.爆破效果分析

4.1 爆堆形态

爆破后,应对爆后进行一定的检查,检查全部的炮孔是否全被引爆,是否有盲炮或者残炮等情况,同时,礁石破碎块程度均匀,没有任何浅点,相对方便铲装,证明爆破获得了优良的效果。

4.2 爆破振动监测

为保证爆破区域岸边建筑群体的安全,使其不被爆破振动所影响,对岸边建筑群设置对应的测试点,设置专用设备TC-4850,将岸边建筑采取爆破振动监测措施,合振速最大值如表1所示。

表1 各个测点合振速最大值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4)规范,对于一般民用建筑,最小允许振动速度为1.5~2.0cm/s。每个测试点的振速均低于1.5cm/s,所以,爆破导致的振动,对周围的一般民用建筑体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5.结语

由此可见,本文根据实际工程案例,将水下钻孔爆破工艺节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文中该项目水下炸礁爆破块相对破碎,而且匀称,便于后期的清渣作业。若水下炸礁对周围普通民用建筑体没有产生不良影响,说明其爆破是成功的。该项目的爆破孔网参数,可为今后同类水下炸礁爆破项目提供有利参考。

猜你喜欢

网路雷管药量
无线自组织网路由算法研究
碳化对飞灰稳定化加药量测评的影响
两倍药量
电子雷管在矿业工程爆破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桩网路堤简化分析方法的参数研究
基于炸药力和余容的引信中雷管爆炸气体压力计算
导爆管雷管网络应用研究
防爆箱试验条件对雷管半爆的影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