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皖南黄鸡与雁荡麻鸡杂交F1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研究

2022-08-31虞俊杰薛树威彭乃木张华千

兽医导刊 2022年2期
关键词:黄鸡皖南日龄

虞俊杰 薛树威 彭乃木 张华千

(1.浙江省瑞安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浙江瑞安 325200; 2.瑞安市马屿山地家禽实验场,浙江瑞安 325200)

根据杂交目的,设计以皖南黄鸡为父本,以雁荡麻鸡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并与雁荡麻鸡本交进行对比试验。测定本交(雁荡麻鸡)和杂交一代商品鸡(皖南黄鸡♂×雁荡麻鸡♀)生产性能。筛选出一个较优的土鸡品种或杂交组合进行推广应用。

皖南黄鸡A系:公鸡体型大.腿粗.体质结实,胸部深且胸肌发达;黄羽,成年鸡颈羽金黄色或褐黄色且富有光泽。背部羽呈红色或黄红色,尾羽和主翼羽末梢部呈黑色;单冠直立,冠齿5~6个;喙短略、弯曲,呈黄色;四趾,无胫羽;皮肤黄色;雏鸡羽毛呈乳黄色,部分呈红色。

雁荡麻鸡,它主要饲养在乐清市大荆镇、雁荡镇和仙溪镇,与我省仙居鸡、萧山鸡和龙游麻鸡具有明显的区别。按照羽色丰富和体型紧凑的特征收购种鸡,并联合温州市农科院、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在原始育种素材的基础上,按照羽色和胫部皮肤颜色的不同,分Ⅰ系、Ⅱ系两个品系开展群体继代选育,扩繁种群数量。Ⅰ系(黑麻羽青脚):雏鸡出生平均体重为32.67±0.79 g;公鸡颈、背部羽毛颜色呈红黄色,单冠直立;喙、腿青色,皮肤黄色;成年体重约1.86kg。母鸡羽毛颜色为黑黄相间;喙以青色为主、喙尖黄色,腿青色,皮肤黄色;成年体重约1.48 kg。经多年培育、选育、扩繁,提纯复壮及多世代选育,最终形成了优良的蛋肉兼用型地方品种——雁荡麻鸡。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实验鸡雁荡麻鸡Ⅰ系和皖南黄鸡A系由浙江省瑞安市马屿山地家禽实验场购进选育生产,挑选种蛋自行孵化。

1.2 试验方法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 A(皖南黄鸡♂×雁荡麻鸡杂交F1)、B(皖南黄鸡本交)、C(雁荡麻鸡本交)三组,A 为试验组、B和C为对照组。各组于2020年10月31日开始集蛋,每组入孵200个蛋,11月7日入孵,11月28日雏鸡出壳。

1.3 测定性状

观察体形外貌,测定生长速度、料重比、存活率及屠宰性状等。于90日龄时每组随机抽取公母各5羽,按常规进行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率、胸肌率及腹脂率等测定;每组1羽进行肉质品味鉴定。

1.4 饲养管理

试验于 2020年 11月 28日 ~ 2021年 2月 26日在本单位家禽实验场进行,育雏与育成期均为开放式鸡舍平养,公母混合,日间自然采光,夜间人工补光,自然通风。1~28日龄采用分栏饲养,红外线加温取暖,29~90日龄分舍饲养与林地放牧,栏舍及放牧条件一致。饲养密度为 28日龄前 50羽/m2,29日龄后 15羽/m2。按常规消毒、防疫,全期未使用预防药。三个组全期均采用相同的全价颗粒饲料和牧草。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SPSSl7.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多重比较进行不同品种或性别间性能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以平均数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杂交鸡与本交鸡体重性状比较

皖南黄鸡、雁荡麻鸡及其杂交F1代0~16周体重增长情况见表1,可知皖南黄鸡、雁荡麻鸡及其杂交F1代体重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出雏重皖南黄鸡显著(P<0.05)高于雁荡麻鸡与杂交鸡,雁荡麻鸡与杂交鸡差异不显著(P>0.05)。增重从第一周开始皖南黄鸡显著(P<0.05)高于杂交鸡,杂交鸡显著高于雁荡麻鸡(P<0.05)。说明利用皖南黄鸡为父本与雁荡麻鸡杂交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能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并增加体重。

表1 试验公母鸡生长期体重(g)

2.2 杂交鸡与本交鸡饲料报酬及存活率比较

将试验组与对照组鸡1~22周龄育成情况(包括周末平均每只体重、每只每周平均耗料、每周死亡数)填入表2,分析饲料用量情况,计算各组料肉比、成活率等指标。由表2可知,试验组A与对照组C鸡每周饲料用量基本相同,差异不显著;但试验组A与对照组C生长性能上比较,试验组A具有生长速度快,料肉比差异显著,全期料肉比分别是:试验组A为3.27、对照组B为2.76、对照组C为3.97;试验组A饲料报酬比对照组C提高了20.18%。由表2可知皖南黄鸡、雁荡麻鸡及其杂交F1代的绝对生长速度都随着周龄的增加而增加,在7~8周时达到高峰(拐点周龄)随后又逐渐降低。

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鸡育成情况的比较(1~22周龄)g、只

2.3 屠体测定和品味评定

取各组120日龄的公母鸡各20只,屠宰测量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分割翅膀、腿肌和胸肌的重量。屠宰测定每羽鸡平均值数据填入表3。

由表3可知皖南黄鸡、雁荡麻鸡及其杂交F1代在120日龄时的屠宰率都达到88%以上,差异不显著;全净膛屠宰率试验组A为63.37、对照组B为63.98、对照组C为60.34;试验组A全净膛屠宰率比对照组C提高了3.03%,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

表3 各组120日龄鸡屠宰性能

表4 各组胸肌肉肌纤维直径测定值

肌纤维直径是肉的组织学特性.但与肉品质量密切相关,直接影响肉的嫩度。表中数据表明。试验各组鸡的胸肌肉样肌纤维直径无明显差异。

表5 各组鸡常规肉品质测定

pHu是终点pH值,指动物宰杀24小时后,pH值不再下降,维持在一定的水平,试验数据表明,试验各组的pHu值都在正常的范围内,且 肉色(OD值)、剪切力/kg和失水率/% 值都表现为鸡肉品质优良。

3 讨论与分析

体重是衡量鸡种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研究其增长规律,可以为我国优质鸡育种与生产提供实践资料和理论指导。全期料肉比分别是:试验组A为3.27、对照组B为2.76、对照组C为3.97;试验组A饲料报酬比对照组C提高了20.18%。

肌肉pH值对肉品质有重要影响,活体肌肉pH值一般保持中性(7.0~7.2),屠宰后肌肉中糖元酵解生成乳酸,导致肌肉pH值随乳酸积累而逐渐下降直至糖元被全部耗尽或pH值降低到阻止糖元酵解酶的活性为止。本研究测得pH在正常范围内,失水率低,肉表现为多汁、鲜嫩、表面干爽。失水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肉的风味、颜色、嫩度和凝结性等,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

本试验证实以皖南黄鸡为父本与雁荡麻鸡杂交F1鸡比土鸡生长快、体重增加和提高饲料转化率,并遗传了土鸡觅食能力强、肉质好的特性。

猜你喜欢

黄鸡皖南日龄
初配日龄对杜洛克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
张 勤
初配日龄对丹系母猪产仔性能的影响
两个朋友
乱用成语的忘忘熊
追梦皖南川藏线
《皖南印象》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抢虫子
蛋鸡合理投料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