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上的密码
——奥斯提亚的地面马赛克艺术

2022-08-30邓天览

艺术家 2022年8期
关键词:缪斯马赛克古罗马

□邓天览

本文从奥斯提亚古城的文化和历史变迁的角度来赏析该城市的地面马赛克艺术,通过对比、研究奥斯提亚古城的马赛克艺术在不同时期背景下的设计理念、创作时间及内容的变化,论证奥斯提亚古城的文化和城市变迁对马赛克艺术的设计和演变产生的深远影响。

马赛克是古罗马时期常见的装饰艺术形式,而地面马赛克艺术对当时的居住空间更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性不仅源于马赛克在装饰中所占据的主导地位,还因为其出色的空间标识功能。正如凯瑟琳·邓巴宾(Katherine M.D.Dunbabin)所说,在古罗马时期,可将马赛克明确区分成两类。一类是图案精妙的图片化马赛克,另一类则是简单图案或几何类型的地面马赛克。精美图片化的马赛克通常被定义为“具象化”马赛克,庞贝古城中有许多这类马赛克,农牧神之家的亚历山大马赛克就是很好的例子。而纯装饰或带有简单图案的马赛克通常被定义为“非具象化”马赛克,这种马赛克艺术在奥斯提亚古城尤为常见。

一、奥斯提亚的非具象马赛克艺术

在古罗马时期,意大利和其他地区的贵族宅邸不仅是私人的生活空间,也是为外人参观而精雕细琢的场所。在奥斯提亚,精心设计与规划的民用住宅就有这个特征,而记录这些细节的正是地面上的马赛克艺术。约翰·克拉克(John Clerk)曾提到,地面马赛克艺术能最好地为参观者破译装饰风格所传递的信号,因为其代表了某个房间的相对重要性,参观者也能被自然而然地带入预定的参观模式中。地面马赛克艺术既承载了房主规划居住空间的意图,也向参观者标识了不同空间类型。建于公元2 世纪的缪斯之家(Domus delle Muse)的地面马赛克艺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缪斯之家(如图1)是奥斯提亚“花园公寓”(Case a Giardino)的一部分,它的地面马赛克艺术在房屋空间的规划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1 缪斯之家

首先,马赛克艺术为房间之间建立了功能层次,第1、14、16 和7 号小房间的马赛克简单化的图案反映了这些空间的边缘地位,表明走廊或其他动态空间的功能特性。而在10(躺卧餐厅)、15(家谱室)和5 号房间中,地板图案则明显复杂了很多,强调了这些房间更高的地位。其次,马赛克艺术呈现出房间的轴向划分,4、6、9 和11 号房间以它们相同的轴向来划分,相应地,它们的地面马赛克图案都是复杂适中且并无明显特征的。再次,马赛克艺术将不规则房间进行了巧妙裁切,19 号房间的马赛克艺术是一张图案错综蜿蜒的地毯,其由六乘七的正方形的网格构成,这与不规则的居住空间有着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艺术家想用马赛克艺术从视觉上弥补空间的不规则感。最后,由马赛克制作的门槛图案划分或链接了多个房间,15 号和5 号房间的两个门槛具有相同的图案——万字符,10 号和8 号房间的两个门槛图案相同——几何菱形。艾伦·斯威夫特(Ellen Swift)曾指出,这些门槛马赛克图案可以通过图形的选择使彼此相互联系,引导和指示参观者穿梭于住宅的各个房间。这些早在公元2 世纪就创造完成的、精雕细琢的地面装饰艺术不仅优化了居住空间,还拥有空间设计和规划的价值。

二、奥斯提亚的传承文化延续着地面马赛克的功能性设计

缪斯之家的马赛克设计理念,在几百年后的鱼之屋中仍然被沿用着。鱼之家(Domus dei Pesci)(如图2)建于3 世纪中后期,并在4 世纪经历了部分重建。尽管鱼之家很多房间内的马赛克没能被完整保存下来,但它的地板马赛克仍能清晰地呼应着空间的层级结构。马赛克装饰通过呈现复杂层次来强调会客室的较高地位——黑白的马赛克地板由扭索状花纹边框环绕着,在边框之内是由网格图案组成,一共六排,每排八个图案。在边框之外是菱形和方形组成的马赛克边缘。而庭院和环绕走廊的马赛克图案就有着显著区别:庭院本身以简单的棋盘格设计进行铺设,是典型的边缘区性空间。走廊以反转图形的花样铺设,比庭院的棋盘设计格局略微复杂,但相比会客室又明显简单得多。缪斯之家和鱼之家中的马赛克设计都呼应着居住空间。它们都有着室内房间划分、创造或强调住宅房间层级的功能。然而从年代来看,鱼之家的建成时间比缪斯之家晚了两百多年。由此可见,这种高度相似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奥斯提亚人对其运用的连续性。这种对好的理念的传承呼应着奥斯提亚古城的传承文化,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古罗马的承袭性文化。

图2 鱼之家的建筑平面图

三、马赛克艺术记录着奥斯提亚城市职能的变迁

在古罗马早期,位于台伯河河口的奥斯提亚对整个国家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台伯河直接通往罗马城,所以在河口的奥斯提亚在公元前4 世纪初就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军事要塞了。到了后期,随着罗马城的经济逐渐繁荣,奥斯提亚逐渐演变成了古罗马的一个重要港口。在公元100 年左右,图拉真在奥斯提亚修建了第二个更具影响力的港口,这使得奥斯提亚的繁荣步伐随之加快。在哈德良时期,奥斯提亚发展尤为明显,城市的仓库和周围的岛屿在该时期数量激增。之后,奥斯提亚已经从一个小城镇发展成为一个脉络清晰、人口稠密的大城市了。大城市通常有着独一无二的人文特色,而这些特色也会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这个城市的建筑和居住环境中。室内装饰是建筑和居住环境的衍生元素,它关联着房主身份以及当时社会的风尚和品位,所以奥斯提亚居民用住宅中的马赛克生动地记录着当时奥斯提亚变迁的文化特色。

缪斯之家和黄墙宫(Casa delle Pareti Gialle)(如图3)均建于哈德良时期,这两栋民用住宅的马赛克艺术也具有高度的相似性。缪斯之家的地面马赛克在功能上划分了房间的层级、裁切不规则空间以及利用门槛设计来区分和关联房间。这些功能同样体现在黄墙宫的地面马赛克中:动态房间(1 号和2 号)路面的马赛克极为简单并且材料坚实,两个会客室(7 号和8 号)铺设黑白马赛克花纹极为复杂,体现着明确的空间地位。7 号房间马赛克的对称铺设是对不规则居住空间的裁切。5 号房间地面马赛克和门槛运用了相同的棋盘图案,为参观者提供了预告信号。我们通过比较这两栋民居的地面马赛克可以发现明显的共同特征:第一,这两处民居的地面马赛克艺术均以黑白马赛克为主,色调极简且并不张扬。第二,两处民居的马赛克系统的设计意图非常明确,都是为了更合理地规划、剪裁居住环境和展示空间。第三,人物和具象图案很少或者几乎不出现在这两个马赛克系统中。细细品味这些马赛克艺术,能体会到一种一丝不苟、务实严谨的风格气质,这也折射出奥斯提亚居民从容自律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这两处民居的马赛克艺术形式的高度复杂性也透露出一种富裕感和久经世故的品位。这反映着奥斯提亚古城优质的生活环境、富足的生活条件和长久的文化积淀。

图3 黄墙宫

到了3 世纪后期,由于地理位置的局限性,奥斯提亚到达了自身发展规模的瓶颈,与此同时,古罗马对人造港口波特斯(Portus)的成功开发又快速转移了奥斯提亚大部分的商业活动,最终使奥斯提亚的港口价值逐渐消退。然而,由于奥斯提亚仍然拥有着理想的滨海居住条件,这使奥斯提亚开始吸引古罗马的富人阶层和进口商人在此定居,因此奥斯提亚逐渐演变成一个度假小镇和一座非常民居化的城市,奥斯提亚在3 世纪之前建造的许多公共建筑都逐渐被民用住宅所取代。奥斯提亚在3 世纪到4 世纪之间完成了城市职能的转型,而这一转变也体现在后建民居的马赛克艺术中。与缪斯之家和黄墙宫的马赛克艺术相比,戈耳工之屋(Domus delle Gorgoni)和鱼之家等后续民居中的马赛克出现了很多具象化的图案。戈耳工之屋(如图4)是在公元300—325 年之间由公共建筑而改建成的民居区,其主要房间11、14 号的地面马赛克中均包含了高质量的戈耳工头像。建于公元3 世纪中后期的鱼之家也有很多处马赛克包含了具象图案:首先是位于民居入口处的一个圣杯和两条鱼的彩色具象化描绘设计;其次是鱼的装饰图案出现在庭院中,隐藏在主会客室的地板图案中;最后鱼的浮雕装饰也出现在了大理石水池之上。虽然奥斯提亚早期建造的缪斯之家偶尔也会有具象图案,但建于3 世纪后期的民居明显包含了更多的具象化图案。

图4 蛇发女之屋平面及细节

哈德良时期建造的民居中大多采用非具象化的马赛克设计,体现一种务实严谨的风格。而3 世纪后期的民居马赛克则拥有更多的具象化元素,装饰感更为浓郁,体现着休闲娱乐的风格。虽然后期的民居中非具象化马赛克仍保持着明确的空间功能,但在此基础上新创作的马赛克作品则增加了更多的具象元素,加上鱼之家中高质量的彩色马赛克对圣杯和两条鱼的描绘,表明了该房主非常注重使用马赛克来反映其较高的社会地位及房屋的精致程度——这些归根结底都是对娱乐性的彰显。这两个时期(哈德良时期和3 世纪后)的马赛克设计体现出不同时期居住在奥斯提亚的居民的身份变化,也展现了奥斯提亚从一个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逐渐变成了一个度假、休闲城镇的过程,这些变化也反映着古罗马王国从2 世纪到4 世纪的转变历史。

艺术作品记录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奥斯提亚的地面马赛克艺术记录了这座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变迁,通过赏析奥斯提亚的地面马赛克艺术,观者更可窥见古罗马王国的早期历史。

猜你喜欢

缪斯马赛克古罗马
AI黑科技真的能去马赛克吗
试衣的缪斯
第九回 古罗马人钟爱写实的浪漫
古罗马艺术从何而来?
画中人
马赛克纹瓶
《马赛克》
他们会忘记?多么稀奇!
现代角斗士